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儀年譜與語錄(上下)

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朱允恭 九州出版社 (2013-01出版)  作者:朱允恭 編  
Tag標簽:無  

前言

出版前言王鳳儀先生是二十世紀世界大變革前夕的樸素的思想家。原為偏僻山溝里的一位農(nóng)夫,家貧,不曾讀書。因篤盡倫常,義赴友難,乃見性明道。預(yù)知時代的大變革:自私自利、貪得無厭的“創(chuàng)業(yè)”世界,將要結(jié)束;人是公人、產(chǎn)是公產(chǎn)的大同世界,即將到來。于是乃四處奔走,大聲疾呼:從此要換世界了!大同開幕啦!當時人多不解。父歿廬墓,更豁然貫通,徹悟了人生的真義,明白了人生什么是真正的苦,什么是真正的樂,苦怎樣能解除,樂怎樣能得來,從而立下“翻轉(zhuǎn)世界,重立人根”的宏偉大志。先生既不曾讀過佛經(jīng)道典,又未學(xué)過圣經(jīng)賢傳,生平講道,完全是由躬行實踐中悟出來的。例如,由于悔過,頓愈瘡癆,才發(fā)明性理療病。因此,欲鉆研其學(xué)說,必須對其生平事跡有所了解。三界、五行、四大界,是其學(xué)說的主體,指明了人生的正路與人生的歸宿;倫理家道,死心化性,是其學(xué)說的重點,闡明了盡人合天、了凡入圣的至德要道。先生長時期生活在荒僻落后的山村,飽嘗鄉(xiāng)下人們的饑苦寒酸,尤其對家庭中的苦惱,了解更為深刻。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體驗了解,認識到家庭是人類繁衍的源泉,是社會最基層的組織單位。古今中外的英雄豪杰、偉人哲士,以至平民百姓,無不生長在家庭里。欲生出好的子女,必須從家庭徹底轉(zhuǎn)變,欲家庭轉(zhuǎn)變,就必須從夫婦做起,振興母教,提倡婦女道德,建立新家庭。這樣,才能徹底解決家庭的問題。因此,先生一出山,就創(chuàng)辦義務(wù)女學(xué),打倒舊“三從”,力倡女子獨立,講究婦女道,這可說是他改建社會的開端。繼而創(chuàng)辦崇儉結(jié)婚(原稱先天結(jié)婚)與儲金立業(yè),用以調(diào)和天地間的氣血(人是天地間的氣,錢財是天地間的血),作為改建社會、締造大同的兩大關(guān)鍵。夫婦為人倫之始、造化之基,故崇儉結(jié)婚是重立人根的基礎(chǔ);公產(chǎn)是新世界的經(jīng)濟命脈和生活資源,故“立業(yè)”的本質(zhì),乃是通向大同世界的橋梁。二者實為 “翻轉(zhuǎn)世界” 的有力措施。先生風(fēng)塵跋涉,勸世化人,四十余年,足跡遍東北及華北,蒙化者千千萬萬,毀家興學(xué)棄產(chǎn)淑世者,層出不窮。經(jīng)常開辦幾千人的盛大講演會,聽眾莫不欣然悅服。年久沉疴,聞道而愈者,不勝枚舉。自先生明道,從事社會活動起,逝世后,直至其事業(yè)解體止,歷半個世紀。所創(chuàng)之事業(yè),除女義學(xué)、會體和新農(nóng)村之外,還設(shè)有性理講演社、安老所、懷少園、學(xué)田農(nóng)場和工讀學(xué)校等,總計不下千余處。先生體力衰弱的晚年,尤以身作則,極力倡導(dǎo)下達農(nóng)村,集團過家,學(xué)會過窮苦生活。特別著重人們要認真實行,以防沾染城市浮薄之習(xí),使性命倫理普及到廣大鄉(xiāng)村,樹立凈底家庭的典范,實現(xiàn)“立業(yè)世界自立人”,從而培育了大同社會的雛形。時代的巨變,會有力地證明,這正是往大同世界 “播民”呢!先生從不認師傅,也不收門徒,更不排斥任何宗教。其講道,往往因時、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有的話是因人施教,所以不能都視之為普遍法則。例如,嫡庶道,便因時代的進展而失去意義了,但其學(xué)說的精髓與主體,是永遠行之有效的?!罢\意、正心、修身、齊家,我們平常人,講到此為止,不講治國。但家齊國自治,身修家自齊,修身之要素,在誠意正心上。”

內(nèi)容概要

《王鳳儀年譜與語錄(套裝共2冊)》最詳盡地記載了王鳳儀先生的思想。王鳳儀老善人(1864~1937年)是位清末民初人士,中國民間的杰出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提倡義學(xué),尤其是為女子辦義學(xué),累計創(chuàng)辦了四百多所學(xué)校。他所到之處,宣講倫理道德,本位在于家庭的倫常道,他將之歸結(jié)為“夫婦道、父子道、兄弟道、婆媳道、姑娘道”等等,教導(dǎo)人們各盡本分,正己化人。

作者簡介

朱允恭,字循天,他于1913年七歲時見到王鳳儀,在義學(xué)中讀書。十八歲到廿六歲,服務(wù)于安達縣喇嘛句子的學(xué)田部及“務(wù)本學(xué)?!?,在寒暑假中聽王鳳儀講演,記有《請事斯語》一卷。自1932年起,跟隨王鳳儀周游各地講演,記有《侍坐隨筆》十二卷。他又收集其他人的筆記九卷。朱允恭將這些筆記加以整理成為《王風(fēng)儀先生年譜》,記到四十二歲時止。之后朱允恭陸陸續(xù)續(xù)的整理王鳳儀后半生的資料,直到1967年,方才完成整部書稿。

書籍目錄

前言年譜王鳳儀先生紀念碑文語錄第一篇三界第二篇五行附錄五行性各論與運用第三篇四大界第四篇性理療病第五篇倫理第六篇社會第七篇誨人附錄:朱允恭先生小傳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一八七七年光緒三年丁丑十四歲在王樹德家牧牛,連做三年。自述當時工作情形道:我給人家牧牛時,恐怕睡著了誤事,給同人磕頭,求人招呼我,好早點起來。每天除了放牛以外,東家奶奶還叫我喂幾頭豬(肥豬、母豬、小豬等,故須分喂)、燒幾鋪炕、喂幾條狗、擋雞架和豬圈門子。她吩咐以后,我就盡力去做,絕不使東家操心。放牛時,不曾打傷一牛,孕牛和病弱的,另外牧放。生息時,若遇冬季,就把牛犢抱入伙房里,因此,牛孳生很多。先生那時就留心人生之真義,把世人可喜可憂的事都看破了。自述道:我十四歲時,看見我祖母割大煙,我的叔伯姐姐和我祖母吵罵,我伯父在旁邊聽著,并不管他的女孩。我心里想道,人當生兒孫時,旁人都要道喜,像我祖母得我伯父和我叔伯姐姐那樣的兒孫,又有何喜可賀呢!我從這以后,對于人所喜的,我不以為喜,對于所憂的,我不以為憂。先生因此就念念為老人著想,自述道:我十四歲給人家牧牛,我有時回家,母親給我餑餑,我不吃。母親問我因甚不吃,我說,因我吃得太飽了。我的意思,我若吃了,我母親必要疑惑:東家的飯食不好,我兒子必然不得飽飯吃。總要天天地惦念。所以我絕不吃。一八七八年光緒四年戊寅十五歲先生家貧,知道母親做鞋困難,所以赤腳放牛。一天,東家有事命往親家去,他想回家穿鞋,怕母親作難,就赤腳走了。歸來告母,母親數(shù)責(zé)說,你不穿鞋去,人家不笑話我嗎?先生默然。先生自幼好憐憫小朋友,自述道:吳國政八歲,給他外祖母放羊,我和他一同放,天天到一起,我比他大六歲,我很可憐他、照看他。以后,他下工就去住燒鍋(指釀酒的作坊),也是放豬,漸升為糟腿(舊時釀酒徒工),一年能掙三百吊,我做一年只能掙七十吊。我對他說,你不會過日子,后來他果然窮了。過日子要不過到佛國去,就算不會過日子。一八七九年光緒五年己卯十六歲是年與同邑二道溝白守坤訂婚(守坤戊辰正月二十三日申時生)。自述道:我兄弟四人,只有我?guī)椭夷赣H做活,我會紡線、扎鞋底子,做姑娘活。我最老實,光做活不作聲。老白家看我誠實,就托媒訂婚,沒給許多聘禮。同志李義生(九月十三日,時母年三十九歲,系三家王氏女。義八歲喪父,父業(yè)農(nóng),掘煤洞陷,救出死。義二十二歲娶妻王氏,系先生之族人)。一八八四年光緒十年甲申二十一歲在錦縣十里臺張家做活。這年還是恐受族人訟事的牽連,所以到張家做活。初到時托張表兄給找做活的地處,表兄問:“你打算多少錢做?”先生道:“這話說的!我托你找活,你看我值多少錢,就給我找多少錢的活吧。”表兄道:“我看你好了值三十吊。”先生道:“你就照那些錢給我吧?!北硇值溃骸叭跄憔妥鰡??”先生道:“那可不是怎的!你看我值那些錢嘛!”那時表兄家工人已雇全了,他與家人商議,以為便宜,就把先生留在他家做工了,上工就接班趕車,一連趕了四年。初到時,張家當客人招待,小孩們都呼表叔;上工后,便視同傭人,到吃飯時,孩子們招呼道,做活的吃飯啦!先生嗔他們輕視人,竟引起悟道的動機。自述道:我做活時人呼我為“做活的”,我想道,是誰給起的名叫“做活的”呢?我一氣悟了三個月。到最后的半個月,雖有對面人說話,可以看見他嘴唇動著,也知道他發(fā)出聲音來,但好像在幾里以外似的,所以不能接言。悟了好久,知道是天給命的名,“名者命也”。既是天命,必有天理,既是天理,必有天道,把天道盡了,就是天德,得著天德,準享天福。天道是什么呢?悟了好久,才知道,是要做得活了,不但自己活了,還得把人家活了算,打算把人家做活了,得叫人家佩服了,就是道。既得之后,天天樂,貪黑也樂,起早也樂,飯菜好歹,或早或晚,絕不挑剔。吃飯米太粗,那小伙計一勁叨咕,我說:“你看人家東家都吃這個飯呢,咱挑眼就不合理了!”因為以志做人的人,只求人賓服算,哪能挑剔人家呢!我和伙友們一同裝糞車,我撮一鍬,滿能抵他們兩鍬,所以我總是早些裝完。我看趕車的上坡時,他打前套騾子一鞭子,騾子一尥蹶,轅馬站下,車就誤住啦。我看得明白,我說:“我替你趕一趟?!毕缕聲r,我打騾子兩鞭子,那騾子就趕緊地走;上坡時,鞭子一搖晃,就拉上去了。車伙子便把車交給我了。東家奶奶看著我樣樣都能,就夸獎道:“王老二可以啊,真是滿臺轉(zhuǎn)??!”由此,真得到東家全家的佩服了。工作時,還注意村中的各家的行事。自述道:我在二十一歲時,見村中有兄弟分家的,拿刀動槍互相爭殺,我就暗暗想道,他為什么爭呢?他爭得來的財物交給誰呢?想了一天,忽然明白了:啊,這是分家的世界,分了家就不要老人,只有女人他可忘不了,準得帶著,他爭得來的財物都交給妻子呀!那時正在抬糞,我就大喊著道:“我非當個格子樣的人(即特別人)不可!”伙伴們瞅瞅我,他們不知我說的哪里話。主人張某是先生的表兄,較先生年長四十余歲。在少年時,因為避難,曾久住先生家。他知先生曾祖事故甚詳,得暇便講與先生聽,久之便引起先生的志。自述道:我在張家做活時,常聽我表兄說我曾祖、祖父、父親都讀過書,而我曾祖尤有寫好字的名聲。我一天學(xué)也未上過,可以說目不識丁,將來何面目見祖宗于地下呢?想到這里,非常慚愧,因而立志,我無論怎樣貧苦,非令我兒子入學(xué)讀書不可!

后記

王鳳儀先生生于清末,幼家貧,不曾讀書,為人傭工。通過長期社會實踐,深切地領(lǐng)悟到:欲社會好,必須有良好的國民,欲有良好的國民,須有良好的教育,但家庭教育是人生全部教育中最初的也是最根本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必須有良好的母親,而良母的形成,必從姑娘的教育開始。所以鳳儀老先生于清末民初時期,大力提倡女子教育,創(chuàng)興七百多處女子義學(xué),遍及東北和華北部分地區(qū)。    在創(chuàng)興女子義學(xué)同時,鳳儀先生闡發(fā)了改進社會、移易世風(fēng)、欲做完人的性命倫理學(xué)說和性理療病法,已是近代史和哲學(xué)史的一部分,值得世人重視和研究。本書內(nèi)容經(jīng)由朱循天先生記錄與整理,是鳳儀老先生一生言行最完整的紀實。    余與循天相識,遠在一九四一年,余妻潘靜如曾參與循天先生創(chuàng)建的亮中新村工作。本書的原始資料,在五十年前(一九四二年)我曾看到過,是用毛筆工整地寫在印有方格的稿紙上,裝訂成冊,蓋有十多冊之多,放在循天先生的書架上。    這些原稿有些人主張應(yīng)即出版,以廣流傳。朱先生認為時機未到。蓋當時人民團體和宗教活動受日偽政權(quán)嚴密控制,誠恐遭致篡改,失去鳳儀老先生的語氣與原意。    一九八九年,余向劉秀琴(循天夫人)問候,并在名片上寫了“循天遺作,可帶來印書”幾個字,因得循天長子式乾帶來《年譜與語錄》全部原稿,印制成書。余能替循天先生實現(xiàn)出書之愿,實是人生一大幸事。    式乾堅囑余寫序。茲謹略述這些第一手資料,何以遲到今天始能公之于世。并向為此書問世而盡力的門一平女士致謝。    張愷升謹述    一九九二年十月于舊金山

編輯推薦

《王鳳儀年譜與語錄(套裝共2冊)》是他的弟子朱允恭所編。直到1967年,才完成整部著作,是公認的王鳳儀先生一生言行最完整的可靠版本。1992年,朱允恭的朋友張愷升在美國舊金山將朱允恭的原稿影印本用正體字排版,1994年由臺北的若水善書流通處在臺北印刷發(fā)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王鳳儀年譜與語錄(上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非常滿意,書的質(zhì)量不錯,送給朋友的。

相關(guān)圖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