搭起太陽村

出版時間:2010-9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李晶  頁數:403  
Tag標簽:無  

前言

多年來,我從不同渠道了解到不少有關張淑琴及其所從事的太陽村事業(yè)的信息、圖片及影視資料,深深為她的精神所感染。但如此完整地、生動地把張淑琴這一人物形象立在我們面前,把她所從事的太陽村事業(y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艱難發(fā)展歷程如此真實細膩地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應首推作家李晶女士的佳作——《搭起太陽村》。罪犯子女作為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一直是司法界和社會各界有關人士十分關注的問題。2005年司法部專門成立了課題組,對這一問題在全國展開調研。結果表明:截至2005年年底,在我國監(jiān)獄服刑的156萬名在押犯中,有未成年子女的服刑人員近46萬人,其未成年子女總數逾60萬。其中有45.9 %的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的生活狀況沒有保障;在原居住地在農村的服刑人員中,有52.8 %的人認為自己孩子的生活狀況沒有保障;25%的人對自己孩子目前的生活狀況是否有保障尚不清楚。統(tǒng)計結果同時顯示,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的輟學現象嚴重、流浪乞討現象令人擔憂,尤其是監(jiān)獄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的犯罪率遠遠高于全社會未成年子女的犯罪率……以上的事實和數字令人揪心!很顯然,如何對待這樣一群“特殊孩子”,不僅是全社會亟須共同關注的重大問題,也是每一個普通人所面臨的道德判斷。然而,在《世界人權公約》和《兒童權利公約》中,卻找不到任何一條有關人類社會中這一弱勢群體的規(guī)定,并且此前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罪犯子女也始終是一個尖銳棘手的“老大難”問題,始終未見有良好的解決方案與成功的實踐模式。但是,1996年,在中國陜西的一個小地方,卻忽然出現了一個后來被人們譽為“世界第一村”的兒童村落。她以民間公益的“草根形式”主動為政府化解社會矛盾,承擔社會責任,為一些流離失所的罪犯孩子施行了救助,使他們擺脫饑餓、失學的無助生活,在一個相對安定溫馨的大家庭里,像正常的孩子一樣,從此受到保護、得到教育、回歸孩子的天性。這不同凡響的善舉在當時堪稱奇聞,并且在很短的時間里為國內外眾多媒體廣為稱譽。作為這一民間公益組織的發(fā)起者和創(chuàng)辦人,張淑琴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和支持。為使陜西兒童村的救助模式在全國推廣,2000年,在中華慈善總會的支持下,張淑琴又開辦了北京示范兒童村——而后更名為太陽村。又十年過去了,到今天,張淑琴一行人鍥而不舍、慘淡經營,已經在中國內地相繼開辦了七家這樣的太陽村,救助特殊兒童達四千多名。從數字上說,四千多名相對于六十多萬,是不成比例的;但是,燭微盡善,從善如流,開辦太陽村對社會所產生的巨大的積極導向作用,在今天我們怎么高估也不為過。開辦太陽村不僅僅是給罪犯子女一個溫暖的家、讓他們回歸正常孩子的天性、幫助罪犯解除后顧之憂安心改造,并且事實上已經完全超過預想,正在越來越有力地牽動和影響著整個社會。

內容概要

太陽村的事業(yè)方興未艾,“太陽村”三個字已經成為愛心與善行、勇氣與付出的代名詞。于是人們肯定都想知道,從1996年到現在,這十幾年漫漫求索、艱難跋涉的風雨路,張淑琴及其一行人是怎樣走過來的?作為一個敢于挑戰(zhàn)人類難題的先行者,張淑琴最初的動機是怎樣產生的?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又是什么樣_的力量使得她和她的同伴們如此堅定不移,勇往直前?    《搭起太陽村》猶如一曲贊歌,用美妙的旋律和抑揚的節(jié)拍向我們述說著了張淑琴和她所創(chuàng)造的事業(yè),也回答了我們心中一直渴望知曉的一切。

作者簡介

李晶
天津作家協(xié)會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著有中篇小說選集《北山無知青》、小說散文自選集《自在飛花》、教育手記《發(fā)現孩子》、譯著《為自由辨明》、長篇小說《沉雪》、長篇小說《水火女人》等;其中《沉雪》曾獲第十九屆臺灣聯(lián)合報長篇小說獎,同期為《小說選刊》及美國《世界日報》一等處轉載;《溢惡是藝術的歧路》獲天津市魯迅文藝評論獎;《非偶然閱讀》獲華北地區(qū)優(yōu)秀評論獎;《劉先生》獲《今晚報》小說獎。

書籍目錄

導引:新聞面對面——“對你來說,是個挑戰(zhàn)嗎?”開篇:認識太陽村 第一章  溫馨的島嶼 第二章  村長下班熱炕酸湯面成長篇:村長出自農家 第一章  成長是一種準備 第二章  差別感與“行好” 第三章  花正紅時寒風起磨煉篇(一):知青媽媽 第一章  “看誰家媳婦上樹啦!” 第二章  驚鴻一瞥  第三章  平等的思想磨煉篇(二):山的女兒 第一章  講用、跳蚤、闌尾炎 第二章  麥草簾和孫老漢 第三章  出診的路與滾燙的面磨煉篇(三):生活在別處 第一章  背面與正面 第二章  心理距離 第三章  職業(yè)記者的文學圈求索篇(一):心系高墻 第一章  天生“幫人命” 第二章  女囚搬運隊 第三章  勞改農場里負傷的動物求索篇(二):特殊戰(zhàn)線 第一章  “把自己整個捎進去!” 第二章  電視劇金劍獎 第三章  男犯的情書求索篇(三):你如此重要 第一章  媽媽跟你說 第二章  郭容二進宮—— 第二代罪犯 第三章  宋媛媛有三個媽媽四個爸挑戰(zhàn)篇(一):酷暑一九八七 第一章  麥田里的婆孫 第二章  恐懼的眼睛——幾雙眼睛  一群孩子  惡性循環(huán)的怪圈 第三章  人類的難題——舐犢之情挑戰(zhàn)篇(二):問題懸而難解 第一章  曲高和寡 第二章  仁愛思想——司令員善待日本遺孤 第三章  大墻女作家——心里的紅煤挑戰(zhàn)篇(三):見義不為非勇 第一章  墓坑里的女嬰——愛在人間 第二章  獨飲獨酌 第三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奮斗篇(一):回歸研究會 第一章  “回歸社會工程” 第二章  “清水會”與“紅舞鞋”——回歸之路 第三章  論證兒童村——一錘定音奮斗篇(二):刻不容緩 第一章  郭建華和東周村 第二章  女監(jiān)調查表 第三章  “退娃”黑豆——侏儒代養(yǎng)人翻山趟河 第四章  風雨秦嶺奮斗篇(三):偉大的創(chuàng)舉 第一章  世態(tài)炎涼——誤解與打擊 第二章  尋孤托孤道義歌——尋找失落的傳統(tǒng) 第三章  “善事善舉,利國利民”跋涉篇(一):光明的起點 第一章  怎么愛孩子? 第二章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 第三章  集體探監(jiān)——犯人募捐跋涉篇(二):風雨兼程 第一章  “丐幫幫主”——伸出你的手 第二章  一個人的宣講團 第三章  肩膀一橫扛最重的麻包跋涉篇(三):走向北京 第一章  掛靠單位千難萬難堅持登一座山峰 第二章  中華慈善總會——閻明復會長 第三章  北京市綜治委辦公室討論篇:媒體聚焦 第一章  大紅燈籠高掛新家落成 第二章  中央臺《午間一小時》三人談 第三章  救助體制的理想方式發(fā)展篇(一):生存之道 第一章  悲情英雄 第二章  萬株棗樹林 第三章  愛心認樹更名太陽村發(fā)展篇(二):搭起太陽村 第一章  重修廟宇——慈善產品 第二章  移花栽木 第三章  生意經與疑惑發(fā)展篇(三):確立模式 第一章  大學生調研 第二章  有關社會企業(yè)高峰論壇 第三章  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教育篇(一):人類的傷口 第一章  灰暗的標簽與八次逃跑 第二章  比恐怖更黑暗的記憶 第三章  像小土狼一樣任性野蠻教育篇(二):示范特殊教育 第一章  《特殊兒童的特殊教育>——心理救助 第二章  愛心小屋:健康社會的模型 第三章  參與付出是一種責任 第四章  《拍電影全記錄》愛心篇(一):同一首歌 第一章  臨時爸媽 第二章  愛心無國界愛心篇(二):實踐基地 第一章  愛的能量 第二章  小廚師訓練營 第三章  追隨者團隊與太陽村一起成長感恩篇:感恩的心 第一章  愛的回報與延續(xù) 第二章  遍地太陽花 第三章  寬宥的力量 第四章  感恩祖國思考篇:人間正道 第一章  愛的接力——巨大的社會工程 第二章  最高獎賞是信任尾聲:任重道遠 第一章  永遠的孩子王——好女如佛幸福的方法 第二章  有愛心就有希望后記:看到了而不傳播是自私的

章節(jié)摘錄

這地方位于北京市順義區(qū)趙全營鎮(zhèn),傍著牛欄山公路的西側,在附近開辦了將近六百畝地的農場,里面有規(guī)模整齊的棗園和桃園,間種著黃豆、玉米、花生,還有各種蔬菜。村子外面,像公園一樣圍了一圈鐵藝柵欄,門口矗著一棵粗壯的仿真榕樹,樹身上寫著三個醒目的大紅字:“太陽村”。走進太陽村,你會立刻感覺到,一碧如洗的天空下面,一個很燦爛、很田園的大院子。生活區(qū)里九間條形的小屋都是彩色的,墻上畫滿的卡通與屋子周圍的菜園和花園交相輝映,生機勃勃。每座小屋的門上嵌著不同形狀的字牌,又一律統(tǒng)稱為“愛心小屋”。它們是由國內外的愛心人士捐資搭建的,材料為新型彩鋼,樣子簡樸實用。當年,張淑琴請來一位臺灣設計師給小屋做免費設計,按照她的意見,希望每間小屋都要設計得漂亮且風格不同。張淑琴:為什么?孩子們本來是生活在陰影當中的,進入一個好的環(huán)境,要讓他們走出陰影。所以我就希望,這里第一,要像一個大花園;第二,房子都要彩色的,赤橙黃綠青藍紫,像是一個童話世界,那才能給孩子們一個好的環(huán)境和好的心情,叫他們心里也像正常的孩子一樣,能有豐富多彩的人生夢想……圍繞著幾座愛心小屋,生活區(qū)里分布著食堂、浴室、學習室、閱覽室、公共活動廳、兒童游樂園等。當孩子們放學之后,他們常到公共活動廳里去排練一些節(jié)目,由村里年輕的老師組織指導,那時唱歌聲、跳舞聲,還有鋼琴、武打以及詩歌朗誦聲就匯合一處。每逢星期日,這些節(jié)目都會在舞臺上表演,觀眾則是來自四方的志愿者和各種愛心小團體。那首太陽村村歌是羽·泉組合的歌手胡海泉愛心創(chuàng)作的,名為《太陽花》。孩子們在舞臺上站成一排,深情幽幽地唱道——一朵金色小花在寒風之中長大哪里是他的家何處天涯如果不是你的手給我溫暖牽掛我怎么能懂得報答生命璀璨的陽光下我的夢開了花再多風吹再多雨打有你在我不怕第一次聽孩子們唱這首村歌,多么鐵石心腸的人都難免會感到沖擊,忽然覺得一陣酸痛。也許是因為歌子的曲調有些凄婉,也許是因為唱歌的孩子們臉上布著抹不去的“特殊”神情,看他們那樣站成一排,身上的衣裳都來自于舊物捐贈,大都顯得不那么合身、也不那么鮮亮,孩子們的臉上,帶著風吹日曬的粗糙……看著他們,聽著他們,你會覺得距離人類的傷口如此之近,心里不由得無比沉重。愛心小屋周圍種滿了花草和蔬菜,是孩子們自己管理的“自留地”,竹籬笆上晾著他們剛洗的衣裳。小屋作為家庭式宿舍,每間住著十幾個孩子,宿舍長是孩子們自己選出來的“愛心哥哥”或“愛心姐姐”。屋里的地板革擦得锃亮,外面活動廳里,桌椅、書架以及捐來的沙發(fā)等,全都收拾得整潔。墻壁上貼滿了孩子們在學校里獲得的各種獎狀,還有平時習作的五顏六色的手工和繪畫。一幅畫題為“因離別而憂傷”,畫著一個孩子臉上掛了淚水,身邊有一把染血的刀子;另一幅畫,內容與之截然相反,畫了一只昂揚的大鳥,大鳥頭上的天空寫著:“遠離寒冷,我將要飛得又高、又遠、又堅強!”

后記

寫這樣一本書,首先因為我是一個志愿者。2008年深秋在北京,一天將近中午時,朋友張筠忽然打來電話,說20分鐘后開車來接我,我們一起去個地方。什么地方?兒童村,在順義,去那里跟孩子們一起吃午飯!這提議很挑我的興致,當然同意,只當是一次好玩兒的秋游。于是在背景信息全未知悉的情況下,跟著朋友一路駛進太陽村。趕上是禮拜天,太陽村里非常熱鬧,很多孩子在忙前忙后給外來的人們做飯、打飯、擦桌子、拾碗筷,村長和老師也夾在其中不斷地招呼著。我才知道,這里是一個救助機構,一個為服刑人員子女能正常生活和學習而搭建的臨時村落——屬于民間公益性質,又可以叫NGO。在這個暴飲暴食的時代,誰都想過省心的日子,都習慣了表面的輕松的對家門之外的是非善惡無動于衷的生活,有時想加以“調劑”,不過是靠一場電影來感動流淚。可是,坐在太陽村的活動廳里,神經忽然受到強烈震擊。這是一個多么謙卑的群體——清一色的罪犯的孩子,他們在臺上站成一大橫排,一起合唱村歌:“一朵金色小花在寒風中長大,哪里是他的家,何處天涯,如果不是你的手給我溫暖牽掛,我怎能懂得報答?”歌聲凄婉壓抑,帶著一份本不該屬于孩子的深沉的幽怨與乞望。每個孩子的臉上都布著一種為“犯屬子女”所有的特殊神情,身上的衣裳一律來自舊物捐贈,看著既不鮮亮也不合身,每張面孔都透著風吹日曬的粗糙……惻隱一下子被觸發(fā),心里攪動起來,很刺痛,很悲涼,一種壓迫感解脫不開,很本能地一直難過著,莫名地覺得欠了他們很多。沉重之中想起雨果的話:“人類的真正區(qū)分是這樣的,光明中的人和黑暗中的人8減少黑暗中的人數,增加光明中的人數,這就是目的?!睂懽鞯男挟敵=腥俗杂傻蔑h忽,常會忘記自己是干什么的。挺長時間里,我陷于懈怠散漫,像一個隨遇而安的游客,由于原初的熱情越來越厲害地退潮,總覺得寫作已成可有可無的事。人說,“你上樓的速度越快,越容易忘記自己上樓的目的,最后,悵然若失?!?蘇茲·貝克)有時覺得這話說的是自己。但是直面太陽村的孩子,那種滯重感咄咄逼人,無法繞開。眼見村里的一草一木無不來自于社會捐助和老師、孩子們辛勤的勞動,我也很想趨同、融人。再去時,和丈夫高書貴一起,捐了一些棗樹和桃樹,隨后和孩子們一起玩耍,輔導功課。心里這時已經清楚,做這些還遠遠不夠——看到了而不傳播,這是自私的。實際此時自己已是一腳踏進去再也拔不出的狀態(tài),一種職業(yè)化的熱情已經在心里激蕩,行動不知不覺變得熱衷起來。和村里各種各樣的人交談,了解太陽村方方面面的情況,收集社會學層面的大量信息……總之,一副作家的樣子,是為志愿者的作家。

編輯推薦

《搭起太陽村:為失去父母關愛的孩子搭建一個家》編輯推薦:人類的真正區(qū)分是這樣的:光明中的人和黑暗中的人。減少黑暗中的人數,增加光明中的人數,這就是目的?!猍法]維克多?雨果每個人生下來都是有父母的,都是社會的一員,少年進步,則國家進步;用人間大礙,搭建太陽家園,讓少年健康向上,同時也使我們自己的人生更加完美。此刻,我還能做些什么。——編者語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搭起太陽村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作者是天津作家協(xié)會的會員,我們還一起去北京太陽村采風,作者在太陽村實地采訪1年多寫的,很真實,志愿者值得閱讀的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