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作者:羅孚 頁數(shù):197 字?jǐn)?shù):145000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我行我素我羅孚 在網(wǎng)上搜索“羅孚”這個詞,往往可以搜到的是一個名貴的汽車品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羅孚”,卻是一位文人,一位有名的文人,一位頗有來歷的文人?! ×_孚是他的筆名,他本名羅承勛,1921年生于廣西桂林?! ∷且晃粓笕?。1941年在桂林參加《大公報》,從練習(xí)生做起,先后在桂林、重慶、香港三地的《大公報》館工作,一共干了41年。徐鑄成說他文品皆優(yōu),胡政之也說他頭腦清楚。他做到香港《大公報》副總編輯和香港《新晚報》(即《大公晚報》)的總編輯,還編過《大公報》、《文匯報》的《文藝》周刊和《海光文藝》月刊等。 但他又不僅僅是一位報人?! ?947年,他作為進(jìn)步知識分子,參與了重慶地下黨的理論刊物《反攻》的創(chuàng)辦和編輯工作,《反攻》的領(lǐng)導(dǎo)人正是當(dāng)時還沒有被稱作江姐的江竹筠。1948年,他在香港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以后長期在廖承志同志的領(lǐng)導(dǎo)下工作,廖公稱他作“羅秀才”?! ∩鲜兰o(jì)50年代,葉靈鳳寓居香港,在他和朋友們的鼓動和幫助下,為左派報刊撰文,一時間鳳兮歸來,霜紅正晚。70年代末,聶紺弩從沁園回到家,一副病軀,滿腦子都是詩。他在香港以野草出版社為名,出版了聶詩《三草》,如今,老聶的詩成了一代人的心靈史。更早一些時候,查良鏞還是一位編輯,寫了幾部電影劇本也沒找到感覺,他鼓勵這位同事在《新晚報》上開天辟地寫武俠小說,以后,我們就看到了“金色的金庸”;當(dāng)然,還有再早一些的梁羽生。再晚一些時候,他在《讀書》雜志上寫文章介紹香港作家,一篇《你一定要看董橋》,使得這位經(jīng)濟(jì)學(xué)出身的編輯,更上層樓,名滿大江南北……?! ∑鋵嵥€是一位作家,首先是一位散文家,他把發(fā)表過的文章匯集成冊,有《風(fēng)雷集》(1957)、《西窗小品》(1965)、《繁花集》(1972)和《香港文叢?絲韋卷》(1993)。作為黨領(lǐng)導(dǎo)下的文藝工作者,他不遺余力地為主旋律謳歌,似乎其中也有那么一點“風(fēng)花雪月”。有人稱他是香港左派文化陣營中的“_支健筆”,他卻說,早年的文章不忍猝讀,“四十多年來我寫了不少假話,錯話,鐵案如山,無地自容”。蕭乾評論說:“這是巴金的《真話集》問世以來,我第二次見識到這樣的勇氣,這樣的良知,這樣的自我揭露。” 1982年起,由于一個自己也意想不到的原因,他在北京蟄居了十年。從此,羅承勛改名為史林安??墒?,黃苗子和郁風(fēng)一定要管他叫“史臨安”,臨安者,南宋偏安之地后來的杭州是也?! ”本┦?,其實不是蟄居,是謫居。走了羅孚,來了“柳蘇”。柳、蘇,當(dāng)是柳宗元和蘇東坡。他說,我安敢自比柳、蘇,只是取了其中的貶謫之義罷了。話雖這么說,事實上他成了“專職”的作家,也迎來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高峰。這期間,他寫了介紹香港形形色色的《香港,香港……》(1986)、《香港作家剪影》(1992)、《南斗文星高——香港作家剪影》(1992)和《香港文化漫游》(1987),描繪了一幅九七以前香港文壇的畫卷,他肯定香港是有文學(xué)的,也有很多好的作家。他寫下了二十余萬字的散文和隨筆,見諸大陸和香港的報刊。他還讀詩、寫詩、解詩,自己寫了許多首舊體詩,編輯了聶紺弩的詩集,寫了《燕山詩話》(1997)。柳蘇比起羅孚,又多了一點冷峻和老辣,好像還有一點憂傷和無奈?! ‘?dāng)然,他還不止是寫作,還有交游。和他作忘年交的有:沈從文、夏衍、冰心、啟功、鐘敬文,他的密友還有舒蕪、舒趣,和他一起吟詩作賦、唱和作答的有:黃苗子和郁風(fēng)、丁聰和沈峻、吳祖光和新鳳霞、楊憲益和戴乃迭,還有黃永玉、王世襄、范用、邵燕祥……,這些也都成了他的創(chuàng)作題材。他為新組建的三聯(lián)書店寫作并出謀劃策,沈昌文曾說:“柳蘇先生熟諳港人港事,許多人、書、事都是他親歷、親聞。文章不僅生動而富文采,而且具有史料意義。他還幫助我們擴大了自己的出版范圍,開辟了一條通往外面世界的道路。” 1993年,他回到了香港。他說,我對香港,未免有情,我戀香港。余年無多,“島居”最久。這些年,他又在報刊上以“島居雜談”和“島居新語”為欄目,寫了大量的散文和隨筆。年事雖高,筆鋒仍健。出版了《文苑繽紛》(1997)、《絲韋隨筆》(2007)等書,還編了一個專輯《香港的人和事》(1998)。 主持《新晚報》后,他以“羅孚”登記了身份證,也不再用其他筆名。幾十年來,他用過十幾個筆名。也許是留戀家鄉(xiāng)的山水,他用過“石發(fā)”;抗戰(zhàn)時崇尚羅斯福,同事們管他叫了這個“花名”,他就做了“史復(fù)”和“羅孚”;寫革命文章時是“封建余”;辦報時作“辛文芷(新聞紙)”;抗戰(zhàn)時期在重慶替宋云彬主編的《民主》周刊寫“無花的薔薇”專欄時為“絲韋”、上世紀(jì)60年代為文時又稱“吳令湄(勿令迷)”。當(dāng)然,還有“柳蘇”?,F(xiàn)在,羅孚,既是本名,又是筆名。 羅孚“島居”以來,他的作品似乎也被“島居”了起來。今天,我們整理出版羅孚的著作,就好像迎接一位長者的歸來,也應(yīng)了聶紺弩寫給羅孚的詩:“惜墨如金金似水,我行我素我羅孚。” 二O一O年十二月二十日
內(nèi)容概要
作者曾在北京生活過十年。這十年,如作者自己所說的,是詩的日子,不是日子過得像詩,而是頗有閑暇讀詩。因此讀了一些詩集,也想方設(shè)法讀了一些還沒有形成集子的當(dāng)代人的詩。本書《燕山詩話》收錄的詩話,就是作者在這段時間寫成的。這些文章記的是別人的詩,也提供了一些詩篇寫作的時代背景。
《燕山詩話》由羅孚先生編著。
作者簡介
羅孚,原名羅承勛。1921年生于廣西桂林。1941年在桂林加《大公報》,先后在桂林、重慶、香港三地《大公報》工作。任香港《新晚報》編輯、總編輯。編輯過香港《大公報》、《文匯報》的《文藝》周刊。以絲韋、辛文芷、吳令湄、文絲、柳蘇等為筆名,發(fā)表了大量的散文、隨筆和文論、詩詞等。著有《香港,香港》、《南斗文星高——香港作家剪影》、《燕山詩話》、《西窗小品》等,編有《聶紺弩詩全編》、《香港的人和事》等。
書籍目錄
序
從胡喬木到喬木
夏衍和貓的情誼
從俞平?到胡風(fēng)
馮雪峰十年祭
空前絕后聶紺弩
王力文革五哀詩
“文章傾國”三家村
馮友蘭詩論毛澤東
秦似悲田漢哭孟超
周作人已經(jīng)平反了?
“飽吃苦茶辨余味”
書憤放歌吳世昌
精通洋文土詩人
楊憲益詩打一缸油
“生正逢時”吳祖光
陳邇冬十步話三分
碧空樓上探舒蕪
“從來冠冕總堂皇”
鐵骨錚錚邵燕祥
“至今人厭說秦皇”
黃苗子“青蠅拍后”
玉尹老人獄中詩
《燕山詩話》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在含冤三十多年之后,武訓(xùn)也總算得到了公開的平反了?! ?yán)格地說,還只是半平反,或“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平反?! ∮腥烁纱嗑筒徽f“平反”,而只說是“糾左”。 “糾左”?誰的“左”?毛澤東。誰在糾?毛澤東當(dāng)年的秘書胡喬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胡喬木今天在這里否定了五十年代對電影《武訓(xùn)傳》的批判。他是在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和基金會成立大會上做出上述表示的。”新華社這么說。據(jù)說,胡喬木指出,一九五一年對《武訓(xùn)傳》的批判“是非常片面、極端和粗暴的”;“不但不能認(rèn)為是完全正確的,甚至也不能說它是基本正確的。” 盡管這兩個“不能”說得有些吞吞吐吐,卻還是被認(rèn)為是對武訓(xùn)的否定之否定了?! ∈聦嵣希@只是對《武訓(xùn)傳》批判的否定,還不是直接為武訓(xùn)平反。當(dāng)年武訓(xùn)被斥為“清朝統(tǒng)治階級的奴才”、“農(nóng)民起義的對頭”和“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幫兇”,這三項大帽子還沒有正式摘下來?! ∵@三頂帽子——“奴才”、“對頭”和“幫兇”是跟著一個“主義”而戴上的:“投降主義!”毛澤東在中南??础段溆?xùn)傳》時,吐出了這句話,未終場即去。也可以說是終場,他這一走,電影就放不下去,完了?! ∥溆?xùn)也就完了。對電影《武訓(xùn)傳》的批判就跟著展開。主持其事者之一,就是當(dāng)時擔(dān)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的胡喬木。盡管“猶抱琵琶”,今天由他來否定這一場批判,就多少有些自我批判的味道,盡管他沒有提到當(dāng)年自己如何如何,這也許由于并不是在作“全面的評價”的緣故吧?! √招兄簿屯炅?。由于他生前推崇武訓(xùn)的辦學(xué)精神,也可以說他就是有著“武訓(xùn)精神”的教育實踐家。自從《武訓(xùn)傳》挨批,死去了的陶行知也就三十多年抬不起頭來,他也就成了連帶被否定的人物,武訓(xùn)的異代連坐犯。這也正是為什么胡喬木要在陶行知研究會和基金會成立的時刻,來否定對《武訓(xùn)傳》的批判的緣故?! ∑鋵崳谝粋€半公開為武訓(xùn)平反的,不是胡喬木,而是萬里。萬里也不是在一九八五年六月和老同學(xué)張紹虞談話時,才為武訓(xùn)平反,這場談話一開始他就說:“我已經(jīng)在全國教育會議上兩次給他平了反嘛。”(見《明報月刊》一九八五年十月號《武訓(xùn)平反問題三文件》)。這個“已經(jīng)”,不是一九八五,而是一九八四。按說,在有關(guān)會議的文件上有記錄,不過一般人看不到,因此只能算是半公開的平反?! ∪f里的半公開,不等于胡喬木的半遮面。他是毫不轉(zhuǎn)彎抹角地說,不能把武訓(xùn)稱為“地主階級的孝子賢孫”、“農(nóng)民階級的投降派”的。而且,他毫不含糊地說,要平反。雖然不知道他還具體說了些什么,比起胡喬木的話來,他是快人快語了?! ‰m然是快語(萬里)和不夠爽快之語(胡喬木),都了無詩意。 但不可不知,胡喬木卻是個詩人,正和毛澤東是詩人一樣?! 〔?ldquo;全面評價”對《武訓(xùn)傳》批判的他,在詩詞的創(chuàng)作上,是比毛澤東更全面的。他不僅寫舊體的詩詞,還寫新體的詩,簡稱新詩的詩。他不僅采用中國古典詩詞的格律,寫新體詩時,還用西洋詩的格律。 記得在“文革”以前,《紅旗》雜志曾經(jīng)用過整整一兩頁的篇幅,刊出他好些首詞,都是格律謹(jǐn)嚴(yán)的,其中有詠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霹靂一聲春,風(fēng)流天下聞”的句子;也有詠西湖邊上拆掉那些偽托的古代英雄美人墓的“如此荒唐”的句子?! ∵@兩年,地位高了,他的舊體詩更在《人民日報》主要的版面、顯著的地位,新聞般地刊出了;而副刊上,就刊出他的白話新詩。 據(jù)說,他在愛寫舊體詩的胡繩處看到香港出的聶紺弩的舊體詩《三草》,知道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有意出新的補充修訂本。就主動上門,拜訪病榻上的這位老詩人,又主動表示要替這一《散宜生詩》寫序,在序中贊揚這是“熱血和微笑留給我們的一株奇花——它的特色也許是過去、現(xiàn)在、將來詩史上獨一無二的”。 ……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落日燕山吊子之,魯公應(yīng)賞此情癡。千年絕塞千山雪,一樹梅花一首詩。月滿庭除花睡處,日航天海酒醒時。古今中外誰詩好?你不知兮我不知。 ——聶紺弩贈羅孚詩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