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

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杜大宇  頁數(shù):284  
Tag標簽:無  

前言

道家學說是中國的一種傳統(tǒng)學說,距今已有兩千余年的歷史。它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扎根于中華文化的沃土之中。    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統(tǒng)計,人類歷史上被翻譯最多的兩本書,一本是《圣經(jīng)》,另一本就是老子的《道德經(jīng)》。國外許多哲學家稱贊《道德經(jīng)》是“東方哲學的經(jīng)典”。道家把天看作自然,人只是自然發(fā)展過程中的產(chǎn)物,人不能脫離自然,只能順應(yīng)自然并效法自然,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關(guān)于道家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有個小故事:    有一天,有名學者去拜訪老子。他常常聽到有人稱贊老子,覺得很好奇,難道老子的道德和學識果真如此超然?于是他千里迢迢地找到老子的家。老子的居家環(huán)境很簡陋,房子很破爛,看起來也很臟亂。    這位學者一看,心里很不高興,開口就對老子說:“我聽說你學識高又有智慧,是一位道德家,所以慕名千里而來。但是來到這里卻很失望,你家簡直是個老鼠洞,和牛、馬、豬舍也差不多。我不知道這樣還有什么值得讓我請教的?真是失望!”    說完,看看老子似乎渾然不覺,這位學者就轉(zhuǎn)頭走了。回程途中,他的心卻靜不下來,一直想:“照理說,老子的名望如此超然,我到他面前,為何覺得沒什么特別的地方;而我用這么直接的話諷刺他,看他也沒什么反應(yīng);如果說是我對了,我應(yīng)該很高興,為什么反而覺得心里空空的呢?”    他再三思考,隔天忍不住又回去見老子,對老子說:“奇怪,昨天我來請教你,對你這么不客氣,說了一些話辱罵你,為什么你都沒有反應(yīng),你不生氣?”    老子很自在地回答:“什么圣人不圣人,我早就將它當成一雙破鞋仍得遠遠的,名分與我毫不相干。如果我是一個真正有道的人,不論你叫我牛、馬或者老鼠,與我有什么關(guān)系呢?”    學者聽了內(nèi)心很震撼,馬上向老子道歉,并低下頭對老子說:“我錯了,我想求道,請你指教,怎樣才能不被這種虛浮的名相所動?”    老子回答他:“你昨天來的時候,那種態(tài)度和眼神好像要找人打架似的,非常驕傲,就好比一匹在亂闖的野馬,忽然踩到了陷井,在慌亂中完全失去本性。其實,清凈的本性就存在于大自然間,如果你要學道,就要趕快回歸自然的本性,這就是道?!?   回歸自然的本性就是道,就是老子的道。道法自然,是老子為我們提供的最高級的方法論,也就是說萬事萬物都受其自身規(guī)律的支配。王安石在《臨川集·老子》中說:“本者,出之自然,故不假乎人之力而萬物以生也?!庇纱艘部梢钥闯?,“道”是天然的,而非人為。    大自然是一部百科全書,它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并且無時不與我們用它的語言來交流,告訴我們想要知道的一切。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不僅揭示了宇宙中事物間的關(guān)系,而且指出了人們處事必須遵循的原則。本書以“道法自然”為主題,從生活、為人、工作、成敗、管理、用人、財富、進取、社交、治家、修德、養(yǎng)生十二個方面,闡述了為人處世之方法、修身養(yǎng)性之原則,指引我們與大自然對話,從而得到大解脫、大自在。

內(nèi)容概要

《道德經(jīng)》是“東方哲學的經(jīng)典”。道家把天看作自然,人只是自然發(fā)展過程中的產(chǎn)物,人不能脫離自然,只能順應(yīng)自然并效法自然,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本書《道法自然:至善至美的道學智慧》介紹的就是兩千多年都在用的東方智慧精華,為人處世進退之方法,修身養(yǎng)性健康長壽之術(shù)。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生活之道:順其自然.知足常樂
培養(yǎng)一顆平常心
遇到急事,不慌不亂
知足者常樂
物質(zhì)生活要淡泊
讓心靈自由
率性地投入生活
強扭的瓜不甜
第二章 為人之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做人應(yīng)謙虛如水
做人要本分/
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人貴有自知之明
施恩,不求回報
低調(diào)是一種智慧
不爭,即是爭
第三章 工作之道:腳踏實地,付幽有報
腳踏實地創(chuàng)業(yè)績
找準自己的位置
揚長避短地工作
力戒逞強逞勇
第四章 成敗之道:以柔克剛,以弱勝強
第五章 財富之道: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第六章 進取之道:以退為進,以靜制動
第七章 管理之道:循序漸進,穩(wěn)步發(fā)展
第八章 用人之道:知人善任,放權(quán)于人
第九章 社交之道:善于付出,常結(jié)善緣
第十章 治家之道:修身養(yǎng)德,家興業(yè)旺
第十一章 修德之道:嚴于律己,愛物愛人
第十二章 養(yǎng)生之道:樂觀豁達,身心超然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這時,母親把三個孩子都叫到跟前說:“其實,我要送給你們的禮物,便是你們每人收獲的果實?!闭f完她便讓兒子首先享用。兒子剛剛咬了一口便皺著眉頭吐了出來。“好苦啊……”他告訴母親他的瓜是苦的。母親早有所料地說:“當然是苦的,瓜還沒有長熟,就被你強扭下來了,怎么能不苦呢?生活中,無論做什么事都如同種瓜,若不能順其自然,等待瓜熟蒂落,只能品嘗到苦果。”聽完母親的話,兒子似有所悟地點點頭。是啊,強扭的瓜不甜。凡事都應(yīng)順其自然,違背自然規(guī)律只能自食惡果。我曾在雜志上看過一篇人與自然的文章,講述的是一個旅行團結(jié)隊到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島旅游時發(fā)生的故事。太平洋成年綠龜?shù)捏w重在150公斤左右,幼龜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幼龜一般在四五月間離巢而出,爭先恐后爬向大海。只是從龜巢到大海需要經(jīng)過一段不短的沙灘,稍不留心,幼龜便可能成為鷹等食肉鳥的食物。旅行團到達島上后,很快便發(fā)現(xiàn)了一只大龜巢。一只幼龜率先把頭探出巢穴,卻又欲出而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正當幼龜躑躅不前時,一只鷹突然而至,用尖嘴啄到幼龜?shù)念^,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這時,旅行團的團員們焦急地要求向?qū)胂朕k法,救救那只小海龜。沒想到向?qū)s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吧,這是自然界之道?!眻F員們氣憤不已,紛紛指責向?qū)淠?。無奈之下,向?qū)O不情愿地趕走老鷹,抱起小龜,把它放入大海。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道法自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五千年的傳統(tǒng)精髓不能忘記,任何時候都需要不停地豐富自己的思想和頭腦,克己,慎獨,道家獨有的理念會指引自己做得更好,在需要的時候獨善其身,不是壞事。
  •   還是國學有用
  •   正在閱讀中!??!
  •   道,非常道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