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亞當·斯密 頁數:583 字數:603000 譯者:富強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國富論》是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的驚世之作。這是一本將經濟學、哲學、歷史、政治理論和實踐計劃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綜合在一起的書,是一本由有著高深學問和深邃見解的人所撰寫的書。迄今為止,《國富論》是所有主流的經濟學理論必須參考借鑒的經典。本書系統分析了國民財富產生、分配與持續(xù)運轉的內在規(guī)律,圍繞如何促進國民財富的增長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整體描述。雖然它體系龐大,內容廣泛,但首尾一貫,結構嚴密,被譽為現代經濟學的開山之作。
作者簡介
亞當·斯密,18世紀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和倫理學家。
1723年出生于蘇格蘭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
1723-1740年間,亞當·斯密在家鄉(xiāng)蘇格蘭求學,在格拉斯哥大學(Univeity of
Glasgow)完成拉丁語、希臘語、數學和倫理學等課程;1737年進入格拉斯哥大學學習哲學。
1740-1746年間,赴牛津大學(Colleges at
Oxford)求學,但在牛津并未獲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獲是大量閱讀許多格拉斯哥大學缺乏的書籍。
1750-1764年在格拉斯哥大學任教授。還兼負責學校行政事務。這一時期,亞當·斯密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論》獲得學術界極高評價。而后于1768年開始著手著述《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1773年時認為《國富論》己基本完成,但亞當·斯密多花三年時間潤飾此書,1776年3月此書出版后引起大眾廣泛的討論。影響所及除了英國本地。連歐洲大陸和美洲也為之瘋狂。因此世人尊稱亞當·斯密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和“自由企業(yè)的守護神”。
1778-1790年間亞當·斯密與母親和阿姨在愛丁堡定居,1787年被選為格拉斯哥大學榮譽校長,也被任命為蘇格蘭的海關和鹽稅專員。1784年斯密出席格拉斯哥大學校長任命儀式,因亞當·斯密之母于1785年5月去世所以遲未上任。1787年他才擔任校長職位至1789年。亞當斯密在去世前將自己的手稿全數銷毀,于1790年7月17日與世長辭。享年67歲。
書籍目錄
引論及全書篇章設計
第一篇 論增進勞動生產力的因素及分配勞動生產物給各個階層的自然順序
第一章 分工
第二章 分工的起源
第三章 市場大小會限制分工
第四章 貨幣的起源和效用
第五章 商品的勞動價格與貨幣價格
第六章 商品的價格組成
第七章 商品的自然價格與市場價格
第八章 工資
第九章 資本與利潤
第十章 勞動與資本對工資與利潤的影響
第一節(jié) 由職業(yè)性質造成的不平衡
第二節(jié) 由政策造成的不平衡
第十一章 地租
第一節(jié) 總能提供地租的土地生產物
第二節(jié) 有條件提供地租的土地生產物
第三節(jié) 上述兩種土地生產物相對價值的變動
本章總結
第二篇 論資本的流通、累積和作用
序論
第一章 資財的劃分
第二章 維持國民資本的貨幣
第三章 資本積累與生產和非生產性勞動的關系
第四章 貸出取息的資財
第五章 資本的用途
第三篇 論不同國家資本發(fā)展的不同
第一章 財富的自然積蓄
第二章 歐洲農業(yè)在羅馬帝國崩潰后曾受到抑制
第三章 羅馬帝國崩潰后都市的發(fā)展
第四章 城市工商業(yè)會促進農村的發(fā)展
第四篇 論政治經濟學體系
序論
第一章 重商主義的內在機制
第二章 限制進口本國也能生產的外國貨物
第三章 限制進口那些使我國陷入貿易逆差的外國貨物
第一節(jié) 此種限制不符合重商主義
第二節(jié) 此種限制也不符合其他原則
第四章 退稅
第五章 獎勵金
附錄
第六章 通商條約
第七章 殖民地
第一節(jié) 新殖民地建立的目的
第二節(jié) 新殖民地繁榮的原因
第三節(jié) 兩大發(fā)現對歐洲的意義
第八章 關于重商主義的結論
第九章 重農主義
第五篇 論國家的收入
第一章 君主或國家的費用
第一節(jié) 國防經費
第二節(jié) 司法經費
第三節(jié) 公共工程和機關的費用
第四節(jié) 維持君主的尊嚴也需要費用
本章的結論
第二章 公共收入的來源
第一節(jié) 君主或國家的非常規(guī)收入
第二節(jié) 賦稅
第三章 公債
章節(jié)摘錄
第二章 分工的起源 分工雖然有這么多的好處,但是這諸多好處并不是源于人類的智慧,而是一種互通有無、物物交換的傾向逐漸發(fā)展起來的結果。盡管人類憑著智慧預見到分工會產生普遍富裕,并想通過分工來實現普遍富裕,但人類最初的目標并不是這一廣大效用?! ‖F在,我們不把這種傾向是不是一種不能進一步分析的本然性能,或更確切地說是不是理性和言語能力的必然結果列入研究范圍。但是,這種傾向是人類所共有且特有的,其余各個種類的動物似乎都不知道這種傾向或其他任何一種協約?! 芍猾C犬共同追逐一只兔子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其中一只獵犬將兔子逐向另一只獵犬,或在另一只獵犬把兔子逐到它那一邊時加以攔截。這一舉動,看上去好像也是一種協同動作,但這種協同只是它們的欲望對象相同時偶然產生的一致,只發(fā)生在某一特定時刻,并不是契約的結果。兩犬公平審慎地交換骨頭的情形,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除了人類之外的其他任何一種動物,以姿勢或自然呼聲向其他動物示意說“這是我的,那是你的,我愿意拿我的東西跟你交換”的情形,我們也從未見過?! ∧骋粍游镆霃娜嘶蚱渌麆游锬抢锶〉媚澄铮ㄒ坏恼f服手段就是博取授予者的歡心。比如,想要取得食物的小犬向母犬百般獻媚、想要喚起主人注意以投食過來的家狗做出種種嬌態(tài)等。這種手段,有時也被我們人類用來對待同胞。一個想讓同胞滿足自己意愿的人,當他沒有其他適當的方法時,就會以種種卑劣阿諛的手段來博得對方的歡心。不過,這種辦法受時間所限,只能偶爾為之,不可能每次都搬過來用。在文明社會中,一個人不容易搏得其他人的好感,就算盡其畢生之力亦收效甚微,卻隨時有可能遇上獲得多數人援助的情況。除人類之外,別的動物幾乎一到壯年就全都能夠在自然界獨立,不需要其他動物的援助。 而人類,幾乎隨時隨地都需要同胞的協助,不可能僅僅依賴他人的恩惠。如果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能夠刺激別人的利己心而自愿替自己做事,他就可以比較容易地達到目的了。任何一個想與別人做買賣的人,都可以先這樣提議:請把我所要的東西給我吧,這樣你就能從我這里得到你想要的東西。這就是交易的通義。我們依照這個方法,可以取得所需要的大部分幫助。屠夫、釀酒家或烙面師供給我們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飲料,不是出自恩惠,而是因為他們自利的打算。我們不說喚起別人利他心的話,而改說喚起別人利己心的話。就算我們自己有需要,也要說這樣做對他們有利。 在這個社會上,沒有哪一個人愿意像乞丐一樣過著全然靠別人施舍的生活。就算是乞丐,也不能一味地依賴別人的恩惠。誠然,乞丐的生活資料歸根到底都來自具有慈悲心的善人。但是,這種善舉只是出于一種道義,它沒有、也不可能隨時隨地地提供給乞丐。乞丐的大部分臨時需要,也是通過契約、交換和買賣而得到的,就像其他人一樣。他拿出別人給他的金錢購買食物;他把別人給他的舊衣換成更合身的舊衣、食物或寄宿的地方,或是把舊衣服換成貨幣后再購買自己需要的衣服、食物或住所。這些都不是別人恩惠的結果。 正因為契約、交換和買賣實現了我們所需要的大部分幫助,所以當初才產生了分工這一傾向。比如,在狩獵和游牧民族中有一個擅長制造弓矢的人,他曾用自己制成的弓矢交換別人的家畜或獸肉,卻發(fā)現與獵人交換所得,比他親自到野外捕獵得到的還要多。他為了自身利益打算,就把制造弓矢當成自己的主要業(yè)務,因此成了武器制造者。另一個擅長建造小茅屋或移動房屋的框架和屋頂的人,則經常被人請去建造房屋,得到的酬勞是家畜、獸肉。后來,他終于發(fā)現一心一意地從事這一工作對自己有利,然后他就成了房屋建筑者。同理,第三個人做了鐵匠或銅匠,第四個人成了鞣皮者或制革者——未開化時期,皮革是人類的主要衣料。這樣一來,人們就拿出自己生產而又消費不了的剩余勞動產物,以換得自己所需的別人勞動生產物的剩余部分。人們從這一現象上得到了鼓勵,開始從事一種特定的業(yè)務,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在各自的業(yè)務上得到了磨煉,因而能夠發(fā)揮各自的天賦資質或才能。 實際上,人類天賦才能的差異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大。成年人在其所從事的不同職位上所表現出的非常不同的才能,與其說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說是分工的結果。這種說法在多數情況下都適用。比如說哲學家和挑夫,這兩個人性格差異非常明顯,造成這種明顯差異的,應該說是習慣、風俗與教育,而不是天性。他們在七八歲以前,天性極其相似,恐怕就連他們的雙親和朋友也不能看出他們有任何顯著的差別。大約從七八歲或年齡更大一些之后,他們就開始從事極不相同的職業(yè),漸漸地,他們才能的差異才開始看得出來并逐漸增大,最后,受虛榮心驅使的哲學家,簡直不肯承認自己與挑夫有任何相似的地方。然而,如果沒有這種互通有無、物物交換傾向的產生,那么每一個人要想取得生活上的一切必需品和便利品,都必須親自生產,這么一來,所有人的任務和工作都沒有任何分別,當然也就不可能存在因為工作差異所產生的巨大的才能差異了?! 〗粨Q傾向的出現,使得從事各種職業(yè)的人產生了極其顯著的才能差異,而且這種差異是有用的差異。人類在沒有受過教育和習俗的熏陶以前來自自然資質上的差別,跟許多同種但不同屬的動物來自天性的差異相比,要大得多。在天賦資質方面,猛犬與獵狗的差異、獵狗與長耳狗的差異、長耳狗與牧畜家犬的差異,都比哲學家與挑夫的差異要大得多。但是,這些同種不同屬的動物并不能相互利用。對強力的猛犬來說,敏捷而迅速的獵狗、智巧的長耳狗、柔順的牧畜家犬,都不能給它以輔助。這種種不同的資質和才能,之所以不能結合成一個共同的資源,就因為動物們一直都各自獨立、各自保衛(wèi),沒有能力和傾向把自然賦予它們的才能進行交易,因而也就不能增進同種之間的幸福和便利??墒菍θ祟悂碚f,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在人與人之間,哪怕是差異相當明顯的才能也可以互相交換著使用?;ネㄓ袩o、物物交換的一般傾向,使得人們把各種才能所生產的不同產物聚集成一個共同的資源。任何人都可以根據需要,用自己的資源從這個共同的資源里換取別人生產的物品?! ?/pre>媒體關注與評論
在亞當·斯密那里,政治經濟學已發(fā)展為某種整體,它所包括的范圍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形成。亞當·斯密第一次對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問題做出了系統的研究,創(chuàng)立了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把英國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镜隆靠枴ゑR克思編輯推薦
《國富論》是西方經濟學的經典著作,被譽為“經濟學的百科全書”“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經典譯作”,對人類發(fā)展進程產生著深遠影響。《國富論》比較全面地總結了資本主義發(fā)展初期主要發(fā)達國家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經驗,批判地吸收了包括重農主義在內的許多重要的經濟理論,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對社會主義經濟生活進行系統地分析和描述,使經濟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