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0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張頤武主編;師力斌編 頁數(shù):371 字數(shù):466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師力斌由受難者到闖入者——新世紀十年來海外華人作家的歷史記憶與跨文化想象在寫這篇東西的時候,正是美國華爾街游行持續(xù)了兩周的時候,適逢中國國慶長假。歐洲幾個發(fā)達國家的銀行信用紛紛下調(diào),國際股市持續(xù)下跌,希臘債務危機持續(xù)困擾歐盟和西方世界,作為西方老大的美國也同樣遭受百年來最嚴峻的失業(yè)考驗。疲軟、低迷的西方世界進入了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最低谷,與看上去堅挺、蓬勃的中國剛好形成反差。歷史是真正的大手筆。這一現(xiàn)象正成為人們,包括海外華人作家無法忽略的歷史大勢。雖然判定世界格局走勢這樣的巨大話題在海外華人作家的筆下不會有直接的回應,但是,歷史大趨勢所引發(fā)的日常思考和個體感受已經(jīng)露出端倪。在嚴歌苓《吳川是個黃女孩》、袁勁梅《羅坎村》、哈金《牛仔炸雞進城來》、陳謙《殘雪》、陳河《女孩和三文魚》、陳九《挫指柔》等多部小說中都有微妙的表達。一、篇目選擇本書的15部中短篇小說是從2001年1月以來至2010年12月,在國內(nèi)公開發(fā)行的文學期刊上發(fā)表的大量作品中選出來的。海外華人作家在國內(nèi)發(fā)表作品的陣地相當大,《收獲》《人民文學》《中國作家》《鐘山》《十月》《青年文學》《北京文學》《上海文學》《小說月報》(原創(chuàng)版)《小說界》《長城》等主要刊物均在他們的選擇范圍。其中,《上海文學》《小說界》《十月》《青年文學》《人民文學》等先后發(fā)過海外華人作家或留學生文學的專號或?qū)??!缎≌f界》有持續(xù)很長時間的“海外華人作家作品”和“留學生文學”專欄,嚴力、陳謙、哈金是他們的重要作家。《人民文學》2009年12月號的規(guī)模和陣容最為龐大,一次性推出了陳謙《望斷南飛雁》、袁勁梅《老康的哲學》、張惠雯《空中圖書館》、陳河《沙撈越戰(zhàn)事》(長篇)、林菁《紐約故事》五部作品。老牌文學刊物《收獲》是近十年海外華人作家走向大陸文壇的橋頭堡,發(fā)表作品近20篇。對于一份每期只有兩三個中篇、每年只有六期的刊物來說,這需要相當?shù)钠橇脱酃?。張翎在此發(fā)表了《陪讀新娘》《塵世》《羊》《向北方》等中篇,王瑞蕓發(fā)表了《畫家與狗》《姑父》,還有陳謙《特雷莎的流氓犯》,陳河《女孩和三文魚》,哈南《北海道》,嚴歌苓《灰舞鞋》,虹影《鶴止步》。旅居新加坡的七零后作家張惠雯雖然一直平靜,但《收獲》和《青年文學》兩大刊物都對她青睞有加,從2006年到2008年,《收獲》發(fā)表張惠雯長、中、短篇五部?!肚嗄晡膶W》2009年9期發(fā)表過“留學主題文學”的專欄,推出了張惠雯的《完美的生活》、楊曼舒《讀她》兩部長篇。張惠雯在《青年文學》先后發(fā)表了短篇《極速列車》(2007年2期),《愛情的五個瞬間》(2008年9期),中篇《聚會》(2010年4期),中篇《歌》和《墓室與焰火》同時發(fā)表在2010年7期。《上海文學》似乎更偏愛嚴歌苓和虹影。嚴歌苓在此發(fā)表了《奇才》《白麻雀》《拖鞋大隊》《愛犬顆勒》《吳川是個黃女孩》等作品。虹影發(fā)表了《利口福酒樓》《同步高潮》《瓶子的故事》《用一個G的字節(jié)》等小說?!剁娚健芬餐瞥鲞^蘇煒、張翎、陳謙、飛花、君達、余曦、秋塵、施雨等作家的小說,重點推出了旅美作家白林的三部小說,但影響不大。影響較大的當屬蘇煒的兩部作品《米調(diào)》(中篇)和《迷谷》(長篇),后來李陀和蘇煒還有一個對話《新的可能性:想象力、浪漫主義、游戲性及其他》,對國內(nèi)的小說創(chuàng)作進行了“嚴厲”的反思?!睹渍{(diào)》(近8萬字)由于篇幅過長,無法入選。另一個海外華人作家發(fā)表作品的陣地是福建的《臺港文學選刊》,該刊推出的作品大都是短篇,影響力上稍遜于前述期刊,但也向我們打開了一扇眺望海外華人小說的窗口?!侗本┪膶W》原創(chuàng)版(精彩閱讀)和選刊版《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也發(fā)表或選發(fā)過嚴歌苓、張翎、哈金、陳九、余澤民等多位海外華人的作品。鑒于近年來國內(nèi)文學期刊和作家普遍重中篇輕短篇,從這些期刊選優(yōu)秀短篇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本書中的絕大多數(shù)短篇都選自《臺港文學選刊》。我在此發(fā)現(xiàn)了近年來走紅的華人作家哈金的幾部新作。描寫全球化時代中國打工仔在美國餐館打工生活的《牛仔炸雞進城來》是一篇視野獨特的小說,描述了跨文化視野中的中國人和美國人的形象。哈金能夠用日常生活的元素,不動聲色地制造強烈的喜劇效果和戲劇沖突,并表達深刻的中西文化沖突/融合的復雜主題,是全球化時代文學想象中的一道獨特風景。哈金原名金雪飛,1985年赴美,以英文寫作成名,長篇小說《等待》獲1999年美國國家圖書獎、2000年美國筆會/??思{基金會所頒發(fā)的“美國筆會/??思{小說獎”,他是唯一以一本書獲此兩項獎的作家。2008年哈金在國內(nèi)發(fā)表了《呼喚偉大的中國小說》一文,曾經(jīng)引起文壇的轟動?!皞ゴ蟮闹袊≌f”有兩個要點:一,它是一種文學烏托邦,是不可能達到的理想狀態(tài);二,它超越了民族國家的界限,傾向于一種華人作家的大概念。也就是說,哈金不放棄文化上的民族認同,而且認為文化的認同高于政治的認同。這一文化立場在華人作家中無疑具有相當?shù)拇硇?。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北美華人作家占據(jù)了本書的半壁江山,并非北美華人作家的創(chuàng)作就一定高于東南亞、歐洲、大洋洲等其他地區(qū),也非編選者有意為之,實在是國內(nèi)文學期刊發(fā)表作品的現(xiàn)狀使然。當然,北美新移民作家旺盛的創(chuàng)作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現(xiàn)象。那里活躍著一大批不領(lǐng)工資、不拿稿費卻熱心于文學事業(yè)的“文化義工”,有文心社、橄欖樹、國風等活躍的文學網(wǎng)站,還成立了專門的組織和相對固定的出版平臺,如中文報紙《世界日報》《星島日報》《僑報》等。(參見融融、陳瑞林主編《一代飛鴻》,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就是近年來進軍中國電影市場的北美作家嚴歌苓和張翎。由于聯(lián)系上的困難和時間所限,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授權(quán)沒有取得,只得割愛。如劉墉的《狗肉》(《臺港文學選刊》2002/10),王鼎均的《單身溫度》(《臺港文學選刊》2003/1),哈南的《黃金兩錢》(《十月》2006/1),鄭寶娟的《收銀員之死》(《臺港文學選刊》2009/1)、張黎的《朱朱的性感巴黎》(《上海文學》2005/6),白林的《魔鬼的彩帶》(《鐘山》2002/4),木馬的《古狗》(《臺港文學選刊》2003/8)。為盡可能向讀者提供一個海外華人小說創(chuàng)作的全貌,本文討論的作品不限于本書的15部作品。二、兩大主題,兩個形象大陸的歷史記憶與海外的移民生活,是近十年來海外華人小說的兩大主題。受難者和闖入者是兩個重要的形象。趙毅衡所謂的無根的寫作參見趙毅衡:《無根有夢:海外華人小說中的漂泊主題》,《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3年第5期。,可能揭示出這些華人作家的身份焦慮與文化困惑。他們更多的不是政治意義上的國族認同,而是遭遇海外生活的刺激之后的跨文化想象。既在又不在的“中國”成為剪不斷理還亂的文化情結(jié)。他們的歷史記憶有著海外文化的觀照,具有全球化時代的視野;海外移民生活又滲透著濃重的中華文化的記憶,他們需要不斷追問自我的來路。這種雙重文化的交織,跨文化的想象,是海外華人作家難以繞開的情結(jié)。近年來頗為活躍的女作家陳謙的一番話頗能代表這種心理。她說,“是美國教會了我珍惜我的來歷,珍惜我父母的出處,這是真心話。美國是一個非常以自我為中心、強調(diào)個人身份標識的地方。你的經(jīng)歷越獨特,你的自我ID,就是所謂身份的標識就越清楚。我從哪里來,我在哪里長大的,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根本的問題?!秉S偉林、陳謙:《“在小說中重構(gòu)我的故鄉(xiāng)”——海外華人作家陳謙訪談錄之一》,《東方叢刊》2010年第2期。因此可以說,海外華人作家關(guān)于中國的歷史記憶是文化碰撞的結(jié)果。張翎的《余震》是這種跨文化想象的典型文本?!队嗾稹分员桓木帪殡娪?,除了汶川地震所引發(fā)的題材上的獨特要求,以及災難題材所包含的人道主義普世價值等適銷對路的大眾文化元素之外,重要的一點就是它所處理的跨文化經(jīng)驗。小說與電影在主題和思想上有巨大差異。正如作者張翎所說,電影表現(xiàn)溫暖,而小說寫創(chuàng)傷。因此,作為大眾文化的電影只是借用了小說所提供的全球化經(jīng)驗的外殼,試圖以一個不遠萬里、母女跨國相認的傳奇故事來賺取觀眾的眼淚,與小說沉重、哀婉的藝術(shù)趣味和深入探討人性的文化觀念大相徑庭。小說發(fā)表在汶川地震之前,借唐山大地震中發(fā)生的災難和兩代人的人生故事,來思考災難帶來的人性傷害。不但包含著天災所造成的心理傷害,比如家庭破碎造成骨肉分離的痛苦,更包括對母親重男輕女的傳統(tǒng)觀念的反思,以及對養(yǎng)父猥褻養(yǎng)女的人性惡的刻骨記憶。這種心理創(chuàng)傷,即使是發(fā)達的西方文化也難以治愈,最終只能依靠回到故鄉(xiāng)的老屋。這一處理表達了一種海外華人非常復雜的文化心態(tài),即既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有清晰和深刻的反思,但又不能完全脫離中國文化的牽絆。在全球化時代,中國記憶實在已經(jīng)是一種難解的痛。張翎九十年代中后期開始發(fā)表作品。先后有《雁過藻溪》《塵世》《羊》《向北方》《余震》《空巢》等,以中篇為主。主人公大多橫跨中國與多倫多兩地,有自傳的影子,但又遠為豐富和復雜。在我目力所及的作家中,張翎是最為悠長、婉轉(zhuǎn)和抒情的一位。她抒情的文筆給她的作品帶來了莊重、細膩的晚唐氣質(zhì)。《羊》《雁過藻溪》與《余震》在藝術(shù)和思想上不分高下,都是華人在海內(nèi)外生活變遷過程中的兩地記憶。時空上的巨大跨越,人生的跌宕起伏,使張翎的作品具備了傳統(tǒng)戲劇的劇烈沖突與循環(huán)往復的情結(jié)結(jié)構(gòu)??缥幕?jīng)驗的呈現(xiàn),擴大了漢語小說寫作的疆界,我們很難再用中國人/外國人這樣的框架來定位作品的人物和心理。嚴歌苓是近年來成就斐然的華人作家。她的產(chǎn)量之高、質(zhì)量之優(yōu)、影響之大令人驚嘆。她的每一部中短篇都極其講究,閃現(xiàn)出不盡的才華。她的作品有兩個類型,一類是關(guān)于中國記憶的,講述紅色年代的個人遭遇,特別是女性的遭遇,極其富有戲劇性,突顯了一個受難者的形象?!短煸 贰锻闲箨牎贰督莾褐煲厘\》《奇才》等,都是如此?!督莾褐煲厘\》是此類小說的代表。故事講述一個曾經(jīng)走紅的京劇女主角被打成反革命之后的悲慘遭遇,她所遭受的非人待遇,特別是在醫(yī)院里受到的身體侮辱,不禁使人聯(lián)想到魯迅先生描寫過的麻木的看客,以及國民的劣根性。女名角遭受群眾侮辱的場景使作品迸發(fā)出驚心動魄的震撼力。這部作品如此經(jīng)典,精粹,字字珠璣,簡直就是小說寫作的教科書。嚴歌苓的寫作既體現(xiàn)出一個學院派作家嚴格的寫作訓練所能達到的規(guī)范和經(jīng)典程度,同時絕不缺少生活的磨煉所帶來的煙火氣以及天才的靈氣。討論嚴歌苓創(chuàng)作,離開才華恐怕很難講清楚。她能將每一個細節(jié)都變幻出詩意與陌生感。她甚至天生就是一個小說家。篇篇精彩,在選擇上頗令選編者難以割舍。受難者形象在陳謙的《特蕾莎的流氓犯》中是王旭東,在王瑞蕓的《姑父》中是姑父,在哈南的《黃金兩錢》中是被定為反革命的老板夫妻,在張惠雯的《水晶孩童》中是水晶孩童。在許多海外華人作家筆下,綿長而真切的受難記憶成為改寫革命敘事的原動力和靈感來源。哈南的《黃金兩錢》是進行歷史改寫的典型文本。它通過一個主人和仆人的友誼穿越歷史海枯石爛的故事,將敘事反轉(zhuǎn)的歷史又反轉(zhuǎn)過來。相當一部分海外華人的作品多多少少流露了這樣的歷史敘述的沖動。在這種歷史觀的觀照下,人性高于主義,個體先于國家。與以往反思、傷痕小說不同的是,控訴的語調(diào)轉(zhuǎn)變?yōu)槔潇o的敘述,詩意高過了激情。受難者形象負載了作家對于歷史、青春和人生的重要信息,構(gòu)成了海外華人超負荷的心理積淀。通過這樣的書寫,他們?nèi)缃袼哂泻M馀c中國雙重眼界、反觀與遠望、自我與他者等多重身份和文化視角相交織的全球化時代的新主體得以確立。嚴歌苓的《吳川是個黃女孩》是她的另一類作品。相較于受難者作品系列,這個作品捕捉到了一個中國闖入者的形象。這部小說是典型的跨文化文本。中國想象與異國經(jīng)驗相混雜,有著非常矛盾的文化認同。在生活形態(tài)和愛情觀念上,小說中同母異父的姐妹兩人都趨向于放蕩不羈、我行我素的西方化的生活方式。但在家庭和親緣關(guān)系上,依然保留著對中國傳統(tǒng)觀念的深深眷戀。當姐姐在被白人保安強行脫衣搜身,年少時留在胸口的傷口被公開時,文化差異的主題被突顯出來。是她的妹妹最終為她出了這口氣,兩個人的關(guān)系一百八十度轉(zhuǎn)彎,最終回歸了中國傳統(tǒng)的家庭親情。這個文本表達了一種對中國難以擺脫的依賴,親緣關(guān)系像一根線,“我”就像放飛了的風箏,雖已飛離原地,但仍有一根文化的線牽引著。中國會隨時闖入“我”的生活,一如香港來的放蕩不羈的妹妹。如果說,類似于《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的章永璘等受難者形象多少有些陳舊的話,那么,中國來的新新人類“妹妹”則無疑是一類新的形象。它成為海外華人作家重新認識新世紀以來中國的一個形象載體。最為典型的文本是袁勁梅的《羅坎村》?!读_坎村》是一部以政治入文學的典型小說,它大膽直白地引入政治議論的寫法,特別是在副標題中直接引用羅爾斯的語錄,與國內(nèi)文學界八十年代以來對政治視而不見、小心翼翼的態(tài)度截然相反。這個小說更為深層的文化焦慮是,它表明了一種海外華人對于新的中國的難以理解的文化態(tài)度,他們對高速發(fā)展的中國新的狀態(tài)和境況一時間失去了清晰和準確的把握。這表明一種非常矛盾的文化認識,即對過去的歷史有清晰的判斷,而對正在發(fā)生的現(xiàn)狀卻舉棋不定。這種現(xiàn)象恐怕不僅存在于海外華人作家身上,而是存在于整個世界。這個五千年的老大帝國、半個多世紀的紅色中國,竟然發(fā)展到今天這樣的奇跡,實在是當驚世界殊。中西方的文化亦絕非像八十年代那樣黑白分明,高下立判,而是處于一個膠著的狀態(tài),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勝負難辨,前途混沌。如果按照許多國內(nèi)批評家的解讀,《羅坎村》將中國兩千年來的超穩(wěn)定結(jié)構(gòu),也就是吃人的制度,或者是民族文化的劣根性,做了一次新的呈現(xiàn)。然而,這個文本還包含了另外的意義,那就是對新的中國狀態(tài)的困惑和猶疑?!读_坎村》中那個代表文化痼疾的中國男孩,在美國校園中吻女孩,公開行賄美國法官,在美國的橫沖直撞,簡直就是對西方文化的冒犯。他粗魯、野蠻、目中無人的態(tài)度,完全改變了中國東亞病夫的形象,也改變了八十年代以來留學生文學中在美國拼命打拼生存艱難的“邊緣人”形象,而成為一個令人刮目相看的、強悍的闖入者。這個壞男孩形象與嚴歌苓《吳川是個黃女孩》的壞女孩形象,都攜帶著一種無法阻擋的粗獷力量,與風風火火在全球游走的中國形象驚人地神似。由受難者到闖入者,恰恰是中國一百年歷史滄桑變遷的結(jié)果。也正是因此,《羅坎村》成為必選之作。同樣的闖入者形象是旅美作家陳九的傳奇故事《挫指柔》中的中國家長紀季風。這既是一個中國功夫的傳奇,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絕妙文本。它在兩個方面有著令人震驚的文化想象:一方面是美國弱肉強食的校園文化和令人震驚的校園暴力,特別是美國政治與天主教之間的復雜關(guān)系,徹底顛覆了我們通常的美國想象,向我們展示了美國歷史和文化恐怖陰冷的一面。同時,紀季風不露聲色、制人于無形的高超功夫和深不可測的心機又令人膽寒。這個文本透露出雙重的焦慮,既顛覆了八十年代以來我們對美國的美麗想象,也流露出對中國的恐懼。這個冷酷的闖入者形象也是以前的文本中沒有的。還不僅于此。更令人驚異的是殺氣騰騰的闖入者。陳謙的《殘雪》(《鐘山》2004/2)和陳河的《女孩和三文魚》(《收獲》2006/6)提供了這方面的獨特想象?!稓堁分v述一個中國棄婦到美國尋找留學未歸的丈夫,路遇另一個中國姑娘,后來才知道,這個姑娘的房東就是她的丈夫。這個女人手上刺青,衣袋里還裝了一把手槍,使路遇的中國姑娘始終驚駭不已,整個故事充滿了可怕氣氛,盡管最終并沒有殺人。陳河的《女孩和三文魚》卻殺人了。這是我看到的近十年來海外華人小說中極罕見的殺人的中國人形象。這位名叫周沸冰的中國男孩喜歡上了另一個中國姑娘,由于姑娘的中國房東禁止陌生人留宿,他的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便誘騙房東的女兒外出并殺害了她。陳河的小說閱歷豐富,知識廣博,“氣象萬千”。2010年,他的《黑白電影里的城市》獲得郁達夫中篇小說獎。張黎的《朱朱的性感巴黎》同樣有一個闖入者,那就是要和朱朱分手的男朋友。分手的力量不容置疑。小說提到巴黎在“9?11”之后巨大的經(jīng)濟壓力和精神壓力以及國際大都市夢一般的生活和精神狀態(tài)。亞洲FACE,性高潮,巴黎的光怪陸離,都是跨文化視野中出現(xiàn)的全球化景觀。那家越南餐廳菜譜中無疑有著鮮明的中國元素:蝦仁云吞、蠔油牛肉套餐、茄汁排骨飯、海鮮龍須面、春卷、水晶餃子、南瓜餅等,是全球化時代日常生活的最真實的寫照,更成為跨文化想象的生動佐證?!杜_港文學選刊》還刊登了馬來西亞作家黃孟文的一篇千字小小說《一行小小的字》,寫一群海外中國留學生出游,死活不想到中國來,最后去了新西蘭。瘋狂購物之后,他們以為在全球化消費中得到了滿足,不料每個人購買的物品上都寫了一行小小的字,MADE IN CHINA。這個小說由于篇幅過小未入選,但它敏銳地捕捉到了中國強勁的發(fā)展勢頭。像前述的闖入者一樣,闖入這群留學生眼中的是強有力的中國制造??梢?,歷史記憶和海外生活成為海外華人作品的兩大主題,受難者和闖入者是兩個重要形象。一方面,在歷史記憶的深處,存放著一個無法磨滅的中國形象,它身上有著歷史留下的千瘡百孔,另一方面,在感情上又維系著與這些華人的歷史記憶與文化血緣關(guān)系,是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文化聯(lián)系。國籍可以改變,但文化的根脈無法割斷。三、差異性與個體化千萬不要認為海外華人是一個聯(lián)系緊密、共性突出的群體,也不要想當然地將他們看作一個整體,這種宏大敘事的思路恐怕是絕大的錯誤。無論是生活環(huán)境,人生經(jīng)歷,還是價值觀念和文學風格,這些海外華人作家之間的差異要遠遠大于他們的共性。從小說形象來探討他們的寫作只能說是一種權(quán)宜之計,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蛟S是由于距離感,海外華人的寫作體現(xiàn)出與國內(nèi)作家完全不同的風格與題材。除去反轉(zhuǎn)革命歷史敘事和艱難曲折的海外生存,放眼全球、五花八門的題材和寫作風格向我們展現(xiàn)了海外華人多元化的寫作生態(tài)。張惠雯的作品《水晶孩童》是一篇非常獨特的作品,表明了一種純藝術(shù)的沖動和努力。該作是本書中唯一一部帶有童話色彩的作品,主要靠想象完成。而張惠雯小說創(chuàng)作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純藝術(shù)性。與國內(nèi)小說相比,她的小說商業(yè)氣息和故事性并非主打要素。發(fā)表在《青年文學》的《愛情的五個瞬間》以不同的場景連綴在一起,傳達一種微妙而復雜的心理,帶有鮮明的實驗色彩。而馬來西亞華人作家朵拉的《空箱故事》和美國華人王鼎鈞的《單身溫度》都保持了一種讓人驚訝的純文學的寫作方式。他們近似于抒情的文字和詩意的筆法,與當下大陸的流行風尚拉開了距離。另外,講述大都市現(xiàn)代人生活的情感故事,也是許多作家關(guān)注的主題。美國華人木馬的《古狗》是一篇令人難以割舍的好小說,僅以幾千字的篇幅就寫出了當下生活的內(nèi)核,小說把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機器對人的擠壓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敏銳而深刻地點出了人類的通病。所謂跨文化,就不單單是多種文化的重疊或者累加,而是交融,碰撞。虹影的《鶴止步》是一篇非常獨特的好看小說。表面上,與我們當下流行的諜戰(zhàn)電視劇幾無差別,然而,這個故事的內(nèi)核卻有著濃重的東西方文化的雙重思考。它有些像《斷背山》與《潛伏》的混合物。它的思想核心在男人之間的情感,而外殼卻是中國現(xiàn)代歷史的框架。定居匈牙利二十年的余澤民的《空城》,講述的是在女性主義思潮中誕生的男性反思。被動做愛的男性在與妻子的關(guān)系中喊出了自己的不滿。男權(quán)的維護,恰恰是在海外文化的語境中提出來的。它力圖打破女性受壓迫的普適神話,而將男性受壓抑的問題提了出來。這是一部以女性主義策略來反思女性主義的獨特文本。行文細膩,結(jié)構(gòu)巧妙。它提醒人們,生活的實踐需要的是具體而微,而不是盲目追慕那些總體性的話語??傮w上看,歐洲華人的寫作與北美似乎有一種較為明顯的差異。歐洲的中國情結(jié)沒有那么濃重,他們的書寫更多傾向于現(xiàn)代生活和觀念,而北美新移民作家對歷史情有獨鐘。法國蓬草《來喝一杯茶》,鄭寶娟《收銀員之死》,都是對大都市人與人情感冷漠的質(zhì)疑與反思。包括東南亞的黎紫書《疾》,馬來西亞的朵拉《空箱故事》,都著眼于現(xiàn)代人的情感世界。劉墉一向以散文風行于世,而他的小說《狗肉》,卻以精練的文字和突出的思想展現(xiàn)了作家的另一面。它寫了一個吃人的故事,表征了一種牢固的中國記憶,即那種缺乏人道主義的、人的生命如草芥般的社會狀況。盡管這種文化立場多少有些陳舊。無論怎樣不盡如人意,都希望眼前的這個選本能夠有一定的包容性,能夠反映海外華人作家小說創(chuàng)作生態(tài)的多樣性。倘如此,就不算白費工夫。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收錄了新世紀十年來最活躍的海外華人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作家來自美洲、亞洲、歐洲多個國家,是一部全面反映海外華人小說創(chuàng)作風貌和整體水平的權(quán)威選集,具有強烈的全球性。所選作品皆精選自《收獲》《人民文學》等國內(nèi)知名文學期刊,多部作品獲得國內(nèi)外多種獎項,中篇小說《羅坎村》等在國內(nèi)文壇引起巨大反響。作家隊伍陣容強大,明星云集。哈金是近年來在美國主流文學界迅速崛起的一位風格獨特、用英語寫作的華人作家,獲得美國多項重要大獎。嚴歌苓、虹影等是享譽海內(nèi)外的著名華人作家。嚴歌苓作為好萊塢專業(yè)編劇,她的小說《天浴》《金陵十三釵》等被改編為電影,《金陵十三釵》由張藝謀執(zhí)導,近期準備在全球公映。張翎是近年來出現(xiàn)的海外實力派作家,頻繁獲獎,小說《余震》被改編為馮小剛執(zhí)導的電影《唐山大地震》,影響巨大。陳謙、王瑞蕓、陳河、蓬草、朵拉、黎紫書、張惠雯、余澤民、陳九等都是近年來活躍在世界各地的實力派華人作家。
作者簡介
1、張翎
女,著名華人作家,聽力康復師。1957年出生,浙江溫州人。1983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外文系。1986年赴加拿大留學,分別在加拿大卡爾加利大學及美國的辛辛那提大學獲得英國文學碩士和聽力康復學碩士,現(xiàn)定居于多倫多。 九十年代中后期開始文學寫作,發(fā)表《望月》《郵購新娘》《空巢》《雁過藻溪》等多部小說。曾獲十月文學獎、人民文學獎、《中篇小說選刊》雙年度優(yōu)秀小說獎等多個獎項。小說《余震》被改編為電影《唐山大地震》。
2、陳河
男,原名陳小衛(wèi)。1958年生于浙江溫州,年少時當過兵,在部隊打過專業(yè)籃球。后在企業(yè)當經(jīng)理,曾擔任溫州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1994年出國,在阿爾巴尼亞居住5年,經(jīng)營藥品生意。1999年移民加拿大,現(xiàn)居多倫多。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致命的遠行》,中短篇小說《西尼羅癥》《夜巡》《黑白電影里的城市》《我是一只小鳥》《去斯科比之路》等。2010年,《黑白電影里的城市》獲首屆郁達夫小說獎中篇小說獎。
3、虹影
女,知名華人作家、詩人。1962年生于重慶,曾在北京魯迅文學院、上海復旦大學讀書。代表作有長篇小說《上海王》《K》(又名《英國情人》)《饑餓的女兒》、詩集《魚教會魚歌唱》等。曾獲英國華人詩歌一等獎、中國臺灣聯(lián)合報短篇小說獎、新詩獎、意大利羅馬文學獎等多個國內(nèi)外獎項。多部長篇小說在英、美、德、法、意等國出版。作品經(jīng)常備受媒體關(guān)注。
4、嚴歌苓
女,著名華人作家、美國好萊塢專業(yè)編劇。1957年生于上海,少年時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qū)文工團,學習舞蹈,并在部隊里學習寫作,1980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1989年赴美留學。1990年進入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藝術(shù)學院文學寫作系就讀,獲藝術(shù)碩士學位。代表作有《扶桑》《人寰》《小姨多鶴》《少女小漁》《天浴》《金陵十三釵》等。作品被譯成英、法、荷、西、日等多國文字。曾榮獲國內(nèi)外多個重要文學獎項?!短煸 贰督鹆晔O》等多部作品改編為電影。
5、袁勁梅
女,美國克瑞頓大學(Creighton University)哲學教授,美國哲學協(xié)會“亞洲哲學和亞洲哲學家委員會”現(xiàn)任委員。發(fā)表大量散文、詩歌、小說及哲學論文,有小說集《月過女墻》(工人出版社)。作品曾獲臺灣“聯(lián)合文學獎新人獎”、“漢新文學獎”、《僑報》五大道文學獎等多種獎項,中篇小說《忠臣逆子》入選“《北京文學》2004-2005年度文學作品排行榜”。多篇作品入選中國《2005年最佳中篇小說》、《北大年選——2005散文卷》﹐《2005中國年度隨筆》﹐《讀庫0603》﹐《散文精選2006》﹐《散文精選2007》等多種。2009年中篇小說《羅坎村》在國內(nèi)引起強烈反響。
6、陳九
男,北京人,自由寫作者。1971年加入鐵道兵,1982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1986年赴美,先后就讀于俄亥俄大學國際事務系,紐約石溪大學信息管理系,獲碩士學位。定居紐約。主要作品有,詩集《偶然》,《漂泊有時很美》,散文集《車窗里的哈迪遜河》,《域外隨筆》,小說選《紐約有個田翠蓮》等。曾獲第十四屆《小說月報》百花獎,現(xiàn)為美國《僑報》專欄作家。
7、陳謙
女,筆名嘯塵,資深集成電路蕊片設(shè)計工程師,自由寫作者,現(xiàn)居美國硅谷。自幼生長于廣西南寧。廣西大學工程類本科畢業(yè)。一九八九年春赴美國留學,獲愛達荷大學電機工程碩士學位。著有長篇小說《愛在無愛的硅谷》及中篇小說《望斷南飛雁》《特蕾莎的流氓犯》《覆水》《殘雪》《何以言愛》等?!短乩偕牧髅シ浮啡脒x2008年中國小說排行榜并獲首屆郁達夫小說獎提名獎。
8、余澤民
男,翻譯家,匈牙利記者協(xié)會會員。20世紀80年代末年畢業(yè)于北京醫(yī)科大學臨床醫(yī)學系,后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攻讀碩士學位,從事藝術(shù)心理學研究。1991年赴匈牙利工作,現(xiàn)定居匈牙利布達佩斯。編劇并出演實驗電影《有一個中國人》(該片參加1997年匈牙利影展)。與匈牙利漢學家合譯《道德經(jīng)》、《易經(jīng)》。翻譯200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匈牙利作家凱爾泰斯的《英國旗》、《命運無?!?、《另一個人》和《船夫日記》等作品。著有中篇小說集《匈牙利舞曲》、長篇小說《狹窄的天光》等。
9、王瑞蕓
女,1958年生,江蘇無錫人,1985年獲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美術(shù)史碩士學位,1990年畢業(yè)于美國凱斯西方儲備大學藝術(shù)史系,獲碩士學位?,F(xiàn)居美國洛杉磯。出版有《巴洛克藝術(shù)》、《20世紀美國美術(shù)》、《美國美術(shù)史話》、《杜尚訪談錄》(譯著)、《新表現(xiàn)主義》、《激浪派》、《變?nèi)松鸀樗囆g(shù)——藝術(shù)史論筆札》、《通過杜尚》、《光天化日》(翻譯哈金短篇小說集)、《美國浮世繪》(散文集)和《戈登醫(yī)生》(小說集)。小說《姑夫》曾被選入2005年中國最佳中篇小說排行榜。
10、張惠雯
女,1978年生,祖籍河南西華。畢業(yè)于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大學期間嘗試創(chuàng)作,獲新加坡大專文學獎多個小說及散文獎項。2003年,小說《徭役場》獲新加坡國家金筆獎中文小說組首獎。2005年,小說《水晶孩童》蟬聯(lián)金筆獎中文小說首獎。2006年,短篇小說集《在屋頂上散步》獲新加坡國家藝術(shù)理事會贊助。2008年獲“中國作家鄂爾多斯文學新人獎”。1995-2010年定居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專欄作家?,F(xiàn)居美國。作品發(fā)表于《收獲》、《人民文學》、《上海文學》、《青年文學》、《中國作家》、《西湖》、《文學界》等文學期刊。
11、蓬草
原名馮淑燕,1946年生于香港,籍貫廣東省新會縣。1965年于香港柏立基教育學院英文系畢業(yè),1975年赴法國巴黎,留居至今。先后畢業(yè)于巴黎第三大學,專事創(chuàng)作,還有《肖邦傳》、《不聽話孩子的故事──世界文壇大師的童話選》等編譯作品。著作有《蓬草小說自選集》、《親愛的蘇珊娜》和《櫻桃時節(jié)》等近十多種。
12、朵拉
原名林月絲,出生于馬來西亞檳城,祖籍福建惠安?,F(xiàn)為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xié)會理事、《南洋商報》等報刊專欄作家。曾受邀為大馬多家報紙雜志及美國紐約《世界日報》、臺灣《人間福報》撰寫副刊專欄。曾任大馬“棕櫚出版社”社長、《蕉風》文學雙月刊執(zhí)行編輯、《清流》文學雙月刊執(zhí)行編輯。出版過短篇小說集、微型小說集、散文集、隨筆集、人物傳記等共30種。其中1種在中國印行、7種在臺灣印行。曾獲國內(nèi)外多個文學獎項。
13、黎紫書
本名林寶玲,生于1971年,馬來西亞怡保人。曾獲臺灣聯(lián)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馬來西亞花蹤文學獎馬華小說首獎(1995、1997、1999)、云里風年度優(yōu)秀作家一等獎(1996)等。著有短篇小說集《天國之門》、《山瘟》,微型小說集《微型黎紫書》、《無巧不成書》,散文集《因時光無序》等。
14、哈金
男,著名華人作家。原名金雪飛,1956年生于遼寧,1982年畢業(yè)于黑龍江大學英語系,1984年獲山東大學英美文學碩士學位,1985年赴美,現(xiàn)任教于波士頓大學,并用英文從事創(chuàng)作,作品曾獲美國筆會/海明威獎、亞裔美國文學獎等多個獎項,英文長篇小說《等待》獲1999年美國國家圖書獎、2000年“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成為第一位同時獲此兩項獎的華人作家。
書籍目錄
總序
卷首語
牛仔炸雞進城來/哈金(美國)
余震/張翎(加拿大)
黑白電影里的城市/陳河(加拿大)
鶴止步/虹影(英國)
吳川是個黃女孩/嚴歌苓(美國)
拖鞋大隊/嚴歌苓(美國)
羅坎村/袁勁梅(美國)
姑夫/王瑞蕓(美國)
特雷莎的流氓犯/陳謙(美國)
空城/余澤民(匈牙利)
水晶孩童/張惠雯(新加坡)
來喝一杯茶/蓬草(法國)
空箱故事/朵拉(馬來西亞)
疾/黎紫書(馬來西亞)
挫指柔/陳九(美國)
章節(jié)摘錄
牛仔炸雞進城來哈金(美國)哈金,男,著名華人作家。原名金雪飛,1956年生于遼寧,1982年畢業(yè)于黑龍江大學英語系,1984年獲山東大學英美文學碩士學位,1985年赴美。現(xiàn)任教于波士頓大學,并用英文從事創(chuàng)作。其作品曾獲美國筆會/海明威獎、亞裔美國文學獎等多個獎項,英文長篇小說《等待》獲1999年美國國家圖書獎、2000年美國筆會/??思{小說獎,成為第一位同時獲此兩項獎的華人作家?!鞍彦X退給我!”顧客邊說邊把盛雞的盤子丟在柜臺上,然后把收據(jù)遞給我。他大約五十多歲,腰像水牛一樣粗。油乎乎的嘴角還黏著一片炸雞屑。他買了四塊炸雞,現(xiàn)在盤子里只剩下一個雞腿和一個翅膀?!半u胸脯和雞大腿哪兒去了?”我問他?!澳銈儾荒苓@么坑害人?!彼谋┑难劬σ驗閻琅裢忾W亮。我認出來他是附近電機廠的一個工人?!拔覀冋雍δ懔??”高個頭的白莎不客氣地問,手里揮動著一對夾雞肉的長夾子。她狠狠地瞪著那個男人,那人的頭頂剛好夠到她的鼻子。他說,“你們這牛仔炸雞聽著好聽,看著好看。實際上就是個名字——根本沒有肉。我吃了兩塊,肚子里啥感覺也沒有?!彼呐姆逝值亩悄摇!拔也灰俪阅銈冞@坑人的玩意兒,你們把錢退我?!薄皼]門兒?!卑咨f著晃了晃燙得像喜鵲窩一樣蓬松的頭發(fā)?!澳阋菦]碰這雞,我們可以退你錢??墒恰薄皩Σ黄?,出了什么事兒?”焦彼德插進一句。他和夏皮洛先生剛好從廚房里走出來。我們向他解釋了顧客的要求,焦彼德一句一句翻譯給我們的美國老板聽。我們都不做聲了,倒要看看我們這位彼德經(jīng)理如何處理這件事。焦彼德和夏皮洛先生用英語簡單說了幾句,然后用中文對那個顧客說,“您已經(jīng)吃了兩塊雞了,我們只能退您一半的錢。咱們下不為例。您只要碰了您買的炸雞,就不能退錢了?!蹦莻€男人一臉不情愿的樣子,但還是接過了錢。他嘴里嘟囔著:“媽的假洋鬼子?!彼@是說我們這些在牛仔炸雞店工作的中國人。這下可把我們?nèi)腔鹆?。我們同焦彼德和夏皮洛先生爭論說,不應該讓這個顧客就這樣白占便宜,否則全城的人都可以來免費品嘗我們的炸雞。我們不需要這樣一個小氣鬼似的顧客,把他轟出去就完了。夏皮洛先生解釋說,我們應該遵照美國做生意的規(guī)矩——一定要讓顧客滿意。當初他雇用我們這些人的時候就說過這樣一句話:“顧客永遠是對的?!钡鞘敲绹纳饨?jīng),他不知道這是在和中國人打交道——你給他鼻子,他就會上臉。如果夏皮洛先生想當大慈大悲的菩薩,這個地方很快就會亂套。我們已經(jīng)聽到不少城里流傳的有關(guān)我們炸雞店的閑言碎語。有人說,“牛仔炸雞是專喂敗家子的”。沒錯,我們的炸雞是比木基當?shù)氐臒u賣得貴,也更油膩。木基的燒雞講究火候大,爛得連骨頭都可以吃下去。我拿了塊海綿去擦洗那個顧客弄臟的桌子。猩紅色塑膠貼膜的桌面油汪汪地扔著雞骨頭,聞起來有股蓖麻油的味道。我每次聞到這種味道都想吐。我擦完了桌子,正要去收拾另外一桌,看見桌旁的椅子上有一個香煙燙出來的黃豆大疤痕。這肯定是那個家伙干的。我們根本不應該退他錢,而應該把他扣起來讓他賠償損失。我討厭夏皮洛先生這套虛偽。他任何時候都裝出心慈面善、體貼顧客的樣子,可是對我們這些雇員卻狠得要命。上個月他從我的工資中扣除了四十元,簡直像抽了我的肋骨一樣心疼,就因為我給了我哥哥所在供電局的一個姑娘八塊雞胸脯。她上次來店里買炸雞,按照老板的規(guī)定,我應該賣給她兩個雞腿、兩個雞大腿、兩個翅膀和兩個雞胸脯。她央求我說,“宏文,大方點兒,多給點肉。”不知咋的,她沖我飛了一個笑眼我就答應了。老板當時看見我正在往紙盒子里填最大塊的雞胸脯,但是他啥也沒說,等到那姑娘出了店才把我臭罵一頓。他說,“我要是看見你再這么做,你就給我滾蛋?!蔽耶敃r真嚇得半死!后來他罰了我四十元,純粹是給另外七個中國雇員看的。夏皮洛先生是個嘴甜心苦的老狐貍。有一次我們問他為啥要在我們木基市做生意,他說他想幫助中國人民。三十年代末的時候,他的父母從蘇俄逃出來,曾經(jīng)在木基住過三年,然后去了澳大利亞。雖然他們是猶太人,但是在木基沒有人歧視他們。夏皮洛先生的圓臉上長著絡(luò)腮胡子,他表情誠懇地解釋說,“猶太人和中國人有相同的命運,所以我感覺和你們很親近。我們都是黑頭發(fā)?!彼f這話的時候嘿嘿笑了,好像說了句笑話。這些都是資本家的屁話。我們根本就不需要吃什么牛仔炸雞,也不想欣賞他那個粗大的紅鼻頭和禿腦門,更受不了他那滿胳膊濃黑的汗毛。他的牛仔炸雞公司不僅剝削我們這些城里人,而且還壓榨成千上萬的中國農(nóng)民。河北省的幾個村子專門給牛仔炸雞店種土豆①,因為據(jù)說那里的土壤和氣候同美國生產(chǎn)土豆的愛達荷州很相似。這個公司還在安徽省開辦了幾個養(yǎng)雞場,專門為全中國的牛仔炸雞連鎖店提供雞肉。這些美國鬼子利用我們中國的產(chǎn)品和勞工從中國消費者身上賺錢,然后把賺來的錢運回美國。夏皮洛先生居然還有臉說他是來幫助我們?我們不需要他這樣一個救世主。至于五十年前他父母曾經(jīng)在木基住過這件事,我們這里的人確實沒有歧視猶太人,那是因為在我們看來猶太人也是外國人,和那些白皮膚的洋鬼子沒啥兩樣。咱們中國人哪兒分得清呢?我們背地里管夏皮洛先生叫“黨支書”,因為他就像許多單位的黨支書一樣啥也不干。唯一的區(qū)別就是他不組織政治學習,不要求我們向他匯報思想。焦彼德是店里的經(jīng)理,日常的事情都是他管。我上中學的時候就認識他了,那時候他還叫焦霈海,是個臉色蒼白、學習用功、孤獨的男孩子。他腦袋上有四個旋,經(jīng)常成為別的孩子取笑的對象。他的父親在朝鮮戰(zhàn)爭的時候擔任志愿軍的一個排長,后來被美國人俘虜過。戰(zhàn)后,霈海的父親出于愛國熱情又回到了祖國。但是他回來以后卻被強迫從部隊里復員,發(fā)配到了我們這個城市北郊的一個農(nóng)場。當時所有歸國的志愿軍戰(zhàn)俘都被定為可疑的叛徒,有許多人重新進了監(jiān)獄。霈海的父親在農(nóng)場里被監(jiān)督勞動,但是人們并沒有虐待他。他在農(nóng)場附近的一個村里安了家。我記得他平時不怎么說話,他妻子也是個沒嘴葫蘆。這個女人從來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好像是個侵華日軍的軍官。這兩口子唯一的兒子霈海每天要從家里走十多里地去城里上學,我們就給他起了個“鄉(xiāng)巴佬”的外號。他和我們這些人不一樣,學習成績一直很好。一九七七年,當大學重新招生的時候,他考進了天津外語學院的英語系。我們當時都去參加了大學入學考試,但是由于報考的人多,考取非常困難。我們高中的三百多個考生中只有兩人通過錄取分數(shù)線。大學畢業(yè)后,霈海去了美國留學,在愛荷華大學學歷史。后來他改了專業(yè),在同一所大學中拿到了一個商業(yè)管理的學位。再后來他就回國了,完全成了另外一個人,身體強壯而且有錢,頭發(fā)卷卷的,還起了個外國名兒。他看上去充滿了活力,開朗樂觀,比他的實際年齡要年輕。上班的時候他永遠是穿著很正式,一身西裝配上色彩鮮艷的領(lǐng)帶。他有一次開玩笑地說,他身上長了五十多斤美國肉。說實話,比起過去的那個焦霈海,我更喜歡現(xiàn)在的這個焦彼德。我經(jīng)常納悶兒美國有什么東西能使他變化這么大——短短六年的工夫從過去那個笨拙孤獨的少年變成一個能干自信的男人。是美國的水?美國的牛奶和牛肉?美國的氣候?美國的生活方式?我真是整不明白。更讓人佩服的是,彼德講一口流利標準的英語,比那些木基大學的英語教授們強多了。這些教授從來沒出過國,當年學英語靠的是俄國人寫的英語教科書。彼德雇我來炸雞店工作可能是因為我過去在學校里從沒有欺負過他,再加上我的腿有點瘸。我對他心存感激,從來沒有在同事們面前談起過他的過去。當初我們這個牛仔炸雞店開業(yè)的時候,市政府里的五十多個官員前來致賀。開業(yè)典禮上一個副市長用一把兩尺來長的剪子鉸開了紅綢帶。然后,他贈給了夏皮洛先生一個像火鉗子那么長的黃銅鑰匙。這是干啥使的?我們誰也不知道。我們這個城市的城墻早都拆了,根本沒有城門,哪兒有這么大的鎖要用這把鑰匙去開呢?慶賀的來賓們品嘗了我們的炸雞、薯條、涼拌卷心菜、沙拉、熱松餅??煽诳蓸?、姜汁啤酒和橘子水全都免費喝,簡直就像水那樣敞開了流。來賓們摸摸我們的聚酯座椅、塑膠貼膜的桌面、洗碗機、微波爐、收銀機、廚房里的防水地毯,有人甚至探頭看看我們的冷庫和嶄新的廁所。他們對這一整套從美國運來的速食店設(shè)施贊不絕口。一個白胡子老干部說,“我們要向美國人學習,學習他們?nèi)绾螡M足顧客的要求,學習他們不僅照顧到人口吃的,還照顧到拉出來的。人家每件事情都事先考慮到了。”有些來賓觀看了我們在不銹鋼油槽里炸牛仔雞。這種廚具安全衛(wèi)生,不像中國廚房里用的那些鍋底滿是油垢的大鍋和哧啦作響又放不平穩(wěn)的炒鍋。副市長和我們每個員工都握了手,囑咐我們要努力工作,同我們的美國老板好好合作。第二天,《木基日報》刊登了一篇報道牛仔炸雞店的長篇文章,把牛仔炸雞落戶木基說成是市領(lǐng)導積極引進外資的成功樣板。剛開張的幾個星期,我們吸引了大量的顧客,特別是那些急于嘗嘗美國風味的年輕人更是成群結(jié)隊地來。因為我們的生意太好了,街上賣小吃的攤子都躲得離我們炸雞店遠遠的。有時候我們從那些小吃攤前走過,小販們往地上吐唾沫,眼睛不看著我們罵:“狗漢奸!”我們也不示弱地罵回去,“我每天都吃牛仔炸雞,又香又脆又好吃!”開始的時候,夏皮洛先生也很賣力氣,經(jīng)常工作到十點半關(guān)門為止。但是隨著生意越來越好,他就越來越閑起來,經(jīng)常躲在辦公室里看報紙,有時候還嚼一種玻璃紙包的瘦肉香腸。他白天養(yǎng)足了精神,沒有事情干,就開始和手下的姑娘們約會。我們店里一共有四個女孩子,兩個全工兩個半工,都是二十多歲,健康活潑,長得不算特別漂亮。您想想看,每到星期四晚上,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子和一個年輕姑娘出去約會,而且去哪兒都沒問題。這使我們這三個夏皮洛先生雇來的男工感到自己就像個太監(jiān)一樣沒用。特別是我已經(jīng)快三十歲了,還沒有女朋友,就更覺得自己窩囊。大多數(shù)女孩子對我都不錯,但是在她們看來我不過是個心腸好的小伙子,對我只有同情沒有愛情,好像我的瘸腿使我不夠資格成為男人。照我看,夏皮洛先生只是個下流的糟老頭子,但是那些姑娘也好不到哪兒去,隨時都可以把自己賣出去——不管賣的是笑、是甜言蜜語,還是肉體。夏皮洛先生帶白莎出去后的第二天,我問她和老頭子約會是啥感覺,心里想知道那個胖豬除了有錢以外究竟有啥吸引女孩子的地方。我更想知道他請她們吃飯以后是不是帶她們?nèi)チ怂墓⒑退X。這可是非法的事兒。如果他真睡了她們,我們就給他記著賬,以后有必要就去告發(fā)這個老混蛋。我一邊把盤子從洗碗機里拿出來摞在桌子上,一邊裝得輕松地問,“他家有幾個房間?”“我怎么知道?”她懷疑地瞪了我一眼。這個丫頭鬼得很,腦筋轉(zhuǎn)得飛快?!白蛲砩夏銈儾皇窃谝黄饐幔俊薄笆前?。我們吃了個飯,就完了?!薄帮埑缘谜??”我聽說他帶姑娘們吃飯都是去農(nóng)貿(mào)市場附近的好運餐廳,那家飯館可是不咋樣?!耙话惆??!薄澳銈兌汲粤诵┥??”“炒面和干煸牛肉絲。”“哪天有誰能請我吃頓這樣的飯就好了。”“你咋知道是他請客?”“你說啥?他沒請你?”我把最后一個盤子摞好?!拔覀兎珠_付賬。我再也不和他出去了,小氣鬼?!薄叭绻皇撬埧停缮兑s你出去?”“他說這是美國的做法。他給了那個女招待不少小費,十塊錢哪。可是人家沒要?!薄俺酝觑埬憔突丶伊??”“是啊。我尋思他會請我去看電影或是去唱卡拉OK。可他只說這個晚上過得不錯,然后一抬屁股走人。我們出來走到街上,他還打著哈欠說他想念在美國的老婆孩子?!薄斑@可是夠怪的?!蔽彝昀锏牧硗鈨蓚€男工滿友和京林在一塊兒議論夏皮洛先生和姑娘約會的怪法子。我們想不出來他到底要干啥。和一個姑娘吃頓飯就算是一個晚上沒白過?真讓人整不明白。我們又去問彼德,是不是美國男人都這么摳門兒。彼德說美國男人和中國男人一樣,請女士吃飯也都是男的付錢。他解釋說,“也許夏皮洛先生是想讓她們明白,這不是約會,只是個工作晚餐。”這話誰會相信呢?他為啥不找一個大老爺們共進工作晚餐?我們猜他是在利用這幾個中國姑娘,因為如果他帶她們?nèi)ツ切└呒壊宛^,像四海園或者北星宮,那里有專門供外賓消費的地方,他要付比中國顧客高五倍的價錢。我們后來又問了其他幾個姑娘,她們承認夏皮洛先生每次都是讓她們點菜。他的確付的是中國價錢。怪不得他這一晚上沒白過呢,真他媽的是個老狐貍??墒?,為啥他不把這幾個姑娘領(lǐng)回他的公寓呢?雖說她們不是美人,但是她們年輕肉體的新鮮氣味起碼可以激起這個老頭子的情欲。特別是那兩個做半工的大學生,身材苗條,又有文化,他為啥也不動心呢?這兩個姑娘每個禮拜只在店里干二十個鐘頭,平時也懶得和我們這些人說上幾句話。也可能夏皮洛先生在床上不行,是個真正的太監(jiān)。我們的生意沒有興隆多久。有幾輛手推車每天到我們炸雞店附近的和平大街上賣辣味雞。每輛車上還插個牌子:“請吃愛國雞——酥脆、鮮嫩、味道好。比牛仔雞便宜三成。”說實話,牌子上的話倒不都是王婆賣瓜。我們每次看到這些推車,都禁不住氣得罵娘。城里的大多數(shù)居民,特別是那些老人都愿意買價廉物美的愛國雞,自然就冷落了我們的生意。有的人也到我們店里吃炸雞,吃完又在外面罵我們,“真他媽的坑人!這么貴,這牛仔雞根本就不是給中國人吃的?!边@些人再也不會光顧炸雞店了。這樣一來,我們店里的顧客主要是那些追求時髦的年輕人。有一天,夏皮洛先生突然想出一個開設(shè)自助餐的主意。我們從來沒聽說過“自助餐”這個詞兒,就問老板:“那是啥玩意兒啊?”焦彼德解釋說,“你付一點錢就能隨便吃,吃個夠。”太棒了,這主意真是天大的好事!我們都伸長了耳朵仔細聽著。我們老板建議自助餐的價格定在十九元九毛五,顧客可以吃到所有種類的牛仔炸雞、土豆泥、薯條、沙拉和罐頭水果。我們還納悶兒:他為啥不把價格定為二十元,湊成個整數(shù)呢?那樣聽起來實實在在,我們算賬找零錢也容易。彼德解釋說這也是美國市場的定價方法?!斑@就是市場心理學,不能用幾分錢讓顧客感覺是二十塊錢的高價位?!彼忉屃税胩?,我們還是似懂非懂??傊钠ぢ逑壬鷮﹂_設(shè)自助餐簡直著了迷,他說即便這樣不能吸引到更多的顧客,光是自助餐這個名詞就能幫助牛仔炸雞店揚名,等于做了廣告。彼德倒是不怎么起勁,但是架不住我們都說自助餐是好主意,肯定能使我們炸雞店出大名。我們當然知道這肯定是賠本生意,我們說它好是因為我們想吃牛仔雞。夏皮洛先生小氣得要命,我們?nèi)绻约嘿I炸雞他從來不給一分錢的折扣。他說公司的規(guī)定就是不給員工打折。但是,我們的親戚朋友來店里買炸雞的時候,不是要我們給他們大塊的雞胸脯,就是讓我們在價錢上打折。我們不敢破壞店里的規(guī)矩,不免讓親友覺得沒面子?,F(xiàn)在可好了,機會來了。我們一分鐘也沒耽擱,立刻在全城各處貼條子,散布下個星期自助餐開張的消息。整整一個周末,我們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騎車跑遍了木基市的大街小巷,就是要讓我們的每一個親戚朋友和熟人都知道這件事。星期天晚上下了兩尺多深的大雪。第二天早晨全城交通陷于癱瘓,但是我們?nèi)紲蕰r來上班。夏皮洛先生擔心這么大的雪會把顧客困在家里。我們安慰他說,木基人可不是貓冬的熊瞎子②,他們一定會來的。他還是不放心,把帽子的護耳放下來包住下顎,走到門外一邊抽煙一邊看街上的人掃雪。雪片和白色的呵氣在他的帽子周圍飄動。這么冷的天我們都穿了狗皮褲子或者棉褲,他只是在牛仔褲里穿了一條毛褲。外面的雪地反著寒光,北風吹得電話線上下翻動,像瘋鬼一樣發(fā)出嗚嗚的呼嘯。滿友朝夏皮洛先生的方向努努嘴,跟我們說,“看見了吧。在美國當個老板也夠受罪的。你得成天操心你的生意?!薄拔铱此呛ε铝恕!蔽艺f?!八裉炜偹愀牲c兒事情了?!闭f話的是個叫費蘭的胖乎乎的姑娘,圓圓的臉上長了兩個討人喜歡的酒窩。她和我們還不一樣,連高中都沒念過,因為考了兩年都沒考上。自助餐的臺子設(shè)在店里的一個角落里。每個不銹鋼方盆里都堆滿了炸雞。慢慢有顧客進門了??吹接惺畮讉€客人坐下吃起來,夏皮洛先生的臉色放松了。他不停地用手搓著腮幫和耳朵,一定是剛才在外面凍得夠嗆。他躲進辦公室里喝咖啡去了,根本沒有想到這十幾個人只不過是高潮前的序幕而已。雪后的太陽漸漸升高了,人們來得也越來越多,我們做的炸雞和薯條根本供應不及了。店里的人聲越來越吵,也越來越擁擠,顧客人數(shù)已經(jīng)超過店面能容納的限量。我們的老板卻很開心,他被這熱熱鬧鬧的場面感染,在辦公室里吹起了口哨。他戴著雙光眼鏡③在看英文的《中國日報》。
編輯推薦
張頤武主編的“全球華語小說大系”記錄了當代華語小說演變的脈絡(luò)足跡,見證了新世紀中國純文學積淀的精髓。這是全球華語小說領(lǐng)軍人物強大陣容首度總集結(jié)。當代最具影響的中短篇小說,炫給你讀!師力斌編著的《全球華語小說大系?海外華人卷》收錄了:《牛仔炸雞進城來》、《余震》、《黑白電影里的城市》、《鶴止步》、《吳川是個黃女孩》、《拖鞋大隊》、《羅坎村》、《姑夫》、《特雷莎的流氓犯》、《空城》、《水晶孩童》、《來喝一杯茶》、《空箱故事》、《疾》、《挫指柔》等十五篇海外華人小說。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