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在13億人中

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作者:柯立思  頁數(shù):242  字數(shù):190000  譯者:龔迎新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在一位神秘的垃圾工的啟發(fā)下,我們的主人公產(chǎn)生了在中國旅行的靈感。但這個決定是否正確還有待考驗。其實這個主意是那個運垃圾的替我想出來的。我每天經(jīng)過小區(qū)大院兒時他都十分警惕地打量我然后大嗓門兒地質(zhì)問一句:“你在中國是干什么的?”具體地說,他每天不只問一次。在北京收垃圾可不是開著大卡車一天來一次,而是由每個垃圾工騎著比自行車大不了多少的改裝成小垃圾斗的三輪車一車一車來運的,所以他一早到晚都在院兒里。開始的時候他用中文問我,過了沒幾個星期卻忽然改口用英語來問了。他一定是為了我而特意去學(xué)了英語,因為我在他的眼里是個不解之謎。他一定是發(fā)現(xiàn)了我好像從來不去上班,也沒有在固定的時間出發(fā)去什么地方。這讓他很困惑,由此他見天兒來煩我。問題其實是:連我自己也不太清楚我在中國干什么。兩年前我的中國太太也不能完全說是連拉帶扯地把家從新加坡搬到北京時,我就想好了,我愿意生活在中國人中間,我愿意學(xué)中文,我想知道關(guān)于中國的一切,對,就這么定了。然后我還想把自己也變成一個中國人,至少有那么一點兒也行。這么想的原因有好幾條,我也是過了好一陣子才敢于承認的。第一點很簡單,我想能更好地理解我的太太,第二點是我一直想暗地里把我容易緊張的毛病給改掉,學(xué)習(xí)像個中國人那么酷。

內(nèi)容概要

  其實這個主意是那個運垃圾的替我想出來的。我每天經(jīng)過小區(qū)大院兒時他都十分警惕地打量我然后大嗓門兒地質(zhì)問一句:“你在中國是干什么的?”具體地說,他每天不只問一次。在北京收垃圾可不是開著大卡車一天來一次,而是由每個垃圾工騎著比自行車大不了多少的改裝成小垃圾斗的三輪車一車一車來運的,所以他一早到晚都在院兒里。開始的時候他用中文問我,過了沒幾個星期卻忽然改口用英語來問了。他一定是為了我而特意去學(xué)了英語,因為我在他的眼里是個不解之謎。他一定是發(fā)現(xiàn)了我好像從來不去上班,也沒有在固定的時間出發(fā)去什么地方。

作者簡介

  柯立思,德國專欄作家,自由撰稿人,曾在《泰坦尼克號》雜志做過編輯,是著名德文博客網(wǎng)站“ZIA”和“巨型機器”的創(chuàng)立人之一。1990年出版《根舍人》,1994年出版《紅色的仙鶴》(同格瑞斯和子潑合著)。1998年出版的德國前外長費舍爾的長篇傳記《我們是瘋子》曾在德國政界和文化界引起很大反響。2009年的新書《來自中國的信(Bliefe yon Dlueben)》,在今年的法蘭克福書展中倍受歡迎,一面世就成為德語國家中國題材書籍的暢銷書。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老外的沼澤地第二章 《碟中諜4》第三章 保時捷菩薩第四章 愛的軍隊第五章 相撲小姐第六章 德中購物游第七章 官僚木乃伊第八章 大壩上的輕騎第九章 恐怖!恐怖!第十章 在萬州的安靜日子第十一章 在地獄里的日子第十二章 站立迪斯科3000第十三章 四川好人第十四章 霸子和杜甫第十五章 從毛到道第十六章 第一次看見牦牛第十七章 西部荒地第十八章 非法入境者第十九章 拉薩七日第二十章 因為它就在那兒——珠穆朗瑪峰第二十一章 毛的大胡子

章節(jié)摘錄

  我決定去香啡繽咖啡館。到的時候里面已經(jīng)坐滿了老外?!袄贤狻笔侵袊藢ν鈬说目偡Q,字面意思應(yīng)該是“外國來的老家伙”。我的中文教材里說這個詞有表示尊重的含義,但我不是很確切是不是真的。我環(huán)視了一下四周。一個穿方格子襯衫加短褲的美國人站在門口的過道上正對著手機說他的位置,“對,在香啡繽。就是像星巴克那樣的一個咖啡連鎖店?!彼贿呎f一邊用另一只手不停地抓提他的褲襠。很奇怪的是中國男人很少有這個習(xí)慣動作。他們更喜歡在大庭廣眾之下胡嚕他們光著的肚子、摳腳丫子或是剔牙什么的,但是從來不去抓褲襠。為什么有這樣的區(qū)別,科學(xué)家們有空兒的話可以來研究一下。其實在香啡繽用早餐我心里有點兒不安。我覺得要做一次中國式的旅行應(yīng)該從吃中國早餐開始,可是我對此還不太適應(yīng)。雖然我吃東西沒什么忌口的,可中國的早餐還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首先是一碗沒什么味道的粥,一根油乎乎的像香腸一樣的油條,配菜不是腌制的咸菜絲兒,一坨黑咕隆咚的咸疙瘩,就是其他一些不好消化的小菜,最后還有一個硬邦邦的茶葉蛋。沒有咖啡,通常連茶也沒有,可以喝的只是甜豆?jié){,而且還不熱。我的第一堂真正的中國課是在一份金槍魚三明治和一杯熱牛奶咖啡下肚后才開始的——具體地說是在富萊德的房子里。我回去時房子里已經(jīng)來了不少中國工人,彼得手里拿著水平儀和尺子很激動地在他們中間走來走去?!皠偹蛠淼囊粯腔▓@門,”彼得看到我之后大聲地說,“真他媽的狗屁。鎖的位置沒有裝對,門側(cè)的插銷忘了帶來,鐵皮焊得也太粗制濫造了?!倍顷柵_的鑄鐵欄桿也有問題,不僅太小,而且是歪的,裝上以后晃來晃去?!斑@些你們都得統(tǒng)統(tǒng)拿回去,”彼得說,他的中國朋友澤普幫著給翻成中文。工人們認為欄桿還能修修,可以先在這兒擰擰然后在那兒再磨磨。“改改不就得了。差不多能用?!薄安畈欢唷痹谥袊粌H僅是一個詞,它代表了一種世界觀:不要說過分的完美主義對中國人來說是種折磨。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圍著世界跑的作家柯立思這次一個人在中國穿越了5000多公里。在《獨自在13億人中》一書中他把自己在中國的經(jīng)歷描寫得活靈活現(xiàn),讓讀者身臨其境?!  驳吕麃喫埂ぬ崧ˋndreas Thiemnn),《西德意志匯報》,2008年7月  柯立思的書用最精彩的口語寫成。他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同時也不怕去印證某些偏見:不管是對于生活在中國的傲慢的外國人,還是對于那些有時擁有無比的耐心,但又經(jīng)常絕對務(wù)實而且待人冷漠的中國人——這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源于真實生活的書?!  ⒗材取め瞬撸ˋriane Waelzer),北德國電臺,2008年8月  柯立思的《獨自在13億人中》是一本非常幽默的書。光怪離奇的故事層出不窮。一離開大城市,中國看上去真像是一個陌生的地方?!  窆亍ま鹜ぃ℅erhard Pretting),奧地利廣播電臺,2008年8月  微笑之國中形態(tài)各異的面孔在作者的筆下匯成一幅表現(xiàn)這個泱泱大國的印象派畫卷……語言十分流暢。作者用簡潔的句子描述他旅途的種種經(jīng)歷,時常讓人忍俊不禁。不管柯立思最終是否成了一個中國人,對讀者來講,能和他一起分享這個過程實在很令人欣慰。  ——安德利亞斯·克瑞穆拉(Andreas Kremla),《維也納人》雜志,2008年8月  毫無疑問這是近年來出版的最好的游記類書籍之一。  ——帝特·格閏靈(Dieter Croehling),《德國日報》,2008年8月

編輯推薦

  《獨自在13億人中:一次橫跨中國的旅行》:一個德國人眼中的中國,多家西方媒體鼎力推薦?,F(xiàn)代版的《馬可波羅游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獨自在13億人中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0條)

 
 

  •   聽幾個住在德國的朋友推薦買了這本書,一直在上下班的時候看,經(jīng)常會莫名其妙地笑出來。

    是一本很幽默的書,但又時常發(fā)人深思。從一個外國人的角度體會中國確實能給我們的認知提供很好的補充,就連我們習(xí)慣的旅游是什么含義都值得探討。

    如果作者能多說幾句中文,多對中國源遠流長的人文歷史有多一些的了解,他也許能寫出318過道的另一番景象。畢竟318是很多愛旅游人的向往?。?br />
  •   不錯,讓人從另外的視角了解中國。和德國人的思維
  •   一個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別樣,真實
  •   這真的只是一本個人游記,語言還蠻幽默,給人很真實的感覺,是少有能讓我讀得下去的一本旅游書。
    很是佩服作者不認識中文不會說中文,竟敢獨自穿越中國那么多個省市。
    可是看完以后心里并不舒服,書中更多的是描寫中國各地的臟、亂、差,雖然作者打著要做中國人,是毛主義分子的旗號,但實事上是內(nèi)心是十分看不起中國的,有很多諷刺的意味在里面。比如“我是不介意中國人隨地吐痰,但我介意他總是吐在我的褲子上”,雖然他說的那些都是事實,是我們司空見慣的。但被一個外國人說出來還是覺得難堪。
  •   等這本書很久了,一直想買。收到書,感覺非常好,全新。
  •   只有走過川藏線的人才會讀出感受吧
  •   這是朋友介紹的,報著比較大的希望看,不過好像沒有預(yù)期的那么好。翻譯水平及其一般,還有不通順的句子。沒事好玩可以看看,尤其是可以理解到一些老外對中國事務(wù)的看法和想法。
  •   許多的事情看起來簡單,但是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匆豢?,會有許多啟示。不錯。
  •   送人的,他沒怎么看!我很失望!書的樣子我看了,很不錯,覺得內(nèi)容應(yīng)該也不錯的,有時間我要回來自己看看。
  •   題目嘩眾取寵,內(nèi)容了無新意,像流水賬,沒什么可讀性。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