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人民法院 作者:江必新 頁數:37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為了推進本法的貫徹實施,更深刻地領會本法立法背景和立法過程中的爭議,準確理解法條規(guī)定的含義,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強制法研究小組編寫了這本《條文理解與適用》。《條文理解與適用》逐一闡述了我們對法條的理解和在實踐中如何適用,較好地實現(xiàn)了行政強制法理論、行政強制法條文與審判實踐的結合,為行政執(zhí)法和審判實踐中如何適用《行政強制法》提供了一個較好的指導平臺。
書籍目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條文理解與適用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 第二條【行政強制定義】 第三條【適用范圍】 第四條【行政強制合法性原則】 第五條【行政強制適當原則】 第六條【教育與強制相結合原則】_ 第七條【不得利用行政強制權謀取私利】 第八條【權利救濟原則】 第二章行政強制的種類和設定 第九條【行政強制措施種類】 第十條【行政強制措施設定權】 第十一條【行政強制措施設定權】 第十二條【行政強制執(zhí)行方式】 第十三條【行政強制執(zhí)行設定權】 第十四條【設定行政強制應聽取民意】 第十五條【已設定的行政強制進行評價】 第三章行政強制措施實施程序 第一節(jié)一般規(guī)定 第十六條【實施行政強制的條件】 第十七條【行政強制措施實施主體】 第十八條【一般程序】 第十九條【緊急情況下實施程序】 第二十條【限制人身自由行政強制措施實施程序】 第二十一條【涉嫌案件的移送】 第二節(jié)查封、扣押 第二十二條【查封、扣押行政強制措施的實施主體】 第二十三條【查封、扣押措施的對象】 第二十四條【查封、扣押措施的程序】 第二十五條【查封、扣押期限】 第二十六條【查封、扣押財產的保管】 第二十七條【查封、扣押物品的后續(xù)處理方式】 第二十八條【查封、扣押措施的解除】 第三節(jié)凍結 第二十九條【凍結的實施主體、數額限制以及禁止重復凍結】 第三十條【施凍結的程序以及金融機構協(xié)助義務】 第三十一條【凍結決定書】 第三十二條【凍結期限】 第三十三條【解除凍結】 第四章行政機關強制執(zhí)行程序 第一節(jié)一般規(guī)定 第三十四條【強制執(zhí)行一般條件】 第三十五條【先行催告程序】 第三十六條【陳述、申辯制度】 第三十七條【強制執(zhí)行決定】 第三十八條【催告書、行政強制執(zhí)行決定書送達】 第三十九條【中止執(zhí)行】 第五章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七章附則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一)行政機關自行保管 本條規(guī)定,對查封、扣押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行政機關應當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或者損毀。行政機關自行保管是指行政機關在查封、扣押期間,將行政相對人被查封、扣押的相關財物置于本機關的直接控制之下,并予以妥善管理和保存,待實現(xiàn)強制目的后,返還行政相對人或依法處理。行政機關在查封、扣押期間擔任的是臨時保管人而非財物所有人的角色,基于對相關物品的占有,其負有妥善保管的義務,但不享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實踐中經常出現(xiàn),行政機關因保管不力,致使相關財物損壞、遺失等,甚至一些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隨意使用和非法處分、私分被查封、扣押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侵犯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針對這種情況,本法明確規(guī)定行政機關負有妥善保管的義務,這種妥善保管義務主要包括以下兩點內容:一是必須盡到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義務,應當具備常識和專業(yè)知識以及必要的管理措施保管被查封、扣押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例如,對于字畫的保管應當注意防潮、防蛀等,對于易碎物品應當注意防重壓、防碎裂等,如果主觀上沒有盡到必要的注意義務,客觀上沒有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就不屬于妥善保管。二是非因保護被查封、扣押物品需要,不得使用或許可他人使用被查封、扣押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不得擅自處分相關財物。行政機關除承擔妥善的保管義務外,還應當承擔保管期間必要的費用支出,不得以任何形式變相向行政相對人收取保管費用。 (二)委托第三人代為保管 本條規(guī)定,對查封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行政機關可以委托第三人保管,第三人不得損毀或者擅自轉移、處置。本法允許行政機關委托第三人保管相關物品,主要是考慮到行政機關的主要職責是行政管理和執(zhí)法活動,在保管相關物品方面缺乏足夠的經驗和能力,特別是對一些需要專業(yè)人員、專業(yè)知識、專門場所保管的物品,行政機關自身無力完成,需要委托第三人代為保管。委托保管一方面可以減輕行政機關的工作負擔,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被查封、扣押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得到更專業(yè)的保存。
編輯推薦
《條文理解與適用》中的條文主旨部分主要是對法條的立法宗旨和立法目的進行簡要提示;條文理解部分則重點對條文本身的含義進行解釋;審判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部分則重點將與條文有關的實踐中經常會遇到的疑難或者有分歧的問題進行專門解讀?!稐l文理解與適用》推進本法的貫徹實施,幫助讀者更深刻地領會本法立法背景和立法過程中的爭議,準確理解法條規(guī)定的含義。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