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最好的事物

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作者:托馬斯?霍爾卡,Thomas Hurka  頁數(shù):272  字數(shù):130000  譯者:胡曉陽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千百年來,哲學家、宗教家、道德家以及普通的人們,
  一直在問這樣的問題:
  ☆是什么構(gòu)成了我們良好生活的內(nèi)容?
  ☆是什么活動給我們帶來了最多的樂趣?
  ☆我們珍視家庭應該勝于珍視事業(yè)嗎?
  ☆我們怎樣才能提高走向幸福的起跳板?
  ☆哪些種類的知識是最值得擁有的?
  ☆實現(xiàn)有價值的目標的重要性;
  ☆愛和友誼的價值;
  牛津大學哲學博士,當代西方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
  托馬斯·霍爾卡為讀者帶來令人茅塞頓開的解讀
  在《生命中最好的事物》中,當代杰出的哲學家托馬斯?霍爾卡,在這些老生常談的問題在二十一世紀再次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對它們進行了新穎的論述。當宗教、文學、大眾心理學以及日常的智慧和這些問題交織在一起的時候,哲學比任何其他學科都更好地使用了論理的方法,對它們做出了重要而深刻的辨析與劃分,去除了不相關(guān)聯(lián)的內(nèi)容,將這些問題的精髓提煉出來。霍爾卡認為,如果我們要過良好的生活,我們需要知道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哪些活動和經(jīng)歷會最有可能將我們引向幸福,而哪些又會使我們遠離幸福?同時他提醒我們,幸福并不是唯一的使生活變好的事物。
  圍繞如何尋求生命中好的事物,霍爾卡進行了許多深入的思考與分析,例如,就快樂這一問題,作者指出,快樂固然是人生一重大好處,但是人生只有快樂并不一定會完好無缺,有很多類型的快樂,并不值得擁有,如,純粹身體的快樂、無知的快樂、不道德的快樂,等等,而痛苦和快樂對于人生活的影響度,作者也進行了細致的辨析,結(jié)論是,快樂程度越高,它對人的影響愈低,而痛苦則與之相反;霍爾卡還敏銳分析、解釋了人類關(guān)系如何改變和豐富我們,思考信仰怎樣改變生命和死亡。通過這些論述,作者為我們呈現(xiàn)了通向良好生活所需要追尋與擁有的東西。而究竟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需要每個人根據(jù)自己的稟賦進行主動地選擇和辨識。
  這是一本論理清晰而令人愉悅的讀物,在回答“怎樣才能過好的生活”這個我們?nèi)魏稳硕紩柤暗淖钪匾膯栴}的時候,給我們提供了及時的引導。

作者簡介

  托馬斯·霍爾卡(Thomas
Hurka)牛津大學哲學博士,多倫多大學哲學研究所所長,該校名譽校長,加拿大皇家協(xié)會成員,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著有一系列的著作,包括《美德、不道德和價值》《原則:倫理隨筆》和《完美主義》等。從1989年到1992年,曾為多倫多的《環(huán)球郵報》撰寫每周的倫理專欄文章。

書籍目錄

引 言 
第一章 感覺良好 
 我們只是想要快樂嗎? 
 快樂有不同的方式 
 有更好的快樂嗎? 
 快樂的變得更加快樂,悲哀的變得更加悲哀 
 更多的讀物 
第二章 找到那種感覺 
 讓自己愉悅 
 享受的活動
 尋求也找不到 
 更多的讀物 
第三章 快樂的地方 
 快樂對痛苦 
 感謝上帝那已經(jīng)結(jié)束了 
 糟的快樂和好的痛苦 
 無知的快樂 
 更多的讀物
第四章 知道什么是什么 
 了解這個世界 
 了解你的位置 
 了解你自己 
 道德知識 
 更多的讀物 
第五章 促使事情發(fā)生 
 普遍性:變大! 
 普遍性:形成結(jié)構(gòu)! 
 普遍性:變復雜! 
 玩游戲
 自己造就它 
 更多的讀物 
第六章 要做好人 
 愛好處恨壞處 
 美德的兩面 
 不道德行為的多樣性 
 最大的好處? 
 更多的讀物 
第七章 愛和友誼 
 一件有許多輝煌的事情 
 我愛你有一千個理由 
 因為你是你,所以我在所有的人當中最愛你 
 我的愛將穿越歲月成長壯大
 當愛的火焰熄滅的時候 
 更多的讀物 
第八章 把所有因素合起來 
 對好處進行比較 
 全面的生活 
 生活的起伏 
 更多,更多,更多? 
 最后……
 更多的讀物 
參考書目 
索 引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糟的快樂和好的痛苦即使快樂沒有我們有時想的那么好,而且其好處也沒有痛苦的壞處那么大,但唯一真正的價值仍然可能是良好的和糟糕的感覺。這就是倫理快樂主義,也就是認為只有快樂才是好處、只有痛苦才是壞處的觀點。這是古代世界中伊壁鳩魯所持的觀點——因此我們“伊壁鳩而”這個詞就是“講究飲食的人”的意思——在更為近代的時候,像邊沁和亨利?西奇威克這樣的功利主義者也持這個觀點。在那些認為只有唯一的最終的好處的人當中,這一直是最為普遍的觀點。有些人把倫理快樂主義建立在心理快樂主義的基礎(chǔ)上,聲稱我們?nèi)魏螘r候所要的一切就是我們自己的快樂,但是我們在第一章已經(jīng)看到這是不正確的。其他人,比如西奇威克等,是拒絕接受心理快樂主義的,他們認識到我們還可以需要許多其他的事物。這是有著重要意義的。如果你能夠需要的一切就是你自己的快樂,那么從你的觀點來看,一切可能良好的事物——因為這是你能夠?qū)で蟮囊磺小褪悄阕约旱目鞓?;別人的快樂是不可能有價值的。但是如果我們把倫理快樂主義和心理快樂主義分開,前者是不需要采取這種自我主義的形式的。它可能說,良好的事物是每個人的快樂,所以你應該追求每個人的最良好的感覺,這可能意味著放棄你自己一個較小的快樂而給予另外某人一個較大的快樂。這就把快樂主義和利他主義而不是自私聯(lián)系起來了,但是利他主義的目的還是僅僅在于快樂和沒有痛苦——在你和他人生活中,好的事物僅僅是良好的感覺。然而,即使在采用利他主義形式的情況下,倫理快樂主義也太過狹隘,是不值得相信的。為什么快樂不是唯一的好處呢?主要有兩種論證。第一個論證關(guān)系到道德上邪惡的快樂。假設(shè)一個虐待狂正在向一個受害者施加強烈的痛苦,并且從中得到快樂。他是一個虐待狂,既從他給受害者造成的痛苦中又從他在施虐的事實中得到了欣喜。根據(jù)享樂主義的說法,相對于他對受害人的痛苦沒有感覺或者對受害人的痛苦感到痛苦而言,他得到虐待狂的快樂使整個情形變得更好。既然這是令人愉悅的,當然就是一種好處。如果他的快樂使他現(xiàn)在更加起勁地虐待人或者使他將來更有可能虐待人,那么他的快樂就有可能對別人有壞的效果;所以他的快樂作為手段就是壞的。但是根據(jù)享樂主義的標準,他的快樂本身是好的,如果對別人沒有壞的效果的話,那就是純粹地好了。如果他已經(jīng)盡了最大的努力來進行虐待了(他的機器開到了最大的功率),而且他不會再虐待了(這是他這種工作的最后一天),那么,他虐待狂的快樂也只有積極的價值。這是很難接受的,因為虐待狂的快樂肯定會使整個情況變得更糟。即便因為它是快樂而在某種程度上是好的——這個觀點自身也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但因為它是虐待狂性質(zhì)的,它也是壞的,它的壞處要大于它的好處。它的壞的方面超過了它包含的任何好處,所以總體上講,它是令人討厭的。即便不考慮任何進一步的惡果,一個有著欣喜的虐待狂的世界是比一個有著不情愿的虐待狂的世界更糟糕的世界,而且虐待狂的生活也是更糟糕的。對別人的痛苦感到興奮的好處比不這樣要少,即使興奮給他帶來滿足。即便僅僅針對極端的惡習比如施虐狂來說,這也不是正確的。如果某個你不喜歡的人沒有得到他想要的工作,你可能對他的失敗懷有一種中度的惡意的快樂。你的快樂在一定程度上作為快樂來說可能是好的,但是也可能是糟的,因為它是惡意的,也許在總體上講還是壞的。沒有這種惡意的快樂的話,你的生活會更好?;蛘呖紤]一下有美德的痛苦,比如在看見虐待狂施暴時,你因受害者的痛苦而感到的痛苦。雖然你不能做任何事情來停止受害者的痛苦,但是你同情她,因她的疼痛而感到疼痛。倫理快樂主義說,你悲天憫人的痛苦只能使整個情形變得更糟——如果你無動于衷情況會更好——這也是難以令人接受的。同情是對另一個人的痛苦符合道德的反應,正因為它符合道德,所以它是好的。悲天憫人的痛苦作為痛苦也可能是壞的——也許就它是痛苦而言,任何痛苦都可能是壞的——但是就它具有悲天憫人的性質(zhì)而言它卻是好的,而且總的說來是好處大于壞處。所以總的說來,憐憫別人的麻煩比對之麻木不仁要好?;蛘咴O(shè)想一下包含著等量快樂的兩個世界。在第一個世界里,每個人都是自私的。他們相互間不會因為別人的快樂而感到快樂,也不作任何努力去增進別人的快樂;每個人只關(guān)心自己。但第二個世界里的人們卻是慈善的,幫助彼此獲得幸福,別人幸福時自己也欣喜。第二個世界難道不是更好嗎?有人可能會說這兩個世界里不可能包含著等量的快樂:考慮到人們相互間有益對方的情況,第二個世界里的人們會比第一個世界里的人們更幸福。但是,產(chǎn)生于他們美德的優(yōu)勢卻可能正好被第一個世界里的自然優(yōu)勢——比如更溫暖的天氣和較少的疾病——所抵消。如果結(jié)果是兩個世界同樣幸福,那么享樂主義就會說兩個世界同樣地好。但是假使我們只能把其中一個帶入到現(xiàn)實之中,我們不會更喜歡第二個嗎?這些爭論說明,不僅快樂是好的,美德——具有符合道德的感情和欲望——也是好的,而不道德的行為和痛苦一樣,都是壞的。如果你是仁慈地關(guān)心他人而不是惡意地試圖傷害他人,那么世界和你的生活都會變得更好,這點會是真的,即使你的美德意味著末了你感到的快樂比你可能感到的要少。許多哲學家肯定都想到了這一點。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相信,倫理德性是良好生活的一個基本要素,蘇格拉底甚至說,做一個正義的、有道德的受苦的人,也比做一個不正義的快樂的人要好。即使我們并不同意這種極端的觀點,我們也應該在快樂之外加上美德,作為最終好處清單上的一個項目。還有反對享樂主義的第二個論證,它表明了更多好處的第二個范疇。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醒人耳目的著作,能讓我們在新年伊始就將自己的注意力就聚焦在最值得我們關(guān)注的事情上。——法里德?扎卡利亞(Fareed Zakaria,《新聞周刊》專欄作者,《時代周刊》自由撰稿人,CNN主播)托馬斯?霍爾卡的《生命中最好的事物》是那種罕見的書:一部既簡潔活潑,吸引初學者,又精妙復雜,適用于專業(yè)人士細致研究的哲學作品。它是對倫理學的一個重要貢獻。——諾特爾?戴姆(Notre Dame,著名哲學家,著有《哲學研究》)這本書充滿了常識和實用智慧,它就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物這一問題,給了一般讀者和哲學愛好者以現(xiàn)實的指導。有關(guān)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情的倫理寫作傳統(tǒng),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自己為其兒子尼克阿奎斯所寫的關(guān)于什么最重要的指導,而《生命中最好的事物》就是這一寫作傳統(tǒng)有價值的現(xiàn)代代表作。我非常贊賞這本書?!_伯特?凱恩(Rorbet Kane,大學教授,知名哲學家,著有《倫理學》)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生命價值的主要所在:幸福、快樂、友誼、愛情、成就、知識、德行。但少有人知這些東西究竟是什么,它們究竟為何這么寶貴?;魻柨ǖ膬r值在這里就顯現(xiàn)出來了,他的著作《生命中最好的事物》是對我們生活中諸多最要緊問題的一個哲學指南,觀點原創(chuàng)而清新,文筆迷人而煽心。當然,表面上看,算不上一個實用指南,它不告訴我們?nèi)绾稳グl(fā)現(xiàn)愛情,如何做個有德行的人,怎樣取得成功,但是,它給我們一個方向,一個感覺,指引我們該去尋找什么和為什么?!x利?卡根(Shelly Kagan,耶魯大學哲學系教授,開設(shè)著名的耶魯大學 “死亡”公開課)當詩人菲利普?拉金說“追求幸?!睍r,他所指的是什么呢?我們應該在任何情況下,都把生命用在追求幸福上呢,還是應該代之以培養(yǎng)道德和知識?在探究這些問題時,托馬斯?霍爾卡全面考察了人類好的事物,研究了善于思考的人們通過培養(yǎng)這些好處,而在做出有價值的選擇時會有的方式?;魻柨ǚ穸讼順分髁x者快樂即是好處的觀念,也反駁了斯多葛派和古希臘傳統(tǒng)哲學家們對快樂的正統(tǒng)的狹窄定義,而認為好的生活可以包含很多不同的形式。一個充滿競爭性的運動員也許和一個充滿熱情的醫(yī)生一樣享有充實的人生?;魻柨ǖ拿翡J分析,解釋了人類關(guān)系如何改變和豐富我們,宗教讀者也許希望霍爾卡投入同樣多的努力來思考信仰怎樣改變生命和死亡。但是所有的讀者都會感謝霍爾卡,他對每個人從搖籃到死亡都會面對的基本的挑戰(zhàn)性問題,有著令人耳目一新的觀察?!假囁?克里斯蒂森(Bryce Christensen,作家、詩人,著有小說《勝利》)

編輯推薦

《生命中最好的事物》是一部充滿了常識和實用智慧的哲學書籍。如果我們要過良好的生活,我們需要知道的一件事情就是——哪些活動和經(jīng)歷會最有可能將我們引向幸福?而哪些又會使我們遠離幸福?當代西方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牛津大學哲學博士托馬斯?霍爾卡奉獻給當下一部重要哲學著作,既簡潔活潑吸引初學者,又精妙復雜適用于專業(yè)人士細致研究。所有的讀者都會感謝霍爾卡,他對每個人從搖籃到死亡將面對的一系列挑戰(zhàn)性問題,有著令人耳目一新的觀察和分析。清晰認識什么才是有價值的良好生活,生命需要追尋真正的美好。在通往好生活的道路上,《生命中最好的事物》將給你最清晰、理性而又最親切、實際的指導。在閱讀《生命中最好的事物》之前,我們從來不會對什么是有價值的、良好的生活有如此清晰的認識。從伊壁鳩魯?shù)礁ヂ逡恋?,一系列的哲學家告訴我們,快樂是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事物;斯多葛派的哲學家們告訴我們,追求道德是人生最大的價值;蘇格拉底和他的追隨者又倡導人們以探究知識為人生的指南……然而,到底我們應該怎樣呢?在快樂、道德、知識、成就與愛之中,有著怎樣的關(guān)系?當代著名哲學家托馬斯?霍爾卡在《生命中最好的事物》中為我們提供了清晰而令人愉悅的回答。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那些使我們的生活值得一過的主要種類的事物,比如:幸福和快樂,友誼和愛,成就、知識和美德。但是很少有人能夠回答這些事物到底是什么,以及確切地講,到底是什么使得它們?nèi)绱藢氋F,而托馬斯?霍爾卡在這里給出了充分、清晰而充滿思辨的回答,在《生命中最好的事物》中,圍繞生活中一些最重要的相關(guān)問題,提供了新穎、迷人的哲學辨析與引導。這是一本嚴肅、負責的書,作者始終有著他深厚的人文關(guān)懷,把利他、寬容、人性作為寫作和思考的出發(fā)點,以清晰的邏輯論述,反駁著浮囂時代的享樂主義、物質(zhì)至上和派別偏見,這樣中肯的寫作,充滿了普世價值觀的情懷,使得該書在理性中帶有溫暖的氣息,而每一個渴望對生活進行認真思考的人,由此可以和作者進行一番有趣的閱讀交流。讀完《生命中最好的事物》,不得不說,它就是今天很多人一直在尋找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生命中最好的事物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5條)

 
 

  •   人生是一門學問
    ——我讀《生命中最好的事物》
    文\蠹魚
    想要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嗎?那就創(chuàng)造它!“你決定它的內(nèi)容和輪廓,而不是讓他的內(nèi)容和輪廓被強加給你”,這是一個自主選擇的權(quán)利,你會自己成就自己,你所過的一生,終是你自己決定的一生。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認為知識是所有好處中最大的一個,甚至比倫理道德更為重要,黑格爾也是這樣看。馬克思和尼采則贊賞世間的成就或由意志成功驅(qū)動的改變。即便米爾,一個功利主義者,但并非一個自始至終的享樂主義者,也說做不滿意的人比做滿意的豬要好,或做一個不滿意的蘇格拉底也要比做一個滿意的傻子好?!?br />
    三教九流,行行業(yè)業(yè),人間百態(tài),生命因此與眾不同。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是取決于心的!現(xiàn)在想想,人生既簡單,又不簡單。人生是一門大課堂,也是一門大學問。包含內(nèi)容廣泛,哲學、心理學、生物學等。那人生是什么?人生是哲學、心理學等的大集合,在學問的融合下,組成了我們多彩的一生。

    人生離不開友誼與愛,離不開幸福與快樂,離不開知識與美德等。我們?nèi)绾卧谶@門學問里找準自己的位置,安于其樂呢?讓牛津大學哲學博士霍爾卡為你充分地說明,再加以解答。這也是最近看哲學類書籍中,難得的一本好書。雖是哲學類的,但不是生澀難懂得讓你頭疼的書,而是讓你在一種非常輕松的狀態(tài)下接受。書好讀,又有趣,更有意義。這是一門人生哲學課,它提供新穎別致,清晰明朗的哲學觀點,來引導你,叩問你心靈營養(yǎng)是否均衡,叩問你的人生求索是否滿意……

    內(nèi)容體貼人心,也很專業(yè)。你還可傾聽哲人不同的哲思帶給你的不同感受。比如:伊壁鳩魯和杰里米•邊沁,他們相信“唯一的根本就是快樂?!倍K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他們卻“認為最大的好處是知識,或者具體說,就是哲學討論和沉思。這就是為什么蘇格拉底說“不經(jīng)反思的生活不值一過?!彼苟喔饘W派等,則認為,唯一的是倫理道德。在他們眼里,快樂和知識都沒有真正的價值。有等同于自由創(chuàng)造力的卡爾•馬克思,有同于行使權(quán)力意志的尼采,還有同于宗教的奉獻?!捅救硕?,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觀點和斯多葛學派的倫理德性是我個人看重的,生活中這兩面要求也是嚴格的。這也就是告訴我們理想的生活包含著不同好事物的。我們可以自己找一種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那就是最好的。

    說到這,我還想闡述一下個人的觀點。老子的《道德經(jīng)》乃是哲學最高的思想境界,對于道家的思想,在我個人看來勝過儒家典籍,也一直欣賞道家的三生萬物,無為而治思想。無論把道家的思想放在哪,都會使人獲益。短短五千言,擁有無窮的魅力。

    再回過頭說本書。多角度辯證與論述,本書通過這樣的方式,詮釋了人生多個層面學問,指引你了解人生真正要緊的東西是什么。無論如何選擇,生活是問心的,在人生這門學問面前,你決定自己的內(nèi)容與輪廓!

    書中運用古圣哲人哲思的經(jīng)典和大量的例子為你辯證。用理論加實踐為你打開更多的窗,使你自我調(diào)整,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與所愿達到自己想過的平衡生活。話又說回來,書再好,也得實踐,單獨看著,仿若紙上談兵,生活中不加以運用的話,那它的價值也只是等同于零。讀書為什么,為的就是改變思維,用思維改變你的人生觀。只有行動,才會知道結(jié)果的益處多大。


  •   作者是身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的托馬斯?霍爾卡,《生命中最好的事物》一書中卻沒有普通讀者不是很喜歡的那種“掉書袋”,也沒有理論性生硬的說教,以盡量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更多的哲學愛好者提供更為明確的思考方向,廣闊而深遠的思考空間。
  •   我很喜歡托馬斯•霍爾卡在《生命中最好的事物》一書中關(guān)于快樂的部分表述:“快樂——體會那積極的嗡鳴”“盡管快樂是一種感覺,但卻不是一種你可以單獨體會的感覺?!睕]有“單獨的快樂”。不可能僅僅體會快樂,或者說快樂本身。你不能分開來的東西還是可以通過“從感覺到再感覺”的方式來進行比較的,也可以盡可能多地獲取。的確,雖然快樂是一種感覺,但真的很難有“單獨的快樂”,不是嗎?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在學習之余,周末有時會帶著心愛的笛子和喜歡的書和家人說一聲然后獨自去登山,在登頂后或在途中喜歡的某個角落會選擇放松地吹吹笛子,或者坐在斑駁的樹蔭下嗅著周圍在陽光照射下樹林散發(fā)的特有的馨香翻開喜歡的書,靜靜地閱讀,在清脆的鳥鳴聲中進入書中的另一個世界……這是一種快樂的感覺,但也是無法單獨體會的。因為如果說我單獨的看吹笛子會給我一種快樂的感覺雖然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是在樓房中吹笛子就會不可避免地因為不得不考慮到周圍鄰居有考前復習的學生啊、各種調(diào)班的上班族的休息時間吶、老人的聽廣播和午休的時間之類的,在各種條件限制之下,還能只是說我吹笛子時快樂嗎?至少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又如,那句“我喜歡好吃的聲音”,打動了多少人的心?媽媽在廚房做飯,孩子邊按媽媽切菜的節(jié)奏敲鼓,邊用嘟起的小嘴模仿媽媽做飯時每個動作所發(fā)出的聲音,這個場景,哪怕是外表再堅強的人也會為之動容吧?這種快樂,需要綜合感受,與阿蘭•羅伯•格里耶倡導的“物質(zhì)本我”、純客觀地表述出“物的全部”,是要區(qū)別開來的。
  •   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快樂都是我們追尋的目標,但似乎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并不覺得自己快樂。十六歲時少年不識愁滋味,卻偏偏要“為作新詞強說愁。”;二十六時,在人生的舞臺上小試鋒芒,卻總會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三十六歲時已更成熟穩(wěn)健,卻覺得自己被生活重壓得透不過氣 ;四十六歲人生輝煌,卻無奈于已缺少了青春激情;五十六歲日近夕暮,卻又整日感嘆人生短暫。一切苦惱的根源在于我們不了解,不能參透快樂的本質(zhì)?!渡凶詈玫氖挛铩穾椭覀兘鉀Q了這個難題。在書中,我們會找到關(guān)于快樂的所有答案。讓我們知道什么是快樂、快樂的存在形式、哪些快樂是長久而深遠的,哪些快樂是膚淺而短暫的,更主要的是,這本書告訴我們關(guān)乎于快樂質(zhì)量的“生命中最好的事物”是什么——知識、成就、道德、愛和友誼。作者還告訴我們追求快樂的方法:“你必須把目標定在另外某件事情上面,并且讓對那件事情的追求給你帶來嗡鳴?!边@些金玉良言,猶如一把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握緊它,我們必將會擁有一個快樂的人生。
  •   依據(jù)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金錢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只有擁有了金錢,才能保證我們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進而滿足更高層次的社交、尊重需求,并實現(xiàn)自我價值。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的快樂也必將呈現(xiàn)增值的趨勢。于是,金錢往往成為了更幸福生活的代名詞,但事實上金錢與快樂并不是絕對成正比關(guān)系的。在《生活最美好的事物》中,托馬斯•赫克告訴我們:“金錢把你身體的不舒服和你對未來的焦慮都帶走了。但是過了那個點,更多的金錢就不會使你感覺更幸福了?!耙簿褪钦f,金錢的增加會給我的物質(zhì)生活帶來一定的滿足,但不是持久的滿足,當超出了這個滿足點,我們又會產(chǎn)生新的欲望和焦慮,又會去忙于追求更多的金錢以實現(xiàn)更強烈的感官刺激。當金錢成為生活中唯一的目標,人們必然會落入”享樂主義的跑步機“,與真正的快樂背道而馳。由此看來,了解金錢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的真實角色,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講都是獲取幸福的前提。
  •   在《生命中最好的事物》中,作者不僅對快樂進行了全面、綜合的辨析,也同樣對快樂的對立面——痛苦,也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在論述中,最為深刻的是作者將痛苦的價值與快樂的價值進行了比較,批判了邊沁等人將快樂的好處等價于痛苦的壞處這一功利主義思想,最后得出結(jié)論:痛苦的負面價值大于快樂的正面價值。這一觀點也許正印證了為什么痛苦的記憶更容易深植于我們的內(nèi)心。雖然人類更愿意去追求快樂的感覺,而痛苦卻始終在我們的人生中揮之不去。歌舞升平、歡歌笑語后往往伴隨著曲終人散的沒落,才傾一世、叱咤風云,往往要經(jīng)歷高處不勝寒的寂寥。雖然快樂讓我們愉悅、放松,卻遠不如痛苦那樣深刻、沉重。生活中,我們喜愛觀看喜劇影片,但靜心回想,那些真正震撼到靈魂,終身忘不掉的卻都是悲劇故事。也許在我們追尋快樂的同時,也應該向另一種情感——痛苦致敬,它讓我們警醒而自知。正如魯迅所說: 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   在《生命中最好的事物》這本書中,作者描述了詩人菲利普•拉金在寫信祝賀朋友喜得千金的時候并沒有祝愿小家伙聰明或者美麗,而是祝愿她平凡,作者認為這是對小姑娘最好的祝愿。在世俗中,我們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往往是以他所獲得的成就、擁有的權(quán)利和金錢數(shù)量為標準的。但是,我們卻忽視了最主要的東西,在人性的問題上,快樂是沒有等次的,人是沒有階級的。作者告訴我們:不同種類的快樂同等好。一個樂于耕種的農(nóng)民,以自己一生的熱情投入,收獲了無數(shù)實實在在的果實,在他所獲得的快樂總量上,并不一定比一個擁有至高權(quán)利的總統(tǒng)要少。以快樂的總量去衡量人生,我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會活得更加坦然而真實。
  •   那天在朋友家看到這本新書,最開始是名字吸引我的,《生活中最好的事物》,我還以為是心靈雞湯一類的小故事呢。翻了翻發(fā)現(xiàn)是本哲學書,上大學的時候就對哲學挺感興趣的,干脆自己在當當上也買了一本。發(fā)貨速度就不用說了,就說說這本書吧。 這本書一開頭說的是“快樂”這個問題,我突然就想到了那些樂觀的人常說的那句“快樂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為什么不快樂地過一天呢?”這句話乍一聽挺有道理的,但我不同意。我覺得生活中的快樂和痛苦都是必須的,沒有好壞之分,認真感受痛苦和認真感受快樂一樣有價值,一樣都是在生活。所以生活中最好的事物就是真實的事物。 生活中的起起伏伏那太正常不過了,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獨特的,也沒有好壞之分,看了《生活中最好的事物》讓我覺得,不用去羨慕別人的生活,應該更關(guān)注自己真實的生活。一本書是否有價值,就看它能不能引發(fā)讀者的思考,從這個角度說,這本書是本好書!
  •   有人說,幸福的關(guān)鍵是記憶力差。有一度,我也是這樣認為,覺得有些人似乎天生不知道愁為何物,總是傻呵呵樂樂地生活。悲傷也曾光顧他,但好像他很快就會忘記。但通過《生命中最好的事物》,我意識到,這樣的觀點,是相對于悲觀者而言的。悲觀的者,經(jīng)常會記住那邊不開心的事,確切的說,在他們眼里,他們的印象中,大多事物的悲觀面。而樂觀者,他們正好相反,他們選擇記憶了快樂,于是他們更加快樂和積極。很積極的一本書,推薦!
  •   每一次,從一本書中看到如此多關(guān)于“幸福的認識”。從政界名人、哲學家到普通的百性,都有很多闡述。雖然不能說哪家的說法更對,但都有一定的道理。比如書中提以有些銳派家曾經(jīng)認為身體的快樂算不得真正的快樂——它們是虛幻的。比如: 身體的快樂是從感到缺乏某種東西開始的。你身體缺乏水,于是你就感到口渴,口渴的感覺是令人不快的;你身體缺乏食物,于是你就感到饑餓。當你喝水或者吃食的時候,你缺水少食的問題就得到了解決,這樣,令人不快的感覺也就被趕走了,但是你卻把這個過程錯誤地當成一種積極的感覺。你認為你感到了積極的快樂,而實際上你只是從缺水少食的不舒服的狀態(tài)中掙脫出來,回到了不缺水少食的中性感覺的狀態(tài)。這就使得追求身體快樂成了一種自我否定的行為,因為追求身體快要有像饑渴這樣的痛苦來開始,末了你又不提供正快樂的感覺作為回報。
  •   生活是由無數(shù)選擇構(gòu)成的。當你早上睜開眼的那一刻,甚至當你還未睜開眼時,你已經(jīng)開始面臨選擇了——“是起床?還是多睡一會兒?”可能你根本不會去留意這樣一個小小的選擇會對你的生活產(chǎn)生什么樣的影響,但如果選擇涉及到更加關(guān)鍵的時刻,比如在高考報志愿的時候,你就會考慮很多東西了——“是去外省讀書?還是留在家鄉(xiāng)?”我也面臨這樣的終極考驗,我設(shè)想過很多以后可能出現(xiàn)的場景,我將兩種生活進行了全方位的比較,呵呵,最終還是《生活中最好的事物》告訴我,生活沒有最好的和最壞的,我只要選出那個“快樂的地方”。這書緩解了我不少壓力呀!
  •   當代最杰出的哲學家穿透事物的本質(zhì),給出令人大夢初醒的答案
  •   一直喜歡在當當上淘一些新書,常常會因為一本書的作者、甚至是一本書的封面而喜歡上一本書,喜歡上《生活中最好的事物》只是因為介紹中的一句話“你想要的東西對你來說,似乎應該是顯而易見的;但是,有時候我們真正的欲望,是處于藏匿狀態(tài)的?!边@句話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我以為,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斷地探索隱匿的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什么是“我”,什么能讓我“快樂”。
  •   人的存在,除了繁衍后代,復制我們的生命,最重要的就是尋找發(fā)現(xiàn)生活、世界中最美好的事物,讓我們時刻活在美的包圍中。
  •   “美妙的嗡鳴”——這個說法我第一次看到,第一眼看到就感覺眼睛一亮。對了,這個詞正是出自這本《生命中最好的事物》。書中講到快樂的情緒,是會有正向能量,會影響你對其他事物的態(tài)度,也會更容易找到更多快樂。這正是“美妙的嗡鳴”吧。書還沒有看完,迫不急待地上來發(fā)個評論,我接著從書中去找尋追求快樂的方法:)
  •   或許大家會覺得快樂很簡單,可當真正被問到“快樂究竟是什么?”的時候,也許大多數(shù)人和我一樣會啞口無言。我也從未認真想過“快樂究竟是什么”,直到看了《生活中最好的事物》,這本書讓我想了很多事??鞓肥沁x擇嗎?我們的選擇僅僅只是為了快樂嗎?我們總想做出最好的選擇,但有時候我們也該回過頭來想想,什么樣的選擇對于我們自己來說才是最好的。
  •   看了這本書,還是不知道什么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
  •   生命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而需要我們活在當下,去體驗和感受。
  •   人的一生中會遇到無數(shù)的事物,什么是最好的?
  •   生活中難免被“忙碌”化,請把《生命中最好的事情》keep in your mind,讓我們從容應對生活,享受生活!
  •   美好了的生活小哲學書。茶余飯后的好讀本。
  •   人們所追求的根源是幸福,可是世上的人有幾人幸福呢?想而且得不到,使人苦惱,現(xiàn)在你找到了?
  •   引發(fā)人思考的哲學書籍,其實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   雖然是一本哲學書,讀起來卻溫溫暖暖。如同在為自己的人生煲一鍋好燙。
  •   哲學使人聰明
  •   哲學的書留到以后慢慢看。
  •   讀過本書將會給人大夢初醒的答案,作為一名讀者很想一探究竟,只是還有個時間問題,慢慢仔細咀嚼吧。
  •   生活還在繼續(xù)。。。
  •   書的內(nèi)容很豐富,值得一讀
  •   看著并不錯
  •   很美好的一本書。
  •   翻譯的不太好理解,內(nèi)容好極了,有收獲。
  •   書未讀
  •   剛剛收到,不沒有仔細的研讀。等讀了之后再做評價吧。
  •   正在看中,有意思的書。
  •   這類書開卷有益。用于填充日益空虛的大腦。
  •   還行,慢慢看。
  •   獨特的視覺
  •   ?。。。。。。。。。。。。?/li>
  •   哲學家眼中的一切和我們看到的不一樣《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

    這是一本很漂亮的小書,名字就很打動人,“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是啊,誰不想擁有一個幸福而美好的人生,誰不想擁有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呢?

    這本書的作者是應該耶魯大學哲學系的教授,在一個哲學家的眼中,美好幸福這些名詞都擁有了非同一般的含義。作者是一個受過嚴格邏輯訓練的西方學者,凡是概念都想要清晰的去界定,很多詞語在日常生活中完美經(jīng)常使用,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一旦要下一個清晰的定義那就麻煩了。不過這對于哲學家來說卻是一個繞不過去的任務。

    美好首先是一種感覺,什么是美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界定,書中說“快樂、幸福、享受、滿意、滿足”等等,都是一種良好的感覺,是一種積極心態(tài)的感受。是的要區(qū)分這些名詞的確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作者用一個對立面就找到了他們的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和糟糕、痛苦、不幸相對那是一種消極心態(tài)。

    良好的心態(tài)這樣就避免了在詞語中的糾纏,我們都喜歡良好的心態(tài),極力避免消極的心態(tài),那么如何才能夠獲得良好的心態(tài)呢?也就是說怎么才能夠快樂呢?每個人有自己不同的途徑,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快樂。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快樂可以帶來更多的快樂,悲哀可以帶來更多的悲哀。如何達到快樂呢?作者把快樂分成身體的快樂和心理的快樂。這是兩種不一樣的快樂。身體的快樂來自直觀的感受,而心理的快樂更多的是來自于和別人的比較。

    然后作者又論述了如何了解自己,如何促使事情發(fā)生,如何做一個好人,如何擁有愛和友誼。最后把所有的因素結(jié)合起來,也就是說把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事物結(jié)合起來,這樣就是美好的生活吧!

    作者在每一個章節(jié)的最后一個部分都叫做“更多的讀物”,這是典型的學者的做法,想要了解幸福和美好,僅僅靠這一本書還是不夠的,需要你把他當成一門學問,用一生去專研,這也是作者作為一個耶魯大學哲學教授的終生使命吧!

    不過我們并不需要去研究幸福和美好,沒有在耶魯大學哲學系畢業(yè)也并不妨礙我們能夠獲得我們生活中的幸福和美好,說到底到底什么是我們生活中的“幸福和美好”還需要我們自己來尋找和定義,那是我們的感受,需要通過我們自己的體驗來獲得。當然我們多學習和了解一下學者們的觀點對我們的來說只有好處,可是如果接受的程度有限,那么狠可能越看越弄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幸福和美好了。
  •   如果把大家認為的生活中重要問題做一個總結(jié),應該不外乎幸福、快樂、友誼、愛情、成就、知識、德行。但卻很少有人去研究它們?yōu)楹沃匾绾稳フ湎?。作者赫克的著作《生命中最好的事物》,正是是對我們生活中諸多最要緊問題的一個哲學指南,觀點原創(chuàng)而清新,文筆迷人而煽心。當然,表面上看,算不上一個實用指南,它不告訴我們?nèi)绾稳グl(fā)現(xiàn)愛情,如何做個有德行的人,怎樣取得成功,但是,它給我們一個方向,一個感覺,指引我們該去尋找什么和為什么。
  •   初讀《生命中最好的事物》時,不禁想到了存在主義哲學的 “自由選擇” 這一重要觀點,薩特的《禁閉》中加爾散、伊內(nèi)絲、艾絲黛爾的人物性格、選擇的命運性、命運必然的悲劇色彩使我曾一度沉浸在“選擇”的觀點中無法自拔……現(xiàn)在結(jié)合薩特的《禁閉》再來看《生命中最好的事物》,作者針對“選擇”、“快樂”、“痛苦”、“欲望”等哲學母題進行的闡述,感覺很微妙,試著追隨作者的哲思,很享受自己融入到書中,能沉下心來對生命中最好的事進行哲學性思考的這種狀態(tài)?!渡凶詈玫氖挛铩穼W生和喜歡哲學的人來說是一本不可錯過的好書,即使是每天擠地鐵的上班族,再喧鬧擁擠的地鐵車廂也不會影響你閱讀一本好書的熱情?!渡凶詈玫氖挛铩芬槐驹谑?,足矣。想打發(fā)路程中的無聊時光不用再將各種電子設(shè)備掏出來雙手并用,現(xiàn)在,只需要一手抓扶手,一手捧起《生命中最好的事物》,這樣做能帶給你的放松的感覺絕不亞于雙手并用玩游戲、看視頻、看手機電子書、刷微博(至少靜下心來閱讀一本值得用心去讀的書不會令你在雙手并用興高采烈地沉浸在電子的小世界里時對你和周圍的人造成不必要的尷尬)……我喜歡利用每個閑暇時間來讀像這樣的好書,再忙碌的生活也要給自己的心靈留一隅空白,你呢?哦,對了,記得提前算好下車時間,最好手機設(shè)個鬧鐘什么的,以免看書太過專注而錯過該下車的站,經(jīng)驗之談~O(∩_∩)O
  •   由張根碩、文根英主演的《瑪麗外宿中》在首播時就引起韓劇迷的熱捧,究其原因,該劇圍繞女主人公魏瑪麗等人的親情、愛情、婚姻、音樂、金錢等元素讓觀眾在觀看時對相關(guān)問題留有思考的空間,觀眾追劇時對劇情設(shè)置、演員演技等方面進行衡量的同時更喜歡進行相關(guān)哲理問題的思考與感悟。畢竟,對于更多的韓劇愛好者來說,追劇追的是一種“夢”,“夢”醒之后,生活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是我們自己,而非劇中人物。以至于有些劇迷在劇終時會發(fā)帖,如果我是女主,我會選擇接受父親一片苦心,被迫接受那種認同兩位父親施詭計強迫女兒接受的、完全生活在另一層面的、一切當做商業(yè)來經(jīng)營,以自身利益為最高的“高富帥”?還是會堅持一如既往的快樂,用一貫的堅守“義氣”面對興趣相投的專心于音樂創(chuàng)作卻從不給女人結(jié)婚的承諾的,卻是在心底最關(guān)心自己的女人的優(yōu)質(zhì)“潛力股”?《生命中最好的事物》很好的詮釋了以《瑪麗外宿中》為代表的熱播韓劇蘊含的哲學問題,韓劇迷也不要錯過哦!
  •   近來感覺運勢不佳,心情也down到了谷底??吹竭@本《生命中最好的事物》,就忍不住買來一讀。我感覺那時的自己,需要一些積極的事物來支撐我的靈魂。書還沒有看完,才看了幾兩章,讀后有些感觸。關(guān)于幸福、快樂也有了深一層次的認識。確實,我們經(jīng)常會講“追求幸?!?,而對于幸福,我們一般會認為它是更高度的快樂。書中提到“涉外快樂”,這種包含了智力和道德上的快樂,是我追求的方向。雖然書還沒看完,但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我必須更加積極地生活,只有這樣,才能從悲傷中發(fā)現(xiàn)快樂,找到真正的幸福。
  •   在《生活中最好的事物》中,托馬斯•赫克指出:我們的心情隨著生活中的事件而起落,但是變化通常是短暫的,我們會較快地回到一種基點心情。這個固定水平對于不同的人是有所不同:一個人通??赡苁菤g快的,而另一個人卻可能不那么興奮,所以他們就有不同的性情預置值,而且這個設(shè)定值似乎是有遺傳基礎(chǔ)的。在此,托馬斯•赫克強調(diào)了基點心情的固定性和遺傳因素,卻忽視了環(huán)境、時間、生理等諸多因素對基點心情所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比如在年齡方面,我們在孩童時期、青年時期與老年時期的基點心情值是不同的。顯然,孩子更快樂一些,他們的生活里充滿了能讓他開心大笑的東西,而長大成人后,煩惱卻增多了許多,也就不會那么容易開心了,基點心情的水平時值也必然會降低。再試想一下,一個人在前半生經(jīng)歷戰(zhàn)爭年代,后半生生活在和平年代,在這兩個環(huán)境下他的基點心情水平時值肯定是有高低分別的。所以,我認為對基點心情產(chǎn)生影響的不只是遺傳因素,基點心情是在某一時期或環(huán)境中呈相對固定的狀態(tài)而不是絕對固定狀態(tài)。
  •   “快樂也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為什么不每天都快樂呢?”這是高中同學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我一直覺得很有道理?,F(xiàn)在的社會好焦慮的,大家好像每天都不開心,大家好像每天都有很多煩心事要考慮,整個辦公室里悶悶的,大家都在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奮斗,努力工作、賺錢,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就像《生活中最好的事物》中說的那樣,這樣的生活沒有“良好的感覺”。這本書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了,挺好的,推薦給辦公室的姐妹!
  •   有哲學性
  •   值得細細口味的好書
  •   正在看,不過應該還好吧~
  •   希望是好書,看完后會再評價的
  •   文字讀起有點不順暢,可能跟翻譯過來的有關(guān)吧,一般哈。
  •   學習了!期望有更大的收獲
  •   不是很新,但湊合用吧,還可以
  •   有些看不懂,理論太強,但信念是對的。
  •   沒有腰封,我喜歡。
  •   可能適合年輕人看。中年后沒有借鑒意義。
  •   不太適合國人的語言風格
  •   不是那么好看,粗略的翻了一下就束之高閣了
  •   出于個人的自尊心,雖然我早已經(jīng)脫離了會被民族虛榮輕易挾持的階段,但在不斷的學習中老是發(fā)現(xiàn)“祖國母親”總是這也落后了,那也落后了,實在是讓人提不起勁的一件事,尤其是這種“啥都落后”的情況發(fā)生在從硬件到軟件的各個方面,新聞聯(lián)播里還整日播音員端莊沉穩(wěn)告知偉大母親樣樣處于國際領(lǐng)先水平,頓感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得在沉默中把自己娛樂死。很多國人認為策略上的東西也許我們比不過歐美,那技術(shù)層面的總可以吧,我們可是勤勞勇敢的中華民族啊,舉個比較熟悉的例子,我上大學那會兒,也就是兩年前硅膠整容興起沒多久,大街小巷傳的神乎其神的多先進,結(jié)果系主任告訴我們甭說現(xiàn)在的硅膠整容技術(shù)發(fā)展不完善,就連硅膠本身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經(jīng)被歐洲否定了整容應用,二十多年前啊親!再轉(zhuǎn)回來說說策略層面,我所知道的本國丟人現(xiàn)眼基本是兩個方面,撿洋落前面已經(jīng)說過了,另一方面就是用胡說八道來偷換人文化的概念,而真正花了功夫研讀過歐美人文領(lǐng)域的讀者都會有一個很清晰的印象,歐美的學者從不憚于從生活中探尋終極與毀滅的命題,但對于似乎只能使用語言進行“形容”的學科他們卻從未放棄量化的考量。最先對霍爾卡先生的了解僅僅是《環(huán)球郵報》的倫理專欄作者,這讓我深感困惑,報紙上開專欄就不是很多見,竟然還有倫理專欄,不過想想曾經(jīng)《惡之花》為年度最暢銷書籍的歐美世界,這樣的事似乎也沒什么不可能。待拜讀本書之后,更是覺得歐美在人文領(lǐng)域確實要領(lǐng)先我們很...多,關(guān)于幸福的概念(也是“最美好的事物”的表達之一)在第三章和最后一章中用不少圖表來佐證作者的分析,在我國,這樣的說明方式基本上都是出現(xiàn)在理工科的研究生論文里。當然,讀者也不可誤解本書通篇皆是數(shù)據(jù)與圖表,霍爾卡教授把能夠構(gòu)成或者說能使我們感受到生活美好的事物分成七大類分別講解,敘述方式中規(guī)中矩,缺乏油嘴滑舌帶來的快意,但一板一眼由表及里的摳字眼倒確實很嚴謹:比如快樂,作者認為除了傳統(tǒng)的以邊沁為代表的觀念“快樂的兩個價值尺度長度與強度”外還存在著第三個價值尺度即寬廣度或者程度,乍一看有些重復甚至強詞奪理,但作者僅用一個事例就證明了第三個價值尺度的存在合理性——生活中,幸福一詞的使用頻率高于快樂,這就可以推知相較于某一部位,人們更期待整體存在感到快樂~很牛叉很強大,對于我這樣水準不咋地的讀者需要相當?shù)臅r間與思考才能消化。如果你還是不知道這本想說些啥,或者自己能從中得到點啥,不妨讀一讀封內(nèi)耶魯大學哲學系教授謝利 卡根的賀詞,不錯,就是那個耶魯公開課《哲學:死亡》的主講人喜歡盤腿坐在講臺上講課的大仙,謝利的概括非常到位——新穎、迷人,但不是一部實際告訴你怎么去尋找的書,他只是告訴你,為啥要去尋找,以及為啥以幫助為理由規(guī)劃別人的人生是壞本性。 閱讀更多 ›
  •   在這個二元世界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快樂點, 生命中最好的事物,你認為是什麼呢?
  •   很滿意,不錯的一本書
  •     說句實話,讀這本書的過程很痛苦?!   倪@本書的名稱上來看,是講生命的,作為一個生命除了理智之外,當然有一項很重要的內(nèi)容就是感情。而這本書的內(nèi)容所談大多是理性分析而很少涉及感性的重要性,這就使得書名中的“美好”這個充滿感性的詞語顯得無所置喙了。當然,作為一本講述生命哲學方面的書籍來講,尤其是西方的哲學家來說,這樣的思路并不奇怪。     如果從內(nèi)容上看,作者的分門別類,羅列出的對人生有價值的問題,值得關(guān)注的內(nèi)容,也是很多人在一生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此外,每一章后面的拓展閱讀書目,足以讓人瞠目結(jié)舌,感到作者的淵博。     但讓我感到痛苦是作者行文的方式。作者似乎是力圖把這個話題淺顯化的,想要使用一種娓娓而談的方式,介紹比較特殊的哲學認識,但效果卻不甚佳——僅是個人感覺。在我看來,哲學論著一般分三類,第一類是作者不強迫讀者思考,但讀者自動回去思考,第二類是作者嘗試與讀者對話,引發(fā)讀者的思考,第三類是作者不管讀者的狀態(tài),逼著讀者進行思考。三類作品之中,當然第三類難免等而下之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則是“作者嘗試與讀者對話”卻“逼著讀者進行思考”。     作者在書中,雖然看上去是為了引導讀者的思考,但無論是假想的幸福機器,還是一連串的“考慮一下,再考慮一下”“設(shè)想,再設(shè)想”“假如,進一步假...如”這些內(nèi)容本就只能在想象中完成的狀態(tài),更接近思維的鍛煉而不是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生命。如果理性能夠占據(jù)一個人一生的大部內(nèi)容,那么一個恐怕的經(jīng)歷未必會很多“美好的事物”。更何況,建立在假設(shè)基礎(chǔ)上的理性,又能在實際生活中有多大作用呢?     另外,作者除了敘述的事例所舉的都是一些名人和特殊情境的選擇之外,很少有一些常人的事例,這恐怕也可以說明這本書的“抽象性”吧。在行文上作者也還有一些冗長和啰嗦的問題,本來已經(jīng)說清楚的事情,還要繼續(xù)解說,看上去顯得很豐富,但是是在事例的安排沒有做到有詳有略,作者的不厭其繁反而讓人覺得他似乎在低估讀者的智商。 閱讀更多 ›
  •     剛拿到這本書是因為被名字吸引《生命中最好的事物》,俺都快40歲了有時還是不能確定生命中最好的事物都有些啥。看完書之后起初沒什么感覺,后來跟個朋友吃飯突然想起書里的觀點,返回頭看時很有收獲——應該正確面對生活的起伏。... 閱讀更多
  •   還沒有看,幫培養(yǎng)買的,不過書是全新的,快遞也很給力
  •   自我意識的覺醒或許是由動物進化成人類的過程中最偉大的現(xiàn)象。就像古希臘哲學家們所探討的那樣,究竟是成為痛苦的蘇格拉底,或者是一頭快樂的豬,哪一個更高尚,更滿足。僅就動物性而言,如果穿暖吃飽,做一頭快樂的豬也沒有什麼不好,但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因為他有與動物的本能所不同的東西。他不滿足與做一頭豬,哪怕這頭豬是快樂的,他寧可做蘇格拉底般的思考者,哪怕如他一樣痛苦——要... 閱讀更多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