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傳奇

出版時間:2012-2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作者:鐘芳玲  頁數(shù):288  
Tag標簽:無  

前言

前言在平凡書店中發(fā)現(xiàn)非凡在非凡書店中發(fā)現(xiàn)平凡在電子書與電子閱讀器風起云涌的年代、紙本書與實體書店逐漸式微之際,出版這么一本書似乎既落伍又不時尚,彷如螳臂當車或唐吉訶德追逐風車般可笑。但是每當我在大城小鎮(zhèn)中,隨處瞥見一方賣書之地,無論賣的是新書、舊書、古書或報刊,無論它們是書店、書攤、書城、書倉或書鎮(zhèn),我的內心剎那間就變得異常柔軟。英文的一句話 “I have a soft spot for bookshops !” 大概最能表達我對書店的特殊感覺。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那么一個“柔軟點”(soft spot),面對某些特定的東西就會產生難以解釋、無法抗拒的情結與愛戀,而擄掠我這個柔軟點或弱點的就是與書店相關的人事地物。上一世紀年輕時,在西方逛書店不免抱著征服、狩獵的心態(tài),以最短的時間走訪最多、最怪的書店,當所逛之店超過一千家、兩千家之后,我對書店之愛不變,但數(shù)量多寡對我已不具意義、也不再刻意找機會飛去遙遠的國度追逐,而是花較長的時間逗留在較少的地方,細細品味書和書店的特色,并享受與店主、店員甚至店狗、店貓的真切交流。書中篇章的初稿先后完成于過去十來年,而今收錄成冊,所有篇章都在結尾添上續(xù)訪札記或簡短注記。驀然回首,發(fā)現(xiàn)自己雖然在這期間曾駐足溫哥華、洛杉磯、匹茲堡、費城、紐約、倫敦、香港、北京、廣州等大都會,也游歷了美國賓州、德州、內華達州、亞利桑那州、北卡羅來納州、德拉瓦州、西維吉尼亞州等區(qū)境內的諸多小鎮(zhèn),因而見到不少有意思的書店,但我拜訪最勤、著墨最多的,則是在旅居地舊金山方圓百里的書人與書地。年紀癡長的好處之一,就是意識到自己往往舍近求遠,反而忽略了關心、挖掘周遭精彩的故事。書名想了許久,最后還是選定《書店傳奇》,“傳奇”這兩字已被用得浮濫,讓人當下難以產生驚喜或驚艷之感,但連張愛玲如此對文字講究又斤斤計較的人,也選了這語詞當她第一本短篇小說集的書名,并在扉頁寫著:“書名叫傳奇,目的是在傳奇里面尋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尋找傳奇。”我向來不屬于廣大的張迷之一,卻頗欣賞與認同她的詮釋?!稌陚髌妗肪褪窃谄椒矔曛邪l(fā)現(xiàn)非凡,在非凡書店中發(fā)現(xiàn)平凡。本書所描繪的書店,固然并非皆是傳統(tǒng)定義中大格局、氣勢磅礴、眾人傳頌的傳奇書店(legendary bookshops),但每家書店無論規(guī)模小或大、歷史短或長,皆有一些屬于她們獨特的故事、一些讓我感動的片段,它們可能發(fā)生在兩百五十年歷史的英國倫敦老店,也可能來自大樓角落中的一家小攤。全書其實是一連串書店奇遇記,是我個人多年來一路累積出的故事集,故事與故事間的書與人往往又有所關聯(lián),像是連環(huán)扣,而我有幸成為一個串場者與故事采集者,這也是為何英文書名取為 “Tales of Bookshops”的理由之一。理由之二,本書編排設計的靈感和元素,是我擷取自英國金雞出版社(Golden Cockerel Press)上世紀初以手工印刷的限量版喬叟(Geoffrey Chaucer)名著《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 此套書由艾力克?紀爾(Eric Gill)設計版型及裝飾木刻圖。英文里有句話“模仿是最誠摯的恭維”(“Imitation is the sincerest form of flattery”),喬叟與紀爾的作品都是我所欣賞者,這本書也可視為一個書迷對他們的禮贊與謳歌。從《書店風景》到《書天堂》到《書店傳奇》,長久以來,我所關懷的一直就是書與人。這本“有關書的書”(a book about books)不僅企圖引領讀者一路欣賞書店風景、走入書天堂,更希望讀者能從這些故事中,領略不同的人生況味、趣味與品位。無論時代如何演進,“書”與“書店”永遠會以不同的形式或樣貌存在。傳奇書店或許不易尋訪與復制,但書店傳奇卻隨時隨地可能發(fā)生,只待我們去采集與經營。

內容概要

  《書店傳奇》就是在平凡書店中發(fā)現(xiàn)非凡、在非凡書店中發(fā)現(xiàn)平凡。每家書店無論規(guī)模小或大、歷史短或長,皆有一些屬于她們獨特的故事、一些讓人感動的片段。它們可能發(fā)生在兩百五十年歷史的英國倫敦老店,也可能來自大樓角落中不起眼的一家小攤。
  《書店傳奇》是鐘芳玲遨游英美書世界的一連串書店奇遇記,也是多年來積累的傳奇故事集;在她的引領下,我們不僅欣賞一幅幅書店風景,進入書天堂,更從中領略到不同的人生況味、趣味與品味。
  此次簡體中文版首度在大陸出版,與《書店風景》及《書天堂》(增訂版)統(tǒng)一風格,構成美輪美奐的“書話三部曲”,是愛書人的必藏佳品。

作者簡介

  鐘芳玲,一個以讀書、編書、買書、賣書、藏書、玩書與寫書為工作和志趣的女書人。雖然在臺灣大學和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念了近十年的哲學,卻在寫博士論文期間,發(fā)現(xiàn)自己喜愛古登堡更甚于亞里士多德,自此棄哲學而投入與書相關的行業(yè)。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出版顧問、書店創(chuàng)意總監(jiān)、香港國際古書展公關顧問等職,目前專事寫作并任書業(yè)顧問,長期于臺灣與大陸的報刊撰寫與書相關的專欄?,F(xiàn)旅居美國舊金山,喜歡游走世界逛書店、看書展、參觀圖書館,與東西方書人聊書、品書;居家時,則漫游于書本與網絡世界,通過電子郵箱和其他書蟲互通聲息、交流見聞。著有“書話三部曲”:《書店風景》是第一本近距離描繪西方書店的中文專書,引發(fā)華文世界書店書寫的風潮,數(shù)度修訂再版;《書天堂》多角度敘述與書相關的話題,亦廣受書迷好評,屢次獲獎;《書店傳奇》則采集了非凡與平凡書店間的傳奇故事,展現(xiàn)不同的人生況味、趣味與品味。

書籍目錄

前言
導讀
第一章 兩百五十年歷史:莎樂倫書店
第二章 紳士淑女聚一堂:蓋瑞街49號古書商
第三章 愛書人的發(fā)電廠:凱普樂書店
第四章 不知該驚還是喜:意外驚喜書店
第五章 發(fā)揮書業(yè)同胞愛:教會街2141號書店樓
第六章 專賣絕版法律書:麥爾?包斯維爾書店
第七章 繽紛燦爛又好玩:瓦倫西亞書街
第八章 樂善好施又環(huán)保:梅森堡大書展
第九章 既多元又反傳統(tǒng):柏克萊書店剪影
第十章 花孩童到老嬉皮:蒲公英禮品店兼書店
第十一章 南轅北轍之對比:ACWLP與麥當勞書店
第十二章 賣書郎與補書娘:邁可?古德書店
第十三章 社區(qū)內擺龍門陣:阿都比書店
第十四章 小而美的烏托邦:榆林區(qū)的書天堂
第十五章 牛仔書商兼作家:麥克墨崔與他的書店
第十六章 幾家消失幾家存:變遷的書店風景
第十七章 一位古書商之死:懷念艾倫?米克瑞特
第十八章 又見老人與小狗:重訪鮑德溫書倉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后記

終于來到了寫后記的階段。每出一本書都是一項挑戰(zhàn),但從未有像《書店傳奇》如此之高難度。除了內容的前后書寫逾十年,單是編輯部分,從構思到完成就達一年。繼《書店風景》、《書天堂》后,就寫作的選題上,這本書顯然難以突破前兩本著作,畢竟《書店風景》是華文世界第一本報導西方書店的專書;  《書天堂》談論與書相關的面向極廣泛;然而在深度與角度上,《書店傳奇》卻更勝一籌。書中的故事,都是浸泡西方書世界多年后提煉的結晶,反映出個人智識與情感上更深的投入,畢竟所有的見聞與經歷,都要靠時間一滴一點累積,絕無另一條捷徑。    《書店傳奇》得以流傳,首先要感謝所有與我接觸的英美書商,他們不僅在與我交往的過程中,熱切對我述說與書相關的故事,更在寫作與編輯上,不厭其煩地為我解惑井慷慨給予數(shù)據(jù)、圖片、引薦上多方面的協(xié)助。    例如英國倫敦老店“莎樂倫”(Henry Sotheran Limited)的書商們,為了讓我能精確地撰寫一則圖說、一個典故,他們有時放下手邊繁忙的工作,集體討論我所提出的問題,然后翻遍所有檔案與參考書,甚至向業(yè)界的權威求證,以期給予我最信服的答案;有時為了替我配一些適切的圖,書店的攝影兼設計Javier Molina立刻就拍出高質量的畫面?zhèn)鹘o我;除了電話聯(lián)系,單是我與他們的往返郵件就超過四百封。因特網看似發(fā)達與豐富,但并非涵蓋全部,而且其中充斥了諸多錯誤、矛盾與不詳之處。像我這樣對書的背景喜歡追根究底者,唯有仰賴專業(yè)人士與書籍的輔助,才能覺得安心舒服。因此,編寫這整本書的漫長歷程是磨難、是酷刑,也是一種享受、一次幸福又感恩的學習之旅。    正如麥克墨崔所言:“從最卑微的平裝本二手書店到高檔的一流書店,所有的書商都是延續(xù)書籍文化的貢獻者,我們一定不能喪失這個優(yōu)秀的文化?!边@句話讓我感同身受,一路在英美書世界中遨游,我有幸成為受惠者之一;而今借助他們的傳奇故事,除了散播出一些西方的書籍文化,更企盼讀者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因為某種共通的熱愛,可以不分地域、種族、年齡、性別,不計較利害得失而發(fā)出真誠的善心與美意。    然而此書能以繁體和簡體中文面貌相繼優(yōu)雅問世,首先要感謝臺灣遠景出版社發(fā)行人葉麗睛小姐,她對作者的尊重、作品的欣賞,讓我銘記在心。此外,要謝謝大陸的中央編譯出版社和翼社長的持續(xù)支持,繼2008年《書店風景》增訂版之后,再次出版這本著作。最后,要衷心感謝海峽兩岸優(yōu)秀編輯人才先后全力的付出,他們是:臺灣的執(zhí)行編輯潘治嘉先生、ChenLeo設計工作室;大陸的責任編輯張維軍先生、執(zhí)行編輯饒莎莎小姐以及美編羅洋先生。    走筆至此,想必有些讀者忍不住要問,到底實體書店是否有前景?上個世紀末網絡書店出現(xiàn),許多人預言實體書店將消失。雖然實體書店在前期遭受極大的沖擊,數(shù)量一度急速下滑,但是實體書店始終都存在,本書開篇所介紹的長壽古書店“莎樂倫”,更是在2011年歡慶開業(yè)兩百五十年;而且我發(fā)現(xiàn)無論從西方到東方、從大城到小鎮(zhèn),都有新興的書店,并且經營得有聲又有色,囿于篇幅之故,無法在此一一敘述。    這些年來,各類型的電子閱讀器紛紛問世,人們又開始預言實體書將消逝。記得錄像帶、DVD發(fā)明時,許多人擔憂戲院將永不存,但事實證明,人們還是愿意走人電影院,感受不同的經驗與互動。我從不認為紙本書、實體書店會絕跡。用不同的載體閱讀文字與圖像,以不同的方式買賣書,各有不同的便利與樂趣。這,將是一個紙本書與電子書、網絡書店與實體書店共舞的美麗新世界!愛書人則永遠會將有關書與書店的傳奇故事繼續(xù)流傳下去。

編輯推薦

《書店傳奇》是中央編譯出版社“圖文館”書系的最新重點作品。該書系選題獨特,匯集名家名作;圖文一體,追求精編精印。已出版《書店風景》?!稌陚髌妗?、《書天堂》、《業(yè)余書店》、《紅書(榮格手稿)》、《美的歷史》、《丑的歷史》、《時間的故事》、《圣經的歷史》、《錢的歷史》、《藝術通史》、《搖滾譜系》、《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電影》、《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處自然奇觀》、《有生之年非吃不可的1001種食物》、《零ZEЯRO:世界符號大全》、《圓與方》、《閱讀的女人危險》、《寫作的女人危險》、《女人與珍珠》、《她的故事》、《安格爾的小提琴》等,廣受歡迎。叢書宗旨:讓書成為最精美的禮物。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書店傳奇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9條)

 
 

  •   粗略翻了一下,精煉的文字,加上精美的圖片,沿襲了《書店風景》的風格,喜歡!鐘芳玲的三本書已然收入囊中,《書店風景》是在幾年前的羊城書展上以八折購買,而且全場僅剩一本,竊喜了一段時日。唯有《書天堂》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外觀上與另兩本不甚統(tǒng)一,是為美中不足之處。
  •   近兩年大愛書話,似乎在尋找一群志趣相投的人,從彼此對書的體驗中感受快樂。前兩年已經買了《書店風景》《書天堂》,這次終于圓滿。
  •   很早以前就買了鐘芳玲的書店系列,《書店風景》、《書天堂》都很喜歡~ 這本也是。
  •   很多很多年前,大概是10多年前,第一次買了鐘芳玲的另一本很棒的書《書店風景》,本身就很愛書的我,第一次領略了書店的美麗和魅力。

    時隔多年,再一次看到鐘小姐再次的心血結晶,非??鞓?。

    仿佛自己也在隨著她經歷對書店的細細搜尋和閱覽,并一同品味著其間的每一點快樂和感悟!
  •   愛書的我曾經有一個夢想是開一家小書店。長大以后知道現(xiàn)實中書店難以維持,也就慢慢把這個夢想放下了。隨著鐘芳玲,我“逛”了一下幾家有歷名有特點的書店,發(fā)現(xiàn)自己夢想依然存在,不過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也很殘酷。書依然是自己的最愛,開書店與好友分享好書依然是自己的夢想。夢想何時開始實現(xiàn)都不算遲吧,期待有這么一天。
  •   我本來就喜歡看各種各樣的書,老買書,也幻想開個書店。之前逛書店偶遇該作者的簽售,之前對其和她的作品有所耳聞,但沒有讀過,那天見到作者本人并且看了其作品相關介紹,就決定買下了,其實書寫的特別好,從設計 裝幀到作者本身寫作內容,都完全超出我的期待,她讓我更深一步感受到游歷各種書店的魅力,看到她對每個書店的描寫,我確實有想要一一去光臨的沖動,我不會寫什么評論,總之對于愛書之人,這個作品是完全值得擁有的。
  •   愛書的人,幾乎都會喜歡這樣的書,說實話,對于像我這樣的學生族,家境貧寒,買這樣價格的書實在囊腫羞澀,但是因為喜歡,不僅僅是書,還有書店,還有鐘芳玲,這位我視為心中偶像的女書人,我還是毅然決然的買下它,印刷裝幀品相都特別好,最重要的真的是內容,愛不釋手,這樣的書,值得珍藏一輩子……
  •   鐘芳玲是個有意思的愛書人,她寫的是有意思的書,她的書圖文并茂,非常有意思,值得買本回家細細看看。她寫的前兩本已有了,今天買的是她有關書店的第三本書。
  •   一直有個夢想就是開個書店,很安靜,很文雅的地方,讓人心神寧靜,這套書是我的最愛,讓我看到了世界各國不同的書店,領略了不同的文化,讓我對書店更加的向往。
  •   第一眼在網上看到這本書時就喜歡上了它,所以在當當上看見了這本書就毫不猶豫的買下了它。書的包裝和印刷都很精致,內容也很豐富,介紹了很多有名的書店,是愛書之人一定要看的一本書
  •   我的夢想就是擁有一家百年書店,道路很曲線,但是方向從未改變,這書就是一盞明燈啊,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堅持得做的很好,我為什么不能?
  •   誰說紙質書會消失,誰說書店注定有天會倒閉,書中描寫了國外獨特、有文化底蘊、有自己特色的書店,讓我看到未來書店的走向
  •   一直想買這本書...但是書店的太貴...這書很不錯...包裝也很好...質量也好...價格實惠...好評
  •   原來歐美有這么多有意思的書店,真希望都能親自去逛一逛,不能成行,就捧著這書望梅止渴咯。
  •   打造書店的傳奇
  •   難得有寫書店的書,收藏一本吧。
  •   鐘芳玲的書店“三部曲”終于讓我收全了,開心啊
  •   精裝書果然很漂亮,只是價格也貴。還有一個遺憾,書里介紹的都是國外的書店。
  •   很喜歡的一本書,將書店的故事娓娓道來。在實體書店的生存面臨挑戰(zhàn)的當下,這本書非常有意義
  •   在書店里看到這本就想買了 書店賣108 有點舍不得,結果在網上一看才70多 二話沒想就買了 精裝本的 挺值的 很喜歡這本書
  •   有錢了就把三本都買齊,什么時候才能有機會開到這樣的百年書店,一輩子的夢想啊
  •   喜歡跟書店有關的書籍
  •   書的內容非常好圖片多且精美裝幀得很好內容非常值得一讀一本說書店和書的書讀起來感覺很好尤其是愛書人相信會手不釋卷就是貴了一點但是值得擁有
  •   超級精致的一本書 推薦給愛書的人看
  •   送給一個愛書的家庭,希望她們喜歡。
  •   看著房間里高高的書架和成排的圖書心里就舒服,她的書,買!只是有一本一直缺貨。
  •   物流很快 書很贊!
  •   枕邊書,不多說,好!
  •   書非常好,快遞很棒。
  •   鐘芳玲的東西很好
  •   收到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下單錯了,原本沒打算先買這本的因為覺得價格有點貴。收到后看了看覺得品質還不錯,收藏了。
  •   陷入一種偏執(zhí)的收藏欲望之中的人
  •   這本沒看過 那也想買 收藏了 應該不錯的
  •   真心不錯,屬于很萬暖的文字
  •   足不出戶,通過一本書打開視野,裝訂精美,值得珍藏
  •   包裝很精美,難怪那麼貴
  •   怎喜歡兩字了得?
  •   質量上乘,閱讀的心里很舒服~
  •   超精裝
  •   真是學習了,
  •   非常好的三本書,是個完美的系列。希望作者還有佳作。
  •   速度還滿快的
  •   這套書三本很適合愛書人收藏。(書店風景、書天堂)
  •   終于把鐘芳玲關于書店的三本書集齊了
  •   喜歡書店的人可以看看
  •   這個質量,包裝也沒有,一打開來封面和書之間已經裂開了!不過里面的內容還是可以的,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
  •   收藏用的,一杯咖啡,隨意翻閱,這種書就是用來享受的。
  •   還沒看,但是書本包裝很好,物流很快哦
  •   看評論那么多推薦的就買了,還沒開始看,但整體感覺訂價高了。
  •   早就購入了《書店風景》水晶球版,超精致,美!而此次的書,紙張差了點兒:易裂易碎還有的地方原來裝訂孔還在!兩書比較,12版差?。?/li>
  •   發(fā)貨速度不慢,就是送到的時候書角弄皺了。這么硬的封皮還能把書角弄皺,我真無語!請當當以后配送書的時候注意
  •   應該只有喜歡看書,并且多是喜歡看實體書的人才會購買這本吧。大開本精裝,十分“沉重”的一本書,要攤開在桌面或者膝蓋來看。銅版紙印刷的挺精美,內容是關于美國、英國的一些書店巡禮。書店背后的故事各有各滋味,作者的敘述平實直白,所附圖片讓人更直觀感覺到書店的變化歷程也反映著這個社會的變化。
  •   買了好幾本書,這本最值得一買,無可挑剔的內容和質感,準備入手《書店風景》。這樣的書,值得珍藏,暖陽午后坐在書房的飄窗上,加上一杯拿鐵,自在,享受。這樣的歡愉和愜意,想來書的品質有時候直接決定生活的品質,我想手里捧著甄嬛傳,斷然是毀滅了如此這般風情的。如今,隨意一本旅行游記,都賣到四十幾塊,內容在所不問,紙質裝幀也就是一般檔次,所以拿到這本書時,感到其分外驚艷,跟它的價值相比,它的價格就不算多么高昂了。選書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心性,因為書里面似乎被寄予了很多憧憬和想象,愛它,就請擁有它~~~
  •   收到這本書時有些被驚了一下,比我想象中要更大,而且很厚,紙張也好,個人很喜歡各式各樣的中小書店,還未細看,應該不會讓人失望,很期待里面的內容
  •   盼望了很久的書,借這次活動收齊。因書脊小有破損,申請換貨,第二天就收到了亞馬遜重新發(fā)來的書,亞馬遜的服務贊一個!
  •   買《書店風景》、《書天堂》都感覺是多年前的事了,這次中央編譯出版社將三者作為《鐘芳玲書話集》,一網打盡出了精裝珍藏本,值得典藏。我覺得,讀芳玲的書與外國人寫的書話,比如陳建銘翻譯的幾種相比,優(yōu)點有兩條:第一,盡管它是說歐美的書店、書籍、藏書家和書商的,但因出于同胞的視角,知道中國的讀者知道什么、什么知識比較欠缺,或者說她告訴我們的,差不多就是我們想知道的,沒有“隔”的感覺;第二,就是配了很多——超過二分之一的篇幅——美輪美奐的插圖,說不清楚的,就給你圖看,總不能還說不知道。但讀過此書以后,令人不免唏噓的是,本書所收文章在初次發(fā)表之后,又有作者的《續(xù)訪札記》,續(xù)訪的結果,大部分有個性、有歷史的獨立書店,不免在大型連鎖書店和電商的擠軋下敗下陣來,最終以結業(yè)收場。中國的圖書市場,大概總不外如此吧。
  •   一直關注這系列的書,現(xiàn)在傳統(tǒng)書店舉步維艱,作者關注并寫出來,是讀者的幸運
  •   書很精致,貴也值了。只是中國哪里有這樣的書店啊,誰能告訴我?
  •   價格有些貴,但很喜歡,不后悔買,哈哈。里面有很多精美的圖片,好向往...封面很厚實,非常適合收藏,謝謝!
  •   不錯,感覺很是前兩本好~
  •   如果在國內也能找到此類有歷史有內涵的書店 那該多好
  •   愛書人應該三本全收,而且最好是精裝本。作者是愛書人的知音。書中很多情節(jié)或小故事都會讓我們產生心有靈犀的感覺,選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一個人一杯茶,一書在手那種感覺我想就是所謂幸福。由此一刻,夫復何求!
  •   內容還沒細看,外面用透明紙包的好好的,但書的環(huán)襯裂開了,可能是包裝的時候出的問題,懶得退了。
  •   可以從作者的介紹中發(fā)現(xiàn)很多書店的歷史和書店店主的趣事,很多沒看過的書,十分有意思。印象深刻的是蒲公英書店,優(yōu)雅又時尚很有品位,還有很多讓人很想要親臨現(xiàn)場的書店,真是飄滿了濃濃書香氣啊
  •   送給了一個一生很重要的朋友
  •   愛書也愛屋及烏的喜歡書店了。
  •   本來的預期是4星左右,拿到手大致翻了翻,感覺在我買的上千本書里,這本關于書的書是最喜歡的之一,全彩印刷,精心之作。準備過些時候把另幾本書店系列買上。
  •   雖然現(xiàn)在用手機或電子商品讀書很方便,但本人更愛與紙張及油墨味的親密接觸,那是種語言無法表達的感覺。紙頁與紙頁間相互摩擦的聲音永遠那么動聽。所以毫不猶豫的買下這本書,通過它感受下世界上其他地方書本的氣息和品味。
  •   書店傳奇
  •   非常好的書,但裝訂不行
  •   書天堂!!
  •      一直以來都認為鐘芳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從事著世界上最幸福的工作。讀書、編書、買書、賣書、藏書、玩書、寫書,既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的志趣。如此幸福,對我們來說,卻遙不可及。幸而能及時分享她的幸福,就算是我們的幸福吧。
      
       上次在臺灣版的《書店傳奇》中,就聽鐘小姐講了,
      
       “從《書店風景》到《書天堂》到《書店傳奇》,長久以來,我所關懷的一直就是書與人。這本“有關書的書”不僅企圖引領讀者一路欣賞書店風景、走入書天堂,更希望讀者能從這些故事中,領略不同的人生況味、趣味與品味。無論時代如何演進,書與書店永遠會以不同的形式或樣貌存在。傳奇書店或許不易尋訪與復制,但書店傳奇卻隨時隨地可能發(fā)生,只待我們去采集與經營。”
      
      
      
       “書名想了許久,最后還是選定《書店傳奇》,“傳奇”這兩個字已被用得浮濫,讓人當下難以產生驚喜或驚艷之感,但連張愛玲如此對文字講究又斤斤計較的人,也選了這詞語當她第一本短篇小說集的書名,并在扉頁寫著:“書名則傳奇,目的是在傳奇里面尋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尋找傳奇。我向來不屬于廣大的張迷之一,卻頗欣賞與認同她的詮釋?!稌陚髌妗肪褪窃谄椒矔曛邪l(fā)現(xiàn)非凡、在非凡書店中發(fā)現(xiàn)平凡?!?br />   
      
      
       至今還記得,臺版的那本《書店風景》,印刷精美,圖片誘人,而這精美而誘人的圖片,當時成為我閱讀文字的障礙,翻了幾遍都不能靜下心來看書中的文字。這次,看大陸版的《書店傳奇》,對書中鐘小姐介紹的書店傳奇故事,印象深刻,也很是感動。
      
      
      
       這次,大陸和臺灣版幾乎一模一樣,從封面、圖片、版式到文字,目前還未發(fā)現(xiàn)有不一樣的地方。依然是有兩百五十年歷史莎樂倫書店、紳士淑女聚一堂的蓋瑞街49號古書商、愛書人的發(fā)電廠凱普樂書店、不知該驚還是喜的意外驚喜書店、發(fā)揮書業(yè)同胞愛的教會街2141號書店樓、專賣絕版法律書的麥爾·包斯維爾書店、繽紛燦爛又好玩的瓦倫西亞書街、樂善好施又環(huán)保的梅森堡大書展、既多元又反傳統(tǒng)的柏克萊書店、花孩童到老嬉皮的蒲公英禮品店兼書店、南轅北輒之對比的ACWLP與麥當勞書店、賣書郎與補書娘邁可·古德書店、社區(qū)內擺龍門陣的阿都比書店、小而美的烏托邦榆林區(qū)的書天堂、牛仔書商兼作家麥克墨崔與他的書店、幾家消失幾家存變遷的書店風景、一位古書商之死懷念艾倫·米克瑞特,又見老人與狗重訪鮑德溫書倉。
      
       鐘小姐說,“本書所描繪的書店,固然并非皆是傳統(tǒng)定義中大格局、氣勢磅礴、眾人傳頌的傳奇書店,但每家書店無論規(guī)模小或大、歷史短或長,皆有一些屬于她們獨特的故事、一些讓我感動的片段;它們可能發(fā)生在兩百五十年歷史的英國倫敦老店,也可能來自大樓角落中的一家小店?!?br />   
       書店傳奇,書店風景,書天堂??上О?,傳奇,風景和天堂--都在國外,都在遠方啊。
      
      
      
      
      
      
  •      手捧《書店傳奇》,由此認識一位傳奇女子-逐書走世界的鐘芳玲,仿佛是不期而遇的邂逅,宛如美夢一般,陶醉于相知相遇的驚喜與感動。
      
        先人以晨光與星月的殫精竭慮,點燃了知識的淬火,以文字凝結成人類文明璀璨的星河。讀書之于吃飯,正如精神之于物質,都是生活的必需品。在書中,找到心情的慰藉,提升精神的力量。
      
        書店是精神食糧的集散地,知識在這里吐納,智慧川流不息。一本本書籍安然躺在書店里,宛若指引人靈魂的盞盞明燈,等待人們品味欣賞。
      
        有句話說的好:“愛書的人,不是在去書店的路上,就是在書店里?!泵總€愛書人都會對書店產生一種強烈的向往,一排排的書架中就是最舒心稱意的處所。鐘芳玲說,惟有在書的世界中,我才能真正地解放,有一種安全、寧靜的感覺。也因此,這位奇女子,行走于文字架構的書籍之中,樂享精神上的富足與安寧。
      
        精致的包裝,雅致的封面,細細尋味那一處處特色的書店,讓人嘆為觀止的不在技術,而是絕美的藝術。這邊書即是微縮的書店世界,即使對書再無動于衷的人,也能發(fā)出一絲心底的驚喜。
      
        讓心情隨著故事游走,鐘芳玲帶你去西方書店大開眼界。
      
        以西洋古書和絕版印刷品為主的莎樂倫書店已經走過了250年,被譽為“極少數(shù)沒有被潮流毀壞的美好事物”,鬧市區(qū)中取靜,店里潔凈雅致,燈光暗黃透出溫潤的光澤,中世紀手抄羊皮紙頁、莎士比亞的戲劇海報等稀品隨處可見,處處洋溢著尊貴古樸的不凡品位。你絕對不會想到,曾為英國皇家的出版商的莎樂倫,曾出版的華麗之書曾與泰坦尼克號沉入大海。
      
        如果你來舊金山索瑪區(qū)的蒲公英書店,肯定會嘆為觀止。即使是廉價的東西,經過店主的精巧構思,都變得高雅不俗。相關的主題書和禮品巧妙在一起,時而際會巴黎的浪漫風,繼而欣賞日本工藝的簡潔和質感,眼光交錯集會,目不暇接。店主物質欲望不高,活像理想主義色彩濃厚的老嬉皮,書店也成了大小孩子的玩耍勝地。怪不得作者與其相逢恨晚!
      
        這個社會,不是有權人的世界,也不是有錢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鐘芳玲就是有心的書人。不論是書店的一尊雕塑,或是懸掛的油畫,或是主人的寵物,鐘芳玲都能娓娓道來一大把的故事:
      
        始建于1934年的鮑德溫書倉,曾因收藏第一版《了不起的蓋茨比》,引發(fā)國際媒體的報道。1822年的古樸建筑,古董掛鐘滴答答走過幾十年,白漆的窗欞,暗紅色的大門,金屬大肚暖爐,綠漆鑲邊的原木柜臺,在古樸淡雅的小屋,每天有書相伴,人生夫復何求!
      
       在榆林區(qū),“牦牛尾巴”書店更像是舒馬赫的烏托邦,由南美與歐洲的木雕、中國圣像和燈籠、刺繡的抱枕組成一個瑰麗奇異的世界,令人驚奇的是,商品數(shù)據(jù)記錄都是店主手繪而成,精巧細膩,熱愛藝術的店主愛麗絲和蘿倫不為成功和名利,像極了維多利亞時代走出來的人,專為創(chuàng)造生活的情調和美好。
      
       如果你走進彼得的意外驚喜書店,與他交談一番發(fā)現(xiàn)極富個性的他又是另一重驚喜;還有竟然以一個骯臟的書地命名,而喜愛音樂性格達觀的店主伊查克自稱對書產生不了感情,卻堅守了書店二十六載;珊蒂o古德夫婦因書結緣,樓上樓下,一個賣書郎,一個補書娘,琴瑟和鳴,堪稱世間最令人羨慕的幸福典范。
      
        西方的書店多是兩代甚至家族的文化遺產,有一種文化氛圍和底蘊的深厚積淀,在積年累月的書報熏陶中,周邊的文化氣息逐漸積淀而成,正成為每一個小城市民引以為豪的精神力量和小城不可復制的文化財富。但是隨著網絡的風行,一些書店面臨倒閉的命運。凱普樂書店就是其一,但是我們看到了社區(qū)人們的對文化的堅守和支持:曾被評為全美最佳書店的的凱普樂,因保持社會良心和一貫的正直,一直是社區(qū)的文化地標。當書店無聲倒閉時,社區(qū)民眾不忍心看他們心愛的地方消失,成立了救救凱普樂的網站,并主動集資和用實際的消費讓書店起死回生,創(chuàng)造了40天后又神奇般復活的奇跡。
      
        書店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品,而其特色的小巧的書就超脫了建筑物,這些故事本身就是書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給了書店以源源不斷的生命力。西方書店里,更多看到店主的平和達觀的心態(tài),看到的是民眾的高素養(yǎng),看到的是對文化傳承的執(zhí)著,看到的是生活中有書相伴的愛和美。
      
        她說,這一本厚厚的書店旅行記錄遠非僅僅講述書的故事,而是更多的是人的故事,是看到聽到聞到的感動。是啊,還有什么比人與人心靈之間的真誠對接更觸動人心的呢?
      
        這位自詡“逐書而行”的女子,本身也是一個傳奇。念了近十年的哲學系,寫博士論文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喜愛古登堡甚于亞里士多德,自此與書結下不了緣:逛書店、看書展、參觀圖書館,到處覓書、翻書、買書,與各地書人聊書、品書。從1997年至今15年的時間里,她走遍西方書店,匯集成了《書風景》《書天堂》《書店傳奇》,可謂是給我們奉上一道豐富的盛宴。
      
        她為書而生,對書的癡狂淋漓盡致:出門總會帶幾本書在包包里,和朋友的約會地點也通常選在書店,旅行箱塞得再滿也要帶幾本書和雜志,每到一地先去逛書店,能和店主滔滔不絕侃幾個小時……
      
        在她看來,與書店的際遇則是隨性,隨感、隨緣。訪書的過程從來都不按計劃,而是正好有機會,心情和時間湊巧,于是瀟灑成行。她說,從來不在乎去過多少國家,發(fā)現(xiàn)了多少有趣的書人和書地,才是最重要的旅游體驗。
      
        在書店的圖片里,在作者緩緩流淌的故事里,即使一個不太關注書的人,恐怕也很難保證面對如此特色的書店不動于心。怪不得很多人看過鐘芳玲的書之后,對書產生親近感,有了一種開書店的沖動。于是,一個個獨特韻味的書店應運而生。在紙本閱讀江河日下的情勢下,這或許又是一個傳奇。
      
        書店是一扇別致的窗,在高速行進的生活中,不妨先打開《書店傳奇》,暫時拋掉喧鬧的噪氣,給心靈一絲喘息,享受玲瓏有致的清靜,找到滋養(yǎng)生命的力量!
      
        書店、書,人,怎么不算是一場美妙的艷遇?
      
        雖不能至,心向往之。在這個仲夏夜,不必出走,帶著《書店傳奇》,開啟一段有能量的旅程。
      
        因為書店,愛上閱讀,愛上書。(來源: 鳳凰網)
  •     被文化界贊譽為女書人的她,曾經在臺灣大學和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念了近十年的哲學,卻在寫博士論文期間,發(fā)現(xiàn)自己醉心古騰堡的古書籍與印刷術,更甚于對哲學巨擘亞里士多德的興趣,自此放棄哲學,投入與書相關的志業(yè)。
        
      書界聞人 悠游書之海
        
      鐘芳玲曾任出版總編輯、出版顧問、書店創(chuàng)意總監(jiān)、香港國際古書展公關顧問,現(xiàn)在專事寫作、專欄作家以及書業(yè)顧問。生活中盡是讀書、編書、買書、賣書、藏書、玩書與寫書的她,目前旅居美國舊金山,但經常游走于世界各地逛書店、看書展、參觀圖書館,與東西方的書人同好一起聊書、品書,若不在書店,就是在書店的路上,或是沉浸在書海之中,也透過因特網與電子信箱,跟全球各地包括臺灣、大陸的“書蟲”互通聲息,交流見聞。迄今,這位書店癡情女子已經出版了《書店風景》、《書天堂》等經典,近日又以新書《書店傳奇》,引燃華文圈報導書寫書店、探討閱讀氛圍的風潮。
      不同于其它作家,鐘芳玲每每相隔7、8年才寫出一本作品,所有曾出現(xiàn)在它筆下的書店,她都維持一定的聯(lián)系,也經常一訪再訪,數(shù)據(jù)若有更新變動,她更是會不厭其煩的利用各種管道,告訴讀者訊息,以致很多人提到這位書店的守護人,總是搖頭笑嘆:“太執(zhí)著了!”
        
      童年的小書店 心靈避風港
        
      為什么這么堅持?鐘芳玲透露,那是因為她很珍惜書店,還有書店代表的傳統(tǒng)價值。她回憶,童年時家住郊區(qū),父母親每回到城中辦事,她老愛跟著,倒不是想去玩耍,而是因為她知道,爸媽一定會把她“寄放”在一家街上的小書店兼文具行里?!皶甑曛魇歉赣H熟識的友人。當時童書不多,店內擺的,幾乎都是給大人看的書?!毙⌒〉溺姺剂嵋坏侥抢?,就會乖乖蹲坐在角落,似懂非懂翻遍所有的書,不吵也不鬧:“為了能看懂更多的新字,我竟然變得喜歡上學,會很多字,讓小小年紀的我覺得很有成就感。想要考好,也是為了能得到更多獎勵跟零用錢,好去買那家書店里,那些沒有注音符號的書來讀,看看里面到底在寫些什么……”童年的書店后來關門了,但鐘芳玲仍然在全球各地尋找兒時那種熟悉溫暖的感覺?!昂脦状文芰亢艿偷臅r候,我都能夠從書店里面找回生命的力氣……”鐘芳玲曾經深夜投宿荒野中的古董書倉,也與許多書店主人結成莫逆之交,接受他們珍貴的知識相授以及珍本饋贈,鐘芳玲笑道,很多書店幾世相傳,她從祖父到孫子都熟識,書店里的狗兒貓兒等寵物也歷代更迭,但只要一打開這些書店的大門,她總感覺一雙雙懷抱,都敞開著迎接她:“書店只是背景,里頭的人情味,才是我最眷戀的……”
        
      云游世界數(shù)十年 以書店為家
        
      她介紹過的書店不可勝數(shù),但有趣的是,每一家書店在她筆下,總能有新鮮事被發(fā)掘出來。例如:英國倫敦擁有250年歷史的莎樂倫(Sotheran's)書店,如何神秘的跟鐵達尼號,以及一本以24K金箔、千顆寶石裝飾的《魯拜集》發(fā)生關聯(lián)?!啊侨澜缱钊A麗的書,迄今仍無可及者,卻與鐵達尼號俱沉在海底。”鍾芳玲指出,100年前,莎樂倫書店受書籍裝幀名家的委托,要合力打造一本古往今來最奢華瑰麗的珍本,整個團隊歷經2年時間,用去5,000片皮革,所費不貲的黃金寶石,甚至在封面精細描繪出三只孔雀數(shù)百根栩栩如生的鳥翎,可惜的是,它搭上了鐵達尼號的首航前往紐約,自此消失,成為傳奇?!澳壳暗臅庥跋?,是莎樂倫書店利用現(xiàn)代科技,還原老照片重制的?!睍詡冊隗@贊之余,也只能自我安慰,或許是“她”太驕傲、或者太渴望自由了,不愿意被誰擁有,因此才會選擇海洋為藏身之處吧……
      此外還有:美國舊金山的溫鐸書店(John Windle Antiquarian Bookseller),藏著一本世界唯一全部由織布機編織,附有插圖的書,這本以絲線制成精美的布、字與畫的珍貴祈禱書,百余年前,足足花了2年才完成;以及與德國第一流大學弗萊堡在古城共存的威慈斯坦書店(Haus zum Wetzstein),怎樣將正在 heart 認真守護《 魯拜集》是“莎樂倫書店”與頂尖裝幀名家連手打造的“世界最華麗之書”,她用去了5,000片皮革,100平方英尺24K金箔,1,050顆不同種類與色澤的寶石,卻搭上了鐵達尼號首航,最后沉睡在海底不知去向。這是以科技模擬重建的書封照片,仍然讓世人驚艷。 整修的工程外墻,弄成裝置藝術的模樣,讓進來書店的讀者仍然享受書店主人不俗的品味。此外還有美食書店、廚師書屋、市場中的烹飪書攤,設在拉斯韋加斯40年、專營賭博相關書籍與文化研究的“賭徒書店”;也有位于人跡罕至的費城郊區(qū)小鎮(zhèn)原野上,猶似密境酒莊的“鮑德溫書倉”(Baldwin's Book Barn);和曾經替愛爾蘭作家喬伊斯出版20世紀最偉大文學巨著《尤里西斯》、位于巴黎左岸的“莎士比亞”(Shakespeare and Company)書店等。
        
      知識引路者 打造書的天堂樂園
        
      “我對每一家書店都心存感激。”鐘芳玲表示,因特網興盛之后,許多人買書、賣書的活動改在計算機上進行,她曾無數(shù)次被問到實體書店是否會逐漸沒落的問題,也坦承確實曾經對于書店的未來感到憂心?!懊恳患視昃拖袷且环娘L景,總會找到與它相契的愛書人,人與書,在尋書訪書的過程中,在不同的書店里,會有不同的故事繼續(xù)?!蓖獗砜磥韴砸悖瑑刃膮s十分敏感細致的她透露,“誰會不喜歡聽故事呢?我是一個對書與書店有奇特愛戀情節(jié)的女人,凡是相關的人事地物我都倍感興趣。”鐘芳玲說,數(shù)十年來她認識許多世代相承,以書為業(yè)的書人,屢屢被他/她們如同守護家族光榮傳統(tǒng)般的愛書精神所撼動,其中一位猶太裔的古書商,還曾經贈與她一份中古世紀、約莫公元1400年的羊皮紙手抄本殘片,讓她覺得和這些堅持古典傳統(tǒng)的書店老板一樣,也被接納、融進了書籍的整體歷史與血統(tǒng)里面,要繼續(xù)轉述故事,繼續(xù)踏著前人的腳步,帶領讀者找尋書中的智慧天堂,還有黃金屋。
      “書與書店之美,一如山水之美,等待有心人的開發(fā)?!彼M约旱闹髂芟袷且粡垙埬?,帶領人到書的樂園。許多西方文化界人士曾對鐘芳玲贊賞,直言從未看過其它介紹書店的作品,能夠如此溫柔細膩的描述,并且貼近書店的心跳,還有書的脈動。從家鄉(xiāng)的小書店出發(fā),鐘芳玲清楚明白她身為一份寶貴價值守護天使的角色,因此,當一位同樣愛書的外國好友請求她:“這是一件重要的工作,你一定、一定要讓讀者知道,這個地球曾經存在過那么多家獨特的書店……”的時候,她就擔起了這份注定有點寂寞孤單的責任,鐘芳玲說她相信,不管科技如何演變,書店的人情味將永遠不死,愛書人對書的熱情也會永遠傳承下去。
        
      丁文玲/文
      原載于《New Life》313期
  •     古書展是第四屆了,前三屆都見到鐘芳玲的身影,她都有參與策劃及宣傳工作,每年見到她,都聽她喊累,說不做了不做了,整整喊了三年,但又年年出現(xiàn),直到這回似真的好像消失了。
        
      喜歡閱讀的人必對鐘芳玲的名字和書本熟悉。臺灣女子,長居美國,對尋訪古書舊書以及書店書人極感興趣,這個“極感”已經到了接近病態(tài)程度,幾乎每到地球上任何角落都以探訪書店為樂,并且不止于看,更要問,硬要跟書店主人交朋友,訪談啦拍照啦,然后寫文章,把書店故事介紹給華文讀者。她結集過《書店風景》和《書天堂》,所有愛書人的書架上必有一冊,最近又在臺灣“遠景”出版了《書店傳奇》,厚厚三百頁彩圖美文,繼續(xù)詳介大小書店的前世今生。
        
      我當然搶先讀了,讀完如在二十多間或奇特或豪華或仍然營業(yè)或已經倒閉了的書店逛了一趟,店主是鐘芳玲的朋友,卻也仿佛變成我的朋友,因為作者把他們的故事說得動聽,讀過便如親耳聽店主說過,遙遠的熟悉感,源于文字之功。
        
      僅是舊金山的麥當勞書店便令我難忘。我也曾對該店好奇,因為十多年前在舊金山住了幾天,跟鐘芳玲一樣,在旅游信息中心取得了該店的宣傳單,乍看店名還以為是漢堡快餐店的連鎖文化企業(yè),但見單張上印著“A Dirty, Pooly-Litplace for Books”,意指“一個骯臟昏暗的書地”,便知道不可能跟向來強調歡樂光明的快餐店有關,心里冒起懸念,很想去看看,后因事忙,沒去,如今讀了《書店傳奇》始知那是位于貧民區(qū)的一間小店,有七八十年歷史了,店主本來喜好音樂,但承繼了父業(yè),只好改行坐在店內從早到晚跟數(shù)以萬計的舊紙故書打交道,偶爾才對著顧客彈琴唱歌,自娛娛人。該店亂死了也臟死了,鐘芳玲說,書內的照片亦顯示這是事實,但MJ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也來過光顧,好萊塢片商也常派人來此尋找舊書以搜集懷舊電影的歷史材料。店有店路,小眾是福。
        
      然而該店于四年前已關門。幸好在鐘芳玲的書內留下傳奇,活在紙上,如此很好。
        
        
      本文作者:馬家輝(香港)
      原載于2010年11月29日 深圳新聞網-深圳商報
      http://szsb.sznews.com/html/2010-11/29/content_1333933.htm
  •     相比較前一版的<書店風景>,這本書薄了一些,估計是因為這個,定價沒有上一本128那么貴,108的定價,配上這么好的用紙,裝幀,再算上折扣,還是很合適購買的.
      BTW,我不想說,在中國,實體書店或者說民營書店,一個個倒下去的原因,單看這本書介紹的書店,就是一種享受,當然,這是相比國內書店來說的.國內書店能裝飾成書里風格的,鳳毛麟角...我個人覺得 DYD不錯.(避免廣告嫌疑,字母代替了)
      鐘芳玲有無數(shù)的粉絲,我算是一個小粉吧.喜歡看她的書,更希望自己能夠走遍歐洲(世界太大,我先從歐洲走起),領略更多的文化.
  •     這本書改變了我對許多書店店主的印象。一直以來,已為金錢銷量是他們營運的目的,如今發(fā)現(xiàn),原來每家書店,都有自己的基調,即在主人的生活。
      印象最深的是書中所描述的坐落于舊金山的幾家書店,在Berkeley旁的書店,竟然是暑假去到過。沒有留神,因此只是走馬觀花。只是印象中,書店里陳設許多二手圖書,因為價格公道,我們學生很喜歡關顧。
      如今想來真是留戀,如有機會,想再去拜訪店主人,和那里可愛的朋友。
  •     這世界上有獨立電影,也有獨立書店。
      
      開書店不一定就是做生意,買賣,賺錢這么簡單。它同樣也是一種價值的體現(xiàn)與維系。
      
      記得小的時候,家或者學校的附近也有很多的書店,以前書的種類有很多,因此我也有了接觸周國平和畢淑敏的機會,但是漸漸地你會發(fā)現(xiàn),書店越來越傾向于賣或者主推“參考書”和“暢銷書”。比如,韓寒的書,或者村上春樹,我不是說他們不好,只是可以有更多其他的選擇。而獨立書店就是這樣一個提供“多元”選擇的地方。我也在國內見過一些獨立書店,有著自己的格調和風情,感覺很小資,只是它們的生存環(huán)境可能和書中很多美國的獨立書店一樣,舉步維艱。這些書店的生存依賴于一個讀書的文化以及讀者的眼光和品味。而有些則是可以親眼目睹正逐漸消逝或消失殆盡的,而書店的相應變化(獨立書店的減少,書的種類的單一)就是對這種文化變遷的血淋淋地投射。
      
      這個社會總是喜歡把事情變得“簡單”“便利”,比如,電子產品的不斷更新,快餐店的蔓延,以此來作為社會進步的標志。很多的“樂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摩擦”,“細致與淡雅”以及“個性”在這個過程中也漸漸地被稀釋。一切也就簡化成了“消費”與“被消費”。然而,還有那么多的獨立書商堅持著自己的夢想與價值,當然我們需要在此找到一個平衡,只是很感激作者分享和講述他們的故事,讓我覺得溫暖與滿足。
  •   牛逼啊·http://www.ganyiji-shop.com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