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僅靠勤奮

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宿春禮 光明日報出版社 (2012-01出版)  作者:宿春禮  頁數(shù):226  

前言

長久以來,我們都信奉一種“老黃?!彼频那趭^精神,用“愚公移山”、“聞雞起舞”、“懸梁刺股”和“鐵杵磨針”的故事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奮被當成了成功的敲門磚,它讓我們堅信,只要勤奮,就一定能夠成功。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勤奮的信念被無數(shù)希冀輝煌的人所信奉。    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對于成功來說,勤奮的作用是不是被夸大了?    很多人“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輩子,到頭來卻依然固守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他們比很多人都勤奮,像老黃牛一般埋頭苦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對他們而言,勤奮和收獲是不成正比的,這是為什么?    還有一些人,他們也很勤奮;但是他們卻是用一份的投資,獲得了十倍甚至千百倍的收益。像比爾·蓋茨、巴菲特、李嘉誠、松下幸之助……這些響當當?shù)娜宋铮麄冇脦资甑臅r間積累了別人難以想象的財富。而他們之中,很多人都是白手起家,與我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究竟是怎樣的魔力,使上帝如此偏愛他們,給予他們這樣慷慨的饋贈?    事實已經(jīng)很清楚,勤奮未必就能成功,成功也不只是依靠勤奮。勤奮是我們走向成功的必備品質(zhì)之一,但是,勤奮卻不是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對于很多人來說,,他們整日埋首于工作中,孜孜不倦、日夜辛勞,但他們卻依然沒有改變。因為他們的勤奮缺乏遠見,循規(guī)蹈矩,獨守自己的小小天地中,結(jié)果只是在自己的小圈子中打轉(zhuǎn)。很多時候,這些勤奮者只是重復著簡單而繁重的體力勞動,結(jié)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麻木而冷漠地過著平庸的日子。這種看似勤勞的行為,其實是思想上的懶惰,沒有熱情,沒有思考,他們的頭腦在這繁重的勞動中變得越來越愚鈍,沒有了創(chuàng)造力的填充,他們的生活就如一潭死水,無法激起人生的波瀾。    這樣的人即使再勤奮也不能夠得到成功的青睞。    “勤奮=成功”的神話只存在于一定的環(huán)境中,那就是有了正確的方向、明確的目標、高效能的行動和良好的機遇等,而成功的人很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并且也照此做了。    像比爾·蓋茨、巴菲特等成功的人一直都在踐行著這樣一個道理:    若想勤奮有所成,就必須善于思考和選擇,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成功之路。須知,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勤奮要用在點上。古今中外,這種例子比比皆是。    蒲松齡在科場上一生失意,若是他依然執(zhí)著,貪圖功名,那么即使再勤奮也不過是步范進的后塵,更不會有曠世奇書《聊齋志異》的出現(xiàn)。    陳景潤為了證明哥德巴赫猜想,整整演算了兩麻袋的草稿,但這是建立在他正確的思維基礎上。若是他的演算方法錯誤,即使再多的努力,也無法攻克這一數(shù)學難關。    愛因斯坦是科學界的泰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猶太國家以色列建立之初,他們曾邀請這位享譽世界的猶太偉人擔任總統(tǒng)。如果愛因斯坦當時答應,那么這個世界上便多了一個失敗的政客,而少了一位引導科學界的先知。    馬克·吐溫曾經(jīng)在商路上努力打拼,卻屢戰(zhàn)屢敗,后來在妻子的勸告下棄商從文。這樣才使世界上少了一個失敗的商人,多了一位偉大的作家。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我們不能否定勤奮的作用,勤奮確實是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它并非是唯一的,也不是最重要的。就好比說植物的生長,土壤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時也必須有陽光、空氣、水分等,只有在這些條件的共同作用下,一粒種子才能成長為參天大樹。成功需要勤奮的土壤,但同時也需要許多重要的因素。    在本書中,我們將一一為你闡述成功不僅靠勤奮的理由,告訴你怎樣的勤奮才能使你到達成功的彼岸。

內(nèi)容概要

  一直以來,勤奮被許多人當成了成功的敲門磚,勤奮的信念被無數(shù)希望成功的人所信奉。但是,事實上很多非常勤奮的人最終都是一事無成,而成功的人往往是“懶漢”。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區(qū)別,并不在于是否勤奮。許多成功者既不是那些最勤奮的人,也不是那些知識最淵博的人,而是那些擁有智慧、善于思考的人?!度宋拈喿x:成功不僅靠勤奮》閘釋了成功不僅靠勤奮的道理,分析了勤奮的人未必成功的種種原因,幫助讀者走出勤奮的誤區(qū),聰明地努力,思考致富,創(chuàng)造價值,走向卓越和成功。

書籍目錄

第一章  低效的忙碌是平庸之人的生存狀態(tài)第一節(jié)  你的“勤奮”是否走進了誤區(qū)/2    勤奮——滋生拖延的溫床/2    被別人支配的“繁忙”是一種無原則的妥協(xié)/4    把事情復雜化無異于庸人自擾/6    “勤奮”是一種掩飾內(nèi)心極度自卑的表現(xiàn)/9第二節(jié)  勤奮不能成功的四大原因/12    把工作當成苦役/12    放棄了自我選擇的自由/15    應付了事給日后留下隱患/17    得不償失的急于求成/20第三節(jié)  成功=良好的方法+科學的勤奮/21    卓越的人往往是會找方法的“懶漢”/21    不為解決問題而延長工作時間/25    表現(xiàn)自己和行動起來同樣重要/28    工作中“腦袋”比“手腳”更重要/31    效果比努力更重要/34    第二章  修煉自我,增強勤奮的內(nèi)存第四節(jié)  認識自我,找到自己的正確位置/38    人生悲劇不在于勤奮卻沒有所成,而在于不了解自己/38    你比想象中的自己還要偉大/40    做最好的自己是你唯一的任務/42    不要用別人的言語來“迫害”自己/46第五節(jié)  事半功倍,往往源于你的優(yōu)勢領域49    四大途徑助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49    經(jīng)營優(yōu)勢是揚長避短,而非取長補短/52    事半功倍,往往源于你的優(yōu)勢領域/54    不斷學習,為你的優(yōu)勢儲能/58第六節(jié)  修正習慣,讓勤奮卓有成效/61    不良習慣是偷取勤奮成果的小偷/61    跳出“安全感”的陷阱/64    苛求完美本身就是一種不完美/66第七節(jié)  修煉個性,加速成功的砝碼/69    欲望像鎖鏈,無止境的“勤奮”也只能是一場空/69    主動負責,給勤奮一個質(zhì)保/71    主動進取是從勤奮走向成功的精神源泉/74    銳意創(chuàng)新,勤奮的點金術(shù)/76第八節(jié)  經(jīng)營人脈,善于借助他人的智慧/79    經(jīng)營好你的人脈/79    沒有人無所不能,借助他人智慧是智者的作為/82    好的對手是塑造你的最好“刻刀”/84    尋找助力,登上成功的快車/87    第三章  統(tǒng)合綜效,做一個高效能的勤奮者第九節(jié)  高效的勤奮是一種選擇/90    做正確的事,更要正確做事/90    簡化復雜的事情/93    做到方法總比問題多是一項技能,/95    “抄近路”有方法/98第十節(jié)  提高效率,為勤奮錦上添花/100    提高效率從自我管理開始/100    分清輕重緩急,不為小事抓狂/102    專注是效率的保證/105    不求多而全,一次就做好一件事/109第十一節(jié)  小細節(jié)決定勤奮成效/111    不要為你的錯誤透支更多的精力/111    用加法計算零碎時間/114    不要事必躬親,享受“放權(quán)”產(chǎn)生的多倍效能/118    整潔有序,從整理辦公桌開始/122第十二節(jié)  主動合作,1+1>2的勤奮增值法/124    共贏是世界上最大的智慧/124    與人合作,你首先需要鍛造團隊精神/126    與人成功合作的三大法寶/128    第四章  智慧的勤奮才能卓有成效第十三節(jié)  思考是行動的大腦/134    思路決定勤奮的出路/134    不做行動上的勤奮者、思考上的“懶漢”/136    懂得思考是智慧的表現(xiàn)/139    開闊思維,突破瓶頸局限/142第十四節(jié)  用思考打開勤勞的智慧之門/145    經(jīng)驗,往往是大腦逃避思考的借口/145    思考程式化,陷入定式思維/147    繞道而行,思想可以轉(zhuǎn)個彎/150    減法思維,因為減少而豐富/152    第五章  時刻準備,在變化中掌控成功的機遇第十五節(jié)  變化是生活的永恒主題/156    改變自我,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156    借助直覺,對變化做出正確判斷/159    洞悉先機,做事才能夠有備無患/161    認識變化本質(zhì),學會“對癥下藥”/164第十六節(jié)  機遇只青睞有準備的勤奮者/167    只要你去發(fā)現(xiàn),機遇就在身邊/167    愚蠢的人等待機遇,聰明的人創(chuàng)造機遇/171    隨機應變,以變制變/174    危機有時就是轉(zhuǎn)機/177    第六章  和諧發(fā)展,找到勤奮的平衡支點第十七節(jié)  健康是勤奮的基礎/182    身體是最不可透支的資本/182    帶病工作是一種自殘/184    放棄休息來加班,健康工作全都誤/186    勤奮需要健康來護航/188第十八節(jié)  平衡身心,享受勤奮工作的快樂/191    壓力有損健康,也降低工作效率/191    張弛有度,工作生活全把握/193    工作給人極大的快樂和滿足/196    繁忙之余,享受生活的悠閑/199    第七章  選準方向,勤奮也要忙到點子上第十九節(jié)  目標是勤奮的動力和方向/204    成功從選定目標開始/204    人生能得多少,就看你要求多少/207    目標要有可行性/210    右了日標就要堅持到底/213第二十節(jié)  計劃和勤奮是執(zhí)行目標的雙翼/216    計劃確保目標的有效執(zhí)行/216    設立計劃從分解目標開始/218    制訂準確計劃要注意的三個方面/220    確保計劃有效實施的三個方面/224

章節(jié)摘錄

不要用別人的言語來“迫害”自己    今天,人們更注重從自己的興趣特長出發(fā),選擇自己的人生方向。這種選擇的過程就是一種決策過程,是將個人特點與事業(yè)需求最大限度地相匹配的過程。就像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世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每個人都具有獨特的、與眾不同的心理特點,也總存在著一些更適于他做的事業(yè)。    以前,人們認為:“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敝灰趭^努力,任何困難都壓不倒我們,成功是必然的。顯然,從現(xiàn)在來看,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一個色盲的人要成為畫家是不可能的。人的個性特征決定了他可能在某些領域會比較出色,而另外一些領域則不適合。例如,對于一個思維敏捷、長于言談、性格外向、喜好與人交往、有感染力的人來說,他既可能在政治領域中獲得成功,成為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也可能在經(jīng)濟領域中獲得成功,成為一位有名的企業(yè)家,但若讓他搞科研、做學者則會非常困難。    因此,可以這樣認為: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總有一些事業(yè)更適合他的特點;對于大多數(shù)事業(yè)來說,也總有一些更適于承擔的人。因此,為了獲得人生的成功,有必要更多地了解和更準確地認識自己的心理特點,更多地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但是,我們在生活中卻很難認清自我,因為我們常常會被別人的評論所迷惑,被別人的言論所左右。    生活中,我們常常很在意自己在別人的眼里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因此,別人的話語往往成為我們的“圣旨”,使我們輕易改變自己的人生道路,結(jié)果抱憾終身。    一個人是否實現(xiàn)自我并不在于別人的評論,而在于他在精神上能否堅持與自主。只要你能夠樹立他人所沒有的目標,那么即使表現(xiàn)得不盡如人意也沒有什么。    仔細想想,包括我們自己在內(nèi)的每一個人,好像一不小心就會犯以上的錯誤,只不過是程度嚴重與否的問題。無怪乎有人說:“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币驗槲覀兛偸遣粩嗟赜脛e人的言語“迫害”自己。    一名熱愛文學的青年苦心撰寫了一篇小說,請作家批評。因為作家正患眼疾,青年便將作品讀給作家聽。讀到最后一個字,青年停頓下來。作家問道:“結(jié)束了嗎?”聽語氣似乎意猶未盡,渴望下文。這一追問,煽起青年的激情,立刻靈感噴發(fā),馬上接續(xù)道:“沒有啊,下面更精彩?!彼宰约憾茧y以置信的構(gòu)思敘述下去。    到達一個段落,作家又似乎難以割舍地問:“結(jié)束了嗎?”    小說一定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青年更興奮,更激昂,更富于創(chuàng)作激情。他不可遏止地一而再、再而三地接續(xù)、接續(xù)……最后,電話鈴聲驟然響起,打斷了青年的思緒。    電話找作家有急事,作家準備出門?!澳敲矗瑳]讀完的小說呢?”“其實你的小說早該收筆,在我第一次詢問你是否結(jié)束的時候,就應該結(jié)束。何必畫蛇添足、狗尾續(xù)貂?該停則止,看來,你還沒把握情節(jié)脈絡,尤其是缺少決斷。決斷是當作家的根本條件,否則,綿延逶迤、拖泥帶水,如何打動讀者?”    青年追悔莫及,自認性格過于受外界左右,作品難以把握,恐不是當作家的料。    很久以后,這名青年遇到另一位作家,羞愧地談及往事,誰知作家驚呼:“你的反應如此迅捷、思維如此敏銳、編造故事的能力如此強盛,這些正是成為作家的天賦呀!假如正確運用,作品一定能脫穎而出?!?   青年的文學生涯由于別人的幾句話而中斷,實在令人可惜。但更可悲的是,他沒有自己的主見,輕易讓別人設定了自己的人生。    “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狈彩陆^難有統(tǒng)一定論,別人的“意見”你可以適當?shù)貐⒖?,但決不可代替自己的“主見”,不要被他人的論斷束縛了自己前進的步伐,追隨你的熱情、你的心靈,它們將帶你實現(xiàn)夢想。遇事沒有主見的人,就像墻頭草,東風東倒,西風西倒,沒有自己的原則和立場,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會干什么,這自然與成功無緣。    只有堅持走自己的路,不被別人言語所左右的人,才能實現(xiàn)人生的輝煌。    歌劇演員卡羅素美妙的歌聲享譽全球。但當初他的父母希望他能當工程師,而他的老師則說他那副嗓子是不能唱歌的。    貝多芬學拉小提琴時,技術(shù)并不高明,他寧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師說他絕不是個當作曲家的料。    達爾文當年決定放棄行醫(yī)時,遭到父親的斥責:“你放著正經(jīng)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獵、捉狗捉耗子的?!绷硗?,達爾文在自傳上透露:“小時候,所有的老師和長輩都認為我資質(zhì)平庸,我與聰明是沾不上邊的。”    愛因斯坦4歲才會說話,7歲才會認字。老師給他的評語是:“反應遲鈍,不合群,滿腦袋不切實際的幻想?!彼羞^被退學的經(jīng)歷。    羅丹的父親曾抱怨自己有個白癡兒子,在眾人眼中,他曾是個前途無“亮”的學生,藝術(shù)學院考了3次還考不進去。他的叔叔曾絕望地說:“孺子不可教也?!?   法國化學家巴斯德在讀大學時表現(xiàn)并不突出,他的化學成績在22人中排第15名。    牛頓在小學的成績一團糟,曾被老師和同學稱為“呆子”。    《戰(zhàn)爭與和平》的作者托爾斯泰讀大學時因成績太差而被勸退學。老師認為他:“既沒讀書的頭腦,又缺乏學習的興趣?!?   如果這些人不是“走自己的路”,而是被別人的評論所左右,怎么能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    羅斯??偨y(tǒng)的夫人曾向她的姨媽請教:“對待別人不公正的批評有什么秘訣?”她姨媽說:“不要管別人怎么說,只要你自己心里知道你是對的就行了。”避免所有批評的唯一方法就是只管做你心里認為對的事——因為你無論怎樣做都會受到批評的。    不要被他人的評論束縛了自己前進的步伐。追隨你的熱情、追隨你的心靈,不被別人設定的強者心態(tài)將帶你到你想要去的地方。    如果將自己的發(fā)展依賴于別人的定位,而沒有自己的人生目的,沒有自我實現(xiàn)的欲求,就不可能做出一番事業(yè)。你的生命,要靠自己去雕琢,你要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確定人生的目標,也就是為自己“人生道路怎么走”、“朝著什么方向走”、“最終要達到什么目的”進行設計。    被別人設定,并且照著別人的設定去做的人,他的生命注定只能平淡無奇,碌碌無為。而強者對自己的生命充滿激情和幻想,他們不斷地超越自己,達到一個又一個高峰,人生也因此而絢麗多彩。    P46-49

編輯推薦

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區(qū)別,并不在于是否勤奮。很多看上去不勤奮的人,事業(yè)很成功;而很多看上去很勤奮的人,卻一事無成。顯然,人的付出和所得并不總是成正比的。    愛因斯坦說過:“人們解決世界上的問題,靠的是大腦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惫磐駚恚S多成功者既不是那些最勤奮的人,也不是那些知識最淵博的人,而是那些擁有智慧、善于思考的人。    宿春禮編著的《成功不僅靠勤奮》闡釋了成功不僅靠勤奮的道理,幫你走出勤奮的誤區(qū),學會思考和選擇,靈活機智地處理各種問題,從而開啟成功的人生之門,譜寫卓越的人生樂章。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成功不僅靠勤奮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