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七大宰相就是會掌權

出版時間:2012-2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作者:劉行光  
Tag標簽:無  

前言

前言作為我國古代最高行政長官,“宰相”位于群臣之首,素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美稱,曾經讓無數(shù)人費盡心機、朝思暮想。因為只要登上這個令人垂涎的位置,就意味著達到了權力的高峰之巔,就意味著擁有了對臣僚、百姓的生殺大權,就意味著擁有了對天下財富的支配之權。所以,追逐權力的、追逐名譽的、追逐地位的、追逐財富的人,全部都翹首向往著、覬覦著這個相位,為此他們不惜出賣朋友、傾陷同僚,不惜放棄人格、卑躬屈膝,不惜使出渾身解數(shù)、費盡一生心力。其實,所謂的宰相并不是實際設置的官職,而只是對國家行政首腦的一種泛稱(歷代只有遼代實有宰相一職)。各個朝代的宰相都另有具體名稱,而且各種各樣,名目繁多,先后出現(xiàn)過丞相、相國、大司徒、中書令、尚書令、同平章事、參知政事等。到了明代,宰相的職務被廢除,由皇帝親自處理國政。但天下的事情太多,皇帝實在忙不過來,只能設置內閣大學士輔佐自己。后來閣職漸重,大學士成為事實上的宰相。于是,明、清習慣上都稱授大學士為拜相。盡管名稱有這樣那樣的變化,但宰相的職責是萬變不離其宗的,那就是為皇帝制定治國綱領和方針政策,總理國家的政治、軍事、外交事務,領導和監(jiān)督其他官員。在中國封建社會君主專制時代,國家的治亂興衰不僅僅在于君主的英明與否,宰相任用是否得當也很關鍵。一個英明的君主,必有賢相輔佐,像秦始皇與李斯。如果君主年幼無能,有一二賢相輔弼,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把國家治理好,如宋神宗與王安石、明神宗與張居正。若君主昏庸,又無賢相,那就難逃衰敗的厄運了,如宋徽宗與蔡京。所以,宰相在君主專制制度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乍然看上去,宰相為百官之長、群僚之首,威風得很。其實處在權力頂端的宰相們日子并不好過,一方面宰相大位有多少人在覬覦著;另一方面,再怎么機巧有時也難免體會不到皇帝的心思;再則,處理具體事務又不能出現(xiàn)大大的紕漏。凡此種種,都使宰相這種職業(yè)成為一種跳鋼絲、走刀尖的玩命游戲。宰相們既是帝師,又是奴仆;既為虎作倀,棄道德如敝屣,又小心翼翼,稍一不慎,自己也就成了祭壇上的犧牲品。但是不管怎么說,由于宰相們的特殊地位,他們或大或小都成了歷史上的名人,他們在帝王的直接授意下,行使著帝王所賦予的一切行政指揮大權,是朝廷中一言可興邦、一言亦可喪邦的鼎足重臣。然而宰相是不能世襲的,他們大都才思敏捷、智謀過人,上能輔佐天子、下能駕馭群臣。從秦代至清朝兩千多年的歷史中,有案可查的宰相共有一千多位,本書從中精選出了七位,多方位、多視角地向讀者介紹了他們治國安邦的智慧。全書以自秦至清的朝代先后為序,每代的宰相也以任職先后為序,一相一傳。每篇小傳的內容包括宰相的家庭情況、政務作為、性格嗜好、趣聞軼事以及死亡原因等,均基于史實,以政事為主,兼及經濟、文化、生活,熔知識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爐,希望能為現(xiàn)代人的修身明志與施展抱負起到一定的借鑒、啟示作用。把宰相們的經歷編寫成一部書稿,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由于時間跨度長,許多重大而且生動的史實被埋沒了,如要力圖堅持“史家筆法”,就免不了有些“捕風捉影”、妙筆生花,有些還帶有文藝色彩。書中可能會有這樣那樣的疏忽遺漏之處乃至缺點錯誤,祈望廣大讀者指教。

內容概要

  他們享受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尊貴顯赫,
  他們承擔著「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巨大風險,
  他們化解著百官同僚們發(fā)出的明槍暗箭,
  他們在歷史的舞臺上主演了一幕幕血雨腥風的斗爭。
  并對宮闈生活做了細致的刻畫。
  作為我國皇權社會的最高行政長官,「宰相」是整個國家的「二把手」,素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美稱。這個職位曾經讓無數(shù)官場中人每次醒來的時候總是流著哈喇子,因為只要登上這個寶座,就意味著一個人的「公務員」生涯干到頂峰了,就意味著擁有了對臣僚、百姓的生殺大權,就意味著擁有了對天下財富的支配之權。
  體會百官之長、群僚之首的悲喜人生,回味運籌帷幄、扭轉乾坤的權力角逐,感悟叱咤風云、治國理政的雄韜偉略,學習為人處世、審時度勢的生存智慧。細致的刻畫。

作者簡介

  劉行光,自幼醉心文學,惜乎資質魯鈍。大學畢業(yè)后,懷揣夢想來京。信奉「勤能補拙」的古訓,多年來筆耕不輟,已編撰出版的作品有《打破砂鍋問到底》、《中國通史》、《我是魔術師》、《誠學篤行——與大學生談人文素養(yǎng)》等。

書籍目錄

第一位宰相:李斯
 榮辱交織、功過昭著的權謀家
 一、不滿現(xiàn)狀,上蔡布衣求教荀門
 二、秦宮進言,丞相門客再攀高枝
 三、盡心輔主,李長史上書諫逐客
 四、嫉賢妒能,李廷尉設計害韓非
 五、天下初定,李斯出策鞏固帝業(yè)
 六、助紂為虐,大秦丞相血濺咸陽
第二位宰相:諸葛亮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千古賢相
 一、身世坎坷,諸葛臥龍締結姻緣
 二、三顧茅廬,南陽布衣義辭隆中
 三、出使江東,幾番舌戰(zhàn)聯(lián)吳抗曹
 四、劉備辭世,諸葛丞相輔孤治蜀
 五、決計南征,孔明攻心七擒孟獲
 六、北伐驚濤,諸葛亮病逝五丈原
第三位宰相:狄仁杰
 左右逢源、興復大唐的護國良相
 一、上調中央,仁義仁杰公正執(zhí)法
 二、則天當權,仁杰機智巧妙周旋
 三、心系李唐,仁杰無辜身陷囹圄
 四、大難不死,狄仁杰再次為宰相
 五、多方努力,勸諫武皇重立太子
 六、迎歸廬陵,一代名臣含笑九泉
第四位宰相:王安石
 執(zhí)拗堅毅、銳意變法的改革家
 一、初入仕途,臨川少年嶄露頭角
 二、地方從政,拗書生屢辭做京官
 三、躊躇滿志,安石為相主持變法
 四、經受考驗,新法推行終見成效
 五、變法遇阻,爭議宰相被迫離職
 六、屢受打擊,王安石黯然辭相位
第五位宰相:張居正
 掃除積弊、生榮死枯的救時宰相
 一、處心積慮,張居正終登首輔位
 二、長袖善舞,內閣首輔權勢煊赫
 三、為求富強,大刀闊斧實行改革
 四、門生發(fā)難,張居正謹慎渡危局
 五、宦途多艱,父死奪情再遭彈劾
 六、鞠躬盡瘁,一代名相死后蒙冤
第六位宰相:曾國藩
 老于世故、官運亨通的湘軍統(tǒng)帥
 一、時來運轉,湘鄉(xiāng)寒儒終為翰林
 二、躋身六部,曾侍郎回鄉(xiāng)創(chuàng)湘軍
 三、出師受挫,曾大帥打磨“私家兵”
 四、壯心未已,曾國藩出山奪安慶
 五、功成名就,三朝元老自翦羽翼
 六、諸事不順,曾國藩郁悒死兩江
第七位宰相:李鴻章
 毀譽參半、備受爭議的晚清名臣
 一、弄巧成拙,弱書生從戎事不順
 二、組建淮軍,李鴻章坐鎮(zhèn)上海灘
 三、后來居上,淮軍統(tǒng)帥功成名就
 四、國弱圖強,鴻章辦洋務強海防
 五、強大海軍,北洋大臣艱難前行
 六、北洋悲歌,李中堂命殞賢良寺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第一位宰相李斯榮辱交織、功過昭著的權謀家為了追求榮華富貴,他可以再攀高枝;為了獨享榮華富貴,他可以剪除同僚;為了保住榮華富貴,他可以毒殺同門;為子留住榮華富貴,他可以出賣自己的靈魂。機關算盡,最后卻被屠殺在自己所追求的名利場。他是秦始皇的重要輔臣秦朝的開國丞相——李斯。小檔案姓名字號:李斯,字通古籍貫:河南上蔡西南出生日期:公元前280年逝世日期:公元前208年屬相:蛇職業(yè):秦王朝丞相父親:諸葛珪,國家官員母親:章氏,家庭婦女妻子:玉娘代表作品:《諫逐客書》

編輯推薦

《中國古代:七大宰相就是會掌權》以人為經,展現(xiàn)宰相仕途的跌宕起??;以事為緯,展現(xiàn)封建王朝的更迭交替;以史為據(jù),展現(xiàn)中華民族的滄桑過往。宰相是皇帝家天下的大管家,他們波譎云詭的命運牽動著時代的脈搏,他們風云變幻的人生影響著王朝的興衰。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古代七大宰相就是會掌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0條)

 
 

  •   特價時購買,非常劃算,很想好好了解一下歷史上的幾位有作為的宰相,應該不錯,值得一讀?。。。?/li>
  •   歷史啊,,,很久沒看了,一時興起就買了。
  •   書很厚比想像中要厚,總的感覺還可以,內容方面只看了前面的介紹
  •   媽媽很喜歡看覺得很有幫助
  •   還有幾本這系列的書,看完這二本再買
  •   補充補充中國史,以后茶余飯后還能吹吹牛!書特別厚 也沒仔細看,不過現(xiàn)在看了一點 多少知道點東西 買的時候也不貴,挺好的,。
  •   還沒看,看樣子不錯!
  •   趣味性,
  •   這本書還不錯,這是幫朋友買的。
  •   內同通俗易懂,使歷史不再冰冷,充滿了人性的溫度,可以很好的了解古代宮廷的權謀斗爭贊一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