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九州 作者:尹雪珍//吳亞枚|主編:劉海濤 頁數:226 字數:208000
前言
這是一種與以往不同的新的學習方式。 在中小學語文新課標里這種學習方式被定義為探究式學習,在高中和大學里被理解為研究式學習。同學們在教師的指導下,確立了一個探究文學問題的目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重新整合自己過去已學過的知識,重新確定新的閱讀材料和閱讀方法,通過自己投入身心的感受、體驗以及創(chuàng)造性的寫作去表達自己的理性認識和審美態(tài)度。這種閱讀、品味、感悟的全過程就是一種語文選修課(研究型課程)要經歷的全過程。這樣的課程和過程.有利于培養(yǎng)過去的語文教學中比較忽略的鑒賞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有利于激活同學們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把“成功素質教育”的實施真正落實到教與學的實處。 在大中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改革中究竟怎樣有效地開發(fā)出這種帶有研究性質的文學類選修課?怎樣引導學生的課外文學閱讀?怎樣構建同學們開展研究式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寫作的教學平臺?這樣一種“讀·品·悟學習法”開始引起了眾多師生的關注。“讀·品·悟學習法”是讓同學們在自己感興趣的文體中開展廣泛的有選擇性的文學閱讀,在廣泛的文學閱讀中挑選出一篇或一組真正感動了他們、啟迪了他們的文學精品,并把這些挑選出來的文學精品當做他們研究社會、研究人生、研究歷史,甚至是研究他們自己的案例。
內容概要
雜文是一面明亮的鏡子,它可以折射出人間萬象生活百態(tài),讓人在紛繁蕪雜的生活里依然能看清人情世故;在思想爭鳴的時代里仍有屬于自己的清晰的思想和行為。 本書精心選編的感動中學生的近百篇雜文,短小精煉,以幽默、諷刺的文筆,鞭撻丑惡,針砭時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讀來給人以智慧的啟迪,有助于培養(yǎng)我們敏銳的觀察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它仿佛高懸夜空的北極星為我們指明方向,引導我們走向自由幸福的人生。
作者簡介
劉海濤,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全國優(yōu)秀教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教學名師。長期在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領域從事文學欣賞、文學刨作的教學與研究,主編國家級“十五”、“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主講的課程《文學寫作》獲廣東省精品課程稱號和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其所在的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為教育部特色專業(yè)建設點。出版的主要著作:《文學寫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寫作學新教程》,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文藝鑒賞概論》(主編之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微型小說學研究》(三卷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小說的讀與寫》,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書籍目錄
塵世臉譜 在鏡頭面前/周云龍 擺譜的觀念與現(xiàn)實/鄢烈山 偽小人/韓少功 向死魂靈“借光”/怡然 回家的路/孫春云 你是要畫還是要貓/肖復興 貪官是這樣“出來的”……/張文兵“鬼話”連篇 神童之“神”與愛因斯坦之“無知”/姜欽峰 天下最難寫的字/楊學武 中國足球特“圓”/樂明 尊重咱們自己的公民/張心陽 又見“精神鴉片”/周彪 道德豐碑下的殉葬品/吳鉤金劍 短的啟迪/祖丁遠荒誕時代 “市長救人”的新聞該怎么寫/曹林 不留余地的狼/陳倉 兩只雞吃掉一只狗/魏得勝 我們是這樣退化的/夏菲 申冤得靠好運氣/梅桑榆 無處可逃/邱紅波 應嘗試“假定腐敗”/王海波 二諸葛狀告趙樹理/劉金暗中曙光 一只特立獨行的豬/王小波 丑蟲/劉心武 洗蘋果的藝術/喬新生 優(yōu)秀總是有點怪/潘國本 讀書為什么/趙牧立此存照 從笑話看德國/沙葉新 日本的一種“主旋律”/商金林 公德/馮驥才 我們正在變得又聾又瞎/孫少山人情世故 “卑怯性格”種種/毛志成 人往低處走/孫睿 笑與被笑/公孫欠諛 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生氣/(臺灣)龍應臺 不要只說“不要”/吳名 要倒的油瓶我不扶/汪強 口中剿匪記/豐子愷 流浪的自由/盛大林 人與猴/王洪亮 “吃到葡萄”才是本事/慕野 多想半步/胡守文 扔掉自卑/劉恒菊人生冰火 阿Q的幸福指數/肖相智 有用的人/王鼎鈞 快樂與成功/柯云路 動物的仁愛/游宇明 每一只小狗都有一個目標/畢淑敏 親情的力量/佚名 活著的滋味/諶容 龍在我的心目之中/周實社會檔案 應該怎樣紀念屈原/施蟄存 讓梨之難/陳志龍 一位農村教師的一天/盧杰 “有野心”有什么罪/黃波 告別英雄/王躍文 李鴻章的“國情論”/楊學武踏跡尋隱 老媽今天買什么萊/甄黛 懶惰/庹震 征服者的喜劇和悲劇/張帆 四字真言/葉子 咀嚼思想史/陳四益 上帝的大拇指和孩子的泥巴/慕毅飛現(xiàn)代傳說 乞丐是一面鏡子/商子雍 然而,孩子們在笑/司徒偉智 自由的代價/韓三洲 是否“大題小做”/芥微 豬假虎威/王洪亮 采訪小偷/鄧剛 老家來信/陳曉東 優(yōu)點零/畢淑敏 敬畏/孔曦
章節(jié)摘錄
塵世臉譜 在鏡頭面前/周云龍 最初感受“鏡頭意識”,是作為會議的出席對象。時間到了,人也差不多到齊了,主持會議者卻臨時宣布:“等電視臺的記者到了,咱們就正式開會!” 當時有些惱火:電視臺的記者為何老是慢吞吞?轉念又想:開會,難道只是為了攝像? 某些領導的“鏡頭意識”無疑是最強的了。但不知什么時候,這鏡頭意識也“傳染”給了一些家長。幼兒園里“六一”聯(lián)歡,記者應邀采訪。甲家長要求記者給兒子拍個鏡頭,乙家長又拉去給女兒來個特寫……幼兒園的新聞不過是發(fā)個簡訊,畫面只能一掠而過,而一些小孩子,據說因未能在電視上露臉竟“抱憾終日”。 大學生的“鏡頭意識”就更強烈了。時下,高校的校園文化及社會實踐活動高潮迭起,而主辦者常常把邀請媒體采訪當成“頭版頭條”。作為電視臺的記者,有時感覺他們搞活動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上電視。這種“鏡頭意識”、“造勢心理”,一旦帶入社會,又將會有多少形式主義、花架子招搖過市? 最近一次感受“鏡頭意識”是在一個夏令營里,有兩名美國女孩,一個7歲,一個11歲,開營第一天,兩張“洋臉”自然更為引人注目,記者紛紛將鏡頭對準她們。不久,7歲的孩子開始抹眼淚,11歲的孩子則低著頭不說話。 老記不解,詢問她們的中文教師,才知道孩子不是因為“想家”,而是“在我們美國,被人拍攝是要征得本人同意的”。記者們只好忍痛割愛。在此同時,中國的孩子卻竭盡“挑逗”之能事,一會兒在鏡頭面前做鬼臉,一會兒與采訪對象搶鏡頭,一會兒還大人似的與記者套近乎:“叔叔,我早就盼著上電視了!”“叔叔,你們做節(jié)目時,可要把我的形象‘剪’上去呀!”“叔叔,你們節(jié)目什么時候播呀?”一個年齡稍大的女孩子見記者拿話筒采訪別人,不禁在背后嘟囔起來:“你們?yōu)槭裁床徊稍L我?”我轉身問她參加夏令營的感受,面對攝像機,那孩子一口大人腔。我便試探著問:“這是你的心里話嗎?要說實話?!焙⒆赢吘故呛⒆?,立即從實說出一段自己的真實想法。不過,實話實說之前,她卻要求我們不得拍攝,咱們的孩子就是成熟,懂得什么場合說什么話! 在鏡頭面前,人的言行有時是虛假的,其實,那正是另一種真實。 虛榮是海,誠實可嘉/徐少燕 文章從鏡頭說到人的虛榮心,然后又言及形式主義,最后涉及誠信,這一篇短短的不足千字的雜文,卻有如此大的包容量,實在令人回味無窮?! 奈恼轮锌闯?,孩子們?yōu)榱松乡R頭,可以竭盡“挑逗”之能事,可以與采訪對象搶鏡頭,也學會了與攝像者套近乎,甚至還對記者抱怨“你們?yōu)槭裁床徊稍L我”?中國孩子都爭著要上鏡頭,中國孩子也知道在鏡頭前應該講什么。中國孩子一口大人腔,懂得什么場合說什么話,這種真實真是讓人害怕。孩子就應該說孩子的話,孩子沒有童真,那么這個世界還有什么意思?孩子失去童真,正是成人的庸俗與虛偽的彰顯。有一個時期,中小學曾要求孩子們去評《水滸傳》、批宋江,孩子們對《水滸傳》與宋江都不知為何物,卻要他們像大人那樣去批這批那,這不是荒謬可笑嗎?在成人的“教育”下,現(xiàn)在的孩子是太成熟了,成熟到足可以像一個大人一樣溜須拍馬、亂吹牛皮,甚至恬不知恥! 此文的深刻意義還在于,在鏡頭面前,人的言行固然有時是虛假的,但是,從其涉及的對象看,更令人震驚,小至幼兒園的孩子,大至大學生、家長及某些領導……各行各業(yè)、各種層次、各個年齡階段,無不如此。這些是否可看成是作者在做著令人心痛的暗示?與這情形相反的是兩個顯得很“傻帽兒”的美國小女孩,在考慮著什么“征得本人同意”。在鏡頭面前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是東西文化不同造成的呢,還是什么別的原因,值得深究?! 霸阽R頭面前,人的言行有時是虛假的,其實,那正是另一種真實?!弊髡叽_有真知灼見,虛假的背后卻隱藏著另一種真實,反映社會上存在著弄虛作假、表里不一、華而不實,喜歡搞形式主義和花架子等不良風氣。 雜文作為一種形象化的議論文,說理辯證全面且深刻透徹,往往有著四兩撥千斤的神奇力量。這些要義,作者隱含在字里行間,要仔細欣賞,才能賞出真味來?! [譜的觀念與現(xiàn)實/鄢烈山 曾任外經貿部副部長的龍永圖先生曾對記者說,他最討厭講排場(即俗話講的“擺譜”)。見多識廣的他,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出國時在機場忽見候機室熱鬧非凡,原來是縣委書記要出國考察,數十號人來送行,圍著他點頭哈腰。另一個是在意大利出席國際會議,地點是一個小鎮(zhèn)的小酒窖里,沒有領導席沒有嘉賓席,有個老太太獨自進來坐在他身邊,與他寒暄良久,會后問人才知這老太太是荷蘭女王! 兩個人的做派是如此不同。一般說來,有現(xiàn)代意識的人會更尊敬“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的女王,而從內心深處鄙視那位縣委書記。前者稱王稱尊地位高貴卻那么低調,只有在出席象征性儀式時出于不得已才擺擺譜。而后者名為人民公仆,說的比唱的還好聽,卻似中世紀的小國之君,在眾人圍著轉中得到精神滿足,其觀念的陳腐不言而喻?! ∵@里面當然有觀念問題。有些人別看他西裝革履滿口平等民主先進文化,腦袋里其實還是“人上人”那一套陳貨。韓愈在《送李愿歸盤谷序》里,借李愿之口對所謂“大丈夫”之志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其在外,則樹旗旄(mao),羅弓矢,武夫前呵,從者塞途,供給之人,各執(zhí)其物,夾道而疾馳。喜有賞,怒有刑。才俊滿前,道古今而譽盛德,入耳而不煩。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慧中,飄輕裾,翳(yi)長袖,粉白而黛綠者,列屋而閑居,妒寵而負恃,爭妍而取憐……”這樣的“理想”難道不是當今許多貪官污吏夢寐以求的嗎? 當然,人是會變的。有些人起初本是有崇高理想有濟世抱負的,但日漸被權勢所腐蝕,慢慢就習慣于高人一等的享受了。這是人的本性使然。誠如陳毅元帥所言:豈不愛擁戴?頌歌盈耳神仙樂。豈不愛粉黛?愛河飲盡猶饑渴。當官的喜歡警車開道,一路紅燈。可誰愿意堵在路上?憑記者證在不少地方的風景區(qū)不用購門票,我也不愿掏錢。有朋友開特權車帶我出行,我也樂意暢通無阻?! 「匾氖牵谟行┑胤接行r候,你不擺譜還不行。中國古話叫“不威不重”,現(xiàn)代語叫“距離產生威嚴”。近讀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莫理循的傳記(莫理循就是電視連續(xù)劇《走向共和》里那個英國《泰晤士報》記者、民國政府政治顧問),寫道:此人初到中國時,一句漢語不會,卻只身到云南等地去游歷,只帶挑夫不帶翻譯,找不到傳教士接待的地方,全靠擺譜(以高人一等的洋人自居),才受到各地官紳的以禮相待。他若老老實實踐行他的平等觀,估計早有人把他收拾了。如今,像我這樣無官無職無譜可擺,坐公交班車回老家的人,在鄉(xiāng)親們眼中就等于沒有出息老不“進步”?! ∮袝r候甚至是逼良為娼?!吨袊嗄陥蟆凡痪们鞍l(fā)表過一篇小科員擺譜的自述。他在縣政府做秘書,做農民的哥哥被鄉(xiāng)干部欺負了,本想循合法渠道討回公道,可是一再受挫。他不得不狐假虎威擺出縣領導秘書的威風給鄉(xiāng)領導打電話威脅對方,問題當然很快就解決了?! ∧敲?,擺譜究竟是觀念問題,還是現(xiàn)實問題呢?都是。不平等的現(xiàn)實、腐敗的政風會影響社會觀念和民風。反過來,畸形的觀念又加劇了不合理的現(xiàn)實,交互作用。但說到底,還是“形勢比人強”。畢竟數十年來,我們一直在講平等、民主、為人民服務,這些普世價值觀念已相當地深入人心?,F(xiàn)在更重要的是要循名責實,監(jiān)督人民“公仆”們帶頭這樣去做?! [譜,成了社會的助推器/周鵬 擺譜,社會一大“亮點”,一大“特色”。它已蔓延至社會各個角落,上至高官,下至村居委會干部,乃至學生。為何他們喜歡擺譜呢?他們在眾星拱月中能得到精神的滿足,這樣不僅可以使他們臉上有光,還可以光宗耀祖。何“樂”而不為不呢?那么,擺譜究竟是觀念問題,還是現(xiàn)實問題呢?本文給了我們很好的思考,并揭示了答案:是觀念問題也是現(xiàn)實問題。“不平等的現(xiàn)實、腐敗的政風會影響社會觀念和民風。反過來,畸形的觀念又加劇了不合理的現(xiàn)實,交互作用?!薄 ”疚膴A敘夾議,開篇以“縣委書記出國考察,數十號人來送行,圍著他點頭哈腰”與“荷蘭女王在小鎮(zhèn)的小酒窖里的寒暄”形成強烈反差,一針見血,說明我國官員擺譜作風如出一轍,這是擺譜的現(xiàn)實問題。同樣,也存在有觀念問題,作者引用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的描述,更是進一步諷刺了官員夢寐以求的“理想”。本文說理力度強,有例子佐證,從縣委書記的出國,到“有些地方有些時候,你不擺譜還不行”、“有時候甚至是逼良為娼”的描寫,步步為營,辛辣地指出擺譜的“重要性”?! ‰y道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到了“你不擺譜還不行”的地步嗎?馬克思曾說過:惡,成了歷史發(fā)展的杠桿。若讓擺譜成為社會的推動器,不知我們感到的是希望還是悲哀呢?
編輯推薦
《風中的吶喊:感動中學生的100篇雜文最新版》精選最受中學生喜愛的100篇雜文,篇篇精彩,文筆犀利,思想深刻,內涵豐富?! 〖毤毱纷x《風中的吶喊:感動中學生的100篇雜文最新版》,會收獲痛快淋漓的閱讀快感和凈化心靈的感動,能盡早擁有一雙智慧的眼睛,培養(yǎng)敏銳的思辨能力,養(yǎng)成崇尚真善美的情懷;同時,能拉近中學生與社會的距離,更清晰地看待人情世故,更勇敢地追求真善美。此外,《風中的吶喊:感動中學生的100篇雜文最新版》還給中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話題素材,有助于提高閱讀欣賞能力和寫作水平。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