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遼寧教育出版社 作者:吳超
內(nèi)容概要
《重大歷史事件中的周恩來》真實記錄了周恩來一生所經(jīng)歷的重大歷史事件,展現(xiàn)了周恩來在南昌起義、遵義會議、和平解決西安事變、重慶談判、新中國成立、萬隆會議、反冒進、批判極左思潮、力促鄧小平復出等諸多重大歷史事件中的所作所為,謳歌了周恩來總理不計個人得失,以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為重,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高風亮節(jié)。《重大歷史事件中的周恩來》內(nèi)容豐富,史料翔實,可讀性強。結構安排錯落有致,繁簡得當,行文流暢,文字練達。
書籍目錄
第一章“我認的主義一定是不變了”:青年時代的人生抉擇一、南開畢業(yè)時的選擇二、初到日本:苦悶幾乎達到極點三、“模糊中偶然見著一點光明”四、五四運動的激流中:“覺悟”的宣言五、被捕入獄:“思想是顫動于獄中”六、赴歐求學:用什么主義救中國七、堅定信念:夢想赤色的旗兒飛揚第二章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的開始:南昌起義前委書記一、血色背景下的歷史性決策二、“第一槍”為何在南昌打響三、七位元帥,四位大將,為何卻“非周莫屬”四、起義總指揮賀龍不是共產(chǎn)黨員五、起義時間三次更改六、8月1日:紅色的旗幟,紅色的燈光,紅色的海洋七、南征受挫:保存了人民軍隊的火種八、永遠飄揚的八一軍旗:“歷史就是歷史,篡改歷史不是死心就是野心”第三章生死攸關的轉(zhuǎn)折:遵義會議的召開一、長征的名單上沒有毛澤東二、通道轉(zhuǎn)兵:公開支持毛澤東三、黎平會議:戰(zhàn)略轉(zhuǎn)變的關鍵四、到達猴場:取消李德獨斷的軍事指揮權五、遵義會議召開的積極支持者和組織者六、推舉毛澤東:“軍事方面領導我們最合格的領導人”七、從“三人團”的團長到毛澤東的助手第四章民族存亡的時刻: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一、初會張學良:西北的“三位一體”二、復電西安:“恩來擬來兄處,協(xié)商大計?!比?、漫天大雪:能把抗戰(zhàn)推進一步就很好四、初到西安后的20個小時五、與宋氏兄妹談判:六項主張六、高桂滋公館:蔣周會面七、三哭張學良:看《連環(huán)套》中毒了第五章決定中國命運和前途的關鍵時刻:重慶談判的前前后后一、勝利后的中國,將走向何處二、蔣介石三次電邀毛澤東三、“看我出去談判如何再決定”四、九龍坡機場:“我從延安為你們帶來了禮物,請到這兒來拿吧!”五、雙方談判代表團的人員構成剖析六、談判桌上:復雜而艱難的斗爭七、曾家?guī)r桂園:簽署《會談紀要》八、毛澤東的安全問題九、并沒結束的談判第六章開國運籌:共和國首任總理一、“周恩來是當總理最合適的人選”二、籌建首屆“內(nèi)閣”:真是“周”總理三、政務院成立了四、經(jīng)濟上的“淮海戰(zhàn)役”五、關系到千百萬人民生死的大問題六、“有信心地穩(wěn)步地重新組織中國經(jīng)濟結構”七、“新的人民的中國已經(jīng)確定地生長起來了”第七章度過嚴峻的困難歲月:在“大躍進”的洪流中一、毛澤東批評說:“你不是反冒進嗎,我是反反冒進的”二、“繼續(xù)擔任國務院總理是否適當”三、面對“大躍進”的浪潮四、嚴重的困境五、糧食調(diào)度的總指揮六、“我是總理,中央、國務院決定的事,我都有責任”第八章大樹參天護英華:面對“文革”的爆發(fā)一、“一份應予保護的干部名單”二、“不能開這個先例,不能隨便把人抓走!”三、安排到中南?!靶菹ⅰ彼?、一月奪權狂濤中五、登上天安門:“五一團結會”六、“誰攔截陳毅同志的車子,我馬上挺身而出”七、給周總理貼大字報第九章改變世界的日子:“乒乓外交”一、“拿到敲門磚了”二、小心翼翼的試探三、“我們信守諾言,參加第31屆世乒賽”四、意外的相遇:“你們能不能也向我們美國隊發(fā)出邀請呢”五、“從今天起,我們展開了新的外交攻勢,首先從中國乒乓球隊開始”六、美國乒乓球隊訪華:AWholeNewBallGame七、基辛格北京48小時八、尼克松訪華前的準備九、伸過世界最遼闊海洋的握手第十章最后的政治安排:四屆人大“組閣”之爭一、力促鄧小平復出二、不走,不倒,不死三、聯(lián)合國特別大會代表人選四、告別西花廳五、主持國慶招待會六、“四人幫”接連發(fā)難七、長沙決策八、四屆人大會議召開九、最后的囑托附錄胡錦濤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七章度過嚴峻的困難歲月:在“大躍進”的洪流中一、毛澤東批評說:“你不是反冒進嗎,我是反反冒進的”1957年秋天,國際上波匈事件已經(jīng)過去,國內(nèi)反右派斗爭基本結束,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超額完成。隨著形勢的發(fā)展,毛澤東又著重考慮到建設方面的問題,要想迅速改變中國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就必須在全黨統(tǒng)一思想,加快建設速度。在毛澤東看來,前一段反冒進的思路是一個大的障礙,必須徹底解決反冒進的問題。1957年9月,中共八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周恩來向全會作關于勞動工資和勞保福利的報告,他充分肯定建國以來我國在勞動就業(yè)、工資制度和勞保福利方面取得的成績,同時也指出,對于我國人口多、底子窮的情況了解不透,在某些方面存在不切實際和不合理的現(xiàn)象。然而,這些并不是毛澤東關心的焦點。會議的最后一天,毛澤東作總結性發(fā)言。他以尖銳的語言指出:“去年這一年掃掉了幾個東西:一個是多快好省掃掉了,不要多了,也不要快了,至于好省就附帶掃掉了。”他還說:“去年下半年一股風,把這個口號掃掉了,我還企圖恢復,有沒有可能?請大家研究?!薄睹珴蓶|在中共八屆三中全會(擴大)上的發(fā)言記錄》,1957年10月9日。他批評1956年掃掉的另外兩個東西,一個是《全國農(nóng)業(yè)發(fā)展綱要》,一個是促進委員會。這是毛澤東第一次公開地、沒有點名地對“反冒進”問題提出批評。一些人也以為,只要人有膽量、有意志,沒有辦不到的事情。就在中共八屆三中全會召開期間,蘇聯(lián)成功地發(fā)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宇宙都能探索,何況地球上的事?八屆三中全會以后,反冒進的呼聲在黨內(nèi)已經(jīng)基本上失去了市場,取而代之的是反“反冒進”。會上通過仍然具有冒進色彩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國農(nóng)業(yè)發(fā)展綱要(修正草案)》,即《農(nóng)業(yè)四十條(修正草案)》,高指標又重新擺到了人們的工作日程上。會后,毛澤東于11月2日率中國代表團赴莫斯科參加十月革命四十周年慶典,并出席社會主義國家共產(chǎn)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在同蘇共領導人的會談中,赫魯曉夫告訴毛澤東:“十五年后,蘇聯(lián)可以超過美國?!边@使毛澤東十分興奮。他以豪邁的語言回應:“十五年后,我們可能趕上或超過英國?!泵珴蓶|在同英國共產(chǎn)黨負責人波立特、高蘭談話中了解到,再過十五年,英國鋼的年產(chǎn)量可從現(xiàn)在的兩千萬噸增長到三千萬噸,而中國再過十五年可能達到四千萬噸。毛澤東覺得可以探索一種更高的發(fā)展速度,把群眾發(fā)動起來,而且是全國發(fā)動起來,生產(chǎn)一定會大躍進。胡喬木:《胡喬木回憶毛澤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14頁。毛澤東從莫斯科給國內(nèi)打電話,批評1956年的“反冒進”是不對的,說以后再也不要提反冒進了,搞社會主義就要冒一點。11月下旬,毛澤東從蘇聯(lián)回國后,連續(xù)召開會議討論他正在思考的如何取得更高發(fā)展速度的問題。1958年1月1日,《人民日報》發(fā)表元旦社論《乘風破浪》,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在15年左右的時間內(nèi),在鋼鐵和其他主要工業(yè)產(chǎn)品產(chǎn)量方面趕上和超過英國。作為反對急躁冒進的主要代表人的周恩來,自然地成為毛澤東批評的主要對象。1月2日至4日,周恩來在杭州出席毛澤東召集的部分省、市委書記會議,討論了黨領導經(jīng)濟建設的方法問題、政治與業(yè)務的關系問題、技術革命問題等。毛澤東在會上發(fā)了脾氣,周恩來等提出過的反對急躁冒進的主張受到嚴厲批評。毛澤東后來說:“杭州會議,我在那里放火,我是放恩來的火,有柯老(柯慶施)為證,就在杭州,實在憋不住?!钡牵贾輹h并沒有取得令毛澤東滿意的結果。隨后,毛澤東在召集一系列更大范圍的會議時,繼續(xù)批評周恩來等人。1月11日至22日,毛澤東在廣西南寧主持召開了有部分中共中央領導人和華東、中南等地區(qū)九省二市領導人參加的工作會議。會議的重點本來是總結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和討論第二個五年計劃及長遠規(guī)劃等問題??墒?,南寧會議一開始,與會者就更為清楚地感覺到毛澤東對反冒進的不滿,把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對“反冒進”的批評推向高潮。會議第一天的晚上,毛澤東單刀直入地說:“不要提‘反冒進’這個名詞,這是政治問題。首先是沒有把指頭認清楚,10個指頭只有一個長了包,多用了一些人(工人、學生),多花了一些錢,這些東西要反。當時不提反冒進,就不會搞成一股風,吹掉了三條:一為多快好??;二為四十條綱要;三為促進委員會。”毛澤東做事,不做則已,一做到底。在他看來,反冒進的思路必須打掉,“反冒進”這個詞都是極不入耳的。12日上午,毛澤東進一步從“政治問題”上來清算反冒進問題,他還說:“右派的進攻,把一些同志拋到和右派差不多的邊緣,只剩了五十米?!边@些措辭嚴厲的批評使會議從一開始空氣就非常緊張。吳冷西:《憶毛主席》,新華出版社1995年2月版,第49頁。1月13日,周恩來到機場送走來訪的也門王國巴德爾王太子的當天傍晚,乘飛機抵達南寧。毛澤東講這番話的時候,周恩來不在場。但毛澤東的話很快就傳到了他的耳中。16日上午,毛澤東拿出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書記柯慶施在上海市黨代會作的《乘風破浪,建設社會主義的新上?!返膱蟾?,當眾對周恩來說:“恩來同志,你是總理,你看,這篇文章你寫得出來寫不出來?”周恩來回答說:“我寫不出來?!迸c毛澤東相呼應,康生、柯慶施等人在會上也大批周恩來等人的反冒進。參加會議的薄一波后來這樣回憶:這次會議,毛主席對總理批評得很厲害。毛主席說:“你不是反冒進嗎,我是反反冒進的?!北∫徊ǎ骸度舾芍卮鬀Q策與事件的回顧》下卷,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639頁。聽了毛澤東的批評,周恩來和到會的副總理們坐臥不安。顧明:《歷盡艱辛創(chuàng)四化》,《周恩來和他的秘書們》,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3月版,第18頁。當年隨周恩來一起到南寧開會的他的經(jīng)濟秘書顧明后來回憶:“幾乎每天晚上,先念、一波等都聚在總理那里討論到夜里二三點,商議怎么檢討等等。那時,會議的形勢很緊張?!?月19日,會議從晚上八點多一直開到深夜一點多,心情沉重的周恩來在大會上發(fā)言,對“反冒進”問題承擔了責任。他說:“反冒進”這個問題,一段時間(一九五六年夏季到冬季)帶方針性的動搖和錯誤?!啊疵斑M’是由于不認識或者不完全認識生產(chǎn)關系改變后生產(chǎn)力將要有躍進的發(fā)展,因而在放手發(fā)動群眾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表現(xiàn)畏縮,常常只看見物不看見人,尤其是把許多個別現(xiàn)象夸大成為一般現(xiàn)象或者主要現(xiàn)象,這是一種右傾保守主義思想。”他表示:“這一‘反冒進’的錯誤,我要負主要責任?!痹谀蠈帟h上,周恩來能不能進一步抗爭呢?應該說,抗爭是有可能的,但卻不是最好的辦法。因為在方針性的問題上,公開暴露他和毛澤東之間的分歧,甚至在毛澤東思路明朗化的情況下,與毛澤東頂著干,效果肯定會適得其反。周恩來也不是不清楚,如果遷就毛澤東的思路,必然會助長南寧會議的反“反冒進”之風,以至促進黨內(nèi)急躁冒進思想的進一步膨脹。但是,由于黨處在特殊的環(huán)境中,組織生活又不健全,他只能如此。二、“繼續(xù)擔任國務院總理是否適當”1月23日,周恩來返回北京。但換了個環(huán)境卻并沒有減少他心中的郁悶。2月23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反冒進又一次成為會議的主題。按毛澤東的說法,誰要是再反冒進,誰就會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2月22日,周恩來結束對朝鮮的訪問回到北京。這時,北京正在舉行政治局擴大會議,傳達南寧會議精神,繼續(xù)批評“反冒進”問題。這時,像周恩來這樣受到嚴厲批評的一些領導人不能再發(fā)表什么不同的意見。他們必須顧全大局,不能不鄭重地考慮毛澤東不久后所說的:“搞得不好,我們黨會分裂,一分為二?!?958年3月,剛剛60歲的周恩來在考察完長江三峽后,來到成都出席3月8日至26日由毛澤東召集的中共中央工作會議。當著與會的中央有關部門領導人和西南、西北、東北地區(qū)各省、市委書記的面,毛澤東再一次直截了當?shù)嘏u周恩來。周恩來再一次對反冒進的“錯誤”作檢討。對周恩來的檢討,毛澤東說:“如果從經(jīng)驗上、從方法問題上作為例子,那倒是可以的。這個問題不是個什么責任問題,也不是老要聽自我批評的問題,南寧我們都聽過了,北京也聽過了的。”《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發(fā)言記錄》,1958年3月22日。3月底,周恩來等人回到北京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便開會決定召開黨的八大二次會議。這期間,毛澤東的心情開始舒暢,而周恩來的心情則極其苦悶。周恩來從南寧會議以來一直處在痛苦的思想斗爭中,他需要有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坐下來認真地總結一下這幾年來的經(jīng)濟工作,如果錯了,究竟錯在哪里;認真思考一下南寧會議以來毛澤東一次又一次的批評。經(jīng)常去周恩來那里的人們發(fā)現(xiàn),一向最為忙碌的周總理和總理辦公室,開始有了一些明顯的變化。當時去過西花廳的國家計委的梅行后來回憶道:有一天總理辦公室給我打電話,說總理有事情找我,叫我去布置一下工作。我就馬上去了??偫碚诖蚱古仪?,他見我去了以后叫我等等,一會兒把我?guī)У剿k公室去,跟我談工作,十幾分鐘就完了。談完以后我就很奇怪,我從來沒有看到總理打乒乓球,也沒看到他做其他活動,我就問總理辦公室的許明:總理今天怎么打起乒乓球來啦?許明表現(xiàn)出心情很難受的樣子,她說:你難道還不知道嗎?南寧會議以后,總理的中央財經(jīng)小組組長的位置被免了??偫硪驗樽鰬T了工作了,沒有工作他會很難受。梅行:《紀念許明》,《真理的追求》,1993年第2期。
編輯推薦
周恩來,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中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chuàng)建人和領導人。他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在國際上也享有很高威望。周恩來同志的卓著功勛、崇高品德、光輝人格,深深銘記在全國各族人民心中。在吳超編著的這本《重大歷史事件中的周恩來》中,我們將回顧周恩來同志參與過的重大歷史事件。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