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4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 作者:劉乃和 頁數:11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研究歷史,離不開時日的記載,時間、年代是歷史記載中必要的構成部分,所以年代學的研究是歷史文獻學研究中的主要課題。中國歷史幾千年連綿不斷,年代記載基本是清楚的,但幾千年的紀年辦法,也是非常復雜的。
書籍目錄
干支紀年、月、日、時(4) (一)干支紀日(6) (二)干支紀時(9) (三)干支紀月(12) (四)歲首異建(16) (五)干支紀年(28) (六)歲陽歲名(31) (七)動物紀年(37) 年號紀年(42) (一)年號的起源和變化(42) (二)改元(54) (三)一年數號(60) (四)相同的年號(66) (五)年號與政權(71) 中歷西歷(85) (一) 中歷西歷的換算問題(85) (二)關于二十四節(jié)氣(98) 附帶談兩個問題(108) (一)稱“年”稱“載”的問題(108) (二)韻目代日問題(114)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我們中華民族有幾千年的歷史,古代文明光輝燦爛。我們的祖先,留下了豐富的文化典籍,文化典籍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古籍。這些古籍的撰寫、流傳和保存,都說明我國文化的燦爛,也都是我們偉大祖國文明的歷史標志。 浩如煙海的古籍,有些已經過整理。正在發(fā)揮它的作用;有些還像是未開發(fā)的寶藏,蘊藏的情況,還不完全了解;有的雖然了解,但還未加整理,不易利用。所以整理古籍的工作還是一項很大的任務,也是我們所特有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組成部分。 無論閱讀、整理或研究古籍,總要遇到其中所記載的年月問題;分析作品、掌握和運用歷史資料,首先也要搞清楚時間,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歷史上的紀年,這是我們在接觸古籍時,首先應當注意的問題之一。 中國歷史上的紀年,自古至今,清清楚楚,一脈相傳,未嘗中斷,這是很難得的事情。這樣銜接未斷的、清楚的幾千年紀年的本身,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事情,這無疑也反映了我們國家的文明水平。但因為年長日久,歷法推算不斷進展、變化,紀年方法多次變更,各朝接替、各帝登基后的紀年辦法不盡相同,所以,如不掌握歷史上的紀年問題,往往會造成閱讀和整理古籍的困難和障礙,甚至造成年代上的錯誤。 我國古史上確鑿的編年記錄材料是從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算起的,那時都是以某帝某王即位的一年為第一年,稱為元年或一年,以下順序遞增。帝王死后,即以其謚號稱他在位的紀年為某帝某王元年、二年、三年……
編輯推薦
《中國歷史上的紀年》是由海豚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歷史上的紀年,從古至今,一脈相傳,但各朝接替,各帝登基也會造成紀年的混亂,如果不能仔細了解歷史上的紀年問題,就會造成閱讀和整理古籍的障礙。這本書對于中國歷史上的紀念問題由詳細的解釋和說明,其中列舉的例子也是在整理古籍中常見的問題,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本書由劉乃和先生著。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