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作者:樊小蒲 編著,趙強 編著,蘇婕 編著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科學名著與科學精神》擷取世界自然科學發(fā)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科學名著各10部,從充滿科學智慧的《墨經》到復雜巨系統(tǒng)方法論的《論系統(tǒng)工程》,從奠定形式邏輯基礎的《工具論》到將高深的理論物理通俗化的《時間簡史》,無不閃耀著科學的光芒。
作者簡介
樊小蒲,男,山西人,碩士,副教授,1999年畢業(yè)于陜西科技大學。近年來發(fā)表論文10余篇,參編著作2部;授權發(fā)明專利3項及實用新型專、利9項。 趙強,男,陜西人,碩士,講師,2004年起在陜西科技大學化工學院任教。 蘇婕,女,陜西人,碩士,助教,2005年起在陜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任教。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科學精神 第一節(jié) 關于科學 一、科學的界定 二、科學的本質 三、科學的功能 第二節(jié) 關于科學精神 一、科學精神的界定 二、科學精神的本質 三、科學精神的功能 第三節(jié) 科學精神的當代價值 一、科學精神的經濟價值 二、科學精神的政治價值 三、科學精神的文化價值 四、科學精神的個體價值 第四節(jié) 中國科學精神的反思 一、中國科學精神的缺失 二、中國科學精神的重建 第二章 中國科學名著 第一節(jié) 中國古代科學名著 一、《墨經》 二、《九章算術》 三、《夢溪筆談》 四、《本草綱目》 五、《天工開物》 六、《徐霞客游記》 第二節(jié) 中國近現(xiàn)代科學名著 二、《中國建筑史》 一、《錢塘江橋》 三、《地質力學概論》 四、《論系統(tǒng)工程》 第三章 外國科學名著 第一節(jié) 外國古代科學名著 一、《工具論》 二、《幾何原本》 三、《天球運行論》 第二節(jié) 外國近代科學名著 一、《關于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 二、《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三、《化學原論》 四、《物種起源》 五、《電磁通論》 第三節(jié) 外國現(xiàn)代科學名著 一、《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淺說》 二、《時間簡史》 后 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關于物理學,《墨經》涉及了力學、光學、聲學等古代物理學的幾乎所有分支,給出了不少物理學概念的定義,并有許多重大的發(fā)現(xiàn),總結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學定理。丁肇中①在領取諾貝爾物理學獎時感慨道“墨子在公元前四世紀就曾研究光和物質的相互作用。”②《墨經》中記錄的光學實驗,無不與近代光學實驗有著驚人的相似性。 墨子首先給出了力的定義,說:“力,刑(形)之所以奮也?!保ā赌浬稀罚┮簿褪钦f,力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即使物體運動的作用叫做力。對此,他舉例予以說明,說好比把重物由下向上舉,就是由于有力的作用方能做到。(我們現(xiàn)在知道,力不是產生運動的原因,而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作者注)同時,墨子指出物體在受力之時,也產生了反作用力。例如,兩質量相當的物體碰撞后,兩物體就會朝相反的方向運動。如果兩物體的質量相差甚大,碰撞后質量大的物體雖不會動,但反作用力還是存在。 接著,墨子又給出了“動”與“止”的定義。他認為“動”是由于力推送的緣故,更為重要的是,他提出了“止,以久也,無久之不止,當牛非馬也”的觀點,意思是物體運動的停止來自于阻力阻抗的作用,如果沒有阻力的話,物體會永遠運動下去。這樣的觀點,被認為是牛頓慣性定律的先驅,比同時代全世界的思想超出了1000多年,也是物理學誕生和發(fā)展的標志(亞里士多德曾認為力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沒有力物體就不會運動,而停止是物體的本性,這樣的觀點是符合常人觀測的結果的,卻是膚淺和錯誤的)。
編輯推薦
《科學名著與科學精神》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作者歷經3年,重新編譯、整理的這些科學名著均由作者簡介和名著導讀兩部分構成,其中名著作者主要介紹名著作者的主要貢獻和社會、文化、家、庭背景,名著導讀包括原文的精華內容解析和蘊含的科學思想等。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