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

出版時間:2010-3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清] 沈復  頁數:223  字數:227000  譯者:張坤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浮生六記》是清朝乾嘉之際一無名文人沈復的作品。全書六記,分別為: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中山記歷、養(yǎng)生記道。后兩記早已亡佚,后來有人在蘇州冷攤上發(fā)現其全本,然而后兩記經考證卻系后人偽作。雖然如此,其中仍不乏精彩的描畫與體悟,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閨房記樂》描寫了作者與愛妻陳蕓之間的纏綿繾綣,《閑情記趣》記載了作者生活中的愛好雅趣,《坎坷記愁》則描寫了作者與陳蕓悲凄曲折的人生經歷,《浪游記快》描寫了作者游賞名山大川的豪興與雅意,《中山記歷》描畫了琉球的風土與人情,《養(yǎng)生記道》記述了作者的養(yǎng)生感悟。
  全書語言不加雕飾、質樸清新,頗得自然之趣。白話拓展了文言的意境,卻又不失原文的優(yōu)雅別致。綜言之,此書的可讀性、文學性都堪稱上流,值得讀者閑暇之時細細咀嚼,慢慢品味。

作者簡介

  沈復(1763-1825),字三白,號梅逸,是清朝乾嘉年間生活于蘇州的一無名文人。他一生輾轉游幕,大部分時間都窮困漂泊;與妻子陳蕓伉儷情深,卻屢遭磨難。陳蕓最終在貧病交加中死去,三白也孤苦終其一生。

書籍目錄

導讀
卷一 閨房記樂(原文)
卷一 閨房記樂(譯文)
卷二 閑情記趣(原文)
卷二 閑情記趣(譯文)
卷三 坎坷記愁(原文)
卷三 坎坷記愁(譯文)
卷四 浪游記快(原文)
卷四 浪游記快(譯文)
卷五 中山記歷(原文)
卷五 中山記歷(譯文)
卷六 養(yǎng)生記道(原文)
卷六 養(yǎng)生記道(譯文)

章節(jié)摘錄

  當天夜晚,我們送到城外,回來的時候,已是半夜。我肚子很餓,就四處找東西吃。老媽子給我找來一些棗脯,我嫌它太太甜。正為肚子餓得難受而苦惱,忽然感到有人在暗暗牽我的衣袖。我回頭,是陳蕓,便會意,就跟著她到了她的房間。到了陳蕓的閨房,才發(fā)現她已經為我準備好了熱酒小菜,內心頓時非常溫暖。我正舉起筷子,準備狼吞虎咽的時候,忽然聽見陳蕓的堂兄玉衡大喊:“淑妹快出來!”陳蕓怕玉衡發(fā)現我,就急急地關上門,對玉衡說:“我已經很疲倦了,正要睡下呢?!庇窈飧械接行┢婀?,就從門縫里側著身子擠了進來——見我正在享用小粥小菜,就斜起眼睛笑著對陳蕓說:“剛才我讓妹妹給我一碗粥喝,你說沒有了。原來都藏起來,專門為你的夫君留著??!”陳蕓羞得跑開了,其他人也都跟著起哄。我感到非常難堪,生氣地帶著老仆人回家了。自從吃粥被人嘲笑后,陳蕓就一直對我避而不見。我知道她是怕給人落下笑柄。乾隆庚子年(1780年)正月二十二日夜,我和陳蕓拜堂成親??吹剿纳聿囊廊幌襁^去一樣嬌小清瘦,我不禁心生憐愛。揭開蓋頭,她滿臉嬌羞。我愛憐地看著她,她也深情而略帶羞澀地看著我,相視而笑。喝完交杯酒,我們一起坐在桌旁吃晚飯。我悄悄地去握她的小手,感到她的小手柔若無骨,既滑叉暖,我的心止不住地砰砰作跳。我給她夾菜,發(fā)現她不吃葷腥,這才知道她已經吃齋好幾年了。我算了算她開始齋戒的日期,發(fā)現她是在我出痘的時候為我祈福才開始吃齋的。我感到心里暖暖的,不知道怎樣去表達我的感動,就笑著對她說:“我現在玉樹臨風、安然無恙,淑姐能否從此開戒呢?”陳蕓深情地看著我,含羞地點了點頭。二十四日是我姐姐出嫁的日子,由于二十三日是國忌日,朝廷禁止喜宴奏樂,因此家里就在二十二日夜晚——也就是我成親的那天晚上,為姐姐舉辦婚宴。陳蕓出去招呼客人,我則在洞房里和伴娘們舉杯酣戰(zhàn)。那幾個伴娘拳劃得相當好,我屢戰(zhàn)屢敗,喝得酩酊大醉。酒醒的時候已天亮,陳蕓正在梳妝臺前梳妝呢。二十三日那天,我家很熱鬧,親朋好友絡繹不絕,天黑上燈之后家里便開始奏樂。二十四日零點,我作為娘舅送姐姐出嫁,直到凌晨三點左右方才回來?;氐郊依?,院子里已靜悄悄。我輕手輕腳地走進房間,看見伺候陳蕓的老媽子正在床邊打盹,陳蕓已經卸妝了,但還沒有睡下。燭光明亮,陳蕓正低著頭全神貫注地不知在看什么書。我輕輕地撫摸她的肩膀,溫柔地說:“淑姐,這幾天已經很辛苦了,讀什么書呢,怎么不早點睡?” 陳蕓回頭看見是我,趕忙起身,輕輕地說:“剛才正要睡下,打開櫥屜就發(fā)現了這本《西廂記》。一時興起,就讀了起來,不知不覺忘記了困倦?!段鲙洝肺乙郧敖洺B犝f,只是未曾讀過,今天讀來才發(fā)現不愧是才子的手筆啊,只是描述得有些露骨?!?/pre>

媒體關注與評論

  蕓,我想,是中國文學上最可愛的女人  ——林語堂  文章之妙出諸天然,現于人心,及心心相印,其流傳邃遠  ——俞平伯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浮生六記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50條)

 
 

  •   我想人生總是不得完美,一位書生沈復,回憶自己的純真少年和憂患中年,記錄那段時光里所經歷的閨房之樂、坎坷之愁、閑情之趣,浪游之快……翻開這本《浮生六記》便是翻開了他們的故事。
  •   我對《浮生六記》沈三白的妻子陳蕓喜歡得無以復加。且不說她與沈三白的“吃粥情結”,也不說夫妻感情甚厚,更是因其生活態(tài)度。閑情寄趣,率真聰慧,不卑不亢。即使最平淡生活,亦能釀出滋味。
  •   全書語言不加雕飾、質樸清新,頗得自然之趣。白話拓展了文言的意境,卻又不失原文的優(yōu)雅別致。綜言之,此書的可讀性、文學性都堪稱上流,值得讀者閑暇之時細細咀嚼,慢慢品味。
  •   《浮生六記》是一本自傳體散文集,所講述的雖然都是日?,嵤拢降瓱o奇,但是文字清新、情真意切。沈復的妻子陳蕓身上可以說集中了古代文人對自已妻子的許多美好期望?!∽x著讀著,我忍不住羨慕沈三白,他有著那么靈慧巧妙的妻子。
  •   “閨房記樂”看似風月,讀來卻不傷雅致,反惹人心生艷羨,句句皆心聲,事事皆真情,內容兼文字皆清凈明了,言已盡而意尚遠?!伴e情記趣”記閑情逸趣,情是閑情,趣是野趣,物是身外之物,但卻一點不覺得有玩物喪志的諸般狎猥?!翱部烙洺睢庇浉缸邮Ш?,記顛沛流離,記妻喪父逝,讀之有如讀《水滸》,天下坎坷,世道艱難,眼看山窮水盡,但亦會有天上人間的慈悲。讀到此意不忍再讀。
  •   沈復和陳蕓住在人間天堂蘇州,過著神仙眷侶一般的生活,讀完這本《浮生六記》才發(fā)現不完全是這樣。這樣一對璧人也遇到過山窮水盡的光景,也度過了窘迫不堪的境地,使我由衷地艷羨和欽佩。
  •   閨房記樂是《浮生六記》里我最喜歡的篇章,慢慢讀來,感受到的是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多么希望自己也擁有這樣一種平靜似水但又波瀾不驚的情感。大概是太沉浸于沈復與蕓娘的相濡以沫,當讀到坎坷記愁篇章沈復狎妓的文時一時難以釋懷。
  •   《浮生六記》至少會讓我們明白什么叫做愛情,陳蕓并不完美,沈復也不是圣人,但是他們的愛情卻如此的悠揚動人,我們滿心神往而又無法企及。
  •   看到《浮生六記》中,沈復和陳蕓真的如同神仙眷侶一般生活,這實在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情。
  •   讀完這本《浮生六記》不免長嘆,沈復,百無一用一書生,上不能及第,下不能持家,細膩有余,成事不足。陳蕓,多好一女子,溫婉可人,知書達理,毫無怨言。只有古人能寫就這么凄美的感情故事。
  •   沈復是才子,字三白,既生在衣冠之家,又生在蘇州滄浪亭,可謂雙料的江南才子。不過雖是才子,卻非達官,亦非名士,生前卻并不為人知,逝后也寂寂無人問,沒有了他,歲月依舊浪靜風平,誰也不會覺得少了什么。沈復唯一的文墨,是其生平自傳《浮生六記》,足以使他占有文壇一席之地而無愧。
  •   浮生六記這本書已經不曉得讀過多少遍了,沈復雖是一位落魄文人,但他的生活卻不落魄,他和妻子蕓娘均秉性灑脫自然,感情純凈濃郁,兩人相扶相攜,將清貧平淡的生活過的風生水起,如火如荼。讀著這樣的文字,口齒噙香,賞心悅目,許多次就枕著浮生六記睡去,夢里依稀是他們的生活,是他們的閑情逸致。
  •   翻開這本《浮生六記》,此情此趣,若非清絕閑適之士,如何有這些文章!最終只有用一個字來形容:雅!讀此文字,仿佛隨他一起嬉戲于童年,一起醉心于花木,一起迷戀于詩友,閑情雅趣,令人回味無窮,似水銀瀉地,一氣呵成。
  •   《浮生六記》是記事性散文,文言文更接近生活,大體來說簡單易讀。我目前只看了第一卷。喜歡陳蕓這個女子。溫柔賢惠又...
  •   讀完這本《浮生六記》,仿佛真實得觸手可及。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然而這樣美好的生活也不能逃出“柴米油鹽”的瑣碎。也許他們的幸福在于心靈相依,他們的快樂在山水之間??伤麄兊某钫谟诓蝗胨祝麄兊耐丛谌饲椴痪氝_。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如沈復一般意在山水,沉迷已不覺日月更迭。
  •   《浮生六記》中有很多方面體現了那個時代文人的生活。沈復命運多舛。有段時間他甚至已到山窮水盡的狀態(tài),腰間掛著干餅,鞋濕泥濘,露宿野廟,四處借錢。而他在貧困逆境中仍豁達樂觀,忍辱負重,不屈不撓地對待生活,實是寒士中的佼佼者!但就在窘迫的生活中他有不失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對那個時代藝術的追求。
  •   魯迅先生曾經說“像浮生六記中的蕓,雖非西施面目,并且前齒微露,我卻覺得是中國第一美人”真正讀過浮生六記的原文后才明白為什么這樣并非容貌傾城的女子能夠被稱為中國第一美人,她的可愛,她的生活情趣在沈復的筆下令人如見其人。
  •   讀罷此書,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不知是喜是哀。掩卷遐思,眼前浮現出沈復夫婦美滿生活的圖景,《閨房記樂》寫的尤其精彩。行文自然,飽含深情,把他們夫婦之綿綿情意表現得淋漓盡致,毫無虛飾,沈三白娓娓道來,把他的歡樂與我們分享。讓我感到一種魔力,一種文學的本真,讀它,心中的一切雜念都漸漸淡去了。
  •   幾乎成為定律的是:輕賤名著,最好的方法是粗讀。然而世上有這樣的著作,蜻蜓點水可見其趣韻,一目十行仍感懷其愁情,《浮生六記》便是!
  •   上次和朋友爬山,邊走邊閑談就說起浮生六記,說起蕓娘用蝴蝶裝扮盆景,說起他們的閨房記樂,突然領悟到這就是生活,生活需要的是簡簡單單,是用心營造生活的趣味。在當下這樣浮躁,追名逐利的社會里恐怕多數人已經失卻了生活的真諦,不如多讀讀這樣清新的文字,找一找生活的氣息。
  •   幸福到底是什么?讀了《浮生六記》我大致得到了一個答案,和相愛的人在一起,過著平淡卻充實的生活。無須功名利祿,沒有繁華喧鬧,一起看書賞花種草,一起在萬年橋上賞月,一起探討詩歌文學,一起接待朋友,如果可以的話一起游遍好山好水。厭倦喧囂厭倦煙塵的我,羨慕蕓至極。不管結局如何,也不計較這一生的長短,有生之年,和你在一起了,也有多少歲月過得平淡真實而又幸福啊!簡單,單純,善良,無憂無慮,這些都是幸福。哪怕這也是后半生苦難的根源。
  •   喜歡這本書,喜歡沈復,閑暇時,品一品茗,在午后的陽光下細讀《浮生六記》,我想,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吧!
  •   中國古代文學極少有描寫愛情生活的作品,極力描寫生活細節(jié)的更是少之又少,沈三白的這本《浮生六記》卻是一個例外,艷而不淫,動人心脾,不容錯過。
  •   每次讀到沈復的“上天待我何等優(yōu)厚??!”的時候,都會仔細想想自己的所得是什么,自己真正所追求的又是什么?翻開《浮生六記》,所謂生活的真諦會慢慢浮現在你眼前……
  •   夜讀《浮生六記》,喜于沈、陳二人的閨房樂事也會難抑心傷,是慟于白云蒼狗,慟于情切罷!
  •   打開這本《浮生六記》,沈復深情的雙眼始終看著自己的妻子蕓娘,這位“中國文學上最可愛的女人”,她的聰慧、愛美、襟懷、氣概和癡情,讓讀者“閱而心醉”。
  •   大家一定要看閨房記樂和坎坷記愁。前者能讀的喜笑顏開,后者可讀的愁云慘淡。文字非常的簡練,生動,很多細節(jié)描寫,非常感人。
  •   重溫浮生六記,看到一半,不忍繼續(xù)讀下去,只因太美好,因為幸福滿溢而怕的憂傷,不想看后文的坎坷記愁,不想面對蕓娘的早逝。獨自在燈下對著這樣一本百讀不厭的好書真是件幸福的事。
  •   “事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陡∩洝肥沁@句話最好的注腳,醞釀半生事,醉成一卷書,作者對于自己大半生的咀嚼換來這樣一本好書,值得我們用心去閱讀。
  •   我向來很喜歡看明清的文學作品,但苦于古文功底不太好,每當看此類書時,看到不懂的地方總是很著急,所以沈復這本浮生六記我就選擇買了一本帶譯文的,讀起來輕松多了,呵呵
  •   閨房樂事愈是美妙,遇到生計艱難時愈是讓人扼腕,沈三白和蕓娘也不能免。帶著幾分哀愁的郁郁不得志的書生,用這本《浮生六記》告訴我們這一切。
  •   若不是從歷史河流深處鉤沉出這塵封太久太久的書稿,我輩沒有機會分享沈復先生的這本《浮生六記》,我想沈復先生大約不在乎會不會因為這本書而獲得怎樣的文學地位,只會因為我輩讀到此書某處能會心一笑而高興。
  •   《浮生六記》的妙處在于它所講的全是我們日常生活的經歷,有所差別但又這樣相似,作者的高明就是把瑣事寫成流傳千古的美文。
  •   讀罷這本《浮生六記》,不禁為蕓娘一嘆,自古紅顏多薄命,寧可免乎?可是蕓娘畢竟是幸福的,最幸福的,此生有郎君如沈復相伴,縱離去時也在斯人懷中,紅顏薄命的怨恨竟也減去許多了……
  •   讀到夜宿神廟等情節(jié),既好笑又酸楚。屋漏偏逢連夜雨,傭人夾帶私逃,一貧如洗之家致骨肉分離,陳蕓終究一命嗚呼。陳蕓將亡,仍不忘幽默,“昔一粥而聚,今一粥而散;若作傳奇,可謂《吃粥記》”,讀后更悲切。
  •   封建時代的婚姻沒有幾個是真正有愛情基礎的,夫妻之間真正有情有義有情趣的更是鳳毛麟角,沈復和蕓娘算是一對??墒堑裁篮玫氖挛锒疾荒荛L久,可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有機會讀到這本《浮生六記》。
  •   誰會像沈復一樣停下來看花看草?誰會像沈復一樣揭開苦難的記憶痛定思痛?單就這兩點,《浮生六記》就是偉大的。說到底,現在世事浮躁、時世浮躁,當代作家尤其如此。
  •   縱觀著作匯成的泱泱大河,濃詞艷句能夠被譜調,卻只得永遠居于末流;真正值得吟唱的莫過于委婉樸實如《浮生六記》的至真之情。
  •   者的人生并不平坦,也不美滿,但很多時候卻讓我們羨慕,這本浮生六記,讓我們認識到,對待坎坷的人生一定要保持一種淡然與平靜,這也是這本書能流傳千古的原因。
  •   最初知道浮生六記這本書是因為三毛,非常喜歡三毛這樣灑脫真性情又有生活情趣的女子,三毛的文字中曾提到浮生六記,我想能被這樣的女子喜歡的書一定是好書,連忙找來看,初讀之下便被作者質樸的文字,真實的情感打動 。選到的這個版本也很好,字體清晰,封面設計和書的精髓十分契合。
  •   登舟解纜還鄉(xiāng),在舟行水上的濤聲槳影里,沈復“反覺一刻如年”,一刻如年,任何熱戀里的相思客都是這樣,在某種程度上,《浮生六記》鼓勵著守望到最后的愛情。
  •   雖然只有六記,但人生的很多意味包容其中了,沈復的經歷告訴我們,人活一世,草木一生,對待生活,一定要看得開,看得透。
  •   浮生六記應該就是一本自傳,秉承的是實事求是的精神。比方說,在寫到蕓的樣貌時,作者先套了幾句老辭兒,說他老婆“眉彎目秀”、“顧盼神飛”,但緊接著就講了,“惟兩齒微露,似非佳相”,我估計是有點兒齙牙,連這都說,不是誠懇是什么!浮生六記最感人的部分在于對蕓的追憶。
  •   沈三白是一個性情中人,他的這本《浮生六記》絕對堪稱是真情流露,讓人讀起來倍感情真意切,細細地品味其中的生活樂趣絕對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   合上《浮生六記》,回想起蕓娘與三白月下泛舟,月下盟誓,效外擔茶踏青,自制荷花茶……那份古典的浪漫與幸福,直叩人心,尤其是在現在,我們擁有得越來越多,卻好像越來越不知道幸福在哪里,幸福為何物的現實生活中。
  •   網上浮生六記的版本比較多,之所以選擇了這個版本,是因為被它清新淡雅的裝禎所吸引,再者是因為它加了注釋與翻譯,書到手后就忍不住讀起來了,果然沒買錯,推薦!
  •   翻開這本《浮生六記》讀了第一篇描寫蕓娘的故事,覺得古文中的寥寥數筆就能將一個活生生的人物躍然紙上,和我們的國畫有異曲同工的妙處,現在才知道原來古文讀起來并不枯燥,是美的東西,在什么時候都是美的。
  •   這本書的封面很淡雅,紙張和印刷也還行的。在內容方面,我覺得很少有一本文言類的書籍我是能看下去的,但這本浮生六記卻有一種獨特的吸引力。就算你不能完全看懂,后面也有翻譯的。所以,真的值得購買。
  •   愛情的感人至深,往往不在于情到濃時,你許我山海作的盟誓,我付你艷桃般的麗詞;閑居等待而不膩,困厄纏身而不懼,一日執(zhí)子之手便是人生至幸?!陡∩洝繁M現。
  •   喜歡這本書,買過許多版本的浮生六記,最喜歡的還是這版,雅致的封面設計,優(yōu)良的裝幀,一直放在床頭,閑來無事便拿來閱讀,實在是愛不釋手。
  •   最初知道這本書是因為林語堂,林語堂曾說蕓娘是中國最可愛的女人,說古今各代都有這種女人,然而在蕓的身上,這樣賢達的美德特別齊全,一生中不可多得。讀過之后發(fā)現此言不虛。沈復把閨房燕呢之情,觸忤庭闈之由,生活艱難之狀,與夫旅逸朋游之樂 ,各見于書,蕓娘形象躍然紙上。讀這樣清雅之至的小品文,身心愉快。
  •   魯迅眼中的第一美人——蕓娘。讀罷這本《浮生六記》,方知先生所言不虛,恐怕蕓娘身上集中了文人對伴侶的所有幻想,若得蕓娘為婦,此生足矣。
  •   文章貴在直抒性靈,性靈貴在求真與求趣,《浮生六記》俱其二者,非佳作則世間無佳作矣!
  •   捧著這本《浮生六記》,慢慢地,很慢很慢地讀完,太久太久沒有受到過刺激的淚腺告訴我它還能正常工作,沉浸在沈三白和蕓娘的生活中,心中無限唏噓。
  •   吃粥那一段何其傳神,這本《浮生六記》凝聚著作者幸福生活的縮影,而當蕓娘離他而去的時候,痛苦和悲傷通過文字也只能表達出萬一了。
  •   浮生六記這本書算是一本自傳體散文小說,被發(fā)現,出版,翻譯成多種語言,感人肺腑。俞平伯先生曾作序說:“儼如一塊純美的水晶,只見明瑩,不見襯露明瑩的顏色,只見精微,不見制作精微的痕跡“我想任何一位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會認為這本書的確是璞玉天成。
  •   肉體終歸有一天要衰敗消亡,精神卻能藉一點筆墨而超脫,接近永恒?!陡∩洝犯形蜾?。
  •   翻開這本《浮生六記》,也翻開了這本書和它的主人頗為坎坷的命運,看得人心酸。
  •   如果沈三白是達官顯貴,或者是大富之家,恐怕也就沒有這樣雅致的愛情生活了,這種天性的自然也就沒有了生長的土壤,恐怕我們也就沒有幸運能夠讀到這本《浮生六記》了。
  •   其生若浮,然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惟固本心;《浮生六記》展卷,隨沈三白的筆墨,讀飄逸高蹈的一生。
  •   剛讀完閨房記樂,大部分讀原文是能讀懂的,也有一些實在不懂的地方就翻一翻譯文,書的內容很好,心情煩悶的時候讀上幾段便能平靜下來了,我會繼續(xù)讀接下來的幾篇。
  •   比起我們平時讀的青年作家強太多了!因為《浮生六記》是一種生活的自然結晶,每一個章節(jié)都是幾十年的生活的烙印,不得不承認,對于作家來說,有時歷練比天份重要一千倍都不止。
  •   浮生六記是古典文學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部,沈三白開篇就說‘事若春夢了無痕’整本書的格調就是這樣若離若即,讀之不禁會恍惚,這樣的人,這樣的事可當真存在過?
  •   世俗大約是溷濁的土壤,否則怎會有這株蓮華常開,久歷風塵,卻儼然新栽?《浮生六記》遺世而璀璨。
  •   四時嬗代,引走時人手中緊握的繁華,而誰卻把心跡沉淀,沉淀成章句,沉淀出經久不謝的蓮花?!刈x《浮生六記》
  •   我很喜歡《浮生六記》這樣的古典文學作品,一以貫之——真。在遣詞造句的文白程度上非常好,通俗易懂,又不失雅致。
  •   青梅竹馬、相敬如賓、如膠似漆、顛沛流離、生計無著……這么多極致的生活場景集中在一個人身上的時候,會是怎樣的感觸呢?沈三白寫下了《浮生六記》。
  •   最喜歡閨房記樂,夫妻間的溫情躍然紙上。。。書本身的印刷排版都不錯,值得一讀
  •   讀罷這本《浮生六記》只覺得好一對神仙眷侶,好一對才子佳人。尤其是蕓娘,上得廳堂,下得廚房,能詩文,善女紅,就是那個時代的好女性,知識分子夢寐以求的好妻子。得妻如蕓娘,夫復何求?
  •   浮生六記這本書算是一本自傳體散文小說,被發(fā)現,出版,翻譯成多種語言,感人肺腑。
  •   熙熙攘攘,名利來往,沈三白趨“澆洲渚千年芳草,落江城五月梅花”,有如漢代高士,成文《浮生六記》,先有三分才情,更有七分飄逸,佳作難得。
  •   這是我買過的最喜歡的一版浮生六記。
  •   沈復亦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可愛的奇男子。這兩個最可愛的人的結合,怪不得連老天也要嫉妒,讓他們后半輩子嘗遍坎坷,而使陳蕓早夭。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愛情似乎越來越速食面了。而愛情好似也只有那么幾個月的保鮮或者一年兩年的保質期。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每每把這本《浮生六記》讀罷一段,便唏噓不已,不忍再讀下去,只得釋卷,天地之間,曾有伉儷如斯,而頓覺山山水水皆有情。
  •   初讀《浮生六記》,欲成為蕓娘一樣的女子,再讀《浮生六記》,發(fā)現蕓娘的影子實實在在映于每一個女子身上,每一個懂得豢養(yǎng)靈性的女子,都像蕓娘一般美麗著。
  •   很偶然的機會讀到《浮生六記》,一下子被吸引了,花了整整一周休息時間讀完它,文字如此優(yōu)美,內容如此動人,真是讓人回味悠長。
  •   世人津津樂道于秦漢之飄搖,唐宋之清麗,明清之濃艷流俗,正是清代作品頻俗,《浮生六記》更顯珍貴。
  •   我很喜歡《浮生六記》這樣的古典文學作品
  •   《浮生六記》以前讀過,這個版本我最喜歡,買來收藏。
  •   如此雅致的裝幀,設計這本《浮生六記》的設計師果然深知這本書精髓,淡雅、平實中透出一種高貴、閑適的氣息,真是很相得益彰。
  •   浮生六記。古人的智慧。還不錯的一本書
  •   讀《浮生六記》性情文章一、二篇,勝過沉溺宿儒筆下洋洋萬言。
  •   讀罷《浮生六記》,還有誰寫就的情事堪看?可謂“除卻巫山不是云”矣!
  •   模仿得出漂亮,模仿不來美麗,學得足的是舉止,學不到的是靈性。每個女子與生俱來著靈性,讀過《浮生六記》,蕓娘只是順承著她的靈性,在浮生之中,做一抹白雪而已。
  •   一直喜歡《浮生六記》,這本有譯文,翻譯得相當好,比之前讀來更順暢了。
  •   常說“最好的愛情,必然有遺憾”。也只有遺憾化作的遺韻,才能長留心上,形成《浮生六記》這樣的佳韻
  •   記了浮生六記,腦子里總是反復出現這幾句。。?!皽胬酥遒猓梢藻依t;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   浮生六記,內容如同書名,沒什么懸念,樸實無華但是字里行間又讓人處處動容。
  •   最早讀到《浮生六記》是在不知哪本雜書上,是一段節(jié)選,拿到這本《浮生六記》仿佛遺失多年心愛的寶物重新回到我手中,裝幀的風格實在是合乎我的心意,非常喜歡。
  •   拿到這本《浮生六記》的時候欣聞浮生六記新編了京劇劇目,非常高興,期待著這樣美好的文字用更多的方式傳承。
  •   儼如一塊純美的水晶,只見明瑩,不見襯露明瑩的顏色,只見精致,不見制作精微的痕跡。這本《浮生六記》配得上這句評價。
  •   拿到這本《浮生六記》,細心讀完,心中五味雜陳,時而合卷暗笑,時而扼腕長嘆,料想天下有情人皆如此吧,我愿意祈禱: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愿天下眷屬皆是有情人。
  •   一直想讀《浮生六記》,這個版本不錯呢。
  •   《浮生六記》,好看。
  •   讀過《浮生六記》,你會明白什么叫做心動,你能在閱讀的過程中聽到內心深處或低沉或高亢或悠長或急促的一聲,那一聲來自你的心里一根弦,而《浮生六記》就是撥動它的那雙手。
  •   手中這本《浮生六記》仿佛是如同澗底溪邊幽幽開放著的蘭若一般,絲毫不張揚,絕無矯揉造作,而那種若有若無、若即若離的芬芳讓我魂不守舍…..
  •   急不可待拿起這本《浮生六記》,看著看著就免不得心癢如麻,好生地嫉羨。夫婦相愛相親,刻“愿生生世世為夫婦”章,每有書信往來就印上一印,如此這般,怎生消得。
  •   浮生六記,這本書挺好看的,挺滿意的。
  •   《浮生六記》,儼然一塊純美的水晶。
  •   以前曾看過《浮生六記》的片段,感覺文字特別貼心,這次在這里買書,碰巧看到這個版本,感覺書的裝禎特別雅致,價錢又不貴,忍不住就買了一本,果然沒讓我失望,內容很好,翻譯跟注釋也很棒,滿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