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蔣伯潛 注釋 頁數:573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學界公認權威的四書讀本,民國時期的國學出版盛典之一,眾多著名學者一致推薦,曾在臺灣地區(qū)作為中國文化(國學)基本教材使用,《四書讀本》為繼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后最權威的四書注釋之一。
作者簡介
蔣伯潛(1892-1956),著名經學家、文獻學家,畢業(yè)于北京高等師范國文系,受教于錢玄同、胡適、魯迅諸名師,任教于上海大夏大學、無錫國學專修學校等,擔任過世界書局特約編審、上海市立師范??茖W校中文系主任、杭州師范學校校長、浙江圖書館研究部主任、浙江文史館研究員等。蔣伯潛于經學、文獻學、文學均有很深造詣。其文思敏捷,著述等身,主要著作有《經與經學》、《十三經概論》、《經學纂要》、《諸子通考》、《諸子學纂要》、《中國國文教學法》等?!端臅x本》原書名《語譯廣解四書讀本》,是蔣伯潛在朱熹集注的基礎上,將各家有爭論的注解逐條列出,并從善做出解釋,簡明易懂,既適合初學,也適合精進。
書籍目錄
大學讀本大學新解大學章句序大學中庸讀本中庸新解中庸章句序中庸論語讀本讀論語孟子法論語序說學而第一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長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鄉(xiāng)黨第十先進第十一顏淵第十二子路第十三憲問第十四衛(wèi)靈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陽貨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張第十九堯曰第二十孟子讀本孟子序說孟子新解梁惠王篇第一公孫丑篇第二滕文公篇第三高婁篇第四萬章篇第五告子篇第六盡心篇第七沈知方《粹芬閣四書讀本》刊行序唐文治《粹芬閣四書讀本》序蔣維喬張壽鏞蔡丐因等序蔣伯潛自序呂思勉題字
章節(jié)摘錄
季氏第十六按此篇“子曰”都稱“孔子日”,與以上諸篇不同。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日:“季氏將有事于顓臾。”季氏,季康子也。顓,音專。臾,音俞。顓臾,是魯國境內的一個小國,其君風姓,伏羲之后。他的朝貢,不達于天子,而附于魯侯,所謂“附庸”也。冉有、子路,這時正做季氏的家臣,故以季氏的事來告孔子。有事,指伐顓臾。按季氏伐顓臾事,不見于《春秋》經傳,殆因孔子之言而中止也??鬃尤眨骸扒?!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孔子之意,對于季氏之伐顓臾,是大不以為然的,所以獨呼冉有之名而斥之者,以子路曾因公伯寮之想。為季孫所疑;冉有嘗為季氏聚斂,獨得信任也。是,實也。見王引之《經傳釋詞》。與,今作歟。夫,音扶。東蒙,山名。顓臾封在東蒙山的地方,是先王叫他主祭祀東蒙山的,故曰“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也。邦域,即國境。為魯國附庸,故日:“是社稷之臣也?!睘?,語末助詞。朱注云:“社稷,猶云公家。是時四分魯國季氏取其二,孟孫叔孫各取其一;獨附庸之國尚為公臣。季氏又欲取以自益。故孔子言顓臾乃先王封國,則不可伐;在邦域之中,則不必伐;是社稷之臣,則非季氏所當伐也。”冉有日:“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狈蜃?,指季氏。二臣,謂己與子路也。孔子日:“求!周任有言日:‘陳力就列,不能者止?!6怀郑嵍环?,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①畛鲇阼?,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求”者,呼冉有之名以告之也。任,平聲?!都狻否R日:“周任古之良史。”按《左傳》隱六年,昭五年,皆引周任之言,不言為史官。杜預注云:“周太史?!薄堵肥贰纷⒁詾樯烫?。江永《群經補義》疑即《書·盤庚》之遲任?!瓣惲土?,不能者止”兩句,是周任的話,孔子引之。朱注云:“陳,布也,列,位也。”劉氏《正義》云:“止謂去位也。”按“陳力”謂施展貢獻其才力;就列,即就職位。言既就其位,當陳其力;不能陳力,便當去位也。焉,平聲,安也。相。去聲,扶持瞎子的人叫做相。此以相瞽者為喻;言如瞽者遭遇危險顛仆而不扶持,則那個相還有什么用呢?“矣”。用與“乎”字同。見王引之《經傳釋詞》。冉有答語,諉為“夫子欲之”,而欲自卸其責,故直斥之曰“且爾言過矣”;“過”,錯誤也。兕,野牛。柙,是關虎、兕的木柵。虎與兕,應該關在柙里的。龜,玉,古人都視為寶貝。櫝,是藏龜、玉的匣子。言季氏之伐顓臾,有如把虎、兕從柙中放出,把匣中的龜、玉毀壞也。季氏伐顓臾一動兵,必要殺人,好像柙中的虎、兕,跑出來傷人也。顓臾,在魯國境內,好像藏在匣子中的龜、玉;季氏伐而滅之,又像把龜、玉毀壞也。此黃式三說?;?、兕出柙,是管獸禁者之過;龜、玉毀壞,是守龜、掌玉者之過;季氏之伐顓臾,則是為家臣者不諫止之過也。冉有日:“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贝巳接杏譃榧臼媳嬉?。夫,音扶。費,此處音秘。固,言顓臾的城郭,很堅固。費,音秘,是季氏的食邑,與顓臾相近。故日“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也。孔子日:“求!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吾恐季氏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贝丝鬃勇犃巳接械脑?,又呼其名而斥之也。疾,惡也,恨也。夫,音扶?!吧崛沼?,而必為之辭”者,心里實在貪圖這個利益,卻舍掉這句話,不肯說,而必另外想出一種話來掩飾也。這種事情,是君子所最惡的??鬃蛹瘸馄浞?,又把治國安家的原理,講出來給他聽,丘,是孔子稱自己的名。有國,指諸侯;有家,指卿大夫。此二句疑當作“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和”。蓋“貧”與“均”,指財言;“寡”與“和”,指人言。不均,謂貧富相懸,不和,謂上下不協,下言“均無貧,和無寡”,即其證?!洞呵锓甭丁ざ戎破?,《魏書·張普惠傳》引,亦均作“不患貧而患不均”。(參閱俞樾《古書疑義舉例》)財均人和則安而無傾復之患矣。夫,音扶。如是,指上文所說治國家的原理。因為如此故遠地方的人,還有不服者,我惟有修己之德以招來之。文德正對武力而言。遠人來歸了,則安撫之。相,去聲,助也?,F在由與求相助季氏,遠人不服,而不能修文德以來之;邦國,分崩離析,有土崩瓦解之虞,而不能固守之;還要在國內打起仗來。
編輯推薦
《四書讀本》:中華元典,權威注釋,經學大師寫給大家的四書讀本,學界公認權威的四書讀本,民國時期的國學出版盛典之一,眾多著名學者一致推薦?!端臅x本》為繼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后最權威的四書注釋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