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3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作者:牛美麗 頁數:182
Tag標簽:無
前言
牛美麗博士的新作探討了零基預算(ZBB)這個在中國具有深遠意義的課題。這本書的重要性至少體現在如下四個方面:首先,它的研究對象是正在經歷一個非常歷史時期的中國的預算編制過程。中國目前正處于快速變革的時期,而這本書見證了中國歷史以及中國政府發(fā)展變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其次,這本書運用了比較的方法,深入地研究和對比了ZBB在中美公共管理中的應用。近來,比較研究的方法正逐漸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尤其是在公共預算領域。這本書有效地利用了這一思想方法,并且在比較的過程中,通過對ZBB實踐及其影響的剖析拓展了我們對行政改革整體的認識。這必將為醞釀實行預算改革的各國政府提供有益的參考。第三,這是一部關于預算編制過程改革的專著,而預算編制過程又是公共預算領域中最為歷久不衰的主題之一。在美國,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幾乎所有的總統(tǒng)都曾嘗試過至少一次聯邦預算編制過程改革。他們中有的取得了成功,有些則沒有。世界范圍內,各國政府也在實踐著多種類型的預算編制。
內容概要
零基預算(zero-based budgeting),作為一種決策理性的回歸,在公共預算演進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從實踐來看,零基預算并不是很成功,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期開始實行,到了80年代中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國外學者們的大量研究證明,零基預算并不適合公共部門采用。有趣的是,中國政府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開始大力提倡并推行零基預算。財政部建議中央部門編制部門預算時采用零基預算的方法。各級地方政府也掀起了零基預算改革的熱潮。那么,為什么零基預算——這種已經被理論和實踐檢驗并不適合公共部門采用的預算方法——會在中國興起?這是本研究的一個核心問題。為了找出答案,作者首先研究了美國零基預算的實踐,并且對美國零基預算改革的影響和利弊作了詳細的分析。接著,作者根據經濟條件、地理位置和實行零基預算進程的不同,選取了四個地方政府作為四個案例分別進行了個案分析和案例間的比較分析。研究結果顯示,雖然中國地方政府的官方文件宣稱零基預算已經在國內普遍實施,但是在實際的執(zhí)行過程中,中國的預算方法更像是目標預算(target-based budgeting),而非嚴格意義上的零基預算。通過零基預算在中國和美國實施情況的比較分析,可以看出,零基預算所依賴的理性決策原則和公共部門的預算決策過程差別很大。改革者的初衷并不是要建立一個完整的零基預算體系,而是要解決財政部門和支出部門之間的行政控制問題,即財政部門通過一系列規(guī)則的制定來規(guī)范支出部門的預算行為。同時,這項研究發(fā)現:財政能力、技術支持、組織學習能力和制度約束是影響地方政府預算改革的重要因素。也正是在這四個關鍵因素的影響下,中國的零基預算改革只是構建現代預算制度的一個起步階段。 本研究是一個描述性研究,因而采用了定性研究的設計,應用了綜合案例的方法。作者選取了兩個省和兩個市作為四個典型案例,同時也對美國和中國的零基預算改革進行了比較,探討了公共部門應用零基預算和公共部門預算決策的一般性問題。為了提高研究的有效性和可信度,作者運用了多種數據分析技術,包括多角策略(triangulation strategy)、同行審閱(peer review)和自我評估(self-evaluation)?! ”狙芯恐塾诹慊A算改革實踐,最終的目的是發(fā)現關于中國預算改革的一般性問題。從公共預算演進的過程來看,改革者們一直試圖通過預算方法上的技術革新來提高預算決策的科學性。但是,這些建立在理性假設基礎上的預算改革無一因遵照改革者的設計而取得徹底的成功,究其原因,就在于公共預算與私人預算有著本質的差別,它并非按照市場原則來分配資源。資金供給者與分配決策者的分離使得政府預算決策必須按照既定的規(guī)則和程序來制定,而這些規(guī)則和程序制定得是否合理,是否能夠真正約束預算參與者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客觀的預算環(huán)境。這個預算環(huán)境就是特定時期政府預算管理所面臨的現實條件,包括技術條件,也包括經濟的、文化的、組織的、制度的等多種條件。這些預算條件往往和改革者理想化的設計相沖突,使得基于理性設計的預算改革不能完全落實。因而,某一國家某一特定時期的政府預算管理實踐總是在理性的設計與現實的條件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
作者簡介
牛美麗,2005年獲得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公共行政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學副教授,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領域包括公共預算、比較公共行政。目前已經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多篇。
書籍目錄
序內容提要致謝第一章 導論 一、問題陳述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的問題 四、研究的重要性和意義 五、小結第二章 相關文獻綜述 一、零基預算的涵義 二、零基預算在美國政府預算體系中的運用 三、零基預算在中國的實施情況 四、小結第三章 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問題 二、研究的方法論 三、本研究的局限性 四、小結第四章 案例A 一、案例A背景描述 二、為什么選擇零基預算? 三、預算程序:有根本變化嗎? 四、零基預算在A省實施的影響及存在問題 五、結論第五章 案例B 一、案例B背景描述 二、開展零基預算改革的原因 三、預算程序 四、零基預算在B省實施的影響及存在問題 五、結論第六章 案例C 一、案例C背景描述 二、開展零基預算改革的原因 三、預算程序:“兩上兩下”還是“一上一下”? 四、預算編制方法:是零基預算嗎? 五、零基預算改革實施的影響 六、推進零基預算改革存在的問題 七、結論第七章 案例D 一、案例背景描述 二、實施零基預算改革的原因 三、預算程序 四、預算方法:是零基預算嗎? 五、零基預算改革的影響 六、案例D預算改革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 七、結論第八章 研究發(fā)現 一、跨案例分析 二、中美兩國實施零基預算的比較分析 三、重新解讀零基預算 四、中國的預算改革:到底是零基預算還是目標預算? 五、結論第九章 結論和進一步的討論 一、四個研究問題 二、影響中國預算改革的四個主要因素 三、未來的研究參考文獻附錄一:IRB審批表附錄二:訪談協議書附錄三:訪談問題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三、研究的問題本研究一共探討了四個問題:(1)中國地方政府為什么采用零基預算?(2)為了使零基預算能夠順利實施,中國地方政府預算體系的結構和預算程序作了怎樣的調整?(3)零基預算給中國地方預算體系帶來了什么影響?(4)如何比較零基預算在中國和美國的實施?零基預算在中國的實施比美國晚了20多年。當中國地方政府在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開始預算改革的時候,西方國家的其他預算方法,例如績效預算、計劃一項目預算的相關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可以為中國提供多種可供選擇的預算方法。而且,美國和韓國的實踐也反映零基預算在公共部門的預算體系中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那么,中國政府為什么仍然選擇零基預算呢?這是本研究的第一個問題?,F有的研究文獻表明,在不同的預算環(huán)境中,或者不同層級的政府,零基預算的實施都有所不同。那么在中國特定的預算制度下,地方政府是如何實施零基預算的?各地怎樣調整自己的預算支出結構,使用什么樣的預算程序來推行零基預算?這是本文回答的第二個問題。第三,既然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對零基預算寄予厚望,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推行零基預算,那么這種新型的預算方法給地方預算體系帶來了怎樣的影響?第四,Caiden(1978)認為,現代預算體制技術革新的失敗主要是因為改革者假設一種預算方法可以廣泛地適用于所有的預算環(huán)境。這就意味著,預算方法的革新必須考慮所處的預算環(huán)境,因此,比較地分析零基預算在不同預算環(huán)境下的實施情況不僅有利于加深對零基預算本身的理解,同時也有利于加深對不同預算環(huán)境下預算管理的理解。這是第四個研究問題。
編輯推薦
《中國地方政府的零基預算改革:理性與現實的沖突和選擇》:公共預算研究系列·3。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