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0 出版社:新世界 作者:(春秋)孔丘|主編:雅瑟 頁數(shù):439
前言
《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為“四書”,是一部關(guān)于倫 理言論的著作。也是研究孔子的主要資料。《論語》善于通過人物的神情語 態(tài),展示人物的不同性格。書中不僅有關(guān)于孔子儀態(tài)舉止的靜態(tài)描寫,而且 還有關(guān)于他個性氣質(zhì)的傳神刻畫。并且,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 功地刻畫了諸多孔門弟子的生動形象。如子路的魯莽率直,顏回的仁厚賢良 ,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論語》作為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內(nèi)容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不僅談 到了做人、學習、教育。還談到了為政、塑造君子人格、治國與安邦等重要 問題。所以,北宋政治家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墩撜Z》 蘊含的哲學思想可謂博大精深。對我們現(xiàn)代人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如何做人。孔子教導我們做人要正直磊落,重視“仁德”,并且還要重 視自身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在孔子看來,“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雍也》),只有正直的人才能光明磊落。孔子將“仁德”看作是做人的根 本,認為只有在仁德的基礎(chǔ)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認為只有仁德的人 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那么,怎樣才能做到仁德呢? 仁德的外在標準是:“剛、毅、木、訥”(《子路》);而實踐仁德的五項標 準是:“恭、寬、信、敏、惠”(《陽貨》)。按照仁德的標準,做到“修身 ”、“克己”就可以達到“仁”的境界了。 如何學習。孔子認為人要有好學精神,學習過程中要講究學習方法。其 中孔子提倡的學習方法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溫故而 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 政》)等。在學習內(nèi)容方面??鬃又鲝垖W習的范圍要廣博,不能單一,不能 偏頗d他還強調(diào)學習要先確立明確的目的,表明學習的重點在于“學以致用 ”。 如何施教??鬃又鲝垺坝薪虩o類”、“因材施教”。其教育內(nèi)容極其廣 泛,提倡啟發(fā)式的教育方式。在孔子看來,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義禮凈化人 們的靈魂,協(xié)調(diào)人們的社會行為之外,其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具有仁義之 心的“仕”和“君子”,這也就是其著名的“學而優(yōu)則仕”的教育思想。 如何為政??鬃诱J為一切正直懂禮、并且具備一定為政能力的人都可以 從政。但是要求從政者必須勤勉忠誠,言行一致,有處理事情的遠見卓識。 如何塑造君子人格。儒家所謂的“君子”重在強調(diào)對人格的追求,要求 君子處處嚴于律己。重視自我修養(yǎng),重義避利,追求道義。認為君子應(yīng)當重 視提高自己,在有生之年對社會多做貢獻。 如何治國安邦??鬃诱J為治國的根本在于人倫綱常;治國的前提在于君 主要重視仁德、以身作則;治國的基本方法就是“選才、富國、育人、立法 ”。 本書的編撰體例包括原典、注釋、名家注解、譯文、解讀五部分。旨在 方便讀者對照原文加深對《論語》的理解,并能聯(lián)系實際,透徹領(lǐng)悟《論語 》的精神內(nèi)涵,切實達到提高自身修養(yǎng)的目的?!墩撜Z》的經(jīng)典之處就在常 讀常新,任何人任何時候。只要開卷就會受益。
內(nèi)容概要
《論語大全集(超值金版)》古人半部《論語》治天下,令人半部《論語》修自身,盡管《論語》只是一些簡單的對話,但包含了大量為人處世的大原則、大道理。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創(chuàng)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糧食店”??梢哉f,孔子在《論語》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們這個民族乃至全人類的“精神食糧”,具有不可滅、不可毀的價值?! 墩撜Z》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為“四書”,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論語》首創(chuàng)語錄之體,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們的言行,書中用簡潔而又含義雋永的語言,講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至理名言?! 墩撜Z大全集》一書分為原典,注釋,名家注解,解讀五部分,為加深現(xiàn)代人對《論語》的理解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書籍目錄
學而篇第一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長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鄉(xiāng)黨篇第十先進篇第十一顏淵篇第十二子路篇第十三憲問篇第十四衛(wèi)靈公篇第十五季氏篇第十六陽貨篇第十七微子篇第十八子張篇第十九堯日篇第二十孔子年譜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1.1 子①曰:“學②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注釋 ①子:中國古時候?qū)τ械滦?、學識淵博的男子的敬稱,后來也指男子。 《論語》這本書中的“子日”的子指的就是孔子。②學:在這里主要是指學 習西周時的禮、樂、詩、書等文化典籍。 譯文 孔子說:“我們能夠持之以恒地學習,就能把知識掌握得很牢固,這豈 不是很快樂的事情嗎?志氣相投的好朋友從遠方來了,久別重逢,難道不值 得讓人高興嗎?別人一時不了解自己,也不會對人產(chǎn)生怨恨,這樣的胸懷坦 蕩的人難道不是君子嗎?” 名家注解 程頤、程顥注:習,重習也。時復(fù)思繹,浹洽于中,則說也。學者,將 以行之也。時習之,則所學者在我,故說。以善及人,而信從者眾,故可樂 。說在心。樂主發(fā)散在外。雖樂于及人,不見是而無悶,乃所謂君子。樂由 說而后得,非樂不足以語君子。 朱熹注: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后,后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乃可以明善 而復(fù)其初也。及人而樂者順而易,不知而不慍者逆而難,故惟成德者能之。 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學之正、習之熟、說之深而不已焉耳。 解讀 “學而時習之”,這不僅是學習的方法,也是對學習的基本要求。學習 永無止境,講究持之以恒,只有不斷地學習,人的知識才能豐富起來,人的 能力才能提高?,F(xiàn)代是知識大爆炸的時期,知識門類多,更新速度很快,不 學習或者放松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腳步,難以在人生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但正確對待學習也非常重要,學習的目的是什么,學習給人帶來的是一種把 握幸福的能力。通過學習,可以塑造一個最好的自己,讓我們成為一個有知 識、有教養(yǎng)、有品德的公民??梢郧蟮米约簝?nèi)心的完善和平和。在人生歷程 中,我們就會從容不迫地應(yīng)對人生的起伏,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步,在人 生的舞臺上展現(xiàn)出亮麗的風采。 生活在社會中的人,不能脫離社會而單獨存在,他需要友情和親情,需 要溝通和交流?!蔼殞W無友”,非常不利于人的進步。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在 一起,互相督促,互相交流,互相砥礪,學問才能大進。曾國藩曾說“一生 之成敗,皆關(guān)乎朋友之賢否”。足見交好友對自己的影響有多么大。好朋友 在一起,共同學習,商討學問,是多么令人高興的事兒。 君子志向遠大,胸懷坦蕩,不會為一時被人誤解而患得患失。每天專心 在學習進步上,專心于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和道德水平。自然不會在意于外界人 的看法和評論。如果別人對自己有誤會,不要逃避,也不要生氣,而要心平 氣和地與人溝通,反躬自省。胸懷博大,能容萬物,才能始終以寬容仁義之 心對待萬物蒼生。當今時代,人們?yōu)橹约旱纳姘l(fā)展而奔波,所要承受的 物質(zhì)壓力和精神壓力遠遠超越了過去那個時代。生活瑣事、職場上的糾紛、 生意的得失成敗、仕途的順逆無不在擾亂著我們的身心。我們該怎么辦?只 有把心胸放寬,自己多反省,多與人溝通,才能避免身心為諸種瑣事所困, 擾亂自己的生活。才能達到“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的境界。 1.2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i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 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譯文 孔子的弟子有若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tǒng)治者, 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tǒng)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 有修養(yǎng)的人要在為人的根本上下功夫,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 了。而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就是仁的根本。” 名家注解 程頤、程顥注:“孝悌,順德也,故不好犯上,豈復(fù)有逆理亂常之事? 德有本,本立則其道充大。孝悌行于家,而后仁愛及于物,所謂親親而仁民 也。故為仁以孝悌為本。論性,則以仁為孝悌之本?!被騿枺骸靶槿手?本,此是由孝悌可以至仁否?”曰:“非也。謂行仁自孝悌始,孝悌是仁之 一事。謂之行仁之本則可,謂是仁之本則不可。蓋仁是性也,孝悌是用也, 性中只有個仁、義、禮、智四者而已,曷嘗有孝悌來?然仁主于愛,愛莫大 于愛親,故曰:‘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朱熹注:“君子凡事專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則其道自生。所謂孝悌 ,乃是為仁之本,學者務(wù)此,則仁道自此而生也?!薄吧剖赂改笧樾ⅲ剖?兄長為悌?!?解讀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最親近的人首先莫過于我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作 為一個有道德有修養(yǎng)的人,最根本也最起碼的就是要做到“百事孝為先”。 自古以來,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友愛姊妹的人,沒有不受到人們敬重的。 《三字經(jīng)》里就有“香九齡,能溫席”的典故,講的是東漢人黃香九歲時就 知道孝敬父親,寒冬用體溫為父親溫暖被窩的事跡。小黃香的孝心感動了左 鄰右舍,人們都說,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愛百姓愛自己的國家。事實 正是如此,黃香后來做了地方官,為當?shù)乩习傩兆隽瞬簧俸檬?。他孝敬父?的故事,更是千古流傳。 當今時代,我們承受各種各樣的壓力,每日都為事業(yè)為生計奔波,很少 有時間陪伴父母左右。這樣的我們該如何表達孝心呢?盡量減少那些可有可 無的應(yīng)酬,多抽點時間回家看看吧!跟父母聊聊天,陪父母散散步,及時了 解他們的生活所需和精神所需。手足之間,也是血濃于水。“兄弟同心,其 力斷金”,兄弟姐妹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扶持,一家遇到困難大家都伸出援手 。共同分享溫暖與親情,擁有一個幸福祥和的大家庭是多么令人開心的事兒 ??! 孟子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德行高尚的人不僅以孝道侍奉自己的 父母,還會同樣尊重愛戴別人的父母。在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孝悌”顯 得尤為重要??梢哉f,一個人對父母是否孝順,對兄長是否尊敬絕不是一個 個人問題,也不僅僅是一個家庭問題,而是關(guān)系到社會是否安定,天下是否 太平的大問題。祖國的大好河山是養(yǎng)育我們的母親,沒有大家何來小家,“ 孝悌”的最高境界應(yīng)該是以一顆赤子之心熱愛自己的祖國。在這個激烈競爭 的國際環(huán)境中,作為公民又該如何維護好國家利益呢?學習上積極進取,工 作時踏實奉獻,生活中遵紀守法……做好這些點滴小事便是在為祖國母親“ 盡孝”了。 P2-4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候,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 ——司馬遷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于丹 中華文明不中斷地延續(xù)數(shù)千年,是全人類唯一的奇跡。這個奇跡中最值得稱道的,是一種美德的延續(xù)。美德的最高文本,是孔子的《論語》?! 嗲镉辍 ∩頌槿A人,一生之中仔細讀一遍《論語》或聽一遍《論語》,才不愧身為此一語文及此一文化的后裔?! 蹬鍢s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