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付簡帆 頁數:307
前言
早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著名的質量管理大師戴明博士多次到日本松下、索尼、本田等企業(yè)講學,他傳授了最簡單的方法——“每天進步一點點”。日本的這些企業(yè)正是這樣做了,才取得了質量的長足進步,使當時的“東洋貨”獨步天下。 有人說: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得復雜著去做。每天進步一點點是簡單的,之所以有人不成功,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去做那些簡單而重復的事情。因為越簡單,越容易的事情,人們也越容易不去做它。 一步登天做不到,但一步一個腳印能做到;一鳴驚人不好做,但一點點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并不難。每天進步一點點,雖然聽起來好像沒有沖天的氣魄,沒有誘人的碩果,沒有轟動的聲勢;可細細地琢磨一下,每天進步一點點,才是務實的態(tài)度,才是明智的抉擇——所有的目標都必須通過一步步的努力和一點一點的進步才能實現;持之以恒地努力與持續(xù)不斷地進步,才是通向成功的法寶。任何能力的提高,學識才干的長進,工作成績的取得,良好習慣的形成,都有個持續(xù)努力、逐步積累的過程,常常是“每天進步一點點”的總和,不可能一蹴而就。好高騖遠,急于求成,是成才成功的大忌。即使具有特殊的天賦,也無法一步登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層之臺,始于壘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循序漸進,日積月累,“涓涓溪流匯成河,泉流萬千必成川”才符合成才成功的客觀規(guī)律。 海洋動物園里有一條重達8600公斤的大鯨魚,它能夠躍出水面6.6米,還能向游客們表演各種雜技。面對這條創(chuàng)造奇跡的鯨魚,游客們紛紛向訓練師請教訓練秘訣。 原來,最初開始訓練時,他們先把繩子放在水下面,使鯨魚不得不從繩子上方通過,每通過一次,鯨魚就得到獎賞。這種訓練方式好像游戲,鯨魚很喜歡。漸漸地,訓練師會把繩子提起,只不過每次提起的幅度都是微小的,大約只有2厘米。這樣,鯨魚不需要花費太大的氣力就有可能躍過去,獲得獎勵,而時常得到獎勵的鯨魚非常樂意接受下一次的訓練。隨著時間的推移,鯨魚躍過的高度逐漸上升,最終竟然達到了6米多!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給予孩子的不僅是生命,家庭的一切,更是每時每刻都在塑造著孩子們的心靈,影響著孩子的思維,鍛煉著孩子的能力,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教育孩子就像訓練鯨魚,家長就是訓練師。在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的過程中,切忌過于浮躁。應根據孩子的不同發(fā)展階段,提出不同的發(fā)展目標,授之不同的求知方法,培養(yǎng)他的不同素質和能力,激發(fā)他的潛能,引領他一點一點地前進。這樣,孩子就會在點點滴滴的進步喜悅中,在輕松和諧的成功體驗中增強自信心,從而“積小勝而成大勝”、“積跬步而至千里”。 正如一位哲人所說:“成功往往不是看誰哪一階段跑得最快,而是看誰前進的步伐更持久?!比绻议L期冀自己的孩子成才,渴望他擁有不同凡響的人生。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引導他“每天進步一點點”。 俗話說:“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微小的量變最終會促成質的飛躍。家長若能引導孩子養(yǎng)成循序漸進的習慣,每天進步一點點,日積月累,就能引領他不斷向卓越邁進,最終幫助他創(chuàng)造出一個充滿奇跡的人生。
內容概要
教育孩子切忌急功近利,揠苗助長。對幼苗拼命施肥,會讓幼苗夭折,對孩子施愛的方式不對,好高騖遠,急于求成,也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即使孩子具有特殊的天賦,也無法一步登天。如果家長期冀自己的孩子成才,渴望他擁有不同凡響的人生,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引導他“
每天進步一點點”。
《教孩子每天進步一點點》旨在指導家長,如何根據孩子的不同特點和發(fā)展階段,提出不同的培養(yǎng)目標,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教孩子養(yǎng)成循序漸進的習慣,激發(fā)他的需要,培養(yǎng)他的成功感,一點一點地前進,不斷邁向卓越的人生。
《教孩子每天進步一點點》由付簡帆編著。
書籍目錄
一、教孩子學會做人,提高品德修養(yǎng)
為了獲得人生的成功首先必須教孩子學會做人
教孩子掌握基本的社會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
每個孩子都要學習和掌握的基本做人原則
教孩子使自己的人格更加純正和完美
教孩子學會從小處著手,從點滴做起
教孩子把“講信用,守信義”當作立身處世之道
不要讓孩子把學禮、知禮當作小事
幫助孩子戰(zhàn)勝自滿,養(yǎng)成謙虛的美德
培養(yǎng)和強化孩子自我規(guī)范行為的能力
教孩子堅決抵制和遠離庸俗有害的嗜好
二、從小事做起培養(yǎng)孩子的好性格
培養(yǎng)良好的性格對孩子健康的成長是十分有益的
幫助孩子塑造和優(yōu)化性格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通過自我調節(jié)優(yōu)化性格
幫助孩子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和性格
幫助孩子學會努力矯正異常的性格
通過正面教育培養(yǎng)孩子敢于競爭的性格
幫助孩子移除害怕冒險的心理障礙
幫助孩子培養(yǎng)頑強執(zhí)著的意志品質
教孩子養(yǎng)成活潑開朗、樂觀快樂的性格
把培養(yǎng)孩子的幽默感當作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三、教育孩子學會持之以恒地培養(yǎng)好習慣
采取科學的方法教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找到合適的突破口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
教孩子及早下決心改變不良的行為習慣
幫助孩子培養(yǎng)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孩子養(yǎng)成愛勞動和經常參加勞動的習慣
在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儉樸節(jié)約的好習慣
教孩子正確對待錯誤,養(yǎng)成自我反省的習慣
教孩子養(yǎng)成每天堅持寫日記的習慣
讓孩子養(yǎng)成隨時隨地地進行運動健身的習慣
四、教孩子學會求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一定要讓孩子掌握的最基本的學習技能
幫助孩子培養(yǎng)有助于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特質
有意識地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孩子愛好學習的興趣
教孩子克服沒有毅力、沒有恒心的弱點
幫助孩子改變在課堂聽講中的不良習慣
教孩子學會掌握做好課堂筆記的要領
引導孩子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快速地獲取知識
幫助孩子根據自身特點“定做”學習方法
重視對孩子在新的問題情境中對知識的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幫助孩子掌握科學的方法和技巧,增強記憶力
教孩子掌握進行有效閱讀的基本步驟
幫助孩子掌握要領,提高閱讀速度
教孩子在學習中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
幫助孩子克服學習和生活中“馬虎”的不良習慣
教孩子將學與思有機結合起來
五、教孩子學會做事,提高動手能力
對于孩子未來的發(fā)展來說,能力比知識更重要
一定要重視對孩子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孩子從家務活做起培養(yǎng)適應生活的能力
重視動手能力對孩子健康成長的作用
通過適當的訓練讓孩子擁有一雙巧手
教孩子養(yǎng)成做事有條理、有計劃的習慣
幫助孩子學會為實現目標而制訂適宜的計劃
培養(yǎng)孩子自強自立的品質和能力
幫助孩子培養(yǎng)基本的理財能力
對孩子進行生活經驗和生活適應能力教育
高度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
六、教孩子學會交往,學會共處
家長應注重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能力
教孩子了解和掌握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原則
有意識地教給孩子一些基本的交往技能
教孩子學會寬容和尊重他人
避免使孩子因性格過于內向而影響交往和發(fā)展
引導孩子適度擴大日常交際范圍
提醒孩子在生活中保持理智,避免樹敵
教孩子兼顧別人的需求,學會謙讓
教孩子學會積極實踐愛和奉獻愛
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助人為樂的好習慣
教孩子慷慨些,培養(yǎng)合作精神
幫助孩子培養(yǎng)組織能力與協(xié)作能力
七、逐步幫助孩子發(fā)掘思維和創(chuàng)造潛能
一定不可忽視了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
如何努力把孩子的超常智力潛能挖掘出來
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思考能力
呵護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多提問
逐步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幫助孩子提高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構想能力
教孩子改變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引導孩子盡可能多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
教孩子掌握有效解決生活中問題的幾點經驗
教孩子學會更靈活地進行思考和解決問題
幫助孩子激發(fā)靈感,誘發(fā)創(chuàng)造潛能
幫助孩子努力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鼓勵孩子敢于獨立思考,提出獨創(chuàng)性見解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默讀習慣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加以培養(yǎng)。首先檢查一下自己在閱讀中,有沒有發(fā)出聲音或雖不明顯發(fā)出聲音,但發(fā)音器官(嘴和喉部)仍然做出輕微動作的不良習慣。如有這種習慣,閱讀時,可以用手指按住喉部,或將一個瓜子仁含在雙唇間,以制止它們做出發(fā)音發(fā)動。也可以采用限定時間閱讀文章的方法,眼睛加快掃視頁面的速度,集中全部注意力理解讀物的內容,使發(fā)音器官來不及動作。久而久之,就能克服誦讀的毛病,養(yǎng)成默讀的習慣。(2)擴大視距,整體認知據觀察,在閱讀活動中,人的眼球并不是連續(xù)不斷地向下移動的。而是時停時動地向下跳動。眼停的時候認知文字,眼動的時候轉向下面的文字。眼停一次的時間大約是0.3秒左右。每次眼停認知的字數最多可以達3到6~7個,最少只有1個。眼停時認知的字數叫“視距”。一個閱讀過程,眼停的時間約占95%,眼動的時間只占5%。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閱讀速度取決于一次眼停認知字數的多少。如果一次眼停認知的字數多,視距大,閱讀速度就快;如果一次眼停認知的字數少。視距小,閱讀速度就慢。在閱讀活動中有兩種認知方法。一種是合成式認知。即一次眼停只認知一個字或一個詞,一字一頓或一詞一頓,而后合起來理解其意義。這種認知方法有兩個缺點:一是眼停的次數多,花費時間長;二是字和詞都不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影響理解。這兩個缺點都明顯地影響閱讀速度。另一種是整體認知。即一次眼停認知一個短語或一個短句,整體地理解它的意思。這種認知方式減少了眼停的次數,也加快了理解,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閱讀速度。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