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0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作者:鐘志清 頁數(shù):297
Tag標簽:無
前言
無論是接受記者采訪,還是接受普通朋友問詢,我都無法回避這樣一個問題,你為什么會走上從事希伯來文學研究的道路? 姑且稱之為奇妙的巧合吧。1994年,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校長丁斯坦教授(Prof。YoramDinstein)率代表團初訪中國社會科學院,與常務副院長汝信研究員簽下學術交流協(xié)議。我當時在社科院外文所《世界文學》做編輯,有中國文學和東方文學背景,因此所領導便推薦我參加該項目的選拔,而前來面試的特拉維夫大學歷史系兼東亞系主任、如今特拉維夫大學主管教學的校長、中英比較史專家謝愛倫教授(Prof。AronShai)教授竟挑中了我,于是我便帶著志在填補國內學術空白的“無畏”夢想,于1995年10月只身飛往陌生的以色列。在特拉維夫大學邊協(xié)助東亞系教古代漢語,邊在海外學院主攻希伯來語言和文學?! ‘敃r主管中文教學的夏維明博士(Prof。MeirShahar)對我說,“希伯來語是能夠與上帝對話的惟一語言”,而我則嘆息這上帝離我們中國人太遙遠。我依舊清楚地記得最初在“烏勒潘”(希伯來語言學校)同新移民一起學習希伯來語的情景,從基本的字母、單詞到簡單的句型、句法,酷似嬰兒學語。上課第一天,老師教給我們22個希伯來語字母,我回學校后請當時在那里攻讀博士學位的張平先生為我錄音,爾后按照在國內學英文的習慣背起了字母表,可誰知第二天老師并沒有檢查字母,而是借助于手勢與形體灌輸了許多句子。新移民雖來自不同國家,但許多人自幼便唱誦《托拉》和贊美詩,可以說無師自通。而對從零起步的我,美若天籟之音的希伯來語仿佛讖語,難以理解和記憶。每天五個小時新課,每天都在挑戰(zhàn)著記憶極限?! ?shù)月后,我考入特拉維夫大學的希伯來語三級班,學院教育似乎比較適合于我,令我逐漸對這門語言發(fā)生了興趣。但是3天一小考,5天一大考的考試制度仍令我感到壓力重重,尤其一些華人學子在一級級淘汰考中的失利更令我憂心忡忡。也就是從那時起,在特拉維夫這座終年綠蔭疊翠、姹紫嫣紅開遍的海濱城市,我這個從15歲開始便躋身于中文系殿堂的人才真正領悟到何為“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何為思鄉(xiāng)傷懷。夜晚,挑燈夜戰(zhàn)自不必說,偶爾,獨自佇立空曠的平臺,聆聽地中海陣陣濤聲,遠眺天涯深處故鄉(xiāng)之所在,不免心中悵然,謙謙思歸。
內容概要
《“把手指放在傷口上”:閱讀希伯來文學與文化》收入了鐘志清博士在過去十余年間發(fā)表的38篇學術隨筆、文章與論文。“鳥瞰”篇中的5篇文章,闡明了希伯來文學、以色列文學和猶太文學等概念,勾勒出古今希伯來文學的發(fā)展脈絡及其獨特的女性文學傳統(tǒng),并呈現(xiàn)了作者本人對中國語境下希伯來文學的界定與學科建設的思考 “走近作家”篇中的12篇文章,蘊藉著作者自1995年初次踏上以色列的土地與初識希伯來語作家以來的經歷與體驗,包括作家故居訪踏、作家寫真與文本閱讀、文學現(xiàn)象的追蹤等等?! 皧W茲的世界”篇中的14篇隨筆與論文,既有作者在過去十幾年間對以色列著名作家奧茲的認知與解讀,采訪與追問,也有她目睹聆聽奧茲與其他學者或作家之間心心相印的交流與碰撞。尤其是對2007年奧茲訪華時系列事件和語詞的記載,可使普通讀者和研究者獲取尤為寶貴的感知奧茲的第一手資料?! 皢枌W與求真”篇收入了7篇學術論文:這些論文已經超越純文學研究范疇,涉及到希伯來語復興與猶太民族國家建立、大屠殺與以色列集體記憶、猶太女性對猶太文明的貢獻、猶太復國主義話語的解析等諸多領域;、洞見獨到,發(fā)人深省。
作者簡介
鐘志清,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1991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獲碩士學位,同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世界文學》編輯部工作,1995年10月至1997年9月,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攻讀希伯來語言和文學,并協(xié)助東亞系教授古代漢語,2001年2月至2005年4月,在以色列本一古里安大學希伯來文學系博士學位,是第一位在以色列獲希伯來文學專業(yè)博士學位的中國學者代表作,《當代以色列作家研究》(專著)、《現(xiàn)代希伯來小說史》(譯著)、《身份與記憶:論希伯來語大屠殺文學中的英雄主義》(論文)等此外,譯有《愛與黑暗的故事》、《我的米海爾》、《黑匣子》等希伯來文學作品
書籍目錄
前言鳥瞰古代希伯來文學與《希伯來圣經》近現(xiàn)代希伯來文學掠影簡論希伯來女性文學傳統(tǒng)中國的猶太文學譯介與研究關于中國現(xiàn)代希伯來文學研究的思考走近作家昔人已乘黃鶴去——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格農故居詩人,耶路撒冷人倘若沒有人生的艱辛,則沒有詩人頭白鴛鴦失伴飛——訪雅可夫·沙伯泰的遺孀阿佩費爾德與大屠殺文學暗夜中的一顆孤星:讀李文俊老師譯《鳥雀街上的孤島》以色列的??思{:約書亞及其作品格羅斯曼的憂思作家的職責是把手指放在傷口上寫作是了解人生的一種方式:大衛(wèi)·格羅斯曼訪談梅厄·沙萊夫剪影從茨魯婭·沙萊夫走紅的現(xiàn)象談起奧茲的世界奧茲其人奧茲的三個世界我與奧茲奧茲的“米海爾”奧茲的中國夢奧茲的中國行奧茲在社科院的演講奧茲作品研討會讀奧茲《地下室中的黑豹》奧茲和他的《詠嘆生死》以色列文壇之音:奧茲訪談之一以寫作尋求心靈寧靜:奧茲訪談之二奧茲與莫言對談關于奧茲在中國的經典化問題問學與求真阿摩司·奧茲《直至死亡》中的猶太意象舊式猶太人與新型希伯來人“艾赫曼審判”與以色列人對大屠殺的記憶——讀阿倫特《艾赫曼在耶路撒冷》身份與記憶:論希伯來語大屠殺文學中的英雄主義黛沃拉·巴倫:把情感和細膩帶人干巴巴的希伯來語希伯來語復興與猶太民族國家建立解構猶太復國主義神話:閱讀伊茲哈爾富有爭議的兩個短篇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