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故事

出版時間:2010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作者:克里斯滕·利平科特(Kristen Lippincott),翁貝托·艾柯(Umberto Eco),貢布里希(E. H. Gombrich)  頁數(shù):448  譯者:劉研,袁野  
Tag標簽:無  

前言

時間(翁貝托?艾柯)“上帝制造天與地之前在干嘛?……他在為打聽這些奧秘的人們布置地獄?!痹谶@則笑話(雖然帶著警告,它的確只是個笑話)被一位極為嚴肅的作家(他處理最深刻的哲學奧秘之一:時間)引用前,它已經(jīng)有很長的歷史了。這位作家是圣?奧古斯丁,他《懺悔錄》第11卷的大部分內容都在探究時間。就因為引用這則笑話,奧古斯丁已經(jīng)接近了一種今天的“大爆炸”理論家們樂于分享的觀點:時間誕生于確切的一刻;只有從“大爆炸”起,才能談論“之前”和“之后”;詢問時間誕生“之前”發(fā)生了什么是無稽的。早在奧古斯丁提出他的問題之前,希臘哲學家們也曾處理時間問題。最流行的是亞里士多德的定義(《物理學》,4章11節(jié)219b1):“時間是有關之前和之后的運動的量化量度?!彼苟鄟唽W派認為,時間是世上運動的“間隔”,他們離亞里士多德不遠。洛克則部分地修正了他,他說時間并不必然是運動的量度,也是“任何恒常的周期性顯現(xiàn)”的量度,因此即便太陽不在天上運動,而只是加強和減弱光照,這一變化的節(jié)奏還是能作為一個參數(shù)完美地服務于對時間的度量。洛克的修正很好,它許可了今天非機械的時間度量儀器,例如石英鐘或原子鐘。但他仍把時間設想為順序和連續(xù),萊布尼茨或牛頓也不會改變這一根本觀念。甚至從康德到愛因斯坦,也沒什么將改變它。時間仍然是因果鏈條的順序,盡管值得提到漢斯?賴興巴赫對相對論的界定(后面還要多說幾句):“相對論預設的僅僅是時間的順序、而非方向。”如果時間被設想為對若干狀態(tài)之有序相繼的準確量度,那么不足為奇的是,在所有已知文明中,時間的最早度量依據(jù)都是星辰運動(它既是運動也是返回,或者說是一種“恒常的周期性顯現(xiàn)”)。即便僅僅就此討論時間,仍然有意思的問題是,這么多個世紀以來,人類度量出了年、月、日,但為什么那么晚才度量時和分。主要障礙是欠缺能度量它們的精確的機械儀器。我們只需看看各種歷法體系的變遷,就知道即便是把年劃分出確切的天數(shù)也非常難。數(shù)千年來,唯一可靠的鐘表是公雞打鳴,而且在一種農(nóng)業(yè)主導的經(jīng)濟中,協(xié)調個人與社會生活所需的量度僅僅是日出日落和春去秋來。數(shù)千年來,守時的觀念很模糊;頂多,禮拜活動的節(jié)律或鐘聲把日子分成可度量的幾部分。而今我們都是一個鐘表文明的子嗣,但在如何度量時間方面我們有時仍然非常含糊。對1999年報紙和書店的粗略概觀顯示出,當這個千年即將結束時,出了那么多書——或嚴肅或輕佻——討論一個煩心的問題:最近的千年應結束于1999年12月31日還是2000年12月31日。令人吃驚的是,我們沒有立即達成一致:這個千年當然必須結束于2000年12月31日,正如在十進制中,頭十個數(shù)結束于10,下十個數(shù)開始于11。藏書家對此比多數(shù)人更明白:一旦決定說“搖籃本”的定義是15世紀結束前印的書,那么很清楚,這包括所有1500年12月31日(而非1499年12月31日)之前印的書。但那些滿數(shù)(round number)非常顯眼(那兩個零是“千年蟲”所有麻煩的根本原因)。同樣的爭論出現(xiàn)在17和18世紀、18和19世紀、19和20世紀之交。我敢說在2999年12月,我們還會涉及這樣的問題。你沒法打消它:民眾情緒總是能勝過常識和科學,所以,正如我們的祖先在1900年1月1日慶祝我們世紀的開始,我們也將在2000年1月1日慶祝21世紀的開始。即便是非常練達的人,面對計算時間的玄妙也會暈頭。在最近的12個月里,我已經(jīng)讀了好幾篇討論千年截止問題的文章,它們把所有的埋怨都丟向可憐的老狄奧尼修斯(別名“瘦小的狄奧尼修斯”),他在公元6世紀時有了以基督誕生紀年的想法。狄奧尼修斯之前,紀年起自戴克里先統(tǒng)治或世界開端,算得當然很精確?,F(xiàn)在我們知道狄奧尼修斯把基督誕生的年份影響深遠地搞錯了(那該是四到六年前的某個時候,所以實際上第二個千年在1997年左右就一滴不剩了)。但有一個古怪的、很不合理的意向是要把另一個錯誤歸咎給他:說是因為他對作為一個數(shù)字的0沒有概念——這個概念由印度人傳給阿拉伯人,數(shù)個世紀后才傳到西方——所以他從公元1年開始他的基督教界歷史。如果他采用一個0年,這么說吧,我們今天就沒什么麻煩了:第二個千年結束于1999年,而第三個千年開始于2000年。要弄清這個想法有多荒唐,我們只需假想,如果狄奧尼修斯精通印度數(shù)學且把耶穌的誕生日確定在0年,那會發(fā)生什么。12個月起,瑪麗和約瑟夫將說耶穌“0”歲了,且他在下一年年底將只變成1歲?顯然不行:我們沒有也不能那樣計算年份的流駛。一出生我們就開始了我們生命的第一個年頭,沒有理由在涉及世紀的誕生時另有想法。再次激起這一惱人爭論的唯一用意是要表明,盡管我們有精密的機械鐘或原子鐘,一旦涉及計算時間,我們仍有可能暈頭。事實是,我們可以度量時間,但這并不能保證我們知道時間是什么,以及公制化地度量時間是否妥當。讓我們回到圣奧古斯丁。在他對這一問題思考之初,他似乎與亞里士多德的時間思想一致,他確實提到,不像永恒,那是固定的,一段時間之所以長,是由于許多運動的相繼,這些運動在同一段時間內不能被拖延。實際上他說的是“許多過去了的∕越過我們而去的運動(ex multis praetereuntibus motibus)”。這一運動之流觸動他的是,它們成了過去的時間。從這一考慮出發(fā),他開始思索,在永恒中一切都是現(xiàn)在的,而時間真是一種奇怪的現(xiàn)象,在時間中,一切過去都好像被從將來驅逐了,一切將來又都追隨著過去,且過去和將來都出自現(xiàn)在??墒牵瑠W古斯丁自問,如果過去是不再存在而將來是尚未存在,過去和將來如何存在?是否這留給了我們一個永恒的現(xiàn)在?但一個永恒的現(xiàn)在將是永恒而非時間。最后,即便單拿現(xiàn)在來說,我們能說當前這個月是現(xiàn)在嗎,一天、一小時、一分鐘、一秒鐘,在什么時候是這個月唯一真正現(xiàn)在的部分?一旦他試圖鎖定現(xiàn)在一秒的間隙,奧古斯丁就認識到,即便是那一秒也可以無限切分為更短的單位,即便是所有可以想象的時間單位中最短暫的單位,它也將非常迅速的從將來轉成過去,它將根本“沒有間隙(nullum habet spatium)”。所以,正如奧古斯丁所坦言,用可度量的單位來定義時間的所有嘗試都失敗了(11卷23章29節(jié))。他不同意說時間有賴于太陽、月亮和星辰的運動。為什么不利用一切物體的運動,甚至(在此他預示了洛克,預示了兼容機械鐘和原子鐘的觀念)陶輪循環(huán)的周期性運動呢?不過奧古斯丁走得還要遠。在11卷23章30節(jié)中,他提到約書亞的禱告,“太陽啊,停住”(《約書亞記》10︰12)。那一刻,太陽和所有的星辰都在它們的軌道上停住了:但時間繼續(xù)走。我們閱讀時可能會想,這一在太陽停住之后“繼續(xù)走”的時間是什么?或許是約書亞意念(或許也是他身體)的時間。的確,拒斥了把時間與天體運動聯(lián)系在一起的假設后,奧古斯丁立即拿出了替代選擇,即時間是靈魂的伸展或伸展運動。奧古斯丁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度量的不是過去、不是現(xiàn)在、也不是將來(這些都從未存在),然而我們確實度量時間,但凡我們說某段時間長、某段時間似乎永不過去或它過去得非???。換言之,有一種非公制的量度,當我們覺得日子乏味和漫長,或當一個快樂的時辰轉瞬即逝的時候,我們所用的就是這種量度。奧古斯丁在此實現(xiàn)了大逆轉:他讓我們記住了非公制的量度。時間的真正量度是一種內在的量度。許多世紀之后,柏格森也將比較公制時間和我們意念中的時間或“內在綿延”。但是盡管柏格森寫得很精彩(諸如他的《論意識的直接材料》),盡管將他和普魯斯特在這個問題上的思想進行比較令人著迷,需要提醒的是,奧古斯丁走在前頭,在整個哲學傳統(tǒng)中,他對時間的討論依然屬于關于這個主題之非常現(xiàn)代、清晰和透徹的篇章。無法否認鐘表時間可以多么有用,但是很明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盡管或許不是在科學中),它與意念和記憶的時間纏繞在了一起。在此我們或許應該討論一下現(xiàn)象學時間(胡塞爾)或海德格爾的時間觀念,它跟客觀時間或生物時間、或關于熵的物理時間并非毫不相干;討論一下那一宣示說所有生物都走向虛空的時間。換言之(無需讓一個海德格爾來弄明白這一點),所有人都終有一死。但海德格爾進一步想要將這一無情的物理、生物時間與一種“規(guī)劃的時間”(我們獲準的唯一可能性)相結合,詢問在接受我們所是,即只為死而存在的情況下,我們能夠如何生活。這篇序言無意提供關于時間問題的全面再現(xiàn)。作者沒有獲得相應時間來提供這類再現(xiàn)。它只想點出一些困惑的領域。當談論時間時,我們的許多困惑顯見于我們所采用的語言。當我們說現(xiàn)在是12月21日8點50分時,我們可能一點都不困惑:像天文時間一樣,鐘表時間令人欣慰??梢坏┱務搩仍跉v時,我們總是感到迷茫。時間走在我們前面還是后面?這個問題似乎無稽,其實不然,例如當我們說現(xiàn)在是上午6點時,太陽在我們右邊天上某處,當我們說現(xiàn)在是下午6點時,太陽在我們左邊天上某處。當然,基于我們面對的究竟是北是南、抑或是升起的太陽,判斷會有變化。那么,讓我們假設太陽升起時我們正面對著它:當它緩緩穿過天空時,可以說,過去是在我們前面,而即將到來的時辰是在我們后面。我們能因此推論說我們的文化設想過去在我們前面而將來在我們后面嗎?在某些文化中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因為我們已經(jīng)知道過去(我們能夠親眼目睹過去),而我們還不知道將來。不過,一旦審視我們西方的語言以及我們談論時間的方式,就會認識到我們習慣的推理恰好相反:我們說完成了前面幾周的工作,說拋在后面的幾個月,說“返回我們的童年時光”。不過,稍等。我們也說“接下來的幾周”,意指某種跟隨我們的東西,從后面來、而非前面。所以將來在我們后面?此外,我們這么說,好像是把將來想成了某種遲早會到這兒、到我們現(xiàn)在所在地方的東西,而過去則正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說“時候到了(即到這里了)”和我們的童年已去(即離這里很遠)。這些說法變換之不可理喻超出想象:即便可以用空間詞匯來看過去和將來,將來肯定應該是我們遲早將去的地方,而不是將到我們現(xiàn)在這里來的某種東西。同樣,我們應該說離開我們曾經(jīng)所在的過去,而非過去離開了我們如今所在。在德里克?比克頓的《語言的根源》里有一個聰明的思維實驗,我們可以借用:假想我在一個非常原始的部落中生活了一年,我很粗略地懂他們的語言(諸如一些物體和簡單動作的名稱,一些動詞不定式、專有名稱,但沒有代詞)。我與Og和Ug一起出去打獵,他倆剛剛打傷一頭熊,熊流著血、躲在洞里。Ug想追進洞里干掉它。但是我記得數(shù)月前,Ig曾經(jīng)打傷一頭熊,他急躁地追進洞里,熊在洞里不知何故來了勁、殺死并吃掉了Ig。我想向Ug提醒這件事,但是,要這么做,我得能說,我記得一個過去的事兒,可我不知道任何動詞時態(tài)或諸如“我記得”這類觀念。所以我說,“艾柯看見熊”。Ug和Og顯然認為我瞅見了另一頭熊,他們很緊張。我讓他們重新放松:“熊不在這兒”。現(xiàn)在他們覺得我簡直是在緊要關頭扯后腿。我繼續(xù)使勁:“熊殺死Ig”。但他們回答:“不,Ig死的!”或許現(xiàn)在我應該放棄,讓Ug去死。但我嘗試了視覺的而非口頭的解釋。一邊說“Ig”和“熊”,一邊指戳自己的頭或心或胃(覺得記憶放在這些地方)。接著我在地上畫了兩個形像,指稱他們是“Ig”和“熊”:在Ig后面,我畫了些盈虧不同的月亮,希望他們把這看成是“幾個月亮之前”,最后我畫出熊吃了Ig。我的全部努力有賴于一個假定,即我的土著對話者對記憶、對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有概念。但是,由于我必須可見地解釋這些概念,我還需要知道對他們來說,將來是在我們前面還是后面。如果我把熊殺死Ig放在左邊,而對他們來說過去是在右邊,那么一切都完蛋、包括Ug。這是關于過去和將來的一個有趣事例,生死取決于符號習俗。值得注意的是,在我關于過去和現(xiàn)在的概念中,根本沒什么東西可以告訴我,我的對話者對時間的空間概念將是什么樣。當然,有的科學家可能會反對說,這類事件不過是各種語言及其差異所拋出來的問題,我的麻煩(以及Og和Ug的麻煩)與一種科學的時間觀念毫無關系。的確,實驗的目的并非要表明我們粗淺的想法和我們欠妥的語言能以某種方式影響科學及其時間觀念。自從讀了賴興巴赫的《時間的方向》,我對于科學的(不粗淺的)時間觀念久已感到一種準宗教的虔信。這本書告訴我們,我們經(jīng)驗到的宇宙不僅包含著“開放的”因果鏈條(A導致B、B導致C、C導致D,如此以至無窮),也包含著“封閉的”因果鏈條(A導致B、B導致C、C導致A)。在一個封閉的因果鏈條中,我可以回到過去,見到我尚為少女的祖母,娶她并成為我自己的祖父。這樣的旅行在我們的世界上可能永遠不會實際發(fā)生,但它們當然會出現(xiàn)在科幻小說中,相關讀者不由自主會這樣來設想時間,即在一些世界里“時間之箭”可以折回。我們如何才能構想這樣一些宇宙?為了理解關于它們的小說,我們必須想象它們。我們如何才能想象它們?作為例證,讓我們看一下在電影《回到未來》中的情況。把故事壓縮到它的要點,想象一個人叫湯姆1,他去往未來、到達時是湯姆2(一個比湯姆1老幾個小時的湯姆,就好像湯姆1從巴黎出發(fā),經(jīng)過7個小時到達紐約后是湯姆2)。但現(xiàn)在湯姆2及時返回,并且作為湯姆3,他的返回比湯姆1最初的出發(fā)早幾個小時。湯姆3與湯姆1在過去相遇了,后者正打算直奔未來。湯姆3現(xiàn)在決定跟上湯姆1、返回未來,并且作為湯姆4,他的到達比湯姆1(作為湯姆2)的到達早幾分鐘。滿有理由預期,讀者可能無法搞清狀況。但是讀者做到了,通過始終認同一個特別的湯姆——數(shù)字最大的湯姆:從他的視角去看所有其他湯姆。在這個故事的電影版中,觀眾認同的還是這個湯姆,好像他肩上正扛著攝影機。簡而言之,在任何一次湯姆x和湯姆X+1的相遇中,“我”和“眼睛”總是湯姆X+1。因而,正如剛才對語言表達的討論所表明的,在日常語言中時間與我們的形體聯(lián)系著,我們根據(jù)離自己身體的遠近來想象時間,我們的意識決定著時間,這里也一樣,我們從自己身體所在的視角來領悟時間和它那些悖謬之處。不過,我們越想越覺得,事實上至少在機械鐘表發(fā)明前,人們使用的所有“鐘表”都以它們的方式與我們的身體所在相聯(lián)系。我們依據(jù)可見的星辰運行和太陽“升”“沉”來度量時間,這些運動只存在于與我們視角的關系中(的確,客觀而言當然是地球在動,但我們不知道這一點、也不真的關心)。即便是鐘表時代之初,我們仍想把那些毫無人性的野獸吸收進我們體內:18世紀提供了無數(shù)例子,優(yōu)秀的詩歌將鐘表描述為有著尖利牙齒的怪獸,咀嚼秒或把它們像音節(jié)一樣吐出來。但我們肯定永遠不會發(fā)現(xiàn)某種方式,能把今天的原子鐘或甚至我們電腦屏幕上的鐘表人性化。為什么我們害怕“千年蟲”——一種無人性的生物,被那兩個0迷惑,無法覺察正走向它的新千年,糊涂地以為它被突然扔回了1900年(甚至無法,盡管是錯誤地,覺察到1900正從它后面趕上來)。然而我們不必擔心。我們將永遠不會停止從我們身體的角度來設想時間。畢竟,當觀察和感覺自己每天都老一些時,我們也是自己的鐘表。僅僅試著做幾個俯臥撐或跑下樓或跳過一道障礙,你就將很快認識到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因為你也有過20歲。我們終有一死,何其幸運!我們可以始終掌控時間。

內容概要

《時間的故事》一書絕無僅有,它多學科、跨文化地探討了地球上從文明之初到第三個千年伊始關于時間的方方面面。憑借世界各地杰出學者的原創(chuàng)文字,《時間的故事》探究人們對時間的感知,并反思各種文化對待時間的方式。《時間的故事》搜羅了400多幅彩圖來表現(xiàn)著名的器物和畫面,古代埃及和巴比倫的歷法、提香的寓意畫、薩爾瓦多?達利筆下扭曲的時鐘以及哈勃望遠鏡最近拍攝的深空照片。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與英國國立海事博物館在新千年來臨之際舉辦了一場盛況空前、別具一格的展覽,名為“時間的故事”。這場展覽得到全球數(shù)百家博物館、美術館及包括英國女王在內的個人藏家的鼎力支持。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臺長克里斯滕?利平科特女士邀請各領域頂尖學者參與盛事,并策劃了這本主題圖文書。每位學者撰寫一篇相關領域以時間為主題的文章,配以相關展品圖片及解說,經(jīng)過精心編排,匯成一部集科學、哲學、天文學、醫(yī)學、藝術、宗教、歷史等多學科跨文化的大成之作。
《時間的故事》分為五個主要部分:
時間的創(chuàng)造:分析不同的創(chuàng)世神話以深層揭示各種文化關于時間結構的想象。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利平科特 (K.Lippincott) (意大利)艾柯 (U. Eco) (英國)貢布里希 (E.H.Gomhbrich) 譯者:劉研 袁野克里斯滕·利平科特,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臺長,著有《天文學》等書。翁貝托·艾柯,意大利哲學家、符號學家、美學家,博洛尼亞大學教授,著有《美的歷史》等書。貢布里希爵士,著名藝術史學者,著有《藝術的故事》等書。其他作者有約翰·諾思教授(格羅寧根大學)、西爾克·阿克曼博士(大英博物館)、安東尼?埃維尼教授(科爾蓋特大學)、戴維·金教授(歌德大學科學史研究所)、邁克爾·洛伊教授(劍橋大學克萊爾學院)、喬伊·亨德利教授(牛津布魯克斯大學)、約翰·麥克唐納博士(努納武特研究中心)、埃利·德克爾博士(烏特勒支大學)、喬納森·貝茨(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伊萬·卡斯克爾博士(哈佛大學福格藝術博物館)、洛恩?坎貝爾博士(英國國家美術館)、約翰?豪斯教授(倫敦大學考陶爾德藝術學院)、馬西婭·波因頓教授(曼徹斯特大學)、唐·埃茲教授(埃塞克斯大學)、伊恩·芬倫博士(劍橋大學國王學院)、肯·阿諾德博士(韋爾康醫(yī)學史研究所)、菲利普·費爾南多-阿梅斯托教授(牛津大學)、馬丁·魯?shù)峦私淌冢▌虼髮W三一學院)、霍華德·莫菲教授(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安東尼·斯帕林格博士(奧克蘭大學)、馬丁·里斯爵士(劍橋大學天文研究所)。

書籍目錄

前言
序言
時間的創(chuàng)造
時間的度量
時間的表現(xiàn)
時間的體驗
時間的終結
序言
時間
一、時間的創(chuàng)造
時間的創(chuàng)造
二、時間的度量
太陽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
歷法
季節(jié)
非機械的時間:在黑夜
非機械的時間:在白晝
非機械的時間:使用球儀
非機械的時間:間隔
非機械的時間:設定小時
機械時間:天空模型
機械時間:家用時計
機械時間:標準時間
機械時間:科學時鐘
機械時間:豪華時鐘
從觀察到記錄:史前和早期諸文明的天文學
世界文化與時間 I 印度的時間
歷法的原理及使用:政治和社會意味
世界文化與時間 II 中美洲和安第斯的計時與歷法
世界文化與時間 III 伊斯蘭教的時間和空間
世界文化與時間 IV 中國的循環(huán)和線性時間觀念
世界文化與時間 V 循環(huán)、季節(jié)和生命階段:日本背景中的時間
世界文化與時間 VI 因紐特人的時間
球與影
歐洲的機械計時:早期階段
現(xiàn)代計時的成長:從擺錘到原子
三、時間的表現(xiàn)
人格化的時間
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
藝術和時間
虛無畫:興盛與幻滅
時間和肖像
季節(jié)和時刻:時間和19世紀藝術
“這些支撐我廢墟的斷片”
20世紀的藝術和時間
四、時間的體驗
音樂和時間
人的時間
慶典和儀式
時間和歷史
時間中的招術
音樂和時間
時間能治療嗎?醫(yī)學史中的時間
周年紀念的歷史:時間、數(shù)字和符號
時間和歷史
地質學家的時間:一個簡史
世界文化與時間 VII 澳洲土著的時間觀念
世界文化與時間 VIII 埃及的時間
五、時間的終結
時間的終結
了解開端與終結
附錄
參考文獻
展品提供
圖片提供
撰稿人
歷法符號
譯者致謝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編輯推薦

《時間的故事》編輯推薦: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英國國立海事博物館聯(lián)手,全球數(shù)百家博物館與美術館、二十多位各領域權威學者傾情打造。中央編譯出版社“圖文館”書系,精挑世界一流學者,細選高品位作品。該書系編排精致、印裝精美,旨在“讓書成為最精美的禮物”,已出版的《美的歷史》《色彩的性格》《圣經(jīng)的歷史》《人類與宗教》《閱讀的女人》《書店風景》《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電影》等圖文書廣受歡迎。2010年將陸續(xù)推出《時間的故事》《丑的歷史》《閱讀的女人危險》《寫作的女人危險》《錢的歷史》《這是什么意思?》《女人與珍珠》等書。希望這些書能成為您送給朋友的最佳禮物。最權威、最全面、最精美的時間主題圖文書。

名人推薦

未來或許會有另一個愛因斯坦式的人物著書立說,加深人類對時間的理解,但就全面性而言,相信這部圖文集能夠使大多數(shù)對時間問題著迷的朋友感到滿足?!獙O紹振,福建師大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福建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福建省寫作協(xié)會名譽會長類似名稱的書雖然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多種,但如本書之奇特、華麗、淵博者,尚未之見。書中收集了西方歷史上大量與時間計量有關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其中許多圖片在國內讀物中都屬罕見。本書領銜的作者之一是翁貝托?艾柯,這特別保證了本書所選擇的圖片史料之別出心裁?!瓡栽?,男,1955年生。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導師,科學史系主任、人文學院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副理事長,上??茖W技術史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上海性教育協(xié)會副會長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時間的故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1條)

 
 

  •   小心取下護封,似如那黑天鵝絨般的絲絨封面初顯在眼前!在實體書店撫摩的手感極佳。全書內容絕對好啊——強烈推薦!! 按照評價書籍好壞的標準之一,一般是著者人數(shù)越少,書籍品質越好,二者有著天然的相關性,不過這個規(guī)律在這本書上完全失效。厚厚一冊類似論述合集,本來以為不會賣得太快,網(wǎng)上折扣亦容易見到6字打頭,沒想到實售價格一直高高在上,也就這么一直屏到預期可以在自己過生日前能夠收到,終于在5月24日下單。 5月26日下午書就送到了。面對快遞員拆封包裝,精硬裝的封底砸壞得一塌糊涂;回辦公室立馬電話卓越客服申請調換。 5月28日下午與下面一單一起送抵。依然當面對著快遞員拆開包裹,這次的《時間的故事》封面封底完好無缺,只是書脊靠近下根處砸壞、縮短一截,書脊上部撕裂開一大口子的,于是再繼續(xù)申請調換。 5月31日中午,與《丑的歷史》一起送到,這次終于迎來了全品相——快遞員將此書補單與《丑的歷史》訂單一起小心翼翼滴擱置在一個小紙板箱里 :) 雞凍??!打開包裹滴瞬間,手都抖豁不已。 經(jīng)過與卓越的這般折騰,書的品相總算保住,付出的代價當然不能僅僅是自己的時間與精力,卓越亦同步將我在其網(wǎng)上書評排名由最高的11名延至百名,再干脆延至1萬5千7百余后,嘿嘿,這類書評,興趣只在實話實說,我卻毫不介意卓越如何的排名次序 O(∩_∩)O那黑天鵝絨般的書影:[...]
  •   我是昨天先看了這里大家的評論才猶豫著下了訂單,沒想到今天就到了,發(fā)送貨很快。書的品相非常不錯,先大致瀏覽了一下內容,覺得確實很值。我覺得這本書適合比較喜歡嚴肅閱讀的人,也推薦一下。
  •   這確實是一本非常好的書,不僅內容好(寫的好,圖好,翻譯的也好),印刷也非常精美,版式精美,全彩印刷。書比較厚,又是銅版紙,所以非常重??吹綍臅r候以為是一本跟《時間簡史》類似的書,拿到手發(fā)現(xiàn)差別太大了?!稌r間簡史》是科普讀物,都是物理學、天文學的內容,雖然霍金寫得比較淺明,一般讀者閱讀起來還是很費勁。這本《時間的故事》內容則以人文、藝術為主,表現(xiàn)的是人類文明對時間的探索歷史。因為有大量精美的圖片,看起來更像一本畫冊,文字大概只占了一半。主編是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的臺長,所以這本書應該說是關于時間的書中最具權威性的。另外,這本書中涉及到中國的內容還挺多,看到的時候覺得很親切。稍感不滿的是定價太高,似乎要把普通讀者拒之門外了,有點可惜。我覺得這是一本值得普及的書,價格可能阻礙更多的讀者接觸到它。
  •   這本書的性價比實在是太低了,只適合收藏,實用價值和閱讀價值不是很高,完全就是展覽會上的圖片集錦和注釋。里面就是在講各個不同國家有關計時的發(fā)展歷程和相應計時工具的圖片展,買回來后就一直沒怎么看,可惜了!
  •   拿在手上都忍不住感動,精美無可挑剔!
  •   最擔心的物流問題還好沒發(fā)生,書完好到手。這本書有電子版,但實物捧在手的感覺是無比滿足。
  •   150一本的書耶,質量不好我真的要罵人咯。不過看著還不錯,很重。
  •   書拿到隨便翻了翻,感覺還可以,就是價格高了點.一百多塊錢.
  •   如題,雖然內容比較深奧,可是慢慢看還是能懂的。時間,不錯的選擇。從來不知道時間怎么來的,怎么去的。就是知道每天的時間就那么一分分過去了。哎。。自己的影子又長了好多哦。。。。
  •   時間真是個殺人兇器,而且是個殺人不見血的兇器。但是這本書很適合對理論研究的人。
  •   包裝精美,圖片精美。內容非常有趣。
  •   內容沒什么好說的,就是從精裝版的精致程度看,這個版本有點不值
  •   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時代對時間的認識,非常有趣的書。
  •   書的質量是很不錯,印刷也很好,內容絕對是值得永久留存的,快遞速度不錯,按時送達。
  •   銅板紙印刷,精美厚重。精裝版更讓人愛不釋手。
  •   書的內容質量都很好,只不過太重了啊....
  •   可能是因為加急了,用聯(lián)邦快遞送的。這一本和另外一本《丑的歷史》同下單,兩本銅版紙大部頭壓力較大,快遞估計壓力也較大。貨品還是有瑕疵,書角有碰撞擠壓的痕跡,不過想想快遞運輸這樣的精裝大部頭,似乎是難免的,所以懶得折騰退換貨了??偟膩碚f還不錯,比較信任亞馬遜。
  •   很厚重的書,裝幀精美,彩圖豐富,很有收藏價值,相信內容也是很不錯的。
  •   裝幀印刷,圖片,乃至原文的質量,都是高水準的。但是,非??杀牡恰g真是叫一塌糊涂啊。不忍卒讀。沒法讀。不是中國人譯的一樣。我買得很便宜,折扣大,但是太可惜了,沒法讀。以后這種書,還是事先翻閱一下,試讀一下,再決定買不買,比較好。
  •   書 真 的 很 好 。
  •   時間的故事
  •   可以的,不錯!
  •   科目圖書
  •   格林尼治的書當然要好好看
  •   很精美的書籍
  •   還好了~
  •      還記得儒勒·凡爾納筆下《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中的菲利亞·福格嗎?這位福格先生在回到倫敦欲結束環(huán)游旅行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所想的12月21日是當?shù)氐那耙惶臁榱俗飞夏且惶?,為了能在打賭期限內完成旅行,于是他向東環(huán)游,奇跡發(fā)生了,因為格林威治和180度子午線的力量,他提前完成環(huán)游世界……
      
       時間,就是這樣一個被人類忽略的謎。而今,有一本名為《時間的故事》的巨著,將科學、人文、藝術融為一體,讓讀者們看到了人類在處理時間問題上的整個過程。解析了直到19世紀,意大利人是如何從日落算一“日”之初的,為何當時意大利時鐘必須每隔5到10天就要調校;講述了1884年10月,來自25個不同國家的41名代表如何為世界確定一套計時慣例;講述了為什么印度將一年定為365天……
      
       被人類忽略的謎
      
       《時間的故事》一書,顧名思義,講述的就是從地球文明之初到第三個千年伊始關于時間的所有故事。翻開目錄,會驚訝,原來被我們所忽視的“時間”成為書中的主角,它的觸角不僅觸碰到我們每個人的點滴生活中,更是滲透在文化、歷史、宗教、政治、科學各個角落里。全書從時間的創(chuàng)造、度量方式、表現(xiàn)形式、人類的體驗以及時間的終結這5個方面展開敘述,剖析了不同的創(chuàng)世神話以深層揭示各種文化關于時間結構的想象,記錄了人類發(fā)現(xiàn)記錄、劃分和度量時間流逝的方式,展現(xiàn)了東西方各個時代的藝術家如何表現(xiàn)時間,探究了人們對時間的感知,并反思全世界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對待時間的方式。
      
       追溯《時間的故事》的出版緣由,得回到21世紀初。在新千年之際,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與英國國立海事博物館舉辦了一場盛況空前、別具一格的展覽,名為“時間的故事”。當時,這場展覽得到了全球數(shù)百家博物館、美術館及包括英國女王在內的個人藏家的鼎力支持。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臺長克里斯滕·利平科特邀請世界各地、各領域頂尖學者參與盛事,并策劃了這本主題圖文書。
      
       為了編撰此書,克里斯滕·利平科特召集了意大利哲學家翁貝托·艾柯、著名藝術史學者貢布里希、大英博物館西爾克·阿克曼博士、歌德大學科學史研究所戴維·金教授、哈佛大學福格藝術博物館伊萬·卡斯克爾博士、劍橋大學天文研究所馬丁·里斯爵士等20多位不同學科領域的學者共同完成了文字編寫工作。
      
       每位學者撰寫一篇相關領域以時間為主題的文章,配以相關展品圖片及解說,經(jīng)過精心編排,匯成了這一部集科學、哲學、天文學、醫(yī)學、藝術、宗教、歷史等多學科跨文化的大成之作。而在書開篇還附有長達整整兩面紙的“鳴謝”,其密密麻麻地布滿了人名,有的是提供了圖片和資料,有的則是幫助撰寫了圖片書名等輔助文字……
      
       該書責編張維軍說:“誰若想要涉足這一最為常見但卻神秘的主題,《時間的故事》將為他提供極具啟發(fā)和教益的引導?!?br />   
       奇特、華麗、淵博
      
       在《時間的故事》之前,霍金的一本《時間簡史》在國內外都是難得一見的優(yōu)秀科普讀物,并躋身于暢銷書行列??伞稌r間簡史》中不可避免的物理學、天文學術語卻讓不少的讀者望而卻步,讓門外漢無法感受科學魅力。比起《時間簡史》,《時間的故事》則更為親民。
      
       這部著作比《時間簡史》更勝一籌的主要原因就是書中的近400多幅的插圖,散落在全世界各大博物館的儀器、素描畫、油畫,從古代埃及和巴比倫的歷法到提香的寓意畫,從薩爾瓦多·達利筆下扭曲的時鐘到哈勃望遠鏡最近拍攝的深空照片……
      
       “類似名稱的書雖然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多種,但如本書之奇特、華麗、淵博者,尚未之見。”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系主任江曉原教授曾評論說。書中收集了西方歷史上大量與時間計量有關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其中許多圖片在國內讀物中都屬罕見。如陳列在以色列博物館內的、由愛因斯坦親筆撰寫關于狹義相對論的手稿;在《機械時間:科學時鐘》開篇躍入眼簾的是繪于約1659年的《伽利略的卡輪擒縱裝置紙上素描》,這張泛黃的素描如今藏于佛羅倫薩國立中央圖書館之內。而書中還納入了大英圖書館所藏的《欽定書經(jīng)圖說》,圖中的羲正在用垂直的標桿測量夏至,而這顯示了中國古人用垂直的標桿來測量夏至和冬至有很長的歷史。
      
      此外,艾柯挑選的精美星盤圖片,如中世紀留存下來的最早、最大的英制星盤大斯隆星盤就向人們呈現(xiàn)出了阿拉伯天文學。“星盤既是一個計時、守時的工具,又是用來天文觀測的。在西方這是與時間、天文兩者有關的,極為特殊的儀器?!苯瓡栽f。毫無疑問,無論是黃銅或是紅銅制造星盤的照片,都讓人們對古天文學有了更深刻、更直接的認識。
      
      “是本書領銜的作者之一翁貝托·艾柯,保證了本書所選擇的圖片史料之別出心裁?!苯瓡栽f,艾柯的眼光與眾不同,挑出的圖也頗具震撼力。而艾柯的這一獨特表現(xiàn)風格同樣在《美的歷史》和2010年所出版的《列表》兩部作品中都有體現(xiàn)。艾柯總是能找到一些罕見的圖片與內容融合在一起,如在《列表》一書中,艾柯獲得特許,到盧浮宮挑選要用的圖片、雕塑。
      
       《時間的故事》既是一本科普書,也是一部美術史和工藝史著作。江曉原評價說,本書雖然是普及類讀物,但實際內容很淵博,會涉及很多人、事、書、作品。閱讀起來非常暢快。
      
       無限相對的“時間”
      
       一位名叫亨利的圖書管理員,擁有時間穿越的能力。在一次時空之旅時,36歲的他第一次遇見了自己的摯愛卡萊爾,而當時卡萊爾只有6歲;結婚那年,她二十三歲,他三十一歲;離別后再度重逢時,她八十二歲,他四十三歲……從此,兩人不斷在錯位的時空中相見,并最終步入婚姻殿堂。這是2010年根據(jù)同名小說《時間旅行者的妻子》所改編的電影中的情節(jié)。電影以時間為線索展開一個愛情故事。而這類以時間為題的電影可謂屢見不鮮,如《回到未來》、《時空機器》、《超時空效應》、《觸不到的戀人》等。
      
       這些電影似乎在暗示我們,自己手腕上攜帶的時間并不是唯一“真實的”時間。“時間無限相對?!崩娇铺卦跁兄赋?。每個人對時間的理解都受到心理和文化的制約。盡管有1884年國際子午線會議的法案,但時間本身不能被分區(qū)。一個時鐘的表面或許顯示了一個實情,“但紐約的1小時不同于塔希提的1小時,煉獄里的1小時不同于天堂里的1小時”。
      
       利平科特這一觀點讓從事歷史研究的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劉北成頗受啟發(fā)?!拔沂菑氖職v史研究的。歷史的基本維度是時間,時間這一歷史研究的工具卻經(jīng)常被人忽略?!眲⒈背烧f,我們過去通常都是將時間作為絕對的來看的,但實際上不同時代、不同時期、不同角度,所看到的“時間”是不一樣的。這本書也是讓我們反思我們所使用的工具并不是一個絕對的時間。如此我們可以把握在不同情況下如何使用“時間”這一工具的。
      
       記者在網(wǎng)上看到一個網(wǎng)友為《時間的故事》寫下這樣一段留言:“時間是人類歷史的旁觀者,它記錄了人類社會的點滴。對于人類來說,時間在不同階段,它的記錄方式不一樣:更漏、須臾、一炷香、半盞茶,都曾是時間的表述,這本書讓我們了解了更多關于時間的知識?!?br />   
       在《時間的故事》的序言中,艾柯只言片語提醒我們,“無法否認鐘表時間可以多么有用,但是很明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它與意念和記憶的時間纏繞在了一起”。的確如此,我們大眾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和其他人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如有的人是以一生作為尺度判斷,按年安排,有的是以工作日程來安排;人生的旅程中,結婚、生子又是一種時間劃分……
      
      正如劉北成所說,《時間的故事》讓我們從不同角度去審視“時間”,讓我們思考時間對我們的生活、對我們人類、對大家的意義。
      
      來源:《科學時報》 (2011-1-20 )
      
  •     寫給人民日報、人民網(wǎng)評選"2010年度最有影響力10本書":
      
      類似名稱的書雖然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多種,但如本書之奇特、華麗、淵博者,尚未之見。書中收集了西方歷史上大量與時間計量有關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其中許多圖片在國內讀物中都屬罕見。本書領銜的作者之一是翁貝托·艾柯,這特別保證了本書所選擇的圖片史料之別出心裁。
      
      http://book.people.com.cn/GB/69401/13379824.html
      http://book.people.com.cn/GB/69839/209125/index.html
      
      
      江曉原,男,1955年生。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導師,科學史系主任、人文學院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副理事長,上??茖W技術史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上海性教育協(xié)會副會長。
      
  •     這本書更像是一本科普著作。
      時間的故事是這個世界上最老的故事,即使能說會道如艾柯,想來也講不出多少新意。
      不過,書中那些絢麗的插圖,還是令人期待的。
      時間也許是歷史上人們最樂于用圖像表示的東西了,因為時間神秘莫測,不可捉摸。
      越是神秘的東西,越是難以把握的東西,人們越是要度量它的深度和廣度,越是傾向于用生動形象的圖像把它變得具體可感。
      ——所以,在人類歷史上,有三種東西,因為它們最不可見,最難以言說,最諱莫如深,所以關于它們的命名、言說和圖像就最為豐富。越是神秘或禁忌之物,越是誘惑人們去窺探和言說。這三樣東西成了神話、象征和符號最多產(chǎn)的滋生地。這三樣東西是:
      第一是時間,第二是上帝,第三是性。
      因此,作為符號學家的艾柯,對時間的故事和象征感興趣,也就不奇怪了。
      
      ps:《管錐編》論時間之難落言筌故多假言于空間:
      
      時間體驗,難落言詮,故著語每假空間以示之,強將無廣袤者說成有幅度,若“往日”、“來年”、“前朝”、“后夕”、“遠代”、“近代”之類,莫非以空間概念用于時間關系,各國語文皆然?!笆赡殹奔幢敬死?。(《管錐編·左傳正義·莊公六年》)
      
      
  •   哦。這個說什么的。昨天我還在跟同學討論,在宇宙跟時間的問題,是時間一直存在還是宇宙與時間一起產(chǎn)生,還是有了宇宙才有了時間與空間。時間與空間往往是并存的,故言時間時總談到空間,近來看中國古人的看,他們也是把時間與空間并談,而且是先有了宇宙后有了時間。
  •   我說的宇宙是指世界,而非古往今來上下四方。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