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法律 作者:蔡定劍 編 頁數:419
Tag標簽:無
前言
自清末變法圖強以降,國人在民富國強的道路上執(zhí)著探索,歷經坎坷乃至遭受巨大挫折,三十年前才初步奠定了繁榮富強的基礎,至今已蔚然可觀。但一百多年前甲午戰(zhàn)敗血的教訓早就告誡我們,僅有器物的表面繁榮不足以支撐久遠,因應時代潮流的制度建設才是立國、興國之本??v觀歷史,經濟崛起不算什么奇跡,真正的奇跡是憲政民主制度把經濟持續(xù)發(fā)展的社會保持下去。距清廷當年頒布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憲法性文件《欽定憲法大綱》已一百又一年,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各種憲法文本亦不可謂不豐,然令人不無遺憾的是,古老中國的憲政民主進程依然任重道遠。中國憲政百年的曲折歷程,固然因緣于風云際會、世事滄桑,“救亡壓倒了啟蒙”而難有所為,迄今仍未能盡如人意,然則國人對憲政的基本無知亦不可不謂重要原因之一。中國傳統中有一些不好的文化和制度因素,與憲政、民主理念格格不入,實乃阻礙中國邁向現代政治文明的最大掣肘。有鑒于此,雖然已歷經百年躑躅,在中華大地普及憲政理念、傳播憲政文化仍不失為當務之急。中國憲政民主制度建設離不開憲政文化的依托,也只有當憲政文化與制度建設形成良好的互動,中華民族才能真正擁有光輝的未來。
內容概要
“憲政講堂”是中國政法大學憲政研究所推出的一個系列講座,邀請國內外一流專家,就民主、法治、人權一一憲政的理念、制度和實踐問題做專題演講,以傳播憲政思想與理念,采擷各國憲政制度之精華,探求中國憲政的實現途徑。為進一步推動中國憲政民主制度建設,播撒憲政種子,本文叢精選若干講座文萃以饗讀者。文叢分為“憲政審思”、“憲政之路”、“憲政之鏡”三個欄目,主講人名家云集,既有蜚聲學界的著名學者、又有熟諳國家治理的實務界精英,以本土思索為主、兼有海外學人帶來的域外新風,博采眾長,以為所用,希冀能為中國的憲政民主事業(yè)貢獻一份相應的力量!
作者簡介
蔡定劍,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憲政研究所所長;兼北京大學人民代表大會與議會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洪范法律經濟研究所學術委員等,中國經濟改革研究會特邀研究員。2002年獲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學家。獲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學士學位,北京大學法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先后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耶魯大學法學院、哈佛大學法學院、喬治城大學法學院、法國巴黎政治學院、瑞典隆德大學、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等學術機構訪問講學。 主要研究領域:憲政理論和實踐,法制建設理論,人大制度和選舉問題。出版專著《一個人大研究者的探索》(2007)、《憲法精解》(2004)、《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第四版)(1992,2003)、《歷史與變革——新中國法制建設的歷程》(1999)、《國家監(jiān)督制度》(1991),主編《中國走向法治30年——1978—2008》(2008)、《中國選舉狀況的報告》(2003)等著作,評論集《黑白圓方——法治、民主、權利、正義論集》(2003)、《夜闌燭火集》(2008)、《民主是一種現代生活》(2010),是許多重要報刊的評論專欄作者,發(fā)表論文二百多篇。
書籍目錄
一、憲政審思 第一壇 大國與憲政 第二壇 憲政文化的歷史審視——西方與中國 第三壇 中國新儒學——變革社會中的政治與日常生活 第四壇 社會主義模式的反思與展望 第五壇 市場經濟改革與憲政 第六壇 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 第七壇當前的社會沖突與制度變革 第八壇 國有制對憲政法治的影響二、憲政之路 第九壇 民主與中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第十壇 中國憲政發(fā)展的阻力和助力 第十一壇 “橡皮圖章”怎么變硬?第十二壇 中國憲法的實施之道第十三壇 從人治走向法治政府 第十四壇 公眾參與——一種新式民主的理論與實踐 第十五壇 利益多元化與立法中的公眾參與 第十六壇 作為憲法權利的勞動權——沿革和挑戰(zhàn) 第十七壇 人權的刑事司法保護三、憲政鏡 第十八壇 美國司法審查與司法獨立的新視角 第十九壇 從市場到法律看歐盟憲法發(fā)展 第二十壇 匈牙利的社會變遷和憲政改革 第二十一壇 透明國際與民主反腐敗 第二十二壇 美國歷史上的經濟危機與解困對中國的啟示
章節(jié)摘錄
《大國崛起》中描寫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國家的海上霸權,和奧斯曼的陸上霸權,是同時存在的兩個東西。但是在《大國崛起》中談到了西、葡、荷,而沒有談土耳其。按照我的理解,這是因為大家都認為奧斯曼帝國的擴張,在本質上和前近代的這些軍事帝國的擴張沒有什么兩樣,基本上是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蒙古帝國的那樣一種傳統軍事帝國的類型,而沒有西、葡、荷這些國家崛起的那種近代意義。不過這種區(qū)別對土耳其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來講,意義的確是非常重大的。而對于被征服的人來說,傳統與近代的區(qū)別其實并不是很重要。中國人當年被傳統的蒙古軍隊屠殺,后來被所謂現代的日本軍隊屠殺,美洲的原住民在近代的殖民過程中,由于受到外來的那種壓力而皈依基督教,和以前波斯、中亞、巴爾干這些原住民,由于阿拉伯、奧斯曼的擴張而伊斯蘭化,至少在當時對被征服者而言,應該說都是悲劇。但是這兩者的區(qū)別在什么地方呢?為什么說奧斯曼帝國是一個傳統的大國,西、葡、荷等是近代的大國呢?我認為主要是有兩點不同。
編輯推薦
《憲政講堂》編輯推薦:大國與憲政/秦暉; 中國新儒學——變革社會中的政治與日常生活/[加]貝淡寧(DanielA。Bell)市場經濟改革與憲政/江平張曙光錢衛(wèi)清國有制對憲政法治的影響/陳志武民主與中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蔡定劍中國憲政發(fā)展的阻力和助力——以強制拆遷與刑罰權為線索/季衛(wèi)東“橡皮圖章”怎么變硬?/張春生陳斯喜從人治走向法治政府/張穹郭道暉作為憲法權利的勞動權——沿革和挑戰(zhàn)/信春鷹從市場到法律看歐盟憲法發(fā)展/[法]鮑銘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