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名家與基督教

出版時間:2011-3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區(qū)應毓 權(quán)陳 等  頁數(shù):313  字數(shù):36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中國文學名家與基督教》(隨感散文及詩歌的合集)融會眾多名家的思想與感情,由四位海內(nèi)外基督徒作家撰寫而成。全書視野開闊,涉獵中華五千年的文學創(chuàng)作,從全新終極之道的角度,解讀孔子、老子、屈原、杜甫、冰心、巴金、徐志摩等文學大師,探索他們及其成果與基督教的精神淵源。四川大學陳建明教授稱其“為中國基督教文學領域增添了一個可供閱讀和研究的樣本?!?br />  全書分鑒賞篇及遐思篇兩部分。每部分再分成中國古代文學名家和中國近代文學名家與基督教的章節(jié)。鑒賞篇比較著重古今中國文學名家與基督教的欣賞與觀照,遐思篇則以散文及詩歌譜出古今中國文學名家的意境和詩情。
  適合廣大基督徒、大中學生、文學愛好者及研究人士。

作者簡介

  區(qū)應毓,哲學及神學博士,現(xiàn)任加拿大華人神學院院長及國際教育協(xié)會主任。出版著作二十多本,計有《育善在家》、《苦海無邊有情天》、《使徒信經(jīng)詮釋》、《以斯拉記注釋》、《歷代志上:
家譜篇》、《歷代志上:戴維篇》、《歷代志下:
所羅門篇》、《教育理念與基督教教育觀》、《遨游之旅》、《面子學》、3D研經(jīng)教材等。
  董元靜,女,筆名園靜。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員、中國散文詩學會理事。已出版散文詩集多部,以及長篇小說《股海情殤》、《星河悠悠》。曾獲“第二屆四川省文學獎”、全國“首屆冰心散文獎”。
  權(quán)陳,1963年出身在重慶市。1983年畢業(yè)于西南財經(jīng)大學,后從事銀行工作。1998年到北美,2009年畢業(yè)于加拿大華人神學院,天道學院,獲道學碩士。
  蔣有亮,字恩光,基督徒詩人、中國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神學與哲學研究者, 中科院有機所《中國化學》期刊英文編輯。

書籍目錄

楔子

鑒賞篇
 鑒賞中國古代文學名家與基督教
  孔子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已立立人,已達達人
   一以貫之,忠恕而已
   推已達人
   有教無類
   “君子儒”
   天壇與天人合一
  孟子
   以心性論言性善
   君子之教,喻也
   自古華山一條路
   魚與熊掌
   芥菜種子
  老子、莊子
   “泛道論”
   無言之教
   “齊物論”
  屈原
   眾醉我醒
   屈原話橘
   從屈原的自殺看中國文化,讀劉小楓《拯救與逍遙》之感想
  杜甫、李白
   奉節(jié)情懷
   萬古云霄——懷古
   杜甫草堂吊杜甫
   把酒問月
   舉杯消愁
  杜牧、崔顥
   峻嶺峭壁
   紅葉寄情
   黃鶴一去不復返
  王維、孟浩然
   谷中百合
   滄海桑田
   臨淵羨魚
  陸放翁、辛棄疾
   天涯淪落
   東海騎長鯨
   鯨吞弱小
   天涯芳草
  蘇東坡、歐陽修
   杏林春滿
   葡萄美酒
   柳暗花明
  晏殊、范仲淹
   落花人獨立
   大千世界
   美哉岳陽樓
  朱熹
   白鹿洞書院
   朱子的教育典范
   廬山真面目
  秋瑾
   秋瑾話菊
   鐵骨傲衷
   血脈相傳
   瑞雪銀花
   曹雪芹的女兒情
  康有為
   引西入中
   大同論
 鑒賞中國現(xiàn)代文學名家與基督教
  巴金
   《隨想錄》中“真”感人
   《家》再給我青年人的熱忱
   四川省大地震和生與死
   《愛的約言》不僅是美麗的
   我多么想讓這對眼睛永遠亮下去
   《憩園》里的“我”與姚氏夫婦
   《寒夜》,何時才能過去?
   巴金筆下的洛伯爾先生
   《英雄兒女》中人性的思考
   《家》《春》《秋》
   憎恨的基礎是愛
  冰心
   流迸著血淚,肩起愛的旗幟——讀冰心小說《悟》有感
   道成肉身—亦神亦人
   本體疏離與自我疏離
   愛的哲學
   關(guān)系學
  魯迅
   魯迅先生日本留學之《瑣記》
   魯迅真能“肩起黑暗的閘門”嗎?
   君子動口不動手
   嫉妒成恨
   吃人歷史的唾罵
  老舍
   老舍《正紅旗下》中的滑稽人物點滴
   老婆婆痛罵自家的神佛
   多大爺是一吃教的主兒
   牛牧師有差別的教友觀
  許地山
   苦罪網(wǎng)羅
   綴網(wǎng)勞蛛
  林語堂
   科學家需要知道“為什么”嗎?
   古今為我腳注
  茅盾
   《子夜》
   人性的搏斗
  余秋雨
   大格局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中的苦
   “行者無疆”話歐洲
  王小波
   實力派作家
   傷感無奈的傾訴
  燕京學風
   燕大精神
   趙紫宸——風潮奮起
遐思篇
 遐思中國古代文學名家與基督教
  念肆子(二十四子)系列
   曦朝懷古
   大禹之夏
   商湯之革
   周文之晟
   老子
   孔子
   吳孫子
   墨子
   屈子
   太史先生
   南陽先生
   臥龍先生
   華亭先生
   靖節(jié)先生
   玄奘先生
   太白先生
   濂溪先生
   東坡先生
   元晦先生
   陽明先生
   上海先生
   昆山先生
   中山先生
   太淵先生
 遐思中國現(xiàn)代文學名家與基督教
  冰心放飛的終極鴿韻——冰心與基督教
   第一輯:終極之境
   第二輯:母親之愛
   第三輯:自然之戀
  回眸徐志摩的靈性光芒——徐志摩與基督教
   第一輯:源于上帝的靈性天氛
   第二輯:蘊染夢幻色彩的愛情
   第三輯:單純信仰之自由與美
  十字架,老舍推崇并高揚的精神旗幟——老舍與基督教
   負起“雙十十字架”的勇氣
   殉——從隱忍到代死——讀短篇小說《黑白李》
   殉——要愛你們的仇敵——淺談《大悲寺外》中的黃學監(jiān)
   拷問——靈魂的鞭笞——再讀老舍《大悲寺外》
   審判一——《四世同堂》之大赤包
   審判二——《四世同堂》之冠曉荷
   審判三——《四世同堂》之冠招弟
   審判四——《四世同堂》之祁瑞豐、菊子
   又一個自動上十字架的戰(zhàn)士——《四世同堂》之錢默吟
   兩難絕境的超越——《四世同堂》之祁瑞宣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青年的男女愛人憧憬未來兩.人結(jié)婚后如膠似漆,白頭諧老的旅程,就有在那長宛水前將終身交托于對方的山盟海誓,就會在花前月下講出一塊泥是你,一塊泥是找,把兩塊泥揉捏成一個你我的期盼,就情思意和純潔的靈不斷地聚交一點,講出永不分離的“約言”。人作為有靈的受造物,愛情千古不變,“約言”千古不變。巴金先生在他的小說《春天里的秋天》里,就多次提到“我”——林和珞的“約言”。林是個保守又多疑的青年人。他的多疑,和他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當他的朋友許先生淡及為了母親而愿犧牲一切時,他因自己的母親很早去世而懷疑自己是否愛她,他也沒有向任何人提起他的母親。用現(xiàn)代心理學的語言來講,他是個有心理缺陷的人。人生來就有對至深愛的渴求,林沒有母愛,他就把對愛侶的愛看得更重,重到常會懷疑對方對自己是否變了心,常問“她真的不愛我了嗎?”,“她還是像從前那樣地愛我嗎?”珞是一個勇敢的女子,她和他的中學英文老師林在晉江的中學里相愛,然后雙雙離開,跑到另一城市,繼續(xù)精神上的戀愛。有一次,她和林多喝了一點酒,她酒后寫短信給林道:林,倘使喝酒是犯罪,我們就在犯罪一次罷。年青人本來容易犯罪。林,不要據(jù)絕我,不要板起面孔,做一個道德的教師。說到林的保守,是指他在肉欲上的自制。當然,他也夢想能做激情的俘虜,為肉體的想象快要發(fā)瘋了!但他在故事的完結(jié),“約言”還沒有最終兌現(xiàn)前,他沒有走出這一步。這當然是今天這個“同居”和“試婚”時代的男女所不能接收的。節(jié)制是一種美,也是責任。杜布森博士在“培養(yǎng)男孩”一書中寫到:性行為本質(zhì)上是“漸進式的”。如果男孩子決心做到遵守道德規(guī)范,那他們就必須在戀愛關(guān)系初期減少身體的過度接觸。當一個人的生活是不道德的時候,是沒有什么安全可言的——無處可藏匿起來。并且性道德也是通向健康婚姻和家庭生活的關(guān)鍵。巴金先生寫這篇小說的時代是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包辦婚姻的舊習俗摧殘了無數(shù)青年男女自由愛情,自由婚姻的時代。林和珞在反抗這個不合理的舊習俗上都是勇敢者和弄潮兒。在追求自由愛情上他們好像和今天的青年男女沒有不同,但有區(qū)別的是他們常有這樣的“約言”:我們永遠相愛,我們的愛情就像星一般地永久。今天四十歲的你我,二十歲時看戴厚英的小說,就學到一句話:一百對夫妻有九十對是湊合;三十歲時聽到遍大街的人都在傳頌: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jīng)擁有;漸漸地,愛情好像和“永久”分離了。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主愛中華,恩寵有加:地大物博,代出俊杰:人道既窮。天道斯通:天人合一,惟信可期?!  谑肋h

編輯推薦

《中國文學名家與基督教》是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文學名家與基督教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這本書的話,我覺得還不錯,我是學中文的,算是從不同的角度接觸現(xiàn)代作家吧,推薦大家可以看看,但是如果真的要進行基督教的研究,還是不能只局限在這一本書把
  •   僅僅還行
  •   各方面都滿意,很好的一本書,值得閱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