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作者:[澳]巴里·斯通 頁數:256 字數:211000 譯者:秦傳安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隱士的生活》中講述了形形色色的隱居者的故事 —— 從最早在公元前1500年的埃及苦修團體, 到20世紀末的失意人,
包括一百多年人物和十多個相關的教派、修道院。
這個紅塵俗世總有隱士。他們中有僧有俗,有男有女,有貧有富,有特立獨行之人,也有憤世嫉俗之輩,隱士和那些選擇過獨居生活的人存在于各個時代和各種文化中。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的某個時間點上,我們這個星球上幾乎總有某個角落,為冥思和隱居的靈魂提供庇護之所。
作者簡介
巴里·斯通Barry
Stone,作家、旅行攝影家,畢業(yè)于澳大利亞新聞學院。主要作品包括:《改變世界的1001項發(fā)明》(1001InventionsThatChangedTheWorld),《你死之前要做的1001種逃離》(1001EscapesToMakeBeforeYouDie),《歷史上最轟動的頭條新聞》(History's
Greatest Headlines),《海上兵變》(Mutiny on the High
Seas),以及本書。在撰寫暢銷書之余,許多年來,他還一直給澳大利亞最主要的旅行雜志撰稿,其中包括《夫婦假日》(Holidays
for Couples)、《澳大利亞旅行者》(Australian Traveller)等,他還長期為悉尼的《太陽先驅報》(The
Sun-Herald)撰寫游記文章。如今,他與妻子及兩個孩子一起生活在澳大利亞一個田園牧歌般的農村地區(qū),過著世外桃源般的平靜生活。
尼德蘭畫家希羅尼穆斯·波許(Hieronymus
Bosch.約1450-約1516)的名作《圣安東尼的誘惑》(1490)。畫中表現(xiàn)的是圣安東尼在獨自一人生活在埃及沙漠的那些年里,多次經受了魔鬼派來的誘惑。
書籍目錄
導言
第1章 開悟:印度和西藏的苦行者
苦行僧/史瓦密·塔坡旺/史瓦密·桑德蘭德/大雄/佛陀/密勒日巴尊者/烏金確吉
第2章 孤獨中的拯救:基督教隱士和苦修
士底比斯的圣保羅/沙漠里的圣安東尼/大阿爾塞尼/埃及的瑪麗/高柱修士/圣庫斯伯特/芬夏爾的戈德里克/米雷的圣史蒂芬/納爾斯伯勒的羅伯特/奧格尼斯的瑪麗和伊普爾的瑪格麗特/圣特雷登的克里斯蒂娜/理查德·羅爾/弗魯的圣尼古拉斯/阿拉斯加的圣赫爾曼/薩羅夫的圣塞拉芬/托馬斯·默頓/達里奧·埃斯科瓦爾/阿布納·阿卜杜勒·麥西哈/理查德·威瑟斯
第3章 閉關:隱居修道者
哈塞爾伯里的伍爾弗里克/威爾頓的夏娃/馬克亞特的克里斯蒂娜/休伊的伊薇特/洛蕾塔和安諾拉德·布勞斯/科尼隆的朱莉安娜/諾里奇的朱利安/瑪格麗特·柯克比/14世紀的女性隱居修道者/托馬斯·帕金森/隱修生活的衰落
第4章
冥思苦想的生活:社群中的隱士西方最早的修道院/斯凱利格·邁克爾島/本篤會/嘉瑪道理會/加爾都西會/克呂尼會/西多會/托缽修道會/大分裂/圣山/邁泰奧拉/基輔洞窟修道院/荒野隱士/作為修道士的隱士
第5章 棄絕社會:中國和日本的隱士詩人
中國的隱士/陶潛/謝靈運/清珙/寒山/日本的隱士/最澄/空海/西行/鴨長明/一遍上人/禪宗/松尾芭蕉/良寬
第6章 尋求庇護所:隱士藝術家和名人
艾米莉·狄金森/愛德華·蒙克/馬塞爾·普魯斯特/亨利·達戈/葛麗泰·嘉寶/J.D.塞林格/喬阿什伍德羅/曼弗雷德·格納丁格/鮑比·菲舍爾/斯萊·斯通
第7章 一個人自己的世界:富貴隱士
亨利·卡文迪許/巴伐利亞的路德維希二世/哈里特·庫根:麥迪遜大道的隱士/五世波特蘭公爵威廉斯科特一本尼迪克特/小霍華德·羅巴德·休斯
第8章 選擇孤獨:世俗的隱士和遁世者
費爾南·洛佩茲/亞歷山大·塞爾柯克/威廉·威爾遜/羅伯特·沃里斯/查爾斯·蘭伯特/馬森·沃爾頓/諾亞·龍杜/羅伯特·哈里爾/瓦萊里奧·里塞蒂/湯姆·尼爾/威拉德·麥克唐納/橫井莊一/小野田寬郎/中村輝夫/西奧多·卡欽斯基/克里斯托弗·邁克坎德雷斯/史蒂芬·格倫頓
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有一個中世紀英格蘭的故事,說的是兩個隱士在一片森林里出人意外地碰面了。第一個隱士剛剛開始孤身一人的隱居生活,走進這片樹林是為了尋找一個地方,好建造他的隱士棚。正當此時,他看到一個老者正注視著他穿過這片灌木叢。當這位初來乍到者大聲呼喊的時候,老人跑開了,年輕的隱士于是便去追趕,很快就把那位上了年紀的隱士逼到了絕境。年輕的隱士尋思,他只能趕在老人再次跑開之前,才有機會問他一個問題,于是便問:“老先生,請告訴我一句讓我能夠得到拯救的話?!崩先丝戳丝此?,說:“逃離人的友誼,并保持安靜,你將得到拯救。”故事反映了隱士的智慧,這樣的隱士在中世紀大量存在,但隱修士并非一直被視為基督教精神成就的頂峰。直到公元4世紀,這些孤身獨居和恪守清規(guī)戒律的傳統(tǒng)——這一傳統(tǒng)最早是由諸如摩西和以利沙這樣的舊約先知傳下來的——繼承者們才成為基督教世界杰出的圣武士。因為,在充滿敵意、殘酷無情的羅馬世界,正是殉道者的桂冠,成為基督教信仰的終極表達。但是,當伽勒利(Galerius)皇帝在公元311年頒布“寬容敕令”的時候,情況發(fā)生了改變。幾乎是一夜之間,殉教變得無關緊要了,隱修士取代殉道者成為基督教信仰的終極表達。沒用多長的時間,羽翼未豐的教會便產生了它最優(yōu)秀的隱修士之一。 底比斯的圣保羅 到底比斯的圣保羅去世的時候(大約在公元342年前后),基督教世界并沒有用多長時間便認識到,它不可能無動于衷地袖手旁觀,而讓它的第一個官方隱修士以任何接近傳統(tǒng)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因此,當圣哲羅姆(stJerome)在公元376年撰寫《第一個隱修士圣保羅傳》(The Life of Paul the First Hermit)的時候,他竭盡所能給予保羅以最高的臨終評價,與最受尊敬的舊約先知不相上下。 據圣哲羅姆說(當時他本人也在敘利亞荒野的某個地方過著隱居生活),保羅在埃及的底比斯沙漠一個山坡上隱居的山洞里孤零零地死去。他在那里連續(xù)不斷地生活了將近一百年。保羅最偉大的弟子和門徒圣安東尼發(fā)現(xiàn)了他的遺體,他悲痛不已,哀嘆自己沒有任何工具可以給老師挖一個墳墓。幸運的是,在絕望之中,突然出現(xiàn)了兩頭獅子。獅子接近了保羅的遺體,然后掉過頭去,樣子顯得十分哀傷和悲痛,仰天長嚎,大聲哀鳴。接下來,它們開始在距離尸體不遠的地方挖墓坑。
媒體關注與評論
只有當我孤身一人,我才真正地生活。只有當我孤身一人,我才與自己同在。只有當我孤身一人,我才離上帝更近。 ——保羅·朱斯蒂尼亞尼 坐在你的隱修室里,就像在天堂里一樣……把整個世界置之腦后,徹底忘掉它。 ——《圣羅慕鐸簡要法規(guī)》 作家要么是一個現(xiàn)行的隱士,要么是一個失職的、被負罪感所折磨的隱士,要么二者兼而有之。通常兼而有之。 ——蘇珊·桑塔格(《紐約時報》,1986年1月5日) 我想一個人呆著。 ——葛麗泰·嘉寶 我從未發(fā)現(xiàn)過像獨處這么友善的伙伴。 ——亨利·大衛(wèi)·梭羅:《瓦爾登湖》 每個人都應該每24小時當幾分鐘至個把小時的隱士,以便研究、思考,并與他們的造物主溝通。 ——羅伯特·哈里爾《新漢諾威太陽報》,1968)
編輯推薦
《隱士的生活》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