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5 出版社:中國華僑 作者:鐘茂森 頁數(shù):404 字數(shù):40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孝經(jīng)》研習報告,是鐘茂森教授多年來學習、力行孝道,融匯儒釋道三家之圣解,而做的修學心得匯報。本書是一份孝親尊師的心得報告,其緣起是慈母志愿、恩師慈命。古德云:“閨閫乃圣賢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辩娊淌诘哪赣H非常注重孝道,特別從小培養(yǎng)他學習、領(lǐng)悟《孝經(jīng)》,而當1984年教授還是十一齡童的時候,就能夠在春節(jié)家庭文化聚會中,宣讀自己對《孝經(jīng)》十章“事親五致”的學習體會,稚嫩的文字中,不僅有對經(jīng)典的悟處,更可貴的是體現(xiàn)了家道的承傳。教授在傳統(tǒng)家道中,耳濡目染,自幼順承母教,于當今之世,示范孝行,光輝孝道。四年前慈母即志愿,希望兒子放棄終身教授工作,跟隨恩師學習,并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把《孝經(jīng)》講解一遍。鐘教授自十九歲起,與母親追隨恩師,近年來投身圣教,更得恩師的悉心教導(dǎo)與栽培,學習并報告儒釋道經(jīng)典心得體會多部?!胺蛐?,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光大倫理道德教育,自當始于孝道。今承蒙恩師慈命,教授將力行孝道之心得,學習《孝經(jīng)》之體會和盤托出,向各位朋友匯報和分享。因此,《孝經(jīng)》研習報告,是教授成就母志與報答師恩的一項責任和使命。
內(nèi)容概要
《孝經(jīng)》研習報告,是鐘茂森教授多年來學習、力行孝道,融會儒釋道三家之圣解,而做的修學心得匯報。 本書是一份孝親尊師的心得報告,其緣起是慈母志愿、恩師慈命。 本報告依從五重玄義,即按照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教五個方面作研習。釋名就是逐字解釋名題;辨體就是辨明本經(jīng)的體性和基本的原理,判為“以道為體”;明宗就是明了本經(jīng)所指出的修學方法;判教,就是判定教學課程地位,判定為圣學之根。 接著,教授以嚴謹之治學風范,綜述了歷代帝王對《孝經(jīng)》的尊崇,以及歷代大儒對《孝經(jīng)》所作的注、疏、述義、序文。述及唐朝玄宗皇帝,去煩取精,博采眾儒義理之允當者,親自注解《孝經(jīng)》即《玄宗御注》;宋儒邢咼為《玄宗御注》又做注解,稱《正義》。后世推唐玄宗及邢咼對《孝經(jīng)》的注疏為最權(quán)威,所以教授也是在繁多冗雜的參考資料中,選定《注疏》作為研習參考,并佐以東漢鄭玄、南梁皇侃、隋朝劉炫等大儒之相關(guān)論述,為我們選取精要、易解之章句,解析《孝經(jīng)》,帶我們深入寶典之一十八章。
作者簡介
鐘茂森博士,1973年生于中國廣州,1995年畢業(yè)于中國廣州中山大學,獲經(jīng)濟學學士學位;1997年獲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99年獲該校金融博士學位。先后在美國德州大學及肯薩斯州州立大學任教四年;2003年移居澳洲,在澳洲著名的昆士蘭大學商學院任教
書籍目錄
前言孝經(jīng)(經(jīng)文)本經(jīng)概要 講題確定 研習緣起 儒釋道學 同出一原 天臺體例 五重玄義 一、釋名 二、辨體——以“道”為體 三、明宗——事親事君立身 四、論用——宇清國安家和人樂 五、判教——圣之根人之行開宗明義章第一 解釋章題 綜述主旨 一、逐字逐句 開解章題 二、綜述諸章 闡明關(guān)系 依循古論 解析章句 一、設(shè)置情境 垂之來裔 二、至德要道 教之由生 三、人子之身 血脈相承 四、立身行道 揚名顯親 五、行孝盡忠 一體一心 六、常念祖恩 修道立德天子章第二 解釋章題 綜述主旨 依循古論 解析章句 一、孝道真諦 人我一體 二、愛敬父母 尊重他人 三、天子德教 惠及四海 四、天子慶善 澤福萬民諸侯章第三 解釋章題 簡析主旨 一、不驕不危 有度不溢 二、不危不溢 富貴長守 三、戒慎恐懼 基業(yè)長存 依循古論 解析章句 一、世界首富 用錢智慧 二、華人首富 恪守母教 三、知所先后 則近道矣卿大夫章第四 解釋章題 簡析經(jīng)文 一、服飾身表 等差有禮 二、言語行為 不敢違禮 三、守法遵道 無怨無惡 四、三者皆備 守其宗廟 五、夙夜恭謹 敬事君上 依循古論 解析章句 一、謹慎不敢 遵循道統(tǒng) 二、服飾守分 古禮今用 三、顏子問仁 克己復(fù)禮 四、行有怨惡 反求諸己 五、言行樞機 出己加人 六、言行表象 心念內(nèi)府 七、念念為善 天下歸仁士章第五 解析章名 綜述文義 依循古論 解析章句 一、愛母敬父 取敬事君 二、孝悌順長 移之事君 三、君子立德 不辱先祖庶人章第六 解釋章題 綜述主旨 依循古論 解析章句 一、時空地位 事親無礙 二、天子庶人 孝無終始三才章第七 解析章題 概述主旨 依循古論 解析章句 一、夫子慈憫 極言孝大 二、孝為本性 天經(jīng)地義 三、天明地利 恒常有則 四、法則天地 政教化成 五、因天法地 見教化民 六、君愛其親 則人化之 七、眾慕德義 起心行之 八、君行敬讓 人化不爭 九、札樂德治 民心和睦 十、示好引之 示惡以止 十一、引用《詩經(jīng)》 重申章旨孝治章第八 解釋章題 綜述主旨 依循注疏 解析章句 一、孝治萬國 以事先王 二、諸侯之國 愛民事君 三、孝道持家 以事其上 四、親安鬼享 慎終追遠 五、災(zāi)亂不生 天下和平 六、明王孝治 化行天下 七、以孝治國 和諧世界圣治章第九 解釋章題 綜述主旨 依循注疏 解析章句 一、曾子請益 引入下文 二、天地之間 人貴孝行 三、萬物天生 人倫父始 四、嚴父配天 落實孝道 五、郊祀配天 尊崇始祖 六、明堂配帝 四海來祭 七、夫子重申 孝德為大 八、親敬父母 天然性德 九、因循性德 圣教之源 十、天性施教 政教和順 十一、父子君臣 生續(xù)臨重 十二、愛敬其親 身教化眾 十三、違背性德 民無法則 十四、謹守善道 免致災(zāi)禍 十五、不義富貴 視之浮云 十六、君子六事 不悖禮法 十七、六事完備 導(dǎo)引民眾 十八、德教政令 愛敬而成 十九、引用《詩經(jīng)》總結(jié)全章紀孝行章第十 順承前章 簡述主旨 依循古論 解析章句 一、落實孝道 事親五致 二、養(yǎng)則致樂 悅親盡孝 三、病則致憂 竭力療親 四、喪則致哀 痛悼親恩 五、祭則致嚴 莊嚴肅穆 六、五致皆備 心意圓滿 七、事親三不 真實學問 八、三者致禍 皆為不孝 九、三者不除 雖養(yǎng)不孝 十、家道有孝 幼承五致五刑章第十一 闡明章旨 列述五刑 一、三千罪條 不孝最大 二、要挾君長 身敗名裂 三、毀謗圣賢 無法可依 四、心無孝道 如樹無根 五、人有三惡 不孝大亂廣要道章第十二 邢昺《正義》簡述章旨 依循古論 解析章句 一、教民孝悌 親愛禮順 二、音樂藝術(shù) 轉(zhuǎn)變風俗 三、禮正人倫 安定和睦 四、領(lǐng)導(dǎo)媒體 札樂安民 五、禮本為敬 誠中形外 六、君臣父子 敬悅相感 七、敬寡悅眾 此謂要道廣至德章第十三 順承要道 綜述章旨 依循古論 解析章句 一、行孝于內(nèi) 教化于外 二、孝心廣被 諸父己父 三、教以悌道 諸兄己兄 四、教臣忠孝 以敬人君 五、君行有德 民之父母廣揚名章第十四 順承前文 綜述主旨 依循古論 解析章句 一、事親能孝 忠可移君 二、事兄友悌 順可移長 三、孝忠本善 家理外治 四、三德于內(nèi) 名傳于后諫諍章第十五 解釋章題 綜述章旨 依循古論 解析章旬 一、曾子請問 深入孝理 二、過而不爭 理所不可 三、天子無道 爭臣保之 四、諸侯無道 爭臣保國 五、大夫無道 爭臣保家 六、士有爭友 身保今名 七、君父不義 不可不爭 八、推而廣之 不義當爭感應(yīng)章第十六 解釋章題 綜述主旨 依循古論 解析章句 一、孝事父母 天明地察 二、長幼有序 上下和睦 三、孝悌有禮 至誠感神 四、天子有尊 言有父兄 五、不忘宗親 孝悌亨通 六、引用《詩經(jīng)》 結(jié)束全章事君章第十七 解釋章題 綜述主旨 依循古論 解析章句 一、進則盡忠 退而補過 二、順美救失 揚善隱惡 三、君義臣忠 上下相親 四、事君之道 盡忠為國喪親章第十八 解釋章題 簡述主旨 依循古論 解析章句 一、喪親六事 哀戚之情 二、死不傷生 圣人之教 三、三年之喪 達禮有終 四、棺槨衣衾 舉之為禮 五、陳其簋簋 以示哀戚 六、痛切哭泣 哀送父母 七、占卜風水 安葬父母 八、祭祀父母 以時思之 九、生死義備 事親為終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由于母親的培養(yǎng)教育,我的小學中學都非常順利,成績也非常好。小學畢業(yè),是以廣州市黃埔區(qū)第一名的成績考上重點中學——華南師大附中;中學成績也很優(yōu)秀,順利考上了全國著名的高校中山大學,讀國際貿(mào)易經(jīng)濟專業(yè);上了大學以后,母親就鼓勵我要出國留學,要學好本事,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且母親對我講:“我要做博士的媽媽?!币驗槟赣H的這個志向,所以大學期間一直在做準備。1995年,二十二歲,大學一畢業(yè)就很順利地到美國留學,攻讀碩士,接下來就是讀博士。臨行前,想到在孩童時代念的《游子吟》,這回真的自己要做游子了,就安慰母親說:“媽媽,您好好地保重,等我七年?!碑敃r,母親已經(jīng)跟父親離異,我跟母親相依為命,我走后,母親就是一個人生活。但是為了成就兒子的未來,母親愿意甘受寂寞。茂森也體會到母親的用心良苦,所以跟母親保證說:“您等我七年!”因為七年的時間可以把碩士和博士完成。在美國,一般來說,讀一個碩士要兩到三年,讀一個博士要四到五年,正常情況下,七年可以把碩士和博士都拿下來。在美國留學期間,因為時時刻刻都想到要報母親的恩,實現(xiàn)母親的志愿,所以讀書也很用功,成績都很優(yōu)秀,一般都是全班第一名,在學校也拿到獎學金。沒有獎學金就很難支付昂貴的學費和生活費,獎學金對我?guī)椭艽?。我記得每個月獎學金能拿到八百美金,對一個留學生來講,這算是不錯了,可以把學習和生活維持得很好。記得當時為了省錢,生活也很勤儉。母親曾教導(dǎo)我要學習范仲淹,范仲淹是“斷齏劃粥”,生活很簡單,在書院里面讀書,一天就煮一鍋粥,凍成塊,再切點咸菜沫,叫齏,撒在粥上,把粥分割成幾塊,每餐吃一塊,這就是斷齏劃粥。我把八百塊錢獎學金也來“斷齏劃粥”,分成三份:兩百美金給母親寄回家;一百美金寄給我父親,雖然他又成立了自己的家庭,但是我對他依然是孝敬;另外剩下的五百塊錢再繼續(xù)分,除了自己的生活費、學費,能夠每個禮拜給母親打一次長途電話,有時候要打一個多小時,長途電話費是我支付最多的開支。再省些錢,每年可以回家探望父母,作為路費、買機票。所以當時就租最便宜的房子,冬天房子里冷,不開暖氣,夏天熱,也不開空調(diào)。為什么?舍不得,為了省錢。我留學的行李有限,只帶了一條毛毯,棉被在美國的價格比中國高,也不舍得去買。冬天冷的時候,毛毯不夠蓋,就把所有的衣服都壓上,甚至把書本都壓上來。那時好多中國留學生一起住,我記得剛剛?cè)サ臅r候,有一位學長畢業(yè)了,他的高壓鍋用了好多年,已經(jīng)不高壓了,鍋頂?shù)闹劐N子都不見了,準備扔掉。我就跟他講:“別丟掉,你就送給我吧?!蔽揖湍弥@個不高壓的高壓鍋,做菜、做飯、煮湯,什么都用它,一用就是四年。(五)持戒有定 學業(yè)早成同學們看我這么省,又看到我有兩件事情不省:一個是打電話,一個就是每年必定回家探親,不省路費。他們都跟我半開玩笑的說:“你要是把這些錢都省下來,就能買部汽車了,買部二手車是沒問題的。”我沒有買汽車,上學騎著一輛小的自行車,風雨無阻,但是心里很踏實。在留學期間,心里就只存著一個目標:趕緊完成學業(yè),然后孝敬父母,奉養(yǎng)父母。為了專心學習,我給自己定了七條戒律,所謂“七不”:第一不看電影電視,第二不逛商場,第三不留長頭發(fā),第四不穿奇裝異服,第五不亂花錢,第六不亂交朋友玩樂,第七不談戀愛。生活看起來很枯燥,但是在這枯燥的環(huán)境里,反而人的進取心更強,因為志向非常堅定,所以學習很順利,成績也很優(yōu)秀,結(jié)果四年就把碩士和博士的課程全部完成了。原來跟母親承諾是七年,四年就完成了。當時我們學校的一些老師,包括我的博士生導(dǎo)師都很贊嘆:“在我們學校,這么快速完成碩士、博士學業(yè)的,你還是頭一位?!保┦聵I(yè)有成 孝為本源因為成績很優(yōu)秀,做的研究、出的成果也很顯著,因此在導(dǎo)師的有力推薦下,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博士畢業(yè)一般是在大學教書,當時定在德州大學一個分校做助理教授。博士還沒畢業(yè),工作就已經(jīng)確定了,這讓很多留學生非常羨慕。博士畢業(yè)前,我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母親接到美國來,特別請她參加我的博士畢業(yè)典禮。
后記
鐘茂森教授融儒釋道三家之教,綜歷代帝王、大儒之述,又援引古今中外之孝行案例,融合自己幾十年力行孝道之體悟,匯集成《孝經(jīng)》研習報告。研習《孝經(jīng)》體解圣境。洋洋幾十萬字的文稿,讀來曉暢通達,理事圓融,于宇宙人生之真相中,深入淺出,領(lǐng)略圣人先哲慈悲之余,有緣讀者定有先祖與我同在之慨!此前,筆者曾有緣淺解《孝經(jīng)》,因德能淺陋,深感艱澀,圣賢之宏深義理未能釋之一二。而今鐘教授深解意趣,以金融教授身份,示現(xiàn)孝親尊師、悲天憫人、志在圣賢的情懷,不負師長與大眾的殷殷期待,慧開智顯、解法如如,其風范讓人油然而生欽敬,我們慚愧后學,惟有感念祖恩,以恭敬、惜緣之心學習本研習報告。一個多月以來,徜徉于報告文稿,半之以聽看本報告之影音視頻,深覺受益終生,乃至此后生生世世……一個故事、一封書信,讀、聽多次,每一次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淚濕幾度不可自已!其間滋味,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編輯推薦
《研習報告》是一份孝親尊師的心得報告,其緣起是慈母志愿、恩師慈命。報告依從五重玄義,即按照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教五個方面作研習。孝道是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法寶,百善之首,立國之基!孔子: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jīng)》。唐玄宗親自注解《孝經(jīng)》曾國藩把《孝經(jīng)》下發(fā)到每一位士兵的手里。李嘉誠:用《孝經(jīng)》的思想,做企業(yè)管理。 《孝經(jīng)》研習報告,是鐘茂森教授多年來學習、力行孝道,融會儒釋道三家之圣解,而做的修學心得匯報。鐘茂森教授講述:《孝經(jīng)》篇幅簡短,計一千七百九十尋字,然字字珠璣,旨趣深遠,義理宏深,而對德無出其右,明王以其治則天下和平。幾千年前,至對先師,恐后人不能深解經(jīng)義,學文而不力行,著《六經(jīng)》,道德仁義之辭章,又慈悲述作《孝經(jīng)》一十八章,旨在教誡后人解行相就,知行合一?!缎⒔?jīng)》總匯六藝,總述德、行、義,為至圣先師之行六,受歷朝歷代之帝尊儒崇,是整個儒家學問之根,乃千經(jīng)萬論之本源,以孝漢身、治家、治國、平天下,則(字清,國安,家和,人樂),孝道是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法寶。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