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9 出版社:法律 作者:高全喜 頁數:370
Tag標簽:無
前言
德國詩人荷爾德林吟道:“諸神賜給我們天國的火種,也賜給我們神圣的痛苦?!碧靽幕鸱N帶人走出洞穴。文藝復興以降的文化發(fā)展讓歐洲人開始重新認識自身,逐漸走向現代性。然而,現代何為?這是一個仁智互現的問題。英倫諸賢中意“看不見的手”所帶來的自然和諧,現代寄托于古典;歐陸大哲則放膽豪言:“大地之上可有尺規(guī)?絕無!”政治的創(chuàng)世紀宛若史詩,聳立于古典之外。然而,狂簡的現代性有可能將人類引入一個人造洞穴,這既會帶來對現代人肉體方面的“規(guī)訓與懲罰”,更會帶給現代世界的先知們精神上“神圣的痛苦”。魏瑪德國的“歐風”遺給后人無盡欷欺,亞美利加的“美雨”亦令人感嘆開辟的不易。然而,現代的路途一經踏上,便難回復。幾經干戈,涅槃重生的歐洲,其對文化政治的思考,對盧梭、康德諸賢之理想的重拾,未嘗不是一個新的火種。德爾斐神諭說,“認識你自己”。始于歐洲的現代性,并不天然地適應于非西方世界。老大俄國面對西方而致在近代的顛簸,源于其對自己的尋找。中國面對這兩者而致在近代的踟躕,更是徹底地進入一種迷失。
內容概要
本期《大觀》以“非西方國家的現代敘事——俄羅斯”為主題。以中國為落腳點探討了俄羅斯問題的深層意涵。因為問題本身就是一個世界歷史的問題。這個問題內部自身的南北東西的全方位性,使得俄羅斯問題似乎裹挾了世界歷史的所有結構性問題,無所不包,而中俄問題的全方位結構,也使得中俄之間有著某種狐疑。這雙重的全方位,昭示了此次主題的意義。
書籍目錄
一、世界觀察:非西方國家的現代敘事——俄羅斯 主持者言 政治文化視野中的俄羅斯彌賽亞意識 俄羅斯的歐亞空間 “苦難的俄羅斯”:一個失敗國家? 自然資源、地緣政治經濟學與亞歐主義 民族國家抱負與普濟主義異象——白銀時代文入的國家意識初窺 世界結構中的自我定位之痛——試析俄羅斯的轉型困境 揭示“俄羅斯性格”的謎底 外交傳統(tǒng)與后“冷戰(zhàn)”時期俄羅斯對外政策的邏輯 歐亞?帝國?歐亞合眾國!——“非西方國家的現代敘事:俄羅斯”包頭會議發(fā)凡 會議主題相關論著舉要二、專題論文 美國分立政府與一致政府體制運作之比較與評析 自我認同與他者想象:歐洲觀念的文化政治 德國《魏瑪憲法》的設計與實踐 亞當·斯密的“君主論”:《國富論》中的政治哲學三、宏文與解讀 歐洲體系的消逝 均勢與霸權:路德維?!さ录s的國際關系思想四、翰墨短簡 西塞羅的膚淺與深刻 阿奎那與“亞里士多德革命”稿約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編輯推薦
《大觀(3)》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