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2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作者:[美]M·尼爾?布朗,斯圖爾特?M·基利 頁數(shù):236 字數(shù):213000 譯者:張曉輝,馬昕
Tag標簽:無
前言
本書的第9版,依然力圖保持我們這本批判性思維小書的成功之處。自本書問世后,很多來自各地的讀者經(jīng)常為本書的改版提供友善的建議。在這次的改版中,我們根據(jù)自己的閱讀積累和教學經(jīng)驗,酌情采納了其中的一部分建議,希望我們作出的改變能讓本書的第9版“更上一層樓”。幾十年來,我們?yōu)檫@本書在眾多國家、各個語種的讀者中獲得成功感到極大的喜悅,但我們不得不引起注意的是,在我們的很多公共討論中:對證據(jù)的蔑視隨處可見,用詞不當?shù)默F(xiàn)象頻頻發(fā)生,所剩不多的理性也被漫天的叫囂爭吵聲遮蓋得干干凈凈。當爭論出現(xiàn)的時候,我們必須去判斷孰是孰非、何去何從,這對于日常生活的成功來說十分關鍵。我們根本無法對這些問題置若罔聞。就算我們能置若罔聞于一時,它們也很快又會重新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既然我們始終無法逃脫面對問題的命運,就勇敢地接受挑戰(zhàn)吧。你需要努力去做個批判性思考者,這樣才能在面對問題時明辨是非,給出最理想的答案。本書能在這方面助你一臂之力。我們依據(jù)自己總結出的新重點和讀者的新需求,不斷對本書內(nèi)容作出調(diào)整,但我們始終將保持本書原有的特點放在第一位。比如,我們常常會想到本書其實可以增加許多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想必能讓本書對批判性思維的研究更加深入,但我們最想做的還是保持本書的易讀性與簡潔性。故我們只能舍棄那些會讓本書變得繁復的內(nèi)容,它們還是更適于用在對批判性思維更深入的討論中。使用本書并且從中受益的人,都對本書的清晰明了大為贊賞。至于個別沒看到自己的建議被采納的讀者,也一定可以理解,為大眾讀者寫作要求我們略去許多事實上很有價值的東西。如果本書針對的是更加專業(yè)的讀者,我們一定會將這些內(nèi)容收進來。這一版和前幾版一樣,在保持批判性思維簡易指南這一基本框架的同時,作了一些修訂。許多本書學生的批判性見解,使我們這一版的修訂受益良多。本版的新特點有如下述:1. 我們?yōu)榱曨}提供了答案,并重寫了舊版的習題,就像讀者在心里應對這些習題的挑戰(zhàn)一樣。然而我們覺得知曉答案作為一種學習方法來說,遠不如去聆聽接受、拒絕、修正以及組織答案的點滴過程來得有效。這是依據(jù)約翰?加德納(John Gardner,1933~1982),美國現(xiàn)代派作家,教育家?!幷咦的重要比喻得出的,他曾經(jīng)批評教師與教練員,說他們只是為學生演示如何砍伐知識之花,而未曾表現(xiàn)如何播種、除草、施肥、修剪,而得到美麗的花朵。2. 新增的第二章,重在揭示批判性思維的社會性及互動特征。我們的思考、學習及辯論都離不開與他人的合作,所以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步驟之一,就是保證我們和他人之間的對話能持續(xù)進行。本章引導讀者把價值觀概念視為批判性聆聽他人觀點的一個關鍵維度。把價值觀的概念置于本書的開篇處,可以強調(diào)其應得的地位,而把對價值觀假設的探討移到第6章,可以把價值觀假設與描述性假設整合起來,也能使本書所有關于假設的討論都集中在第6章進行。本章也強調(diào)了批判性思考者的價值觀。通過認真思考這些價值觀,我們不僅明白了批判性思維為什么如此缺乏,也了解了人們?yōu)槭裁丛絹碓娇释莆张行运季S技巧。3. 新增的最后一章描述的是批判性思考者要面對的許多心理及認知方面的障礙。本章的主要觀點在于指出,我們需要始終警惕馬虎草率的推理方式。例如,關于一廂情愿式思維的部分就強調(diào),這種推理方式是謹慎思考的持久性障礙。在本章中我們向讀者表明,人們在進行推理時是有多容易聽憑想象而不顧客觀事實,從而希望讀者能夠合理利用本書提到的批判性思維技巧來改掉這種錯誤的推理習慣。 有一個現(xiàn)象需要引起重視,那就是很多受過批判性思維訓練的人,不能把自己的知識轉(zhuǎn)移至日常生活當中——比如看醫(yī)生、評價政治演說等場合。他們雖然清楚該提出什么問題,卻總是不去提問,就算提問會帶來極大的好處也不能促使他們行動起來。當我們意識到這種疏于提問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時,就確信需要進一步強調(diào)ARQ(正確提問),以克服批判性思維過程中的障礙。這一新增的章節(jié),就體現(xiàn)了我們?yōu)榇怂龅呐Α?. 我們在本書的關鍵部分補充了若干插圖,方便一些視覺型學習者進行視覺學習[新西蘭學者尼爾?弗萊明提出的VARK模型中包括的三種學習方式之一,其他兩種為聽覺學習和動覺學習?!幷咦。5. 我們繼續(xù)擴展了線上資料庫,作為本書內(nèi)容的補充。這些資料可見http://www.pearsonhighered.com/以及http://prenhall.com/browne/。前面的鏈接是教師指導,后面的則是學生指導。教師指導部分提供了許多實用策略,有批判性思維的教學策略,也有介紹如何將批判性思維應用于其他特定場合的策略。另外,教師指導還包含一系列簡明的建議,這些建議采自我們兩人總共75年的批判性思維教學經(jīng)驗。第八版曾經(jīng)強調(diào)過社交技巧的重要性——即它能夠激發(fā)我們的批判性思考。但后來我們發(fā)現(xiàn)片面強調(diào)社交技巧的重要性是有欠考慮的,這種做法忽略了社會性因素對批判性思維的消極影響。于是在這一版中,我們在強調(diào)社交技巧的同時又提出了一點新的建議來進行補充——就是不斷鼓勵讀者通過特定的方式構建屬于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充分認識到批判性思維對自身的積極作用。這一想法源自我們?nèi)毡就碌陌l(fā)現(xiàn),他們了解到日本學生并不希望對他人推理中的錯誤品頭論足,然而一旦這些學生將批判性思維看做提高自己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徑,就會把它當成一種技巧來學習,并作為一種習慣來堅持。我們的學生也很不愿意對他人的推理進行批判,因為他們清楚批判可能會招致他人的不滿。但當他們意識到批判別人也有益于反思自身時,也就不再抵觸了。我們鼓勵學生把批判性意見的表達看做對被批判者的尊重,而不是無理的冒犯。本版我們著重改進了我們的網(wǎng)站。新版網(wǎng)站的結構根據(jù)章節(jié)而定,含有大小、難易度不一的各種習題。另外,學習者還需要見識一下我們提供的那些相對來說比較有力的論證,我們著重強調(diào)了這些論證中特別有說服力的地方,想借此為讀者示范一下一個好的推理究竟是什么樣的。前面幾個版本的成功有力地證明了,我們大家有一種共同的好奇心——就是想知道面對這個紛繁復雜的信息世界,我們到底應該相信什么。我們的意志處于一眾專家和騙子的圍攻之中,他們喋喋不休地宣稱應該吃這些那些、做這些那些、信這些那些,要給他們提出的所有觀點分出個所以然來,實在是難于上青天。我們都明白要想不上當受騙,就得盡可能地尋求幫助。我們都想要在確立一個想法之前能夠思慮周全。我們從大量親身經(jīng)歷與觀察中發(fā)現(xiàn)了本書存在的必要性,這從一開始就一直是我們創(chuàng)作本書的動力。首先,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和普通市民對“專家”、教材作者、教師、律師、政客、記者以及電視評論員的依賴程度正日益加劇,這種依賴程度著實令人吃驚。在世界的復雜程度突飛猛進的同時,人們卻在以更快的速度地淪為消極的信息受體,不加批判地接受耳聞目睹的一切。令人憂慮的是,有太多太多的人對于要接受什么和拒絕什么,都無法主動做出自己的選擇。但我們除了按常規(guī)依賴專家之外,又往往無從選擇。生活太過復雜,無法單靠我們自己的信息而做出所有決定。專家們都在煞有介事地宣稱自己是最正確的,如果我們必須依靠專家的話,又該如何能在營營嗡嗡的專家堆里做出選擇?批判性思維就可以幫我們解答這一問題。它提供了一整套過濾裝置,讓你在相信專家的觀點之前先給它過濾一番。也就是說,不是所有的專家意見可信度都一樣,批判性思維能讓人們在選擇專家的意見時獨具慧眼,辨識出哪些是真知灼見,哪些是無稽之談。多年來向?qū)W生傳授批判性思維技巧的經(jīng)驗使我們深信,人的能力固然有別,但是若以簡化的形式向他們傳授這些技巧,他們都能成功地學會怎么應用。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對自己就社會問題做出理性選擇的能力產(chǎn)生更大的信心,即使面對那些之前沒什么接觸的問題也能應對自如。因此,我們創(chuàng)作的這本教材,做到了很多其他書沒能做到的事情。本書闡述了一整套可以被推而廣之的完整提問技巧,而我們討論這些技巧的形式,又并不是那么一本正經(jīng)。(我們的讀者對象是普通大眾,而非專業(yè)群體。)本書有個特點值得強調(diào),就是它的應用范圍遠遠超越課堂,遍及無數(shù)人生經(jīng)驗。與批判性思維相關的習慣與態(tài)度,能夠推廣到消費、醫(yī)療、法律以及一般道德選擇方面。如果醫(yī)生說讓你動手術,問問他本書提及的那些批判性問題該如何回答,說不定能幫你保命呢。你問本書對于哪些人來說特別有用?我們教授過的讀者遍及各種不同的能力水平,還真難以想到本書對什么樣的課程派不上用場。事實上,前面的八個版本即已經(jīng)應用于法律、英文、藥學、哲學、教育、心理、社會、宗教和社會科學諸課程,以及很多的中學課堂。本書倒是有一些特別適用的領域。普通教育課程的教師開課時,會被學生要求解釋課程要求,不妨用本書內(nèi)容來回應他們。重在說明文寫作的英文課程,也可以將本書內(nèi)容作為說明文寫作前評價論點的范式,或者讓它充當一個問題清單,來提醒作者動筆時需要避免哪些問題。本書特別適用于培訓未來的教師和研究生助教,因為本書明確指出了很多學生應該掌握的技能,老師們應該促進學生掌握這些技能。尤其重要的是,本書總結了一種評價性思維的規(guī)范方法,讓學習者有規(guī)律可循。雖然批判性思維不需要任何形式的公式化,但在學習一些和批判性思維一樣對認知能力要求較高的技能時,卻能從這一套完整方案中獲益良多。比如對于一些學習技能發(fā)展類課程,如果把我們對批判性閱讀與思考過程的逐步展示補充到這些課程的內(nèi)容當中,應該會使這些課程更加豐富多彩。本書還可以作為教授批判性閱讀與思維技巧課程的重點內(nèi)容。雖然本書來源于我們個人的教學經(jīng)驗,卻差不多能為所有人的閱讀與聆聽提供指導。任何一個批判性閱讀者都應該把本書中闡述的技巧當作理性決策的基礎。不論一個人所受正規(guī)教育的程度如何,本書中強調(diào)的批判性問題都能夠提高他的推理能力。有許多人對本書的第9版貢獻良多。我們要感謝Prentice Hall下列評論家的寶貴意見:Stephen Bryar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Stacey Curdie, Plymouth University;Sandra Cusak, Heald College;Jessica Green, Sacramento State University;David Jone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Indiana;Jennifer Richrath, Illinois Central College。我們的學生永遠是改善本書建議的主要源泉,有幾個人在這方面表現(xiàn)尤其杰出。本版尤其得益于Bethany Nanamaker提供的幫助,也從插圖作者Tom Jech的幫助中獲益不少,他的創(chuàng)造力在這個網(wǎng)站中www.tomjech.com有充分展示。
內(nèi)容概要
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信息時代,我們每時每刻都面臨著被各種觀點欺騙、洗腦、裹挾、操縱的風險,我們的意識頻頻陷入一眾專家、政客、媒體、意見領袖的圍攻之中,個體思想的獨立性岌岌可危。如果你不想總是頭腦空空、任人擺布,如果你不想帶著混沌的大腦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如果你想學會獨立思考、理性決策,就趕快用批判性思維武裝你的大腦吧。
本書是資深學者寫給大眾的批判性思維入門書。它不像很多學術讀物那樣充滿了拖沓冗長的概念和定義,而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了一套實用性極強的批判性提問技巧。在爭論中,你只需提出10個極具代表性的批判性問題,就能讓諸多眾說紛紜的爭論立見分曉,讓那些道貌岸然的說謊者原形畢露。也許這本小書并不能讓你擁有像愛因斯坦、喬布斯那樣非凡的大腦,但它絕對能夠讓你成為一個頭腦清醒、不易上當受騙的聰明人,一個有著獨立精神、不輕信、不盲從的理性思考者。
作者簡介
M·尼爾?布朗
美國鮑靈格林州立大學經(jīng)濟學教授,長期從事批判性思維研究工作。曾受聘為數(shù)十所學院和大學培養(yǎng)教職員的批判性思考技巧,并任職于《韓國批判性思維期刊》編輯委員會。1989年,榮獲教育促進支持協(xié)調(diào)會“全國年度杰出教授”銀牌獎章、“俄亥俄州年度杰出教授”頭銜。
斯圖爾特?M·基利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心理學博士?,F(xiàn)為美國鮑靈格林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
書籍目錄
中譯本序言1
第三版序言3
第九版序言 5
第一章 正確提問的益處1
1.1引言2
1.2批判性思維來了3
1.3海綿與淘金:兩種思維模式4
1.4 淘金式思維示例6
1.5淘金:提出批判性問題8
1.6“正確答案”9
1.7 先問問“誰關心?”10
1.8 弱批判性思維與強批判性思維11
1.9令人滿足的淘金式思維12
1.10有效交流與批判性思維13
1.11實踐的重要性13
1.12正確問題小結14
第二章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社會行為15
2.1價值觀與他人16
2.2批判性思考者的基本價值觀18
2.3思考與個人情感20
2.4保證對話繼續(xù)進行22
2.5 避免團體迷思的危險24
第三章 論題與結論是什么?27
3.1論題的種類29
3.2尋找論題30
3.3尋找結論31
3.4尋找結論的線索33
3.5在演講與寫作中運用批判性思維34
習題35
答案示例36
第四章 理由是什么?39
4.1理由+結論=論證41
4.2提問過程的開始42
4.3有助于找出理由的詞語44
4.4 理由的種類44
4.5厘清理由與結論46
4.6 在演講與寫作中運用批判性思維48
習題41
答案示例43
第五章 哪些詞語有歧義?51
5.1令人困惑的詞語多義性53
5.2找到關鍵詞語54
5.3檢查歧義之處55
5.4確定歧義之處56
5.5語境與歧義59
5.6歧義詞、定義和詞典60
5.7歧義與鼓動性語言62
5.8澄清歧義的局限性65
5.9歧義與寫作和演講66
5.10總結67
習題67
答案示例68
第六章 什么是價值觀假設與描述性假設?73
6.1確定假設的一般方法76
6.2價值觀沖突與假設77
6.3從價值觀到價值觀假設78
6.4典型的價值觀沖突79
6.5尋找價值觀假設的線索:傳播者背景80
6.6尋找價值觀假設的線索:結果81
6.7尋找價值觀假設的其他線索82
6.8自行尋找價值觀假設83
6.9價值觀與相對主義85
6.10尋找并評價描述性假設85
6.11 闡明描述性假設86
6.12尋找描述性假設的方法88
6.13別去分析無關緊要的假設90
6.14描述性假設和你自己的寫作與演講91
習題91
答案示例92
第七章 推理中是否存在謬誤?95
7.1通過提問法尋找推理謬誤98
7.2以評價假設為起點99
7.3發(fā)現(xiàn)其他常見的推理謬誤101
7.4尋找轉(zhuǎn)移注意力的把戲109
7.5花招:回避問題111
7.6推理謬誤小結112
7.7擴展你對謬誤的認識113
7.8謬誤與你自己的寫作和演講114
習題114
答案示例116
第八章 證據(jù)的可靠性有多大Ⅰ?——直覺、個人經(jīng)驗、證言以及訴諸權威119
8.1證據(jù)的必要性120
8.2找出事實性聲稱122
8.3證據(jù)的來源123
8.4直覺125
8.5個人經(jīng)驗和軼事的危險性126
8.6證言127
8.7訴諸權威128
8.8引用者援引其他引用者132
8.9小結133
習題134
答案示例135
第九章 證據(jù)的可靠性有多大Ⅱ?——個人觀察、研究、案例以及類比137
9.1個人觀察138
9.2科學研究139
9.3研究結果的問題140
9.4研究樣本的概括性144
9.5存在偏見的調(diào)查和問卷145
9.6批判性地評價基于研究的論證148
9.7案例149
9.8類比150
9.9小結155
習題156
答案示例157
第十章 是否存在競爭性原因?161
10.1何時需要尋找競爭性原因163
10.2競爭性原因的說服力163
10.3偵察競爭性原因166
10.4真正原因還是原因之一167
10.5競爭性原因與科學研究168
10.6導致組別間差異的競爭性原因170
10.7混淆因果關系和關聯(lián)關系171
10.8混淆“此后”和“因此”173
10.9獨立事件或行為的解釋175
10.10評價競爭性原因176
10.11證據(jù)與你自己的寫作和演講176
10.12小結177
習題177
答案示例178
第十一章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是否具有欺騙性?181
11.1不可知的、有偏差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183
11.2令人困惑的平均數(shù)183
11.3移花接木186
11.4通過省略信息讓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具有欺騙性187
11.5風險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和遺漏信息189
11.6小結190
習題191
答案示例192
第十二章 哪些重要信息被遺漏了?195
12.1找出遺漏信息的好處197
12.2不完整推理的必然性197
12.3有助于找出遺漏信息的問題198
12.4負面觀點的重要性201
12.5無法填補的被遺漏信息203
習題203
答案示例204
第十三章 可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結論?207
13.1假設和多種結論209
13.2 二元思維:思考多種結論的障礙209
13.3兩面還是多面?210
13.4尋找多種結論212
13.5“如果……”句型的創(chuàng)造力212
13.6多種解決方案作為結論213
13.7意識到多種結論帶來的解放效應214
13.8 所有結論并非生而平等215
13.9小結215
習題216
答案示例217
第十四章 克服批判性思維的障礙219
14.1回顧已知的障礙220
14.2出賣我們的心理習慣221
14.3一廂情愿229
14.4結束語230
譯后記
出版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第一章正確提問的益處 1.1引言 任何一個喜愛電影的人,都會關心時下的新電影拍得到底怎么樣。我們是馬上去看,還是等我們常去的租片店擺出來,或者干脆不看?電影行家鋪天蓋地,對我們指手畫腳,我們聽誰的見解好呢?見解得來容易,人人都有一種,但哪個電影行家有本事給我們一個可信賴的見解?哪個權威人士能正經(jīng)地拿出點有說服力的理由,來支持自己的結論? 本書的兩位作者都是影迷。不過正和讀者你一樣,我們才不想去把所有電影看個遍,但要定下來看哪個不看哪個就難了。要是想叫這個選擇簡單些,我們通常去一個很不錯的網(wǎng)站: 可是,一進到這個網(wǎng)站,你就會發(fā)現(xiàn)電影行家們彼此之間也總是針尖對麥芒。選任何一部你想看的電影,看看這片子的影評,你會發(fā)現(xiàn),無論有多少影評人厭棄它,也總會有人對它贊不絕口。同樣,挑個影史上最受歡迎的電影,再來看看影評。如何?也有行家對它嗤之以鼻呢。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類似的情況。醫(yī)生、議員、建筑師、管道工,還有偵探在他們自己內(nèi)部對于特定環(huán)境下該如何行事都眾說紛紜。這些專業(yè)人士尚且如此,我們這些意見接收者又該怎么辦呢?對于這一問題,這本書里有我們所知最好的答案。你得學會一些技巧、樹立一些態(tài)度,這樣你就能自己決定該采用哪個見解。 作為一個會思考的人,你必須對所見所聞作出選擇。有一種選擇,是只消原原本本把你遇到的一切接受下來。如果你不假思索地這樣做了,就會把別人的觀點當成自己的東西,任誰也不想做別人的精神奴隸吧。 還有個更為積極、也足以讓你自豪的選擇,是自己提出問題,力求對事物的價值作出自己的判斷。這本書正是為喜歡第二種選擇的讀者而設的。我們會給你很多指導,教給你該問哪些問題,什么時候提出這些問題,不過目前我們想說的唯有一句話:通往合理結論的途徑,始于提問。 1.2批判性思維來了 批判性聆聽與閱讀——換句話說,就是對你聽到和讀到的東西進行系統(tǒng)評價——需要一整套技巧與態(tài)度,而它們是圍繞著一系列相互關聯(lián)的批判性問題建立的。我們將逐一學習這些批判性問題,力求有朝一日能綜合運用它們,確立可行的最佳決策。如果效果理想的話,這些問題會變成你的一部分,而不只是你在一本書中讀到的文字。 我們本來也可以把這些問題列成表單,告訴你照著做即可,但像現(xiàn)在這樣以一個問題體系的形式來表達,更符合好奇、質(zhì)疑、智力冒險這些批判性思維的基本要素。要在思考時做到絕對謹慎似乎是個永遠無法完結的計劃,是個不斷尋找卻無法到達結局的故事。批判性問題為我們進行批判性思考提供了一種激勵與指向,它推動我們孜孜前行,去不斷追尋更完善的見解、決定和判斷。 所以,我們所謂的批判性思維,指的就是: 1.意識到一系列彼此關聯(lián)的批判性問題; 2.有適時提出和回答這些批判性問題的能力,以及 3.有主動運用這些批判性問題的意愿。 本書的目標,就是促進你在這三個方面的發(fā)展。 批判性問題要求被詢問的對象作出回應。我們在通過這些問題告訴他:我對你的想法十分好奇,我想有進一步的了解,幫我一下。我們提出這個要求并不是要挑釁對方,這反而是我們尊重對方的一種表現(xiàn)。批判性問題能夠提醒所有聽到問題的人(包括我們自己)留意他們想法中的漏洞,并為他們的改進工作指引方向。從這一點來看,我們進行批判性思維是出自想完善自己想法的愿望。因此你提出批判性問題的最關鍵目標就是:為改良自己的想法和結論找到更正確的方向,制定更完善的計劃。
后記
我與《走出思維的誤區(qū)》一書結緣,算來已經(jīng)有二十年了。那時候我應朋友之邀南下路過北京,見到正與蘇里在北京理工大學北門附近開起萬圣書園的甘琦,她邀我翻譯這本小書。于是我欣然留在北京,整日泡在北圖的工具書閱覽室,這樣完成了本書的翻譯。與我合作的王全杰先生,便是萬圣書園著名的“藍鬼”標志的設計者。 我說這是本“小書”,當然是僅就該書的篇幅而言。就其在批判性思維訓練方面的地位和影響來講,此書卻絕不在小。在美國它是一本廣受歡迎的思維訓練教材,至今再版不衰。而在90年代的中國,它更是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算得上形塑新時期人們思想觀念的少數(shù)幾本譯著之一。 應該說,本書之能夠廣受歡迎,原因還是很明顯的。而今國內(nèi)引進的思維訓練教材可謂多矣;相較而言,本書依然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在結構上,本書思路相當清晰,完全從幫助讀者建立新的思維習慣人手,完全從實際運用的角度出發(fā),準確有力,實用性強。在行文上,本書亦不去進行空中樓閣的理論建構,而是以實例分析為起點,一步步引領讀者了解批判性思維的模式與特點,讀來如醍醐灌頂,真有整個思維框架都為之更新的大振奮。 同時,在中國引進這樣的著作,便尤其適逢其時。我們向來不習慣批判性地考察問題,而多半采用贊美式思維、肯定式思維。贊美的反面是詆毀,肯定的反面是否定。這令到我們往往在兩分法的落后思維套路里打轉(zhuǎn),不懂得如何批判性地對待對手,當然也就不懂得如何尊敬對手,吸收對手的長處?!蹲叱鏊季S的誤區(qū)》稱得上診治國人思維弊端的良藥,其意義還不僅在于教我們?nèi)绾螒岩扇绾闻?,更在于告訴我們對于對手的重視和尊敬。在90年代的中國,引介這種原則的意義非同小可;這不能不歸功于甘琦和出版此書的中央編譯出版社的洞見和睿智。 而今后浪出版公司譯介此書,已經(jīng)是它第三度落腳大陸學界。本人以前譯者的身份再次忝列其中,心里惶恐莫名。惟愿此書面對新一代讀者,亦能收到最大功效,幫助讀者破除固有的思維陋習,養(yǎng)成卓越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媒體關注與評論
“批判性思維” 可以是一種思想的技巧,也可以是一種思想的習性,意思是你非得到太陽背后看太陽,到山背后看山。它甚至暗含著某種思想的野心:你不僅想理解太陽,也想理解陰影,你想理解世間乃至世外升降明滅的一切。 ——甘琦(出版人,《走出思維的誤區(qū)》中文首版企劃) 微博時代,全民開講,上至國計民生下到八卦娛樂,任何主題都有可能引發(fā)一場舌尖上的血案。每當看到板磚橫飛、雞同鴨講的混亂場面,我就忍不住想要改寫克林頓當年的那個競選口號:“笨蛋!重要的是邏輯!”今天的公共空間,大批判的氣氛日益濃烈,而真正的批判性思維卻付之闕如。就此而言,我甚至認為每一位大學生都應該好好閱讀《走出思維的誤區(qū)》這本書,從中學習如何正確的提問,理性的分辨以及有條理的論證,須知這是民主社會每一個公民的必備素養(yǎng)。 ——周濂 (《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 獨立思考是可貴的。而與之相對,那些不會思考的人很可悲:因為不會思考,所以甚至不知道自己不會思考。 這本薄薄的冊子不知道讓多少人“睜”開了眼睛,“打”開了思路。 ——李笑來(《把時間當作朋友》作者)
名人推薦
“批判性思維”可以是一種思想的技巧,也可以是一種思想的習性,意思是你非得到太陽背后看太陽,到山背后看山。它甚至暗含著某種思想的野心:你不僅想理解太陽,也想理解陰影,你想理解世間乃至世外升降明滅的一切?!淑ǔ霭嫒耍蹲叱鏊季S的誤區(qū)》中文首版企劃)微博時代,全民開講,上至國計民生下到八卦娛樂,任何主題都有可能引發(fā)一場舌尖上的血案。每當看到板磚橫飛、雞同鴨講的混亂場面,我就忍不住想要改寫克林頓當年的那個競選口號:“笨蛋!重要的是邏輯!”今天的公共空間,大批判的氣氛日益濃烈,而真正的批判性思維卻付之闕如。就此而言,我甚至認為每一位大學生都應該好好閱讀《走出思維的誤區(qū)》這本書,從中學習如何正確的提問,理性的分辨以及有條理的論證,須知這是民主社會每一個公民的必備素養(yǎng)?!苠?(《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獨立思考是可貴的。而與之相對,那些不會思考的人很可悲:因為不會思考,所以甚至不知道自己不會思考。這本薄薄的冊子不知道讓多少人“睜”開了眼睛,“打”開了思路?!钚恚ā栋褧r間當作朋友》作者)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