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作者:黃枬森 頁數(shù):562
內容概要
黃枬森先生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馬克思主義人學的開創(chuàng)者,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專家,在馬克思主義體系化、中國化和哲學理論創(chuàng)新等方面,其開創(chuàng)性工作為馬克思主義思想寶庫增添了鮮活而重要的一頁。為了全面系統(tǒng)地展示黃枬森先生的研究成果,進一步滿足哲學研究工作者和讀者的便捷閱讀之需,本書編委會全面梳理、編輯出版了《黃枬森文集》。
第一、二卷,主要收錄作者自1983年至2011年來有關辯證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創(chuàng)新、人學、社會文化理論等方面的重要著述20多部,近110萬字。
作者簡介
黃枬森先生出生于1921年11月29日,四川省富順縣人。1942年進入云南昆明西南聯(lián)合大學物理系學習,1943年轉入西南聯(lián)大哲學系學習,抗戰(zhàn)勝利各校復校后,于1947年進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習,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畢業(yè)進入哲學系作研究生。1950年起歷任北京大學哲學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資深教授,1981年~1987年任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1981年始任博士生導師。1981年~1996年任一、二、三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召集人,1983年~2000年任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評議組成員、召集人。1990年起任《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主編、編委會主任、顧問,1991年起任北京大學人學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起任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研究員,2011年起任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先生還歷任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會長、名譽會長,中國人學學會會長、名譽會長,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會長、名譽會長,北京市社會科學聯(lián)合會副主席、顧問,北京市哲學學會會長、名譽會長。
書籍目錄
列寧哲學思想的歷史命運
列寧哲學思想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命運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第五章 世界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西方人權學說》(上)
西方人權學說的發(fā)展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教材)
第四章20世紀上半葉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俄國和前蘇聯(lián)的
傳播和發(fā)展
我的哲學思想
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研究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中國現(xiàn)代文化建設
《人學原理》導論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詞條
哲 學
哲學史
本體論
世界觀
唯物主義
唯心主義
辯證法
形而上學
……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大家知道,叫作“某某學概論”的課程很多,如物理學概論、化學概論、經濟學概論、政治學概論等等,講的都是關于這門學問的基本內容,唯獨哲學概論不是這樣,而是講的哲學史。老師告訴我們,哲學與眾不同,哲學就是哲學史,是多種哲學的更替,就像改朝換代一樣,哲學不是一門學問。我開頭感到困惑,后來就習慣了,并形成了這種觀念:哲學就是哲學史。大家都接受了這種觀念。全國解放后我學習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經歷了一次觀念轉換:哲學不等于哲學史,它同其他學科一樣,是一門學問,有一套一般性理論,應該成為一門科學,這門科學已經出現(xiàn)了,它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人們不一定承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就是科學的哲學,但都承認哲學不能等于哲學史,哲學應該成為一門科學,也就是說,新中國建立前后哲學的確發(fā)生了一次觀念轉換,哲學不是科學的舊觀念轉換成了哲學是科學的新觀念?,F(xiàn)在的觀念轉換與此正好相反:哲學是科學的觀念向哲學不是科學的觀念轉換。這種觀念轉換是怎樣發(fā)生的呢?西方哲學仍然一直處于各流派此起彼伏的狀態(tài),改革開放之后國內有些人逐漸認同這種狀態(tài),特別是在前蘇聯(lián)解體以后,慢慢地出現(xiàn)了一次觀念轉換:哲學就是哲學史的觀念大有取代哲學是一門科學的觀念的趨勢。在許多人的思想中,改革開放前的新觀念成了舊觀念,半個世紀甚至一個多世紀前的舊觀念成了新觀念。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不再是科學,而成了一家之言。我認為這種觀念轉換不是前進,而是后退。哲學從知識總匯演變?yōu)橐婚T學科,又從一門學科演變?yōu)橐婚T科學,是與人類認識史、科學史一致的,無論如何是一種進步,不是倒退。如果說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沒有資格稱為科學的哲學,那么,我們就應該研究究竟誰有資格稱為科學的哲學,或者,它應該怎樣改造才能成為科學的哲學,而不應根本否定哲學成為科學的可能,退回到哲學就是哲學史的落后狀態(tài)。
編輯推薦
《黃枬森文集(第2卷)》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