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年11月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作者:(英國)巴里·布贊(Barry Buzan) 頁數(shù):374 譯者:閆健 李劍,叢書主編:俞可平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安全研究涉及對人類基本生存狀況的思考,人類的安全狀況則直接反映了整個人類文明的演進程度。因而,安全研究理應是人文哲學和社會科學的基礎性研究之一。然而,長期以來,國際關系領域缺乏“元理論性”的安全研究,已有的安全研究僅僅局限于戰(zhàn)略研究領域,研究范圍和解釋效力都十分有限。換言之,理論建構的缺乏已經成為安全研究進一步深入的瓶頸所在。巴里.布贊教授所著《人、國家與恐懼》一書正是致力于在安全理論建構方面有所開創(chuàng)。布贊教授的努力表明,安全理論的建構不僅有利于國際安全研究的深入進展,而且有可能為整個國際關系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范式。
作者簡介
巴里·布贊,英國沃里克大學教授,哥本哈根大學和平與沖突研究中心主任,著名國際問題研究專家。布贊教授長期以來致力于國家安全和國際安全問題的研究,其對于歐洲和亞洲地區(qū)安全的研究,在學術界也頗有影響。主要代表作有:《人、國家與恐懼:國際關系中的國家安全問題》(Wheatsheaf,1983)、《戰(zhàn)略研究導論:軍事技術與國際關系》(Macmillan,l987)、《重鑄歐洲安全秩序:后冷戰(zhàn)時代歐洲安全圖景》(Printer Press,1990)。
書籍目錄
導論第一章 個人安全與國家安全 作為一種社會問題的個人安全 個人安全與國家的兩面性 作為一種威脅來源的國家 結語:個人安全與國家安全第二章 國家安全與國家性質 作為一種安全對象的國家 國家觀念 國家制度 國家的物質基礎 結語:強國家與弱國家第三章 國家不安全:威脅與脆弱性 威脅與脆弱性 不同領域中的威脅類型 威脅的識別 結語:威脅的模糊性第四章 安全與國際政治體系 國際無政府狀態(tài)的性質 國家的特征 體系結構在安全分析中的效用與限度 國際社會 結語:無政府狀態(tài)與安全第五章 地區(qū)安全 國家與體系之間:安全復合體 地區(qū)安全簡史 作為結構的安全復合體:變化的進程與后果 結語:安全復合體和政策分析第六章 經濟安全 國際政治經濟的本質 經濟安全的概念 經濟安全與國家 經濟安全與國際體系 結語:展望一個成熟的無政府政治經濟體系第七章 防御困境 防御困境的界定 防御困境的歷史進程 防御困境的持久性 ……第八章 實力一安全困境第九章 國家安全與國際安全:政策問題第十章 國際安全研究總論譯者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國際領域中大多數(shù)威脅涉及了諸多復雜因素,這使得它們的直接后果和深遠影響都很不確定。當威脅和反威脅措施開始互動時,復雜性又進一步增加了,這一進程最清晰地體現(xiàn)在軍備競賽和貿易戰(zhàn)中。即使信息沒有受到限制和扭曲,即使主觀感知和現(xiàn)實一致,盡管常常并非如此,威脅的復雜性依然是精確預測和評估的巨大障礙。本來客觀上很微小的事件,像蘇聯(lián)封鎖前往西柏林的通道,在蘇美對抗的大格局下也有可能被認為是具有重大象征意義的舉動;而客觀上的重大威脅,如全球氣候的變化,卻可能因為彌散性、不確定性和非常態(tài)而被等閑視之。官僚體系的積習、惰性和部門分工也侵蝕著這一進程。大多數(shù)國家的官僚機器對軍事威脅比對環(huán)境威脅更為敏感。此外,國家安全的負責人對威脅作最壞估計的傾向也加重了這些問題。最壞情況分析的優(yōu)越性不僅因為它體現(xiàn)著對體系中其他行為者謹慎的不信任——一種有歷史根據(jù)的立場,也因為它為國內資源分配的斗爭找到了一個有利的戰(zhàn)斗位置。
編輯推薦
《人、國家與恐懼:后冷戰(zhàn)時代的國際安全研究議程》:國際政治前沿譯叢。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