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5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 作者:李漁 原著,漢寶德 導讀 頁數:119 字數:12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大約一百年前,甘地在非洲當律師。有天,他要搭長途火車,朋友在月臺上送了他一本書。火車抵站的時候,他讀完了那本書,知道自己的未來從此不同。因為,“我決心根據這本書的理念,改變我的人生?!? 日后,甘地被稱為“印度圣雄”的一些基本理念與信仰,都可溯源到這本書’。 閱讀,可以有許多收獲與快樂。 其中最神奇的是,如果我們有幸遇上一本充滿魔力的書,就會跨進一個自己原先無從遭遇的世界,見識到超出想象之外的天地與人物。于是,我們對人生、對未來的認知與準備,截然改觀。 充滿這種魔力的書很多。流傳久遠的,就有了“經典”的稱呼。 稱之為“經典”,原是贊嘆與敬意。偏偏,敬意也容易轉變?yōu)榫次?。因此,不論中外,提到“經典”會敬而遠之,是人性之常。 還不只如此。這些魔力之書的內容,包括其時間與空間的背景、作者與相關人物的關系、遣詞用字的意涵,隨著物換星移,也可能會越來越神秘,難以為后人所理解。 于是,“經典”很容易就成為“傳說中的書”——人人久聞其名,卻沒有機會也不知如何打開的書。 我們讓傳說中的書隨風而逝,作者固然遺憾,損失的還是我們。 每一部經典,都是作者夢想之作的實現(xiàn);每一部經典,都可以召喚起讀者內心的另一個夢想。 讓經典塵封,其實是在封閉我們自己的世界和天地。 何不換個方法面對經典?何不讓經典還原其魔力之書的本來面目? 這就是我們的想法。 因此,我們先請一個人,就他的角度,介紹他看到這部經典的魔力何在。 再來,我們以跨越文字、繪畫、攝影、圖表的多元角度,來打開困鎖住魔力之書的種種神秘符號。 然后,為了使現(xiàn)代讀者不會在時間和心力上感受到太大壓力,我們挑選經典原著最核心、最關鍵的篇章,希望讀者直接面對魔力之書的原始精髓。此外,還有一個網站,提供相關內容的整合、影音數據、延伸閱讀,以及讀者互動的可能。 因為這是從多元角度來體驗經典,所以我們稱之為《經典3.0》。 最后,我們邀請的就是讀者,您了。 您要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對這些魔力之書的光環(huán)不要感到壓力,而是好奇。 您會發(fā)現(xiàn):打開傳說中的書,原來就是打開自己的夢想與未來。
內容概要
《閑情偶寄》是中國清代一部關于藝術生活和審美現(xiàn)象的內容駁雜的著作??杏诳滴跏?1671)?!堕e情偶寄》一書包括《詞曲部》、《演習部》、《聲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飲饌部》、《種植部》、《頤養(yǎng)部》等八部,其中相當大篇的幅論述了戲曲、歌舞、園林、建筑、花卉、器玩等藝術和生活中的各種審美現(xiàn)象。書中有關戲劇美學的部分,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是中國戲劇美學史上的重要著作。
導讀者漢寶德卻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本書,他是以明末清初的讀書人其精神和美學觀這個角度,來看他們怎么樣去游戲人間,尋求生活中的情趣,如何過得愉快,活得痛快,尋求的是感官的滿足。漢先生的著眼點在于李漁談居屋的設計,并歸納出三個美學原則:用人情來表達王道。第一是不要儒家的倫理思想與中庸之道,要找到一條新路。如果每個事情還是要回復到中庸之道,那就沒有情趣可言,所以求新求變是很重要的原則。第二點是既要風雅,亦談莊論,實質上是情理兼?zhèn)?,在追求風雅生活時不忘的禮制,而禮制實際上是知性的基本。第三點是李漁認為非常重要、一再強調的觀念,就是要節(jié)儉。把這些原則運用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經營出富于情致的居住空間。
作者簡介
知名建筑師和建筑學者。曾任東海大學建筑系副教授、教授兼系主任(1967~1977)、美國加州科技大學客座教授
(1974~1975)、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1977~1982)、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處主任(1981~1987)、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1987~1995)、國立臺南藝術學院籌備處主任(1993~1996)、國立臺南藝術學院校長(1996~2000)、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2001)、總統(tǒng)府國策顧問(2000~2004)、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2002~2008)。
現(xiàn)職擔任總統(tǒng)府資政、漢光建筑事務所主持人、世界宗教博物館榮譽館長、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信義基金會董事、臺北市文化局顧問、臺北市古物審議委員、臺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臺北市文獻委員、宜蘭縣公共藝術審議委員等。
[繪者簡介]
游峻軒
第一次會拿筆時,就把眼前的黃色挖土機給畫了下來,彷佛那臺黃黃的挖土機也為眼前挖出了一條畫之路;畫之路有了起點,沿路的風景,都要一一畫上。插畫作品有《夏之絕句》、《小葉的外星兔》等。
書籍目錄
他們這么說這本書
和作者相關的一些人
這本書的歷史背景
這位作者的事情
這本書要你去旅行的地方
導讀 漢寶德
圖解江南園林 游峻軒
原典選讀 李漁原著
這本書的譜系
延伸的書、音樂、影像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研究《閑情偶寄》的專家大都是戲劇的學者,因為這本書在學術上的主要內容是詞曲跟它的表演。但我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本書。多年前我在哈佛燕京圖書館看書,自然先找與建筑有關的古書,就覺得中國知識分子自古以來幾乎沒有人談到建筑;而且認定以著有《營造法式》的李誡等為典型的建筑學者好像就只是蓋房子的。難道中國知識分子只把建筑完全當成匠人之事嗎?所以在偶然的機會里,看到有一篇文章提到《閑情偶寄》討論有關建筑與生活的問題,我便開始注意這段生動活潑的歷史。 我發(fā)現(xiàn),確實有一段時間文人思想是很活潑的,那就是在明清之交。中國古代為什么沒有人對建筑發(fā)生興趣呢?世上沒有一個文化對建筑的文明忽視到這個程度。主要的原因,是中國知識分子的觀念問題。知識分子──主要就是統(tǒng)治階級──利用傳統(tǒng)文化來建立社會秩序,作為統(tǒng)治廣大民眾的一個工具,所以過去的文人讀圣賢書很樂于被當權者所驅使。他們幾乎生來的使命就在做這件事情,說得好聽是治國平天下,但老實說,輪得到他們治國平天下嗎?可是每一個有使命感的知識分子都認為自己要努力做點事情,那就是做官以便為國為民服務,到今天還是這樣。 美其實不是美 過去的讀書人,真的有點可憐。在理想不可能實現(xiàn)的情況下,他們的精神生活怎么辦呢?所以他們幾乎一致以陶淵明為崇敬的楷模,因為他不為五斗米折腰,主動棄官不做了,下鄉(xiāng)種田去,而且認為做官是很糟糕的事情。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精神出路,被后世視為高風亮節(jié)。從這個觀點結合道家的觀念,然后多少加上一點出世的思想,去欣賞自然風景中的山水之美,創(chuàng)造出中國人獨特的一套藝術來。中國山水詩與山水畫都是在這種心靈狀態(tài)下產生的。這其實不是我們傳統(tǒng)讀書人主要的理想,而是一種心理的補償,因為讀書人沒有幾個人可以真正發(fā)揮自己所長,多半終其一生"懷才不遇"。 中國古代詩人事實上只寫了一首詩,無論誰作的詩,無論詩的好壞,意思都差不多。大意是這樣:山光水色非常動人,自然美不勝收,可是國家事一團糟,我卻幫不上忙。每一首詩都是懷才不遇的感嘆。像這樣的知識分子,要他們去關心建筑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建筑對于他們是太小的一件事情,是匠人之事。 我們的民族是很不重視美感的,因為美感無關于國家大事。圣賢之道不談美,要是看到古書上面有"美"字,絕對不要以為那是美的意思,那其實是"好"。古書上面的美字全部改成"好",或是改成"善",都通。我們這個民族不在乎美,所以我們沒有美學。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是德行,而德行中要以倫理為骨干。倫理是什么意思?是這個社會井然有序的人際關系與維持這種秩序的行為,這才是我們文人首要的工作。中國的傳統(tǒng)文人和生活美學的關系,其實是非常遙遠的。通常他們做不了官只好回到家里來,然后再想到怎么排遣歲月。但是排遣方法的第一件選擇先是詩文,詩文可以發(fā)牢騷,可以留下來給后世的人頌贊,然后替他打抱不平。而詩文之外,才是生活的情趣,談到情趣就是枝微末節(jié),人生談到那里已經絕望,基本上只是為了打發(fā)時間而已。 一個苦悶的年代 所以什么叫做"閑情"?其實聽"閑情"這兩個字意思就知道了。作者寫這本書的時候,根本就不把他想的這些事情當作正事,或最重要的事。他寫這本書不太好意思,所以告訴你:抱歉,這是我的閑情啦,不是什么真正的人生大事。為什么在明清之交的時候突然出現(xiàn)這么一個著作呢?其實《閑情偶寄》只是當時其中的一本書而已。明朝中葉以后,有好幾位重要的作者寫過類似的書,像文震亨寫了一本《長物志》,可以說是談生活談得最多的,還有計成的《園冶》等,這些都是那個時代的人抱著同樣心情的著作。那個時代的特別之處在哪里呢?其實整體說起來,是和當時的政治經濟社會背景改變有關。 明朝知識分子心情的苦悶特別加劇,比宋代以前嚴重得多。宋代的皇帝對于讀書人大概還有某種尊重,可是到了明朝,皇帝看不起文人,尤其到中期以后,每一個都是昏君,動不動就責罰這些讀書人,不滿意就拿棍子打,連基本的尊重都沒有。所以我們可以想象這個時代,讀書人的心情真是苦不堪言。他們還是想治國平天下,還是想努力考試做官,可是誰都不知道自己會有什么遭遇。所謂"伴君如伴虎",特別是明朝末年宦官當道,隨便一個太監(jiān)就可以顛覆朝政、欺壓官員,你的意見皇帝根本不放在眼里。當時還有掌管東廠的太監(jiān),他們就像現(xiàn)代的秘密警察那般可怕。在那種政治情況下,一些真正有腦筋的讀書人說不定就萌生放棄為國家做事的念頭。 在過去讀書人要是放棄做官這個念頭也沒有用,因為他們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墒窃谶@時候有一個很重要的情況出現(xiàn)了,那就是江南地區(qū)這個魚米之鄉(xiāng)的經濟快速發(fā)展。南宋時江南的經濟就開始發(fā)達,到了明朝,便成為國家主要的稅收來源。許多人開始經商,賺很多錢,于是便變成一個非常富庶的地區(qū)。這是一個很重大的轉變,因為過去中國是農業(yè)社會,人們主要靠種田維生。但現(xiàn)在不一樣了,賺錢的人不一定是地主,而是從事工商業(yè)的人,文人原本不放在眼里的生意人變成了有錢人。這個現(xiàn)象反映的是什么呢?那就是社會開始多元化,讀書人的知能所供應與服務的對象不一定是政府了,也不一定是皇帝了,而也可以是這些有錢的商人。這些富商雖然是暴發(fā)戶,可是因為傳統(tǒng)上尊重讀書人,所以他現(xiàn)在雖然有錢,還是自覺不如這些窮書生,因此對他們有一種尊重。江南的讀書人開始覺得這種新的經濟來源是比較愉快的,生活也可以因而改善,各方面都有很多選擇。這個經濟來源對文人們產生了刺激,他的詩文書畫開始值錢。過去的詩文都光是發(fā)牢騷,現(xiàn)在的詩文可以換錢了,有些商人愿意買他們的作品來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在過去,書畫都是用來送禮,或者自己在家里做消遣之用,現(xiàn)在社會上出現(xiàn)了一批人開始喜歡藝術,你說他附庸風雅也好,說他品味提升也好,總之一個新興的中產階級產生出來了。藝術品開始有市場,促使很多藝術家以創(chuàng)作為生,讀書人開始轉變成藝術家的角色。這是一個很新的出路,整個社會環(huán)境已經準備起來,文人可以思考新的生活方式。 還有一點,就是江南的環(huán)境。過去的文化重心一直在北方。北方大致都是平原,當你要到山林去的時候,就要到華山泰山這種地方,而北方的名山秀麗不足峻峭有余,只是一些大石頭而已。可是江南不一樣:江南是丘陵地帶,有山水之盛,這樣的環(huán)境,如果說不想到京城去爭取名利那么痛苦,退回到鄉(xiāng)間的時候,你可以悠游其間過文雅的生活,享受山林之樂。這是一個新環(huán)境,這些環(huán)境條件優(yōu)越,在明清之交,改變了江南讀書人的志趣。
編輯推薦
《明朝的生活美學:閑情偶寄》講睡有睡之樂,坐有坐之樂,行有行之樂,立有立之樂,飲有飲食之樂。而行路之苦,居家之樂,此等況味都要去品嘗;要是能見景生情,逢場作戲,即使是可悲的事,亦成樂事。于是他尋歡作樂,一生都在追求美、追求標新立異。這些熱愛生活的主張,都可以在他對園林建筑設計、小說戲曲創(chuàng)作,以及女性容姿的要求上,一一找到線索。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