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谷集

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作者:衛(wèi)建民  頁數(shù):360  

前言

  自序:  自序今年的端午要放三天假。我利用假日,獨坐辦公室,校閱這本集子;同時,重溫《卜居》《漁父》,以及聞一多先生有關端午、屈原的兩篇文章,以為節(jié)日的私人紀念。集子里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十年前的舊作,散見于國內的報刊上;只有少量的作品,是近年發(fā)表的。集子名曰“陳谷”,是老實交待文章的發(fā)表年月,有如食品包裝上印著“生產日期”;是書籍生產者的誠實告知。不過,我自信,十年前寫下的作品,并不像易腐易爛的食物,被人扔在垃圾桶里。即使我不結集出版,這些文章還是散存在當初發(fā)表的報刊上,白紙黑字,沉睡在圖書館里,誰也抹不掉她們的存在。貯存在陶罐里的陳谷,如果播撒在土地上,有水,有光,就會有一片新綠。十年來,我全身心投入到本職工作,夢想編一本有特色的雜志,對社會,對自己都有個交待。以工作態(tài)度評判--我每年年終給上級領導述職時都說--我問心無愧。但正如歌德說的:“一個人不能騎兩匹馬,騎上這匹,就要丟掉那匹。”我既然一心撲在工作上,個人讀書寫作的時間就被壓縮得很少了。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能力有限,只習慣于專心致志做一件事,只會拿起一件樂器演奏。幼年曾見一民間藝人:口中銜嗩吶,鼻子眼塞哨子,雙手敲鼓打鑼,腳底下還踩動銅鈸,一身而多任,搖頭晃腦,自成一臺戲。我除了驚奇外,自嘆無能。所以,十幾年來,我只出版過一本個人的集子,很少寫新文章。以我過去發(fā)表的文章數(shù)量計,除了這一本,我還可以再編兩本;但近年寫作漸少,對出書也看得淡了?,F(xiàn)在出版的門檻太低,什么人都能出書,什么書也都能出版,甚至屢登暢銷書榜。據(jù)說中國已成“出版大國”,正要走向“出版強國”,“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有什么意思呢!人真是個奇怪的動物:當某件事很難,具有挑戰(zhàn)性時,反而雄心勃勃,不達目的不罷休;當一件事太容易時,反而覺得無味,沒勁,不愿去做。如果足球賽沒規(guī)則,對方不遇到嚴密的防守,一射必中,誰還會深夜爬起來看世界杯?年輕時,我給報刊投稿,屢退屢投,樂此不疲,當一篇千字文終于刊發(fā)在大報名刊上時,興奮不可名狀;走在長安街上,昂首闊步,仿佛是英雄凱旋。自我感覺好極了!更不用說,出版一本個人的專集,我會有多大的喜悅!寫到這里,我還得交待:這本集子,十年前本就該出版,也碰到了出版的機會,但還是“因故”錯過了。那些年,我工作清閑,寫得多,已薄有文名,湖南一家出版社的編輯打電話,說要出我一本集子,我漫應之曰:“那好呀!”這位編輯只是電話約稿,并沒來北京找我,事情就擱起了。也是在那段時間,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的劉淑文大姐,專門打電話來,要我編一本集子,由她當責編,在“百花”出版。淑文大姐在《散文》雜志工作時,親手編發(fā)過我的第一篇習作,她寫的采用通知函,我至今還保存著?,F(xiàn)在,她主動給我約書稿,證明她當初的作者后來表現(xiàn)不俗,值得出一本集子。我趕緊剪剪貼貼,編輯成冊,將書稿寄出。隔了不長的時間,淑文大姐寫信來,開始就說:“建民我對不起你呀!你的書,領導說散文隨筆出的太多,不能再出了。建民我真對不起你!”我慌忙回信說:“您給我約稿,我已該感謝了;領導的考慮是對的。”人要有自知之明。  我的書稿被婉拒,原因有二:一、我沒有很大的名望和地位;二、我的書賣不出多少,不會給出版社帶來經(jīng)濟效益,甚至會賠錢。我是出版界中人,最應該理解這種事。在此之前,這家出版社的謝大光兄,已經(jīng)給我約過一部書稿--是我的第一本習作。大光兄是出版社的副總編輯,他的出版理念是:“百花”要出版散文作者的第一本集子。我的習作當然幼稚,但都在大報名刊發(fā)表過,應該說達到了出版標準,更符合他的出版理念。書稿順利編排,出版社的校對科已過一校,單等下廠;但一放幾年,就是出不來,也沒有明確答復。我該知趣,免得出版社和朋友為難,就把校樣要回來,鎖在文件柜里,長期封存,看都不愿再看。像我這樣的業(yè)余作者,興頭上來,就情緒高漲,熱血沸騰;興頭過去,就索然寡味,懶得打理。十幾年來不愿再寫文章出書,上述也是內因之一,不完全是工作忙亂的外因。我無興趣再出書的理由,還有一條就是:我寫的都是些閑文,沒有實際的用處;既不能助青年才俊考公務員,又不能讓病人“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更不敢說有經(jīng)國濟世的大用。傳說梁漱溟先生抗戰(zhàn)時自香港北上,坐在木船上,忽起風浪,同行者都怕遇到危險,梁先生鎮(zhèn)定自若,說,中華民族要復興,還等著他的三本書哩,書還沒寫完,他絕不會死。自負如梁先生,認為他的書能救國救民;今天的著作家,誰敢如此期許?然而,在朋友的提醒和督促下,我還是在今年的端午節(jié)讀完了這本集子的校樣,并交付出版。面對自己的舊作,我并不感到臉紅;在校閱過程中,我甚至因其中的幾篇感動,仿佛恢復了寫作的自信。晚年托爾斯泰每有新作,常仰臥躺椅,閉上眼睛,請人朗讀,讀罷,托爾斯泰自言自語:“這老頭兒是誰?他寫得真好呀!”誰也不敢比附托翁,但我重讀自己十幾年前認真寫下的文章,也有類似的老天真。呵呵。少強老弟幫我收拾舊稿,揚之水先生揮汗題寫出名,蔡立國先生設計封面,很為這本集子壯門面;我怎么能不感謝呢!  二○一○年端午節(jié)

內容概要

  本書是衛(wèi)建民先生的作品集,衛(wèi)先生文筆很好,用語考究,在這部散文集中還包括不少回憶性文字,包括孫犁、鐘叔河等,對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作者簡介

  衛(wèi)建民,現(xiàn)任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中國發(fā)展觀察》編審、副社長、副總編輯,長期從事經(jīng)濟類刊物的編輯、出版工作,著有學術隨筆集《尋找丹楓閣》等。

書籍目錄

自序
永遠的“卓瑪”
玉淵潭紀事
游船上的畫家
神農溪漂流
我與古樹
硬背詞典當上學
沒見過面的朋友
手·手工
與“鼠”同樂
寫日記的心情
大白菜的聯(lián)想
人腦議電腦
竹車座
我會唱“樣板戲”也喜歡“同桌的你”
胡同
秧歌
火車
防盜門
盧浮宮的第一件藝術品
巴黎書簡
巴黎地鐵見聞
先賢祠速寫
大英雄與小男孩一一布魯塞爾游記
北京小品
 總理正向我們走來
 病歷
 春茶
 狼鰭魚
 飯店里的玫瑰
 單身生活
 少林寺
 無題
 臍帶
 石鼓
 影壁
 ……
弘一一二
文章道德 同天并老——緬懷冰心老人
悼念張中行先生
人必須先說很多話 然后保護靜默——賀孫犁遠八十五歲華誕
三晉紀聞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陳谷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