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與體驗

出版時間:1970-1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作者:董琦琦  頁數(shù):19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啟示與體驗:柯爾律治藝術理論的神性維度》內容包括了研究價值;藝術與信仰;柯爾律治藝術理論形成的思想源流;神圣精神存在;詩性稟賦的神性;參與性的藝術形而上學等7章。

作者簡介

董琦琦,女,1981年10月生,山西太原人,文學博士,講師。2008年6月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獲文藝學博士學位、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碩士學位,主要從事文藝理論與外國文學研究,現(xiàn)在北京聯(lián)合大學師范學院語言文化系任教。先后在《文藝研究》、《齊魯學刊》、《晉陽學刊》、《當代文壇》、《福建論壇》、《社會科學輯刊》、《西北大學學報》、《山西大學學報》、《南昌大學學報》等國內核心期刊上發(fā)表過十余篇學術論文,其中《象征與譬喻:柯爾律治詩學的神學意向》一文為國家社會基金項目(06BZW004)研究成果。

書籍目錄

引言0.1 研究價值0.2 柯爾律治研究狀況綜述0.2.1 國外研究狀況0.2.2 國內研究狀況0.3 基本內容第一章 藝術與信仰1.1 英國新教傳統(tǒng)孕育的藝術觀1.2 德國知識分子對貧瘠現(xiàn)實的詩意化1.3 文學藝術對當代神學的啟示1.4 柯爾律治藝術理論的神圣光暈第二章 柯爾律治藝術理論形成的思想源流2.1 神秘觀念的傳承2.2 理想與現(xiàn)實矛盾的時代語境2.2.1 “狂飆突進”運動嶄露頭角2.2.2 自由觀念深入人心2.2.3 揮之不去的懷古情結2.2.4 斷片中的統(tǒng)一精神2.3 對德國古典哲學理念的實踐2.3.1 極性邏輯探微2.3.2 有機論簡介2.3.3 系列關系評述2.4 與華茲華斯的思想交鋒2.5 自然哲學轉向基督教神學第三章 神圣精神存在3.1 從“自然”到“上帝”3.1.1 早年“自然”觀3.1.2 “上帝”取代“自然”3.1.3 宗教觀念的形成、演變與確立3.2 神圣精神存在的性狀3.2.1 人格化的“上帝”3.2.2 人性中的“不朽”3.2.3 信仰的紐帶3.3 通往神圣精神存在的具體途徑3.3.1 從“知性”到“理性”3.3.2 從“理性”到“信仰”3.4 藝術理論存在的基礎第四章 詩性稟賦的神性4.1 藝術家的精神氣質4.2 心靈比喻的變遷4.2.1 浪漫主義時代比喻流行風4.2.2 “鏡子后面的水銀鍍層”4.2.3 “風奏琴”4.3 “天才”論4.3.1 “天才”與創(chuàng)造4.3.2 柯爾律治論“天才”4.4 藝術活動中的“天才”意識第五章 想象與神圣創(chuàng)造5.1 “想象”概念溯源5.2 影響柯爾律治“想象”觀的兩大傳統(tǒng)5.2.1 十八世紀英國詩歌風尚5.2.2 德國唯心主義者的啟迪5.3 “想象”論5.3.1 早年時分的“想象”5.3.2 “想象”的發(fā)展5.3.3 “想象”步入成熟階段5.4 柯爾律治“想象”觀的意義與價值第六章 象征與神性言述6.1 基本語言觀點6.1.1 柯爾律治與大衛(wèi)·哈特利6.1.2 柯爾律治與洛克6.2 幾組修辭手法的比照6.2.1 譬喻、隱喻及寓言6.2.2 隱喻性語言與相似性語言6.2.3 象征性語言6.3 “象征”論6.3.1 “天才”與“象征”6.3.2 “有機統(tǒng)一”與“象征”6.3.3 “道成肉身”與“象征”6.4 “象征”維護語言信托傳統(tǒng)的功能第七章 啟示與體驗7.1 原罪與救贖7.1.1 與德國古典哲學的對抗7.1.2 與神學傳統(tǒng)的差異7.2 沉思與超越7.3 體驗維度中的《圣經(jīng)》詮釋7.4 宗教經(jīng)驗對藝術活動的影響結語 參與性的藝術形而上學8.1 現(xiàn)代信仰危機8.2 藝術形而上學應運而生8.3 為當代主流神學認同的基本緣由附錄 柯爾律治年譜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早年階段,柯爾律治廣泛涉獵霍布斯、洛克、休謨、笛卡爾與哈特利等人的著述,成為一名必然論者,嘗試運用自然法則解釋一切生命現(xiàn)象,包括心智過程在內,人類精神活動被自然法則的必然性所掌控,自由意識無從談起。1794年12月,柯爾律治在與騷塞的一封通信中聲稱自己是一名純粹的必然論者,相信思想之形體是存在的,并將其命名為“運動(motion)”,即思想的變化通過形體之位移得以被呈現(xiàn)。受時代風尚的影響,柯爾律治否定了將人類鮮活的靈性要素等同于機械抽象的物理力量的說法,并最終擯棄了機械必然論立場。自幼年時代起,柯爾律治便對與神話傳說、星際銀河有關的超自然力量情有獨鐘,對富有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也是滿懷景仰之情,機械必然論雖然對其思想產(chǎn)生過階段性的影響,但在本質上卻有悖于其內在的浪漫主義精神氣質。他曾在書信輯錄中記錄到,“我的思維已經(jīng)習慣于一望無際”,“我從未以任何方式將感覺視為信仰的標準。我憑借概念,而非視覺掌控我的一切信念,甚至在那個年齡。孩子們將會被允許閱讀巨人、巫師與魔仆的冒險故事及其彼此間的關系嗎?……我知道沒有其他方法賦予思維以崇高純粹的愛。那些通過其持續(xù)不斷的感覺證據(jù)一步步被引導至相同真理的人,我看妄想我所擁有的感覺——除了部分以外,他們什么都不思考——所有部分必然是微小的——宇宙對他們而言不過是大量微小事物而已”??聽柭芍蔚闹救げ辉谟谟邢薜慕?jīng)驗感覺,而是心系浩瀚無垠的彼岸世界。他認為只有在那里,人們才能體驗并領悟崇高的、純粹的“愛”。

編輯推薦

《啟示與體驗:柯爾律治藝術理論的神性維度》:匯集高校哲學社會優(yōu)秀原創(chuàng)學術成果,搭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著作出版平臺,探索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專著出版的新模式,擴大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科研成果的影響力?!陡咝I缈莆膸臁肥墙逃扛叩葘W校社會科學發(fā)展研究中心組織各高等學校和出版單位共同建立的學術著作出版平臺,旨在為推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fā)展,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出版學術著作創(chuàng)造條件?!陡咝I缈莆膸臁穼猿帧皬V泛動員、集中征集、嚴格評審、精心編?!钡墓ぷ髟瓌t,致力于通過資助優(yōu)秀學術專著出版、推動學術成果交流推廣等形式,讓更多的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和優(yōu)秀工作者走進交流空間,進入公眾視野,發(fā)揮應有的影響力和輻射力,為繁榮哲學社會科學作出積極貢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啟示與體驗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