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1 出版社:九州 作者:克里希那穆提 頁數(shù):348 譯者:邵金榮
Tag標簽:無
前言
克里希那穆提1895年生于印度,13歲時被“通神學(xué)會”帶到英國訓(xùn)導(dǎo)培養(yǎng)?!巴ㄉ駥W(xué)會”由西方人士發(fā)起,以印度教和佛教經(jīng)典為基礎(chǔ),而衍生為一個宣揚神靈救世的世界性組織,它相信“世界導(dǎo)師”將再度降臨,并且認為克里希那穆提就是這個“世界導(dǎo)師”。而他自己在30歲時覺悟內(nèi)心智慧,否定了“通神學(xué)會”的種種謬誤。1929年,為了排除“救世主”的形象,他毅然解散專門為他設(shè)立的組織——世界明星社,宣布任何一種約束心靈解放的形式化的宗教、哲學(xué)和主張都無法進入真理的國度??死锵D悄绿嵋簧谟《群臀鞣绞澜鐐鞑ニ木裰腔?。別人要加給他上師的尊位,他都一直拒絕。他不斷吸引全世界各地的人士,但是堅持宣布他不是宗教權(quán)威。他的教誨,主旨在于:要從根本改變社會與人生,必須先改變個人自我的意識。他一直教人進行自我覺察,教人了解“自我”局限、宗教與民族制約的弊害。他一直指陳打破意識束縛,進入“開放”的極度重要,因為,“腦里廣大的空間有著無可想象的能量”。這個廣大的空間,正是人的生命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所在??死锵D悄绿嵋簧葜v無數(shù),著述甚多,所有語言歸結(jié)為一點,“我只教一件事,那就是觀察你自己,深入探索你自己,然后加以超越。你不是去了解克的教誨,你只是在了解自己罷了。”他的心要,為世人指明了東西方一切偉大智慧的精髓——認識你自己。
內(nèi)容概要
克里希那穆提說道,真正的變革,唯有依靠那些發(fā)現(xiàn)了愛和“看”之真諦的人們才能實現(xiàn)。 《靜謐之心》由克里希那穆提兩部頗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作品《心靈的革命是唯一的出路》 (The Only Revolution)和《改變是我們的當務(wù)之急》 (The Urgency ofChange)組成,它為我們指明了建立新秩序的必由之路——摒除內(nèi)心的嫉妒與邪惡,放棄所有已知的事物。因為只有那樣,我們才能進入純真的狀態(tài),從而“讓呈現(xiàn)于眼前的永遠都是全新之物”。相比之下,傳統(tǒng)的改革者只是對舊有之物修修補補?! ∫坏┻M入冥想,自我和世界之間的界限便消融了,從此,生命就會煥發(fā)意義,“天地之美方得恒存”。透過作品,克里希那穆提只向我們強調(diào)一點:“自我消失之時,就是真愛登場之際?!彼暦Q:“在無我的狀態(tài)下觀察世界,堪稱人類最偉大的一項行為技巧?!苯柚掷镄虚g的睿智之語,克里希那穆提讓我們睜開雙眸,打開心扉,探尋實相。
作者簡介
克里希那穆提(1895—1986)享譽世界的心靈導(dǎo)師,美國《時代周刊》稱之為“20世紀最偉大的五大圣者之一”。他生于印度,少年時期開始專門的靈性修煉,以后成為徹悟的智者。他一生致力于引導(dǎo)人們認識自我,用自性的光明照亮自己,解放自己。他一生的教誨皆在幫助人類從恐懼和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心靈的革命是唯一的出路
一、在印度講談
1 冥想是完全置身世外
2 冥想是思想的空無
3 冥想沒有源起,因此也沒有終點
4 冥想一開始,觀察者就消失了
5 冥想的頭腦包含了所有種類的寂靜
6 如果刻意冥想,進入的就不是冥想
7 “無我”狀態(tài)并不是與現(xiàn)實分離
8 冥想需要最高形式的克己自律
9 冥想是徹底無為
10 終止所有的評價和道德觀,才可能認清事實真相
11 在靈光一現(xiàn)的頓悟瞬間,思想戛然而止
12 真正的自由是認清事物的本質(zhì)
13 冥想是心靈之光,是綻放的愛
14 只有在了無牽掛中,才能找到絕對的自由
15 不要遵從任何既定的方式,也不要遵隨宗教導(dǎo)師
……
第二部分 改變是我們的當務(wù)之急
章節(jié)摘錄
問:我真的很想知道是否有神存在。如果沒有神,生活豈不失去了意義?因為不了解神,于是人們創(chuàng)造了上千種有關(guān)神的信仰和形象。但是,這些信仰帶來的分歧和恐懼卻導(dǎo)致了人與人之間的阻隔。為了擺脫因分歧帶來的痛苦和傷害,人們便編造出更多的信仰,以致淹沒在越來越多的痛苦和迷惘之中。雖然并不知道是否有神,但我們卻相信神。神到底是什么?這個問題我問過印度的很多圣僧,也問過這里的大師,他們都堅持要相信有神?!跋认嘈?,之后你就會知道;沒有信仰你永遠都找不到答案?!蹦趺纯催@個問題呢?克:真的有必要弄清楚有關(guān)信仰的問題嗎?探求遠遠比知道重要得多。知道什么是信仰就意味著不再信仰。頭腦只有擺脫信仰才能觀察。是信仰,或者說是沒有信仰束縛了人們;有沒有信仰都一樣:它們是同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所以,我們根本不應(yīng)該糾纏于信仰是好是壞的問題。如果頭腦真的能擺脫信仰,“神是否存在”的問題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意義。神這個詞,以及有關(guān)它的傳統(tǒng)、記憶、理性和感性內(nèi)涵——所有這些都不屬于神。這個詞并不是神本身。所以,我們得首先在頭腦中去除這個詞。問:我不知道您這是什么意思??耍荷襁@個詞代表傳統(tǒng)、希望,是人們在絕望時的渴望,是對終極的追求,是一種運動,賦予存在以活力。這個詞本身代表著終極,但它并不是所指之物本身。頭腦里所有的僅是這個詞而已,這個詞表現(xiàn)出來的是思想。問:您是在讓我擺脫詞語的束縛嗎?我怎能做得到呢?詞語是過去;是記憶。妻子是詞,房子也是詞。我從呱呱墜地就開始接觸詞語,詞語是交流和認知的工具。雖然您的名字不是您,但是沒有您的名字,我就不能問詢關(guān)于您的情況。您現(xiàn)在問我頭腦是否能擺脫詞語——這不就是在問,頭腦能否擺脫它自己的思想活動嗎?克:當我們談?wù)摌涞臅r候,“樹”這個詞代表普遍公認的事物,它就在我們眼前。但提到神的時候,則沒有具體所指。因為找不到所指,所以人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形象創(chuàng)造神。神學(xué)家以某種方式這么做,知識分子以其他方式也這么做,有無信仰的人都各有對策。是希望孕育了信仰,而后才有追求。這種希望是絕望的結(jié)果——這種絕望是指對于我們?nèi)粘K娛澜绲慕^望。希望產(chǎn)生于絕望;它們也是同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沒有希望的地方就是地獄,對于地獄的恐懼又讓我們對希望無限憧憬。然后幻想開始了。所以神這個詞沒有把我們帶向神,而是帶向了幻想。神是我們對所崇拜事物的幻想;無信仰者還為自己創(chuàng)造了另外他所崇拜的虛幻的神——如國家、烏托邦和圣書。所以,我們剛才那樣發(fā)問,是想問你能否擺脫這些詞語以及隨之而來的幻想。問:我必須要好好思考一下。
編輯推薦
《靜謐之心》:世界著名心靈導(dǎo)師克里希那穆提作品??死锵D悄绿嵴f道,真正的變革,唯有依靠那些發(fā)現(xiàn)了愛和“看”之真諦的人們才能實現(xiàn)?!鹅o謐之心》由克里希那穆提兩部頗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作品《心靈的革命是唯一的出路》(The Only Revolution)和《改變是我們的當務(wù)之急》(The Urgency of Change)組成?!鹅o謐之心》為我們指明了建立新秩序的必由之路——摒除內(nèi)心的嫉妒與邪惡,放棄所有已知的事物。因為只有那樣,我們才能進入純真的狀態(tài),從而“讓呈現(xiàn)于眼前的永遠都是全新之物”。相比之下,傳統(tǒng)的改革者只是對舊有之物修修補補。一旦進入冥想,自我和世界之間的界限便消融了,從此,生命就會煥發(fā)意義, “天地之美方得恒存”。透過作品,克里希那穆提只向我們強調(diào)一點: “自我消失之時,就是真愛登場之際?!彼暦Q: “在無我的狀態(tài)下觀察世界,堪稱人類最偉大的一項行為技巧?!苯柚掷镄虚g的睿智之語,克里希那穆提讓我們睜開雙眸,打開心扉,探尋實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