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

出版時間:2009-10  出版社:周紅成 新世界出版社 (2009-10出版)  作者:周紅成  頁數(shù):249  

前言

《左傳》中說:“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逼鋵?,知所進退,何止是“軍之善政”,在官場、商場、職場、情場……在幾乎一切的社會生活中,我們都需要知所進退。進是-種積極的心態(tài),我們的人生,固然需要進步、進取、進入、進發(fā)……但退,也未必就是消極的。“箭欲遠發(fā),必彎強弓”,“將欲取之,必先與之”,就像電影《南征北戰(zhàn)》里的那句經(jīng)典臺詞說的那樣:“我們今天的撤退,就是為了明天能夠大踏步地前進?!敝M退,需先明得失、懂取舍,在利益、面子、情感、位階上,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要把眼光放長遠,不被一葉障目,以致看不見整個森林;要有一顆平常心,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要學會迂回退讓,也要學會不屈不撓,退一步固然海闊天空,進一步也可能撥云見日、豁然開朗。進和退如陰陽之行,是隨時處在運動變化之中的。退中有進,進中含退。退時當思進,進時當思退。進取時,不能一味地高歌猛進,要為自己留下退步的余地;而在退卻時,也不能畏怯地一退到底,要為自己留下再次前進的“橋頭堡”。一切都在于把握進退之間的“度”??鬃釉凇稖S語》中說:“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边@里所說的“中行”就是中庸。它是一種不偏不倚,調(diào)和折中的態(tài)度,它的兩端就是“狂”與“狷”?!翱瘛焙汀搬币粯佑泻玫牡胤?,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狂者易過之,狷者易不及。過之則容易冒進,膽大妄為;不及則容易退縮,無所作為。

內(nèi)容概要

  人生固然需要進步、進取、進入、進發(fā)……但很多時候。我們還需要學會“退”。進和退如陰陽之行。是隨時處在運動變化之中的。退中有進,進中含退。退時當思進,進時當思退。進的時候,我們不能一味地高歌猛進,而要為自己想一想退步的余地;退的時候,我們也不能畏怯地一退到底,而是以退為進,為自己留下再次前進的“橋頭堡”。就像電影《南征北戰(zhàn)》里的那句經(jīng)典臺詞說的:“我們今天的撤退,就是為了明天能夠大踏步地前進?!薄 《∩?,知進退,方能立于不敗之地,成就不平凡的一生。

書籍目錄

第一章 進退之間的哲學原理1.進退與《易經(jīng)》的陰陽學說/0022.進退與《韓非子》的直面人生/0043.進退與《孫子兵法》的利害觀/0064.進退與《道德經(jīng)》的辯證法/0095.進退與儒家的中庸之道/0126.進退與佛家因果報應之說/014第二章 進退是利益的爭讓1.是爭還是讓,這是個問題/0182.坦然面對,不爭是爭/0203.能讓人處且讓人,0224.無爭才能無禍/0245.爭得有能力,讓得有風度/027第三章 進退是實力的博弈1.實力的強弱決定著進退/0302.強弱都有自己的不足/0333.智者能將弱勢變?yōu)閺妱荩?364.日中則移,月滿則虧/0385.自滿者敗,自矜者愚/0416.不露鋒芒,韜光養(yǎng)晦/043第四章 明得失方能知進退1.人生的得失之間/0462.塞翁失馬,焉知非福/0483.吃虧是福,吃小虧是大福/05l4.吃虧也是一門學問/0545.莫為名利遮望眼/0576.坦然面對人生的得與失/059第五章 知人心才能懂進退1.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0622.能洞悉人心才是真的聰明/0653.人性的本質(zhì)都是相通的/0674.好話說盡的人,會把壞事做絕/0705.日久見人心,患難見真情/0736.一定要記得人心是會變的/075第六章 抓住最佳的進退時機1.行動要看時機/0802.機不可失,時不再來/0833.當斷不斷,反受其亂/0854.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0885.等待機會不如創(chuàng)造機會/0916.見機而作,還要隨機應變093第七章 把握微妙的進退分寸第八章 掌握巧妙的進退手段第九章 順逆無常,進退有度第十章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第十一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第十二章 進退兩難時的抉擇第十三章 知變通才能進退自如第十四章 相互促進,花花轎子人抬人第十五章 堅守道義,有所為有所不為

章節(jié)摘錄

4.進退與《道德經(jīng)》的辯證法相傳老子在路過函谷關(guān)時,著有《老子》一書,后來又叫《道德經(jīng)》?!独献印芬浴暗馈苯忉層钪嫒f物的演變。《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的辯證法觀點,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有正反兩面,并能由相互對立到相互轉(zhuǎn)化。老子的學說對中國哲學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認為只有那些不與人相爭的人,世界上才沒有人能和他相爭。當然老子在這里所謂的“不爭”,并不是要人們放棄一切,而是要以不爭的姿態(tài),立于不敗之地??鬃泳驮?jīng)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蹦悴慌c人爭,而別人與你爭,首先他就失去了道義的支持。孟子說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者勝,寡助者不勝?!彼浴安粻帯本湍芰⒂诓粩≈?。西漢文帝在中國歷史上是很有名的皇帝,著名的“文景之治”,就是對他政績的充分肯定。文帝名劉恒,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他母親是薄姬。薄姬原是魏國王宮的宮女,劉邦打敗魏國后,將許多宮女選進了自己的后宮。但劉恒出生后,薄姬卻遭到劉邦的冷落。說起來薄姬的故事也是十分有趣的。相傳薄姬的父親曾經(jīng)請當時很著名的相士、星象家許負,來給女兒相面。誰知道許負一見薄姬,頓時大驚失色地說:“她日后會生下天子,成為世間第一的貴婦人!”當時薄姬還是魏王魏豹的小妾,而魏豹聽說薄姬竟然有這等遠大前途,真是喜上眉梢。他認為薄姬的兒子既然是要做天子的,而她卻是我魏豹的小妾,她當然只能生出我的兒子來。我的兒子做天子,我豈不是也能當天子之父?他沒有想到的是,薄姬雖然是“天子之母”,自己卻沒有“天子之父”的福分。但是,劉邦后來卻并沒有喜歡上薄姬,可能是劉邦覺得薄姬曾經(jīng)是魏王豹的女人吧!在薄姬為劉邦生下了兒子后,長年枯守孤燈,純粹是守活寡。薄姬在長達八年的時間里,默默無聞地撫養(yǎng)著劉恒。由于極其不受劉邦的寵愛,偏偏卻生了個為人所妒忌的兒子,薄姬的處境可想而知。漸漸地,她養(yǎng)成了謹小慎微、凡事忍讓的態(tài)度,就連侍候她的宮女,她都不敢得罪。劉恒八歲這年,父親劉邦去世了。大權(quán)獨握的太后呂雉對劉邦的其他女人,進行了殘忍的報復,而對薄姬的態(tài)度卻比較好。這一方面是因為薄姬為人小心謹慎,另一方面也因為薄姬和她一樣,沒有得到丈夫劉邦應該給予的善待,覺得自己與薄姬是同病相憐的。正因為如此,薄姬得到了呂后特別的恩遇:她被送往兒子劉恒的封地,不但讓她母子團圓,更給予她“代王太后”的稱號,使她成為大漢王朝僅次于呂后的貴婦人。劉邦共有八個兒子,呂后僅生了一個,即漢惠帝劉盈。在惠帝因病去世后,呂后為了自己能夠長期掌握政權(quán),不僅殺死了劉邦不少的姬妾,對劉邦的兒子們也大開殺戒。她一共害死了劉邦的四個兒子。到呂后死時,劉邦的八個兒子僅僅剩下了劉恒和劉長。在劉邦的眾多兒子中,文帝劉恒從小就做事小心,從不惹是生非,給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劉恒七歲時,一些大臣共同保舉他做了代王,建都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的晉源鎮(zhèn))。雖然地位沒有其他王子那樣顯赫,但恰好幫助文帝躲過了呂后的迫害,幸運地活了下來。劉邦的舊臣陳平和周勃在呂后死后,攜手誅滅了呂氏勢力,然后商議由誰來繼承皇位,最后他們相中了小心謹慎、寬厚仁慈、名聲較好的代王劉恒。大概他們也是覺得代王劉恒好欺負,而他母親薄姬也不是宮中得勢之人,于是就派出使者去接劉恒到長安來繼承皇位。劉恒見到使者,開始并不是很放心,相反他還起了疑心。最后,在陳平等眾多大臣的擁戴下,劉恒平安地繼承了皇位。劉恒即位后,便尊自己母親薄姬為皇太后。文帝劉恒與母親薄姬,他們從不與人相爭,反而避過了呂后的迫害,最后成為皇帝與皇太后,這正說明“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辯證道理。老子說:“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彼J為真正聰明的人,在利益的角逐中,總是到最后才會行動,因此能夠把握先機;能做到置身事外,就可以保全自己。所以在有的人看來,老子是一個陰謀家,因為老子發(fā)現(xiàn)了這個矛盾的秘密。老子說過:“反者道之動?!崩献诱J為相互矛盾著的事物,總是各自向著自己的對立面不停地轉(zhuǎn)變。就像“無為而無不為”一樣,后來人們常說的“難得糊涂”、“吃虧是?!钡人枷耄c老子的辯證思想都有著源流關(guān)系。從進退方面來說,有時進取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前進,因為有可能因此帶來意想不到的禍害,就如同失戀雖然是痛苦,但得到也不一定就是幸福。而有時退讓也不一定就是真正后退,它還有可能是進取的手段,就如同將要跳上高臺,卻要先蹲下來一樣。

編輯推薦

《進退·做人做事的取舍藝術(shù)》告訴我們懂取舍,知進退,方能立于不敗之地,成就不平凡的一生。進退之間,彰顯人生智慧,怎樣進,怎樣退,這是一種手段;什么時候該進,什么時候該退,這是一種分寸,進退是一種種處世的哲學,也是一種做人做事的藝術(shù)。無論是在官場上、職場上、商場上、情場上……我們都需要明白進退之道。知進退之術(shù),可化險為夷;懂進退之道,則終身無禍。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進退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