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地理

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李攀國、 國繪 新世界出版社 (2011-01出版)  作者:李攀,國繪 著  頁數:21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金庸江湖地理》分五岳、雙峰、江南、燕趙、云南、漠北、遼東、西疆等部分,展現一幅金庸江湖地圖,并探究當地人文地理與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主人公及江湖故事的關聯。金庸筆下構筑的江湖,波瀾壯闊,風起云涌,有俠客佳人,風花雪月,恩怨情仇,也有滄海大漠,絕壁幽谷,錦繡山河。我們何不跟隨金庸江湖中的人物一同游歷?

書籍目錄

五岳第一章 西岳華山/金庸世界的第一圣山第二章 北岳恒山/恒常之所,萬物所伏第三章 南岳衡山/噴云泄霧,絕頂難窮第四章 東岳泰山/五岳之首,岱宗如何第五章 中岳嵩山/嵩高維岳,峻極于天雙峰第六章 武當/高出云表,睥睨眾生第七章 峨眉/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江南第八章 姑蘇/溫柔鄉(xiāng)里,江湖暗流第九章 無錫/勾吳故地,放舟五湖第十章 紹興/稽山鏡水,越人如酒第十一章 嘉興/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第十二章 海寧/萬馬潮洶,家國風雨燕趙第十三章張家口/長慶樓上,靖蓉初見第十四章雁門關/黃云千里,游子不還第十五章黑木崖/蒼巖山中,云海深處云南第十六章 大理/風花雪月,鴻飛天外第十七章 昆明/滇池千頃沸波濤第十八章 無量山/崖高人遠,玉壁月華漠北第十九章遼上京/英雄的成長第二十章 蒙古草原/笑傲此生無厭倦遼東第二十一章 盛京/金氏清宮秘史第二十二章 長白山/雪中我獨行第二十三章 神龍島/被妖魔化的毒蛇西疆第二十四章 甘涼道上/白馬嘯西風第二十五章 高昌故城/喑啞的天鈴鳥第二十六章 天山南路/霍霍青霜萬里行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五岳第一章 西岳華山/金庸世界的第一圣山這是《倚天屠龍記》第二十一回“排難解紛當六強”中,華山派掌門鮮于通的折扇上所書。扇子的另一面繪有“華山絕峰,千仞疊秀”。雖然鮮于通是個寡廉鮮恥的小人,但金大俠對西岳的神峻靈秀仍然充滿贊嘆之情。華山是金庸武俠世界中的第一圣山。第三次“華山論劍”,歐陽峰、洪七公同歸于盡,郭襄訣別楊過、小龍女,張君寶初涉江湖,令狐沖、岳靈珊瀑布練劍,風清揚后山石洞傳藝,林平之夜盜《辟邪劍譜》,袁承志發(fā)現《金蛇秘笈》,阿九拜木桑道人為師……華山之巔,是《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笑傲江湖》、《碧血劍》四部大書的主場景。在《倚天屠龍記》中,華山派是正教六大門派之一,一套“反兩儀刀法”可圈可點;-而在.《鹿鼎記》_:中,小丫環(huán)雙兒只不過輾轉習得華山派的些許點穴技法,便能成為韋小寶闖蕩江湖的一大“法寶”。在五岳中,華山最高(主峰落雁峰海拔2160米)、最險,白色花崗巖的山體峭拔英挺,所謂“華山如立”,正如一位清雋削瘦的白袍仙人或俠客,傲立天地之間。相形之下,泰山如紫袍帝王,失之嚴肅:嵩山如黃冠圣賢,失之樸拙;恒山如鐵盔將士,失之粗礪;衡山如青衣秀士,失之纖弱,都不及華山來得自在瀟灑。在武俠意象里,華山可說是“五岳獨尊”。金庸本人對華山一直心向往之,但直到2003年10月8日,他79歲高齡之際,才在諸多媒體和一群文人的簇擁下,從華山后山的皇甫峪乘索道登上了北峰云臺峰,做了一場電視秀。北峰海拔僅1614米,金大俠只能端坐其上,遙望對面的“華岳三神峰”了。而要體會華山的奇險秀麗,自然得從前山的“自古一條道”開始。在《射雕英雄傳》第三十九回“是非善惡”中,意圖忘掉自身武功的郭靖和丘處機同登華山尋訪老頑童周伯通,便是沿著這條傳統(tǒng)路線:山蓀亭——桃花坪——希夷匣——莎夢坪——青柯坪——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峽……且讓我們跟隨長春真人與郭大俠的履痕,踏上那9567階通天險道,一一求證俠影萍蹤。玉泉院與華山派真相華山峪口山道起點的山蓀亭即今之玉泉院。相傳宋初隱士陳摶(?—989)曾在此修道,自建“山蓀亭”、植“無憂樹”。陳摶號希夷先生,據說他生于唐末,活了118歲,后世道家尊其為‘‘陳摶老祖”。這位神仙在民間素以“善睡”以及和宋太祖趙匡胤“賭棋贏華山”的故事聞名。丘處機在上山途中,便曾向郭靖敘說陳摶事跡。而郭靖見到山蓀亭旁陳摶手植的“十二株大龍?zhí)佟渤C多姿,立馬便想起了“降龍十八掌”中的“飛龍在天”,覺得可以依據九陰真經的總綱,創(chuàng)出“十二路古拙雄偉的拳招”?!吧倒浮本谷荒茏詣?chuàng)武功?可見他實是大智若愚,黃蓉的百般伶俐比起他來只能算“小聰明”了。這十二株大龍?zhí)俑盁o憂樹”是否為同一種植物?已不可考。其實,在丘處機們來到華山腳下之時,見到的建筑物應該不只山蓀亭一處。宋神宗皇佑年間(1049—1051),陳摶弟子賈得升建立了道觀“希夷祠”,香火好生興旺。后因民間傳說,觀中涼亭下的泉水與西峰鎮(zhèn)岳宮中的玉井相通,遂改名為玉泉院。玉泉院現存格局為清代整修后的江南園林式樣,環(huán)繞中心水池,有無憂亭、七十二窗廊、七真殿、大殿、通天亭等建筑。山蓀亭建在院落西北側一巨石上,亦非原構。亭下有“希夷睡洞”,內有陳摶作沉睡狀的石雕,據說一邊祈禱一邊撫摸它可以治療沉疴(簡直比小龍女的“寒玉床”還靈),因此頗得善男信女尊崇。華山派的源流,金庸在各本書中并未交待清楚。似乎在《射雕》、《神雕》的時代,華山上并無具體派別,只是絕頂高手們的演武場;《倚天屠龍記》中的華山派,不知起于何時,其代表武功為“鷹蛇生死搏”、“反兩儀刀法”和矮老者的“華岳三神掌”;而《笑傲江湖》中的華山派劍法,另是一套路數;《碧血劍》中,“神劍仙猿”穆人清讓袁承志拜的開山祖師倒是姓“風”,可他教授的武功卻是“破玉拳”和“混元功”,劍法并未詳述,不知這位“風祖師”跟風清揚有何干系?不過在玉泉院的大殿前殿,倒是可以看到真實的華山道派的創(chuàng)始人塑像。這位高人是——“全真七子”中的廣寧子郝大通!就是那位紫面白髯、失手打死孫婆婆、被小楊過恨之入骨的老道。現實與虛構之間,當真讓人啼笑皆非。因此,華山道教屬于不折不扣的全真派。如果這里的道長們真的會武功,也應該是“全真劍法”吧。桃谷六仙的洞穴從通天亭出玉泉院,鉆過一個鐵路涵洞,便正式開始了登華山的路途。左側谷中始終有流泉相伴,瀉玉鳴琴。泉水味道甘冽,登山時最好帶個水壺,可隨時下到谷中取水,省得買那山道上貴得離譜的瓶裝“礦泉水”,更何況可以發(fā)發(fā)和古時的俠客“同飲一川水”的幽思,當真是惠而不費的“浪漫”。第一處好景乃五龍橋,橋下泉水積而成潭。傳說陳摶老祖最早是在武當山修道,此潭中的五條龍常常飛往武當,化作五位老人聽陳摶講授易經。后來五龍終于不耐煩起來,干脆一陣風把陳摶請到華山了事。從五龍橋往上,山路漸陡。入山行約5華里,便可見兩山夾峙一石壘寨門,這便是五里關中的“第一關”。入關百步,西側有桃林坪,應當就是《射雕》中所說的“桃花坪”了。坪下山谷幽深,白色的巨石間跌落一連串雪練,周遭植被豐茂,春有野桃山櫻爛漫,秋有紅葉金楓點染。崖上還有幾個深邃的洞穴,這莫非便是《笑傲江湖55中那六位活寶“桃谷六仙”的洞天福地?想像六個猿猴一般活躍的武林怪人在此飛揚跳蕩,倒也有趣。只是他們聒噪起來,恐怕會吵得山上的烏鴉也撞石自盡。還好,他們那把活人一撕四片的“絕招”只是偶爾施展,并未騷擾登山游客,否則這景色秀美的五里關就變成“鬼門關”了。 希夷匣即希夷峽,是五里關南石門以東的一條支谷,古稱云峰谷,后因陳摶的尸骨安葬于此,便改稱為希夷峽。峽口右上方危崖百尺,上有方形石穴,舊有鐵鏈可攀援而上。傳說陳摶的遺骸便放置在石穴內的一個木匣里,色呈粉紅,有香氣。后來有人潛入穴內盜去其趾骨,守山道士動怒,斬斷穴口垂索,游人便再不能進入穴中。

編輯推薦

《讀圖時代:金庸江湖地理》是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金庸江湖地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