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5 出版社:中國農業(yè)科技出版社 作者:周立 頁數(shù):62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在探討農村金融問題時,需要指出的僅僅是“農村”、“金融”兩大部門相互指責,相互競爭的談論模式。從農村金融成長的經(jīng)濟社會環(huán)境出發(fā),去考慮“農村金融”市場的改革和建設問題。至少,我們在推出一系列改良性方案的時候,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它只是改良性的,徹底的變革,遠非農村部門、金融部門內部所能解決。
作者簡介
周立,男,1970年3月生。中國人民大學農業(yè)與農村發(fā)展學院(原農業(yè)經(jīng)濟系)副教授(2002年至今)。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公共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后。復旦大學世界經(jīng)濟研究所和歐洲問題研究中心經(jīng)濟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中國國情分析、現(xiàn)代化進程、農業(yè)與農村發(fā)展、糧食安全與食品安全、糧食政治與食物主權、農民合作、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中國金融發(fā)展、農村金融、金融工程與衍生工具。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10多項研究。曾在美國、法國、意大利、俄羅斯、泰國等20個國家做過調查或訪問研究。著有《中國各地區(qū)金融發(fā)展與經(jīng)濟增長:1978-2000》(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發(fā)展的盡頭》(海南出版社2010年出版)等書。
書籍目錄
市場化進程中中國特色的經(jīng)濟、金融和農村金融(自序) 一、中國特色的經(jīng)濟——政府市場經(jīng)濟與政治經(jīng)濟學 二、中國特色的金融——錦上添花與流動性悖論 三、中國特色的農村金融——草尖金融與農村剩余剝奪 四、農村金融難題——用陌生人機制解決熟人社會問題 五、我們到底要什么? 六、市場邏輯與反市場邏輯 七、包含社會金融的一個社會改造方案第一章 中國農村金融體系形成與發(fā)展的邏輯(1978~2009) 第一節(jié) 中國的農村金融體系 第二節(jié) 有關農村金融體系及供求約束的文獻回顧 第三節(jié) 資金短缺條件下的儲蓄動員機器(1978~1996) 第四節(jié) 儲蓄動員角色的體制背景 第五節(jié) 資金形勢的方向性轉變(1996—2008) 第六節(jié) 資金寬裕條件下的政策調整 第七節(jié) 農村資金短缺依舊 第八節(jié) 如果欲支農、功夫在農外第二章 農村金融供求失衡與政策調整——廣東東莞、惠州和梅州調查第三章 新一輪農村利率改革成效與經(jīng)濟解釋第四章 農村金融體系的市場邏輯與中國經(jīng)驗第五章 由生存經(jīng)濟看農村高利貸的表達與實踐第六章 資金互助與窮人生計——7省11家農民合作社調查第七章 民間放貸人與資金互助社的互動——山東省湖莊調查第八章 種社區(qū)貨幣之困 得社區(qū)組織之果——河北省定縣翟城村調查隨筆第九章 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歷史考察第十章 新農村建設要突破金融改革的市場邏輯第十一章 農村信用社推行貸款五級分類的問題與影響第十二章 不缺錢 缺機制——評外資入股中國農村金融機構第十三章 農村金融新政與金融排異第十四章 如果欲支農,功夫在農外——論新農村建設的金融支持第十五章 流動性悖論與資本雇傭勞動——由農村金融與農村經(jīng)濟共生共存談起第十六章 北京市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重新構建國內案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