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研究導論

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作者:(英)邁克爾·斯坦福  頁數(shù):269  字數(shù):403000  譯者:劉世安  
Tag標簽:無  

前言

邁克爾?斯坦福(Michael Stanford)是英國歷史學家,早年求學期間,曾獲歷史與哲學雙學位,長期執(zhí)教于西英格蘭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擔任該校資深歷史講師多年,直至1983年退休。他退休以來,并未松懈,致力于史學著述,迄今先后出有三本書,《歷史知識的本質(zhì)》(The Nature of Historical Knowledge,1986,Blackwell)、《歷史研究導論》(A Compan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y,1994,Blackwell)、《歷史哲學緒論》(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1999,Blackwell)。其中導論一書,亦即本書,自出版以來頗受歡迎,又陸續(xù)印刷了四次(分別于1995,1996,1997,1999)。斯氏在本書前更說:“謹以本書獻給眾孫兒——附上摯愛?!弊阋燥@示本書主旨,乃是一退休老教師,將畢生所學及領(lǐng)悟化為著作,以造福后生。而其對象就是大學中有志研習歷史的青年學子。斯氏自稱本書當置于史學書目之下,并以常見語詞說明史學的意義與范疇。他認為史學就是歷史著述之學,并細分為三方面,一是描繪性的(descriptive),討論歷史學家標準方法與標準程序,簡單地說就是單純的史學方法學;二是歷史性的(historical),屬于史學史范疇;三是分析性或批判性(analytical or critical)史學,討論撰史時衍生之哲學問題或觀念問題,也就是分析性或批判性歷史哲學,本書正屬此方面之著述。分析性或批判性歷史哲學不同于傳統(tǒng)思辨性(speculative)歷史哲學。后者多為討論歷史本質(zhì)與目的之作,也是注重本體論與目的論方面的探索。至于前者,乃是將歷史視為一種知識,就其作為知識之地位,考察其所衍生之哲學問題,主要屬于認識論方面之探討,乃是20世紀以來始漸流行的史學分支。歷史在認識論方面的問題,并非新穎,而是一古老論題,幾乎可說自有歷史著作之初,有關(guān)爭論就不曾中斷,只是時起時伏。然而自后現(xiàn)代主義意識興起以來,這方面的爭議又成為顯學,僅需觀察出版狀況,即可知情。筆者無意將斯氏定位為現(xiàn)代主義或后現(xiàn)代主義史家,僅借王晴佳、古偉瀛二人合著之《后現(xiàn)代與歷史學》(巨流,2000)一書參考閱讀書目中一段話,說明本書的性質(zhì):“……有一本雖然很了解后現(xiàn)代主義的內(nèi)容,但卻絕口不提后現(xiàn)代主義及其專有名詞,只是將其所重視的議題加以分析討論……”(伊格爾斯[Iggers]訪臺餐會間,古兄坦認此段評語為古兄所加,古兄之評語極是。)任何思潮皆非爭對錯、爭權(quán)力或發(fā)言地位之工具,而應該是人類社會不斷自我反省以求更好的利器。斯氏書中,隨處可見這樣的論調(diào),其用心或許是使讀者免于門戶之見,直接就事論事。記得后現(xiàn)代一詞初流行之際,介紹這一新思潮之書頗多,筆者曾購得一本有關(guān)后現(xiàn)代主義文化研究的巨著,但因其中滿紙術(shù)語,乃使筆者這等初學者無法理解書中深義。因此,更加感覺斯氏著述能予以初學者之助益。本書另一特色,就是作者經(jīng)常以提問方式進行,往往在提出一種立論之后,立即加以反問,并且不提出答案,而要讀者自行思索。反復深入詰問,是學問進步的重要方法之一。關(guān)于這種方式,古人已經(jīng)行之有素。唯于近幾十年來的教育,在此方面給予學生的訓練不足。常聽說本地學生很少提問題,也曾親身經(jīng)歷,或許不知如何提問題也是關(guān)鍵之一。讀本書,對斯氏反復詰問方式多加留心,相信在思維上必有收獲。 不論治史者是否以時代關(guān)懷為己任,是否重視歷史之用途,世人運用歷史經(jīng)驗以尋求對現(xiàn)世的了解和作為行動的依據(jù),乃是不爭的事實。即使歷史學家閉口不談歷史用途,問題依然存在。斯坦福對歷史的用途與誤用,有深入淺出的分析,并針對歷史教育不足之下,政治人物憑一己私欲,借所謂的歷史來蠱惑世人,尤感痛心。說明歷史知識之性質(zhì)與限制,就是上述亂象的解藥,而本書內(nèi)容正符合上述需求。重視歷史的用途乃是本書特色之三。由于本書屬介紹性質(zhì),故不擬在導讀中多做贅述,僅借導讀最后部分,為譯文稍做說明。初讀本書時對斯坦福將歷史分為甲類、乙類,而不直接用歷史事件與歷史著述或記載,頗感不習慣。等到譯書過半,始覺歷史(甲)、歷史(乙)之分,就本書內(nèi)容而言,亦頗稱合宜,歷史(甲)乃是廣義的歷史事件,歷史(乙)乃是廣義的歷史著述與記載。單以歷史事件及歷史著述或記載,對理解本書內(nèi)涵,恐或有所缺失,不如以歷史(甲)、歷史(乙)的朦朧概念來得適當,故保留斯氏原有歷史(甲)、歷史(乙)之分。原書有注釋,多是出處或詳見某書,故幾乎不加譯文,僅有數(shù)條屬闡釋性質(zhì),始予以翻譯,但原文注釋依然保留。每章結(jié)尾,都有推薦著作,備有作者及出版年代,必須配合原書所附參考書目,方見分曉。 或許有讀者有意將譯文與原文對照閱讀,筆者十分鼓勵。倘若因此發(fā)現(xiàn)譯文疏漏不妥或錯誤,并予筆者以指正,筆者在此先獻上由衷感激。筆者接受及從事歷史教育多年,每每感覺本國學子,思維方法及語言皆訓練不足,以筆者而言,譯書時常面臨的困擾就是找不到合適中文詞語以表達原文精義。自國小畢業(yè)以來,就屬譯書時間查中文字典次數(shù)最多,每有所得,即竊喜不已,可是往往一讀古人作品,發(fā)現(xiàn)更好的語匯,早已存在多時,又頓時為之氣結(jié),次數(shù)不知幾許。故深覺欲從事文史乃至文化事業(yè)者,在自身語言傳統(tǒng)上,訓練尤待加強,愿就此與有心者共勉之。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主要處理“歷史是什么”的主題,以及基于這個主題擴展出來的研究歷史應遵守什么原則。全書結(jié)構(gòu)嚴謹、語言簡潔流暢,自出版以來廣受學者和學生的好評,多年來不斷再版。
  作者在書中將歷史區(qū)分為“作為事件的歷史”和“作為記述的歷史”,分別標記為歷史(甲)和歷史(乙),以此為橫軸,以作為統(tǒng)一體、行動、觀念、論述、知識、遺跡、事件、順序、理論、形而上學的歷史這十個透視角度為縱軸,內(nèi)容涵蓋了從古至今歷史研究中所有可能面對的概念和問題。全書不僅澄清了歷史的本質(zhì)、作為記述的歷史、作為事件的歷史、歷史理論及其相互之間的互動等等學理上的問題,也注重如何使用證據(jù)這種方法論層面的傳授。另外,書中雖然涉及大量不同歷史學派的歷史觀點,但是作者力圖避免學術(shù)術(shù)語的使用,盡量以富含常識的日常語言論述,直觸和直面問題的核心關(guān)鍵。
  因此,本書雖然名為導論,所述卻務求廣博,行文曉白通暢,足以作為從事歷史研究人員的首選入門指南。

作者簡介

  邁克爾·斯坦福(Michael
Stanford),英國歷史學家,曾獲歷史與哲學雙學位,長期執(zhí)教于西英格蘭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擔任該校資深歷史講師多年,直至1983年退休。退休之后致力于撰述史學著作,先后出版了三本書:《歷史知識的本質(zhì)》(The
Nature of Historical Knowledge,1986,Blackwell)、《歷史研究導論》(A Compan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y,1994,Blackwell)、《歷史哲學緒論》(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1999,Blackwell)。
  劉世安,淡江大學歷史系及歐洲研究所畢業(yè)。主修西洋上古史及西洋近現(xiàn)代史,現(xiàn)任淡江大學和佛光大學歷史學系兼任講師。譯作有《史元: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意象》(麥田,1999)、《秘密德國》(麥田,2009)。

書籍目錄

譯序
導讀
導論
第1章作為統(tǒng)一體的歷史
1.1經(jīng)驗——歷史關(guān)懷
共同經(jīng)驗
社群與想象
歷史是可能的嗎?
我們?nèi)绾蚊鎸v史?
我們?nèi)绾谓庹f歷史?
1.2時間與變遷——歷史精髓
恐懼變遷
編年與承續(xù)
歷史的韻律
1.3累積——歷史總和
歷史記載有累積性嗎?
歷史事件可否累積?
1.4歷程——歷史進程
什么樣的歷程?
成長
進步
結(jié)語
延伸閱讀
第2章作為行動的歷史
2.1行動的分析
如現(xiàn)在之往昔
行動與行為
行動的分析
往昔的影響:亦即歷史(甲)
往昔的認知:亦即歷史(乙)
2.2行動的背景與結(jié)果
三種背景
背景:意義
背景:意義的軸線
背景:不同意義
結(jié)果:失敗
避免失?。何镔|(zhì)方面
避免失?。喝?br />文化背景
心態(tài)
后果的解說
兩種回答方法
墨菲定律
我們了解歷史嗎?
2.3歷史的運用與濫用
你我有何用?
歷史學家的用途何在?
歷史對行動的作用:(a)目的
以保存往昔為目的
目的是重現(xiàn)往昔
有所行動時歷史的功用:(b)評估
歷史對行動的作用:(c)手段
歷史對行動的作用:(d)驅(qū)策
作為鼓舞的典范
為尊者諱,可行嗎?
分析濫用
我們是不是擁有太多的歷史?
忘懷既往是否更好?
理論的專橫
政治的專橫
偏見危機
劣史
結(jié)語
延伸閱讀
第3章作為觀念的歷史
3.1個人對歷史的態(tài)度
歷史感
個人對歷史的態(tài)度
依三種方式尋求歷史
延續(xù)感
3.2公眾對歷史的態(tài)度
誠摯的方式
社群的歷史感
邪惡的操縱
為世變過程編纂情節(jié)
找尋替代品
自歷史中學習?
歷史不應成為某種號召的工具
教育與歷史
孩子該知道些什么?
歷史無定律
歷史具有理性嗎?
我們所尋獲的是否就是我們所置入的?
3.3歷史與社會科學
歷史與社會學
社會變遷
時段的多重性
歷史是否是社會科學?
自內(nèi)在進行了解
意義
解釋與理解
量化解釋
歷史計量學
分界線?
比較研究
類似不能證明任何事
歷史學家對通論的疑問
社會科學的回答
社會科學予歷史以幫助
歷史予社會科學以幫助
結(jié)語
延伸閱讀
第4章作為論述的歷史
4.1溝通
借溝通可分享某些事物
構(gòu)成良史的條件
出問題之處
字句如何表達意義?
歷史學家究竟致力于何務?
歷史的不正當利用
欲溝通就必須羈留另一方
歷史著作是否應當有所針對
歷史是否應遵循我們的利害?
尚未解決的問題
4.2敘事
故事是什么?
虛擬敘事與歷史敘事有何不同
敘事史的發(fā)展
敘事的褪色
我們能否舍棄敘事?
見諸事件之中的敘事
敘事出自歷史學家創(chuàng)作:(a)韋納的觀點
敘事出自歷史學家創(chuàng)作:(b)閔克的觀點
敘事出于歷史學家創(chuàng)作:(c)懷特的觀點
同樣的事件,不同的故事
編織情節(jié)的方法
敘事形式寓于行動之中:奧拉夫森
敘事形式寓于行動之中:卡爾及個體
敘事形式寓于行動之中:卡爾與社會
4.3非敘事性歷史
為何撰寫非敘事性歷史?
需要更廣闊的視野
靜態(tài)的記載如何處理變遷?
分析的困境
馬克思與年鑒學派
4.4其他相關(guān)論題
風格
敘事
非敘事
結(jié)語
延伸閱讀
第5章作為知識的歷史
5.1歷史知識是什么?
知識之界定
歷史知識必須依賴證據(jù)
歷史知識的三個前提
時間的維度
三種形式的知識
關(guān)于往昔的知識:一個范例
關(guān)于往昔的一手知識
關(guān)于往昔的二手資料
關(guān)于往昔的三手知識
演繹與歸納
歷史通論
二手知識的重要性
5.2建構(gòu)還是重建?
展現(xiàn)往昔
往昔的重建
模式的價值
歷史中模式的問題
模式的改進
5.3事實、真相與客觀性
我們?nèi)绾沃獣运钦_的?
人們定義的客觀與主觀
文字與客觀知識
事實
歷史中的真相
全部真相?
意義
應當消除的疑慮
波普爾的示意
接近真相
人們能否知曉往昔?
5.4另一個相關(guān)主題:想象
結(jié)語
延伸閱讀
第6章作為遺跡的歷史
6.1證據(jù)的概念
意在證明
判斷證據(jù)
適當?shù)淖C據(jù)
有關(guān)證據(jù)的四個問題
17世紀英格蘭的巫術(shù)
四個議題
證據(jù)的適當性——第三個問題與第四個問題
6.2歷史證據(jù)的性質(zhì)
觀察的限制
間接知識
所有事物都是證據(jù)
歷史學家所用的證據(jù)是什么
一手證據(jù)與二手證據(jù)
一手或二手?
同時代的意見
證據(jù)的類型
硬性證據(jù)與軟性證據(jù)
刻意證據(jù)與非刻意證據(jù)
6.3證據(jù)的運用
歷史學家的工作方式
著作的成型過程
選擇主題
篩選證據(jù)
研讀資料
建構(gòu)模式
出版
證據(jù)的放置
橫向知識與縱向知識
辨識證據(jù)
遺跡并不發(fā)言
三種詮釋
詮釋的多樣化
事實與詮釋
證據(jù)的關(guān)聯(lián)性
引述證據(jù)
6.4證據(jù)的淵源
證據(jù)的橋梁
四類橋梁
哪些已不復存在
起源的背景
6.5另一個相關(guān)論題:口述歷史
結(jié)語
延伸閱讀
第7章作為事件的歷史
7.1什么是事件?
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留心變化
“事件”的定義
歷史中的事件
事件的時限長度
歷史的多重步調(diào)
持續(xù)與變化
事件不是物件
事件并非事實
7.2歷史的形式與結(jié)構(gòu)
歷史著作映照歷史
時序雖然必要,卻不充分
歷史領(lǐng)域及其范圍
歷史領(lǐng)域中的居民
組織與群體
歷史運動
歷史中的合與分
國家、民族、帝國
通史?
7.3時間
時間是什么?
它是內(nèi)容還是容器?
時間不真實嗎?
現(xiàn)代觀念
什么是時間的速度?
我們?yōu)楹尾荒茉煸L往昔?
時間的車輪
柏拉圖的時間理論
更多的周期
個人之時與公眾之時
提醒歷史學家的五個要點
結(jié)語
延伸閱讀
第8章作為順序的歷史
8.1歷史中的因果關(guān)系
自然的力量及其方向
利用自然:社會規(guī)律
四種能量渠道
四類因果關(guān)系
原因的選取
尋找歷史原因
事件發(fā)生的必要條件或充分條件
歷史中的必要原因
歷史中的充分原因
最近原因
什么是“重要”原因?
反事實條件
8.2歷史的動力
機遇?
不,唯有自然與人
自然力量
人類意圖
來自往昔,抑或走向未來?
自然法則與人為法則
意圖性的體制
歷史中無神秘力量
8.3解釋
何時解釋?
歷史學家如何解釋?解釋什么?
何者需要解釋
歷史是否有特殊類型的解釋?
全盤解釋與妥當解釋
對歷史的全盤解釋是否可能?
覆蓋律之爭論:亨普爾理論
何以歷史中不流行亨普爾的方法?
支持亨普爾的論點
對亨普爾學說的批判
歷史的獨特性
判斷的重要性
解釋“如何”的需求
普遍法則能解釋嗎?
預測
言之有理
設(shè)身處地式解釋
設(shè)身處地是恰當?shù)慕忉尫绞絾幔?br />通過設(shè)身處地做出用來解釋的假設(shè)
德雷與行為原則
性情與典型行為
重溫思想
感受重要嗎?
文化研究
8.4其他相關(guān)主題
結(jié)語
延伸閱讀
第9章作為理論的歷史
9.1思辨歷史哲學?
什么是歷史哲學?
兩種歷史哲學
思辨歷史哲學
反駁思辨歷史哲學的論點
歷史學家思辨的一個范例
我們需要歷史哲學嗎?
尋求歷史的意義
對實用的歷史哲學的需求
古典歷史哲學的倒退
活人的歷史
9.2歷史模式
試圖通過找出規(guī)律及模式來理解歷史
規(guī)律
模式
歷史學家尋求模式
歷史學家的模式通常對實際目的無用
歷史學家的模式無效?
模式是強加的?對更具批判性的方法的需求
結(jié)語
延伸閱讀
第10章升華的歷史——形而上學、馬克思、神話與意義
10.1形而上學:歷史主義、實證主義和唯心主義
特殊與普遍
歷史上的個人獨一無二
民族
歷史主義與德意志民族
歷史主義的界定
波普爾的變體
歷史主義的十個要點
啟蒙運動仍在繼續(xù)
社會科學?
歷史學家適用的模式?
實證歷史
構(gòu)建知識
科學與歷史
心智重要嗎?
黑格爾的哲學
宇宙的自我認識
歷史就是宇宙過程
10.2馬克思
重點在于改變世界
歷史哲學的五個問題
對黑格爾的詰難
費爾巴哈的影響
“一切批判的前提”
無產(chǎn)階級
1848年和《共產(chǎn)黨宣言》
馬克思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
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
對第三個問題的回答
對第四個問題的回答
對第五個問題的回答
馬克思與歷史
10.3神話與真相
流行故事
神話時代的魔力
神話的功能
歷史神話
歷史中的真相
一致還是符合?
10.4意義
“意義”的意義
歷史中的意義
結(jié)論
10.5其他相關(guān)主題
結(jié)語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出版后記

章節(jié)摘錄

1989年,中歐及東歐諸國紛紛擺脫蘇聯(lián)的桎梏,宣布改建為自由、民主的共和國。西方世界歡騰不已,其中有一位是政治理論家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他如同一般典型美國公民一樣,認為自由、民主就是進步的終點,因而提出一聲名遠揚的結(jié)論,聲稱此即“歷史的終結(jié)(the end of history)”,已無更多變革可以期待。據(jù)報道,許多中學生曾殷切追問,歷史的終結(jié)是否也意味著代數(shù)的終結(jié)。這則故事表明了本書將和讀者探討的若干要點,例如歷史關(guān)心變革,歷史進程可視為走向佳境的演進,歷史活動多坐落于政治場景之中,歷史既關(guān)系到往昔,也關(guān)系到現(xiàn)時。然而最緊要的,它彰顯出“歷史”一詞的含混性。在深入探討之前,我們務必銘記作為事件的歷史(historyasevent)與作為記述的歷史(historyasaccount)之間的重要區(qū)別。1989年,東德人民曾有若干行動,包括拆毀柏林墻。這些事跡(deeds)不僅見諸報端、電視,更有政論家如福山等加以討論。隨后,這些事跡必然載入史冊。先有行動,繼而有圖像、口頭或書面描述。根據(jù)我的敘述,對拆毀圍墻一事,讀者腦海中便留下了大致清晰的印象,但卻不可能詳細的了解此事的細節(jié)?!皻v史”一詞,既可指世間曾經(jīng)發(fā)生的一連串事件,也可指通過文字或理念將發(fā)生的事件進行的基本連貫的記述,二者混淆不清也在所難免。然而二者的區(qū)別卻非常明顯。為了區(qū)分,若干學者采用作為事件之歷史[history(e),簡稱歷史事件]、作為記述之歷史[history(n),簡稱歷史敘述]加以區(qū)別,其中(e)代表事件(event),(n)代表敘事(narrative)。其他學者則以甲類歷史[history(1),簡稱歷史(甲) ]、乙類歷史[history(2),簡稱歷史(乙)]為之區(qū)分,甲或乙表明其究竟屬于一級或次級事實。本書在必要之處采用后一種區(qū)分。吉本(Gibbon)評論說,歷史“不過是人類罪行、蠢事與不幸的記錄”。與許多人一樣,筆者總以為一生過短,不夠鑒賞所有歷史學家筆下早先存活于世之男男女女。然而傳頌先人者又豈止歷史學家而已,大詩人華茲華斯(Wordsworth)的名詩《序曲》(The Prelude),就是一名青年在1790年7月(巴士底獄失陷一周年)前往法國時的所見:一人的歡愉就是千萬人的歡愉時他所顯現(xiàn)的容顏又是何等的光輝稍后則漫步在幽僻鄉(xiāng)間只見仁愛幸福四溢猶如芳香,猶如春天后續(xù)詩句緊接著描繪當時的宴樂、歡舞。若能親身前往分享他們的快樂,尤其是分享他們的希望,豈不快哉。撇去這種特殊場景,在筆者的想象(imagination)中,始終留有17歲時閱讀威爾斯(H.G.Wells)的《世界史綱》(Outline of History)一書時曾經(jīng)獲得的印象。人在讀史時,常有一種傾向,好將愷撒、克倫威爾、林肯視為小說中的英雄、女英雄。但威爾斯塑造的英雄卻是“人”,所有敘述完全圍繞在這個饒有趣味的角色上。從此以后,筆者心中除了各種專門歷史外,總有一部凌駕于其余歷史之上的歷史,它始自舊石器時代獵人塑造女性小雕像、在洞穴墻壁上涂畫野獸,綿延至今日的你我,并且將綿延至你我的兒輩、孫輩……我們既有如此綿長系列的先世,又有如此眾多的同輩,還能遙望聰慧、幸福將甚于你我的無數(shù)后裔。歷史予人以一個大家族的感覺。上述思想著實鼓舞人心,然而,一個令人震驚的事情隨之而來,即我們對整個人類大家族所知何其少。關(guān)于它的歷史,顯然絕大部分不為我們所知。當然,若是即使我們知道得更多,卻不太可能很大程度地改變我們的觀念,那么所知甚微也就無關(guān)緊要了。另一方面,正像某人拋妻棄子使我們視如惡徒,然而日后,我們在對其妻兒認識較多后,或許足以了解他何以如此,也就可能以更寬恕之心看待他。因此,凡是人們相信的歷史,都有修正的可能,因為關(guān)于歷史,我們只能確定一點,即我們所知甚微。從另一方面來說,人對往昔并無直接認識,所知也就極為有限。凡人們自稱的認識,概屬間接認識。也就是說,人只能就當時可得的直接認識,例如從所謂的證據(jù)之中,推理出可信事物。猶如在森林中漫步的孩童,由于不曾聽到、也不曾看見,所以無法斷定眼前洞穴之中是否有熊??墒菂s因為發(fā)現(xiàn)地面留有大型爪痕一路向洞穴延伸,卻不見有離開洞穴而去往他處的爪痕,所以相信洞中有熊。這種推想可能正確,然而我們也能舉出若干設(shè)想,足以說明孩童的推想有誤,比方說熊可能已由洞穴后面出口去往他處,可能爬上山石去往他處,因此不曾留下爪痕,或者這些爪痕根本出于他人的惡作劇。孩童認為洞中有熊,乃是就證據(jù)間接推想而得,除非大膽入洞一探究竟,而且還真的撞見熊,否則就無法確知洞中是否有熊。歷史與此類似,只是我們永遠無法進入這個洞穴。若如以上所言,為何筆者又撰寫本書?筆者用意乃是要顯示,若能給予恰當認知,歷史對所有人都十分重要。同時,我還要更進一步說明如何方能恰當認知歷史。首先,歷史為何重要?因為歷史與政治一樣,是出自自由社會的自由人士的活動(activity)。正如永恒的警惕是自由的代價,不斷留心分歧則是知識的代價。不論歷史或科學,人皆沒有理由期盼獲得完美知識。即便如此,人仍然能夠而且應該為可能獲得的最佳知識不懈努力,期望能夠不斷改進。在封閉社會中,人心已被無知和偏見蒙蔽,政府決策一味壓制疑慮和詰問,自由及歷史均與綻放無緣。歷史與政治活動一樣,不容固定與絕對。在開放社會中,政治由本人治理,歷史由本人創(chuàng)造,絕不容許他人越俎代庖。此處我所說的由本人創(chuàng)造的“歷史”又是何意?筆者所說的歷史乃是兼具歷史(甲)與歷史(乙)雙重含意的歷史。就歷史(甲)來說,馬克思(K.Marx)有句名言:“人們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的創(chuàng)造歷史?!彼M一步說明,人雖可以創(chuàng)造歷史,但所依循的途徑卻非出自人心所愿,“而是在直接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最后以一句警句收尾:“一切已死的先輩們的傳統(tǒng),像夢魔一樣糾纏著活人的頭腦?!盡arx(1973b),p.146.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明顯,不論將往何處前行,人都得由當下啟程。但在我們要想有所作為,并考慮如何前行乃是最佳之際,必得斟酌心中所認定的形勢。這包括對往昔至今的認識。但認識往昔,絕非意味著任由往昔擺布。其實正好相反,就如普拉姆(J.I.Plumb)在《過去的死亡》(The Death of the Past)一書所指出的論斷:我們對往昔了解越多,就越能免受它的控制。越是高明的歷史學家,馬克思所留下的警語就越為失真,“一切已死的先輩們的傳統(tǒng)”乃無復“像夢魔一樣”壓在心頭。在這個意義上,通過質(zhì)疑甚至拒斥由政府、教會或傳統(tǒng)強加我們身上的模式及政策,我們能夠為自身創(chuàng)造較佳的歷史。反之,我們應當認識到,未來的歷史完全操控在我們手上。因此,我們自當齊心協(xié)力以赴,認識并分擔彼此的責任。此外,歷史(乙)含意中的歷史又何指?依循何種途徑,方能使歷史為我所用?今日,歷史研究是一項對真相進行嚴肅的、必要的、值得尊敬的探求。若與物理或生物研究相比,歷史在嚴謹方面毫不遜色,然而其間畢竟有差異。在自然科學中,很大部分須仰仗數(shù)學與經(jīng)驗性觀察。權(quán)衡相互沖突的判斷和所謂的直覺猜測(inspired guesses)在其中則僅占一小部分。歷史卻不然,數(shù)學與經(jīng)驗性觀察甚少,涉及詮釋、影響及意義方面的問題,以及平衡不可計數(shù)的可能性,則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歷史允許更多的個人判斷,允許分歧。在歷史中,并無通往全部真相的通道,因此,我們必須時時保持開放心態(tài),承認既有信念容易失誤,同時敏于求知,隨時準備從不愿看到的事實以及相反的意見之中,認識可能的真相。如果說研究歷史有任何有價值的教誨,那就是從問題的各方面進行觀察來理解問題的重要性。和科學一樣,歷史也是通過審慎地、毫無偏見地檢驗證據(jù),并借證據(jù)作出中立的判斷來進行理解。證據(jù)向來不完整、不充分,所以歷史學家眾說紛紜亦不足為怪。歷史學家間的分歧,主要并非針對個別證據(jù),而是在于從全部證據(jù)導出的結(jié)論,如這樣的大問題:羅馬帝國因何滅亡?1948至1990年間,美、蘇誰是潛在的侵略者,只是因為核威脅才隱而不發(fā)?既然專家之間都不能達成一致見解,那么毫不奇怪,非歷史學家在重大問題上的分歧更大,特別是涉及宗教、種族和國家等高度情緒性議題的時候。然而,人們普遍對往昔有見解,且此見解影響著他們的政治行動和日常行為。是故,熟知往昔,不僅是權(quán)利,也是責任。許多政治見解即是歷史判斷,而不論其如何粗糙,如何知識不足。就某方面說,每個人都是自身的歷史學家,此言果然不虛。See Stanford(1990),pp.146-148,157-171.筆者曾說,若能予以恰當認知,歷史對任何人都很重要。在本書中,我希望展示歷史何以重要,以及如何才能恰當認知歷史——即呈現(xiàn)“歷史”一詞的雙重含義。歷史編纂學圖書館員可能將本書置于“歷史編纂學(Historiography)”類目之下。歷史編纂學就是“歷史撰述(the writing of history)”,此處或有必要稍作說明。該詞可用來指稱歷史撰述的三個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多個方面:描繪性、歷史性及分析性。描繪性史學(descriptive historiography)認可歷史學家通常所作的歷史,并就標準方法、標準程序加以描繪。1990年,筆者所著《歷史知識的本質(zhì)》(The Nature of Historical Knowledge)一書就屬于這一類。相似內(nèi)容亦在下列各書中占有相當篇幅,例如克拉克(Kitson Clark,1967)、埃爾頓(Elton,1967 and 1970)、馬威克(Marwick,1989,chapter 5 and 6)、塞爾敦(Seldon,1988)、夏弗(Shafer,1974)、托什(Tosh,1984)等。若以史學研究概論而言,筆者尤其推薦馬威克與托什二人的作品。歷史性史學(historical historiography,以下簡稱史學史)追究自希羅多德(Herodotus)以來兩千五百年間的歷史撰述方式。此類通論著作中的佳作如湯普森(Thompson,1942)、巴恩斯(Barnes,1962)、富特(Fueter,1968)等。就像歷史本身一樣,史學史亦有分類,通常是根據(jù)分期、國家或?qū)n}而定。每一類別下都有圍繞同一主題的許多著述。當然,也有以個別歷史學家為題的史學史,例如《布萊克威爾歷史學家辭典》(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Historians,eds.Cannon et al.,1988)、伯克(P.Burke,1990)、坎農(nóng)(Cannon,1980)、卡爾博奈爾(Carbonell,1976)、費羅(Ferro,1984)、海厄姆(Higham,1963)、霍夫斯塔德(Hofstadter,1968)、伊格爾斯(Iggers,1983)、伊格爾斯與帕克(Iggers and Parker,1980)、凱伊(Kaye,1984)、諾維克(Novick,1988)、帕克(Parker,1990)、佩羅(Perrot,1992)、斯托亞恩維齊(Stoianovich,1976)等。在此特別推薦凱利(Kelley,1991)的歷代史學家觀點匯編。它不但列舉了回答卡爾(E.H.Carr)膾炙人口的命題《歷史是什么?》的各種相異的答案,而且顯示了,現(xiàn)代批判性史學中的眾多議題古已有之。分析性抑或批判性史學(analytical or critical historiography)則研究撰史時產(chǎn)生的觀念問題及哲學問題。實際上,它與分析歷史哲學或批判歷史哲學相重疊。二者差別或許只在于前者從歷史學家方向前進,后者則依循哲學家方向出發(fā)。本書屬分析史學,擁有相同性質(zhì)的著述還有柯林伍德(Collingwood,1961)、卡爾(E.H.Carr,1964)、巴特菲爾德(Butterfield,1960)、韋納(Veyne,1984)。而較偏向哲學方向的則有柯林伍德(Collingwood,1961,柯林伍德是史學家也是哲學家)、阿特金森(Atkinson,1978)、懷特(H.White,1987)、奧拉夫森(Olafson,1979),當然也少不了黑格爾(Hegel,1975 or 1956)。除了上述三類之外,還可加上史學要略或?qū)ёx(survey or guide)。這類著述意在表述歷史撰述的部分領(lǐng)域或方法。較近的作品有1991年伯克所編(P.Burke,1991),各章中包括婦女史、微觀史學(microhistory)、口述史、閱讀史、影像史、身體史(history of the body)等。同類作品還包括芬伯格(Finberg,1965)、達爾澤爾(Dalzell,1976)、吉爾伯特與格勞巴德(Gilbert and Graubard,1972)、拉布與洛特伯格(Rabb and Rotberg,1982)等。此類作品當然重要而實用,只是輯取的內(nèi)容遠少于省略的部分。自“二戰(zhàn)”以來,可供歷史學家選取的主題大為增加,幾乎無窮無盡。部分原因顯然出于年鑒學派及其“整體史或全球史”觀念的影響。See Stoianovich(1976),especially ch.4.于是各種人類活動,自天文學、母乳喂養(yǎng)至快艇競賽、古箏彈奏等,莫不有自己的歷史(抑或即將就有)。至于各種人類群體,如漁民、修道院長、禪宗佛教徒、猶太復國主義者(Zionist)等,亦復如此。每當新主題或新界定的族群引起人們的注意,必將有人為之撰史。這些主題乍看可能怪誕、難以界定,但只要這些史著符合嚴肅的歷史學術(shù)規(guī)范,就沒有理由說它們不可有歷史。確實,有足夠理由說它們應該有歷史。盡管傳統(tǒng)形式的歷史撰述者不屑一顧,盡管拓荒者在過度熱情之下可能會過分夸大所屬意的主題的重要性,仍然應當嚴肅看待這些主題。因為人類生活并非發(fā)生在歷史學家劃定的獨立的區(qū)域內(nèi):人口統(tǒng)計的實際情況將影響到政治史,宗教信仰可影響到經(jīng)濟史,地理有可能是軍事勝負的關(guān)鍵。年鑒學派籌劃的全球史,并非只著眼于無數(shù)個別歷史的搜集;相反,它訴諸對經(jīng)濟與社會結(jié)構(gòu)的認識,并期盼能將一切歷史現(xiàn)象納入該結(jié)構(gòu)之中。See Stoianovich(1976) and Braudel(1975;1980;1981-4).他們的特定方案或許難以實現(xiàn),然而他們的觀念,即原則上每一類歷史均可與其他任一類歷史相整合,則正確無誤。不僅新的歷史事實,而且新的歷史洞見或認知,都能夠而且應該改寫既有歷史。故每一世代均重寫歷史,其原因在此。截至目前,筆者所說的似乎只有歷史編纂學上的創(chuàng)新才構(gòu)成新的研究主題,其實不然,只需略作瀏覽上述伯克一書(P.Burke,1991)的章節(jié)便知,至少有兩章(口述史、影像史)關(guān)涉所運用的證據(jù)類型。For oral history see below,ch.6,pp.143-145.這二者并非歷史領(lǐng)域的分支,而是不同的方法路徑,與傳統(tǒng)歷史學家慣用的材料——史料文獻大不相同。同樣的,歷史學家可用的方法幾乎也是無限的。電腦已經(jīng)廣泛應用,至少已有一份頗具內(nèi)涵的期刊——《歷史與電腦》(History and Computi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歷史學家可用的輔助方法極多,如印章學(sigillography)、紋章學(heraldry)、地方志(chorography)、外交學(diplomatic)、古文字學(palaeography)、錢幣學(numismatics)、統(tǒng)計學(statistics)等等,若一一列舉,必嫌冗長。若再加上可供歷史學家援用的許多社會科學方法,也許清單尚未完稿,就已過時。創(chuàng)新的第三個領(lǐng)域是歷史描述。人們習慣于設(shè)想,往昔主要是通過史書得以展示,然而這一點已經(jīng)越來越不正確。傳統(tǒng)上,歷史的展示(或展現(xiàn))亦可借由繪畫、銘刻、雕像、戲劇、慶典、儀式等。如今,又可加上電影、廣告、電視、新聞攝影,以及將歷史遺址或建筑商業(yè)化,然后展示于公眾(通常是無知者),稱之為遺跡歷史(heritage history)。直到最近(1993年),倫敦塔(Tower of London)及其衛(wèi)兵、斷頭臺始不復為英國最吸引觀光客的景點。由此產(chǎn)生了歷史的真相、歷史學家的正直、歷史的認知等惱人問題。For more on this,see ch.3,pp.44-52.See also K.Walsh(1992).每一種情況都得就其本身做判決。希望閱畢本書之后,讀者再次面對遺跡歷史以及所有這些創(chuàng)新時,縱然不能有所定論,至少能更明了其中的疑點和可信之處。性別與歷史此外,另有一點,也是史學創(chuàng)新中最有意義的一點,需略加說明。它就是上個世紀最后三十年興起的對女性的角色與認知的變化。此創(chuàng)新比上述創(chuàng)新影響更大,理由有以下幾個。第一個理由是它考查的對象實為人類中的多數(shù)而非少數(shù)。再者,不斷有更多技藝嫻熟的專業(yè)女性(這項研究的主要對象)加入。的確,在婦女史出現(xiàn)之前很久,已有不少女性歷史學家在專業(yè)上展示了相當成就。第三個理由則是這項研究在歷史編纂學的許多層次,如歷史事件、史料來源、歷史證據(jù)、歷史詮釋、意識形態(tài)立場、歷史呈現(xiàn)(包括書面、口述及影像形式),以及民意回應——大致相當于我們所界定的歷史性(historicity)等——引發(fā)了許多饒有意味的問題。For historicity see below,chapter 3,pp.41-42.For the importance of their own history to women,see below,chapter 6,p.145.然而這個創(chuàng)新或許有一個缺陷。因為,它與時下爭議的現(xiàn)今世界男、女兩性功能及相互關(guān)系的認識轉(zhuǎn)變相關(guān),這固然引起世人投注很多時間、精力研讀或撰寫婦女史及(由前者發(fā)展而來的)兩性關(guān)系史,卻仍然難免落入現(xiàn)世中心論歷史(presentcentred history)的窠臼。有許多歷史學家堅信,應當只為往昔自身的原因研究往昔,并以為對現(xiàn)世利益的關(guān)注將不可避免的扭曲往昔。據(jù)筆者所知,鼓吹相反見解的人士首推法國杰出歷史學家米歇爾?佩羅(Michelle Perrot),她曾說:“我們的目標并非是創(chuàng)造一個稱為婦女史的新領(lǐng)域……毋寧是透過兩性關(guān)系為中心的議題,以轉(zhuǎn)移歷史的注意方向,此即婦女史不可豁免的代價?!睂υ撝黝}的介紹,亦無人能超越佩羅本人所著《撰寫婦女史》(Writing Womens History)See Perrot(1992),p.8.See also Perrot and Duby(1990,1992).The subject is pursued in the journal,Gender and History.。筆者期望借由本書將歷史研究的基本論題闡釋明白。筆者確信,一旦讀完本書,聰明學生必能就問題的兩個方面的爭論中,獲得個人心得。歷史促成進步,并非是通過一種流行思潮取代另一種思潮,而是通過逐步擴大和加深我們對人類境況的認識促成的。本書使用為求參閱便利,書中各章乃采相同格式。各章又均可自成體系,并無一定閱讀順序。然而各章之間仍有邏輯順序,故亦可認為本書有可自首章順次閱讀至末章的整體結(jié)構(gòu)。歷史文獻中有許多經(jīng)常運用卻無適當定義的重要術(shù)語。的確,不少作者在同一術(shù)語運用上,經(jīng)常有微妙差異,然而卻不曾向可能感到困惑的讀者預先警示。鑒于此,大凡這類術(shù)語,如證據(jù)(evidence)、事實(fact)、事件(event)、原因(cause)等等,筆者皆予以定義,并期望在本書中一以貫之,盡量與公認用法相符。與其他作者一樣,筆者也因人身代詞困惑不已,例如學生、歷史學家等詞,到底該賦予何種性別?以“他或她(he or she,s/he)”來表示,抑或以“他們(將they置于一單數(shù)名詞之后)”來表示,還是在書中不勝其煩附上說明此處的“他”是代表“他或她”?幾番考量之后,筆者仍然排斥上述設(shè)計,歷史學家顯然有時為男性,有時為女性,筆者使用“他”抑或“她”時,并無性別區(qū)分含意。期望不致有人會計較書中用詞,筆者實無偏好。無論筆者如何做,勢必冒犯一些人,故在此處先行致歉,請求寬恕。最后提一個請求:若你閱讀時感到厭煩,請暫時略過,但是不要放棄。第1章 作為統(tǒng)一體的歷史何謂“歷史”?答案之一就是“時間之下的人類生活經(jīng)驗”。眾所周知,生活充滿起伏,因此“變遷(change)”便成為歷史的一個基本概念。人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此刻(即我們所謂的“現(xiàn)在”)發(fā)生的事。倘若我們留心的是每一片刻間的一次經(jīng)歷,那么我們就是生活在一連串的現(xiàn)在之中。當然,我們也能留心曾經(jīng)發(fā)生但如今已不復存在的經(jīng)驗,這可以歸類為“往昔”。再者,人還能設(shè)想過去不曾、現(xiàn)在沒有,但將來可能發(fā)生的事情或經(jīng)驗。這些事物屬于臆測(hypothetical,透過各種方式想象而得),但我們能清楚地將它與虛構(gòu)(fiction)區(qū)別開來。編造故事和聽取他人編造的故事,便是人類想象能力的常見的杰作。乍看之下,它與揣測未來的能力相似,其實早自孩童時期,我們就知其間差別。描繪一個虛妄世界,與描繪事物在未來的可能狀態(tài),相當不同。人們的確知道 “未來”究竟何指。生活有很大一部分無法預知。設(shè)想一件事可能發(fā)生或不發(fā)生容易,列舉可以確定永不發(fā)生之事,縱然理論上可行,實質(zhì)上卻困難重重。生活若能預測,人生就不致充滿起伏。正因其中包含許多偶發(fā)事故、無法預見的事故,故“經(jīng)驗”成為歷史的一個關(guān)鍵概念。最后,讀者或許注意到筆者將歷史界定為生活經(jīng)驗總和(the experience),而非零散的個人經(jīng)驗(the experiences)。原因并非出于人人皆有相同經(jīng)驗(縱然我的許多痛苦或歡愉與你的相似),而是在于最終我們?nèi)w分享一種共同的生活經(jīng)驗。多恩(John Donne)曾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整體的一部分?!比朔仟毦樱巧钤诰哂泄餐?jīng)驗的社群之中。不分男女、不分地域,即使遙遠如霍屯督人(Hottentot)、巴塔哥尼亞人(Patagonian),亦不例外。更重要的是,這種共享經(jīng)驗父子相承,代代相傳。這種經(jīng)驗的整體就是我們所稱的“歷史”,故歷史乃是一個統(tǒng)一體。有關(guān)歷史本質(zhì)(nature)、類型(types)及方法的問題如下:1.何謂“歷史”?2.歷史是否完全與“往昔”相關(guān)?3.歷史是否與現(xiàn)世相關(guān)?4.人何以需要歷史?5.我們是否不可能獲得歷史?6.是否存在不同種類的歷史?7.是否存在多種歷史,抑或只有一種歷史?8.如果歷史只有一種,那么它又是何種統(tǒng)一體?9.歷史是否就是進步(progress)的故事?本章主題為“作為統(tǒng)一體的歷史”,分為四節(jié):1.經(jīng)驗——歷史關(guān)懷2.時間(time)與變遷(change)——歷史精髓3.累積(cumulation)——歷史總和4.歷程——歷史進程1.1經(jīng)驗——歷史關(guān)懷共同經(jīng)驗一天,有個朋友問我,格林(J.R.Green)的《英國人民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如何?筆者回答說:“頗值得一讀,然而必須提醒的是,它可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彼磫栒f:“那有什么關(guān)系,歷史就是歷史,不是嗎?”顯然,她把歷史事件和歷史敘述弄混了。往昔不可能變化,就此而言,她實無誤。但格林的著作并非歷史事件,而是歷史敘述。歷史敘述當然一直在變。我們已審慎分析“歷史”的兩個含意,現(xiàn)在我想論述二者為何經(jīng)?;煜?。1991年春,波羅的海諸國——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等,宣稱脫離蘇聯(lián)而獨立。這年夏天,伊拉克政府兼并科威特。這些爭端中的雙方,皆將理由建立在他們關(guān)于往昔的某種信念上。這些信念就是歷史(乙)的一部分,即人們曾經(jīng)相信、傳述或撰寫的往昔中的一部分。同樣清楚的是,這些沖突源自歷史(乙),復又在1991年制造了歷史;這就是歷史事件,是這一年歷史(甲)的一部分。如今,這些歷史事件已成為往日的歷史,卻又作為歷史(乙)繼續(xù)流傳在記憶、新聞、政治,以及相關(guān)的書籍論文中。人們撰寫或相信的往昔(歷史敘述)可以促成歷史事件的變革,而這反過來又成為新歷史敘述的一部分,前引事例不過是這種轉(zhuǎn)化的眾多方式之一。因此,人類共同經(jīng)驗的各個部分,以及所謂的歷史(甲)和歷史(乙),都應該被視為整部歷史的成分。社群與想象歷史整體性也深植于人們的想象(imagination)中。人必成長在一個具體的社群中(如村落、城市、國家、民族等),它們往往構(gòu)成各種歷史的主題。這類作品反映了某一地域的政府、社會、經(jīng)濟生活的連續(xù)性。但社會的一些元素,如語言、貿(mào)易、藝術(shù)等,卻不受社會的限制,經(jīng)常跨越地域界限。因此,在城市史、國別史之外,我們也有巴洛克音樂史、香料貿(mào)易史、政治理論史等。旅行家與征服者、商人與傳教士、學者與藝術(shù)家等已經(jīng)將人類合為一體。即使我們足不出戶,也能超越時空界限在想象中追隨他們。我們不僅可以閱讀游記,也可以設(shè)想生活在希羅多德時代的古希臘,抑或生活在10世紀日本的《源氏物語》時代,生活在茹安維爾(Joinville)、傅華薩(Froissart)的中世紀騎士時代。想象因而使歷史成為可能。然而它也給歷史學家提出了難題。人類乃生活在物質(zhì)世界的物質(zhì)動物,然而人類生活中最重要、最有趣的部分,卻又是非物質(zhì)性的:人的觀念、情緒、理性。不幸的是,遺留下來的關(guān)乎往昔的證據(jù),幾乎全都是物質(zhì)的。我們要了解古人的思想,只能依靠他們的著述,小部分則依靠他們的藝術(shù)與手工制品。這些縱然不充分、不可靠,卻幾乎是歷史學家了解我們最想知道的古人思想的唯一指南。我們不應忘記,一個社會可能在物質(zhì)條件上貧乏,卻在文化上富裕。歐洲人在與澳大利亞土著第一次接觸時,常因誤判認為這批裸身游蕩、全副家當一手挑起的土著,在文化上必定十分貧乏。事實卻不然,土著的宗教、語言、藝術(shù)等,均顯示出他們擁有高級的思想體系。你能否想象相反的形勢——一個物質(zhì)充沛的社會,卻在深奧思想方面荒涼貧瘠?歷史是可能的嗎?我們所從事的,是不是一個不可行而且注定失敗的事業(yè)?我們先看看一些論點。首先,重建往昔是否荒謬?在物質(zhì)上,我們只能進行小規(guī)模的重建,比如某一時代的一個村落或一個城堡。然而,若將它所處的大環(huán)境排除,豈非使它失真?倘若讓現(xiàn)代人身著古裝,居住在模擬情景之中,我們能否改變這些人的心智?他們既不具祖先的身軀,亦不具祖先的心智。此外,衛(wèi)生方面又如何?中世紀村落中猖獗的細菌與病毒,足使現(xiàn)代衛(wèi)生部門驚駭,它將迅速制止任何重建行為。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閱讀史書時將重建工作局限在精神方面。這種工作立足于證據(jù)。但是,正如我們將在后面看到的,證據(jù)可能被扭曲、捏造、誤解,甚至根本欠缺。如果無法獲得相關(guān)認識,我們以幻想代替無知,又是否明智?即使證據(jù)與詮釋均可靠,我們又能否期望深入去世已久的人們的心智之中?1099年7月15日,基督教大軍進入耶路撒冷,將所有穆斯林和猶太人,不分男女老幼,屠戮一空,然后穿過齊膝深的血水、尸體,“在圣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向神謝恩”。Runciman(1965),vol.I,p.287.在他們心目中,神代表何意?若上述困難不夠,還可再添上一個,如刻意篡改歷史證據(jù)。我們能否完全相信,蘇美爾眾王或埃及法老刻在泥板或石碑上的自詡之詞(古埃及人確實用鐵錘及鑿子改動記錄,尤其在埃赫那吞的宗教改革及隨后的復辟時期)?奧威爾的《一九八四》中的“真理部(Ministry of Truth)”,不過是當時獨裁者專門制造謊言的反映。如今民主政府即使已拒斥這種手法,卻又采用了其他方式。許多從事調(diào)查的新聞記者與律師,見證了中世紀時期的古老罪行——壓制真相及散播謊言(suppressio veri and suggestio falsi),仍然大行于現(xiàn)代政府。最后,還有來自建構(gòu)主義(constructionism)的激烈譴責,指斥歷史學家并未發(fā)現(xiàn)往昔,而只是在為往昔編造故事。稍后章節(jié)將予以討論。See Runciman(1965), vol. Ⅰ,ch.5,pp.129-130.我們?nèi)绾蚊鎸v史?不論可能與否,歷史確實令人著迷。我們在記憶中首次接觸了歷史,如卡萊爾(Carlyle)說的那樣:“記憶完全是按照年鑒?!逼浯蝿t是在家庭生活中接觸歷史。馬克?布洛赫(Marc Bloch)注意到祖父輩的影響,他說:“每一個新心智的形成過程當中,都有倒退的步調(diào)。人們將最可塑的心態(tài)加入最無變更可能的心態(tài)之中,卻忽視了主導變遷的那一代。”Bloch(1954),p.40.幾乎所有的兒童都注意到,他們祖父輩熟悉的是另一個世界。一旦入學,他們的這種與日俱增的往昔的觀念,即化為歷史觀念。在學校中良師的協(xié)助下,兒童遂能將其對老人、舊書、往事的經(jīng)驗與相類主題編成的課本聯(lián)系在一起。For more on history in education,see chapter 3,pp.49-50.然而,有時往昔也遭排斥。通常年輕人以為舊習俗和舊道德觀念令人生厭?;蛟S他們樂于記憶的是那些試圖打破過去,獲得不同程度勝利的歷史偉大時刻,如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美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等。然而,過去并非永遠如人心所見。歷史足以顯示,若干傳統(tǒng)(不論是好是壞)可能最近才出現(xiàn),而非傳之久遠。1836年,狄更斯曾描述匹克威克先生偕朋友在丁格利?戴爾莊園慶祝圣誕節(jié)的情況,當時英格蘭尚不知圣誕樹為何物。事實上,許多傳統(tǒng)是出于一時創(chuàng)造。See Hobsbawm and Ranger(1984).不論如何接觸歷史,我們應當尊敬前人的尊嚴,萬不可落入粗鄙錯覺,以為古人在世,只是為我們鋪路。湯普森(E.P.Thompson)曾宣稱自己的目的乃是要將工業(yè)革命初期的貧困人們“自其后裔予以的無比卑微中”解救出來。蘭克(Ranke)則更加沉重地堅稱:“每一時代都直接與上帝溝通,它的價值根本不在于能夠留給后人多少東西,而是在于它的存在,它的自身?!盨ee‘On the Epochs of Modern History’,in Ranke(1973),p.53.我們?nèi)绾谓庹f歷史?過去面貌多樣,并因多樣而有趣。縱然大多數(shù)古人的生活比我們今天的生活平凡單調(diào),仍不免偶有好萊塢電影式的戲劇性與精彩點綴其間(事實上,古人的生活也經(jīng)常被拍成好萊塢電影)。因此,對某些人來說,歷史永遠有一種浪漫的吸引力。對另一些人來說,探索歷史則變成智力挑戰(zhàn)——猶如國際象棋或數(shù)學。歷史學家必備的技藝是多元的,視研究方向而定,所研究方向若為維也納會議(Congress of Vienna),當于外交有所學,若為東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則于貿(mào)易有所學,若為意大利風格主義(Mannerism)畫風,則于藝術(shù)有所學,若為早期的衛(wèi)理公會(Methodism),則于宗教情操有所學,等等。因此,歷史學家不僅必須掌握文獻和其他證據(jù),還必須從具體上洞察個人,從總體上洞察人性。僅是將這些技藝予以綜合運用,本身就具有吸引力。由于人類非由克隆人或機器人組成,因此人們因循自己的國家、宗教、種族、性別或意識形態(tài)的特征回顧歷史,也就不足為怪。人們看待生活,各有不同,此乃事實。人們能看出其他人的觀點,也應該是事實。關(guān)于這方面,歷史對我們大有幫助。并且,歷史著述是針對如此興趣廣泛的人,以各種不同風格撰寫而成,任一方向的著述都避免了該方向的專業(yè)術(shù)語,而用一般讀者能理解的詞句,這正是我們的幸運之處。上述兩種意義的歷史,與所有人都相關(guān)。1.2時間與變遷——歷史精髓恐懼變遷不像人類,大多數(shù)動物如同永遠生活在現(xiàn)在之中。這是因為人能知往昔與未來,人會留心變遷。要做到這樣,人們必須覺察,現(xiàn)在的一部分事物與以往相同,一部分則與之不同。若無更新(novelty),則僅存延續(xù);若無延續(xù),即僅存更新。兼有二者,乃有變遷,也有了歷史。人類事務變化多端的更新與延續(xù)結(jié)合而成的萬花筒,正是這門學問的迷人之處。如果不曾有變遷,歷史學家將無事可做。往日有一些人的確不希望變遷,以為變遷只帶來懊悔,以為只會造成社會動亂。比如1549年英格蘭西南地區(qū),克蘭麥(Cranmer)所撰寫的英語祈禱書初次推行之際,反對者聲稱:“我們寧愿如以前一般用拉丁語做彌撒……而無意接受新式儀式,它看起來就像圣誕節(jié)的游戲?!盨ee Fletcher(1968),p.135.康沃爾人以不會英語為由,要求用拉丁語做彌撒。這種說法完全不顧另一個事實,即他們會的拉丁語更少。關(guān)鍵在于熟稔。受過教育的人亦然,喜歡回顧所謂昔日的黃金時代,亦即《圣經(jīng)》與古典著述所記述的時代。直到17世紀,人們才開始認為近代文明不遜于上古時期,并且開始放眼于進步的未來,不再回顧落后的往昔。See Bury(1924),ch.IV.恐懼變遷深植人心,可溯自史前時代。許多早期人類從時序循環(huán)有則,而戰(zhàn)爭、饑饉等不尋常事件實非常態(tài)等信念中,尋獲心理上的安全感。一位近代學者描述早期人類對歷史的恐懼時說:“遠古人類……為護衛(wèi)自己,無所不用其極,反對歷史帶來的更新與不可逆轉(zhuǎn)的事情。”Eliade(1989),p.48.更令人吃驚的則是往日也有少數(shù)人憧憬未來。最著稱的當數(shù)《舊約》中的先知(及其追隨者)。他們期盼“神的日子”與救世主的到來。基督教的建立,更是將這種期盼從現(xiàn)世轉(zhuǎn)到來生。然而整個中世紀及其后,又有少數(shù)的異端,則是期盼千禧年(Millennium)——一個人類可以即時完全善良、完全幸福的時代,并持此說度日。See Cohn(1952),p.xiii.For contrasting views of time,see Cohn(1993).更為人所熟知的馬克思學說,與上述學說相似,可說是千禧年思想(millenarism)的近代世俗化版本。整體而言,歷史經(jīng)驗似乎證明,為一個預允的未來而活,比為消逝的往日懊悔更不明智。編年與承續(xù)延續(xù)與變遷相反。人類對時間的度量反映了延續(xù)的實況。人若視世間每一分鐘都是新鮮的(如同大部分動物一般),世上就無可度量之物,亦無可記錄之事。最早有長期記錄的人類,可能是古代埃及人。從大約公元前3000年起,埃及人就以法老在位期和王朝來計算歲月。此后,各種編年史遂紛紛出籠,大約可區(qū)分為三類。第一類,即埃及人所記,基于統(tǒng)治者及王朝編成。第二類,如羅馬人采用的,以一重大事件(對于羅馬人則是羅馬城的建立)為基準來計算時日。第三類,則是瑪雅人(Mayan)和暹羅人(Siamese)使用的,依據(jù)周期紀年,二者分別為260年和60年。至于今日常見為基督徒、穆斯林、猶太教徒所采用的紀年體,則屬第二類。將各種紀年體系進行對比是牽強的,然而它們的背后卻有共同想法,即借過去來界定現(xiàn)在。(至于相反的行動——由現(xiàn)時界定過去,則是歷史學家的職責。)歷史的韻律在法國史學界的年鑒學派(Annales school)For their stress on time,see Stoianovich(1976).的著述中,延續(xù)性被賦予特殊的意義。這個學派的代表作則是布羅代爾(Braudel)所著《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The Mediterranean and the Mediterranean World in the Age of Philip Ⅱ),該書法文版于1949年問世。無論在此書還是稍后的著述中,布羅代爾莫不貶低事件的重要性,并提倡長時段(la longue durée)。他認為敘史則因循三種步調(diào)進行,分別為:地理時間(geographical time)、社會時間(social time)及個體時間(individual time)。人類關(guān)切方向的移轉(zhuǎn)甚緩(指處于地理時間中——亦即是結(jié)構(gòu)實體的緩慢展開),對人類而言,變遷難以察覺,故當時人們采用周期觀點來看歷史,自然不足為奇。若改以稍短的時間段,以世紀和數(shù)十年為單位來衡量,則是經(jīng)濟、政治及文化體系,布氏稱之為局勢(conjonctures)或趨勢(trends)。直至巨著最后部分,布氏始考量事件,認為是“歷史洪流不斷地強勁將其回拉的表層亂流、浪花頂峰”。Braudel(1975),pp.20-23.對布氏而言,唯有長期性韻律才是歷史中的凝塑力量。我們可以這樣想:正如同乘小船航行,對于波浪的拍打、浪水的浸濡、船只的搖晃與顛簸,生活在陸地上的人必然十分警覺,而水手則視若無睹,他關(guān)切的則是具有潛在危險且力量強大的潮汐與海流,這些反而是生活在陸地上的人根本不曾注意的。因此,確實需要以長時段來觀察歷史。歷史事件并非只是一串,而是多串,甚至在同一地點也是如此;而歷史現(xiàn)象有短周期、中等周期和長周期之分,彼此交織重疊,猶如巴赫的賦格曲(fugue)的和音。上述乃真知灼見。舊式敘事僅把一串事件局限于一段時限。布羅代爾則正確指出,歷史并非按照一種步調(diào)運行,而是在同一時間中按照不可勝數(shù)的步調(diào)前行。For further discussion of Braudel,see ch.3,pp.52-55.

后記

寫出一部發(fā)人深思、令人回味的歷史著作,對歷史學家來說,絕非易事。放眼望去,很多歷史著作讀起來都枯燥無味,味同嚼蠟,晦澀朦朧,難以理解。史學理論又是歷史學科中最難的分支之一,因此,寫出一部結(jié)構(gòu)嚴謹、文筆上乘、條理清晰的可讀性史學理論著作更是難上加難。英國歷史學家和哲學家邁克爾?斯坦??朔松鲜隼щy,用令人愉快、淺顯易懂、妙趣橫生、富有哲理性的語言寫出了一部史學理論的經(jīng)典教材——《歷史研究導論》。斯坦福先生同時擁有歷史學與哲學雙學位,并且在歷史學和哲學方面都有建樹。他長期執(zhí)教于西英格蘭大學,擔任該校資深歷史講師多年,直到1983年退休。他畢生致力于歷史學和哲學兩個學科的研究和著述,同時還不時發(fā)表歷史學和哲學方面的論文和書評,退休之后仍然筆耕不輟?!稓v史研究導論》便是他退休后撰寫的歷史著作之一。本書是斯坦福先生總結(jié)數(shù)十年的研究成果和教學經(jīng)驗,獻給廣大治史之人、青年學者和普通讀者的大禮。問世以來,本書一直頗受歡迎,多次再版,這在史學界實屬罕見?!稓v史研究導論》通過歷史學的概念、理論,和方法論及人們在嚴謹?shù)貧v史研究中遇到的所有問題來指引人們。讀史之人,閱讀此書,可在此后的治史和求學生涯中少走很多彎路。致力于其他社會科學之人,也能在閱讀此書后獲得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進而在此后的研究和求學中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從這方面來說,本書本身已經(jīng)超越了歷史著述的性質(zhì)。由于所受教育的緣故,作者渾然天成般地將歷史和哲學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論述了歷史哲學的研究現(xiàn)狀,并指出了歷史學家和哲學家各自面臨的困境和難題,及其改進方法。促使歷史和哲學互相了解,并使兩者都能從對方有所學習,也是斯坦福先生撰述本書目的之一。本書不僅僅對研究社會科學的人,而且對受過各等教育的人來說,都是非常有用的。讀完此書,人們就可以自如地處理他們面對的所有素材了。斯坦福融會貫通地研究了歷史研究和社會科學研究的性質(zhì)、意義、重要性和利用情況。他在論述不同的人對同一個信息的不同詮釋方式時表現(xiàn)出來的清晰條理和聰明才智,使任何想要從中獲取靈感和信息的人受益頗多,年輕人的推斷和分析能力也能因此得到很大的提高。這本書發(fā)人深思,更重要的是,它讓人們興趣盎然地進行思考。本書區(qū)分了作為行動的歷史和作為論述的歷史,并用生動形象和通俗易懂的語言闡明了理解和行動之間重要的相互作用。作者的論述囊括了歷史的性質(zhì),行動和意義的難題,人們的歷史觀,作為論述、敘述和知識的歷史,證據(jù)、因果關(guān)系和事件的利用情況,史學理論,以及當代的眾多史學理論觀點和史學思想流派等內(nèi)容。歷史是由人創(chuàng)造的,很多歷史學家在撰寫歷史著作時忽略了人在歷史中的作用。在本書中,斯坦福不僅詳細論述了人在歷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把人的想象在歷史中扮演的作用作為一個重要的主題來論述。他認為,人們的想象在歷史變遷中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歷史學家的想象則能洞悉變遷的幕后動力。在此,斯坦福先生向讀者展示了他作為歷史學家的技藝。本書以“作為行動的歷史”,“作為觀念的歷史”,“作為論述的歷史”,“作為事件的歷史”等等,作為各章的主題。這是所有專職的和業(yè)余的歷史學家、歷史老師、及想要理解和詮釋自己生平的普通人必須擁有的技藝。斯坦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幫助讀者從哲學方面和歷史方面解讀歷史,從而揭開這個技藝的神秘面紗。他用真實生活中的歷史性例子來闡述他所論述的具體問題、概念和觀點等,這充分展示了他的史學技藝。斯坦福先生的寫作風格也使本書增色不少。他以生動有趣的寫作風格撰述,用精彩的語言表達枯燥的史學理論,大大增加了本書的可讀性。把黑格爾的哲學思想描述為華爾茲的舞步,更是作者寫作風格的經(jīng)典呈現(xiàn)。如果所有的歷史著作都是用斯坦福先生這樣的寫作風格撰述而成,歷史著作讀起來也就不那么枯燥乏味了。顯然,不是所有的歷史學家都擁有這樣的修養(yǎng)和技藝。

編輯推薦

《歷史研究導論》編輯推薦:廣受好評:《歷史研究導論》自出版后,數(shù)年內(nèi)不斷重印,受到專業(yè)歷史學家和歷史專業(yè)學生的一致好評。常識視角:《歷史研究導論》雖然處理的是歷史的核心觀念和歷史理論,但是行文上盡量避免專業(yè)術(shù)語,以富有常識感的清晰寫作風格進行論述。結(jié)構(gòu)嚴謹:《歷史研究導論》共分十章,每一章都是從一個視角對歷史進行透視,可以單獨成篇,而連綴在一起之后,又是一個邏輯自洽的整體。材料豐富:《歷史研究導論》處理的主題屬于歷史哲學范疇,但是書中充滿了豐富的包括文獻、史實和生活實例的分析材料,有些材料貫穿全書始終,在不同的章節(jié)以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

名人推薦

在邁克爾?斯坦福的指引下,這趟歷史之旅輕松活潑且富有教益。他的書令人愉快、平易近人、博學多識、機智幽默,并且具有堅實的哲學根基,他迷人地將歷史闡釋為曾經(jīng)產(chǎn)生過的經(jīng)驗和對過去的批判性重建。無論是專業(yè)的歷史學家還是歷史專業(yè)的學生,都可以從斯坦福那清醒明晰的常識中獲益良多?!闋査?蒂利,美國著名歷史社會學家、政治學家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歷史研究導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8條)

 
 

  •   翻了翻,覺得體系非常的明晰,應該是一本不錯的歷史研究入門讀物
  •   歷史研究的方法論問題
  •   這本書是一本基礎(chǔ)的歷史哲學書籍,應該購買,作為自學歷史的人來說,更應該買上看看,這本書就如一個老師,告訴你如何去認識歷史。
  •   是譯著的歷史導論,應該有點看頭
  •   研究歷史的一個通俗讀本,比較系統(tǒng)的闡述了歷史研究的一些方面
  •   與《歷史研究》配套讀,確實能啟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過,該書作者并不是周國平,宣傳上有誤導之嫌。
  •   不可錯過的歷史好書
  •   這本導論寫得很好,很有客觀性,比國內(nèi)教材質(zhì)量高。
  •   作為高三學生,能擁有這樣一本書感到非常榮幸!謝謝出版商的引進。
  •   該書內(nèi)容非常棒,翻譯的也不錯。
  •   買來以后看
  •   喜歡大大地!
  •   比較來看,是否像傳說的
  •   這本書的裝訂還不錯,書中的觀點也比較新穎!
  •   與湯因比無關(guān)
  •   讀了讀,有點深刻,但每個內(nèi)容過短
  •   真的很入門,但真不錯
  •   原本是沖著比“湯因比”客觀去的,可惜。個人不覺得。這僅僅是個噱頭!
  •   書讀起來不太難,但也很有見解
  •   此書不好研究。。。買了不想退,放一邊讓感興趣的人看吧
  •   這本書的內(nèi)容看似冷門,讀后才發(fā)現(xiàn)開拓眼界,國內(nèi)課堂學不到的!
  •   看目錄很嚴整,慢慢讀……
  •   翻譯很繞口,本以為是兩岸文化差別所致,后來發(fā)現(xiàn)書中前言不搭后語的地方很多,又或者是盜版所致?譯者作品赫然寫著<史元: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意象>已讓我很費解,穩(wěn)重還有很多"事物意義原本存在于事物本身之中",標題還有"避免失敗:人""史學專著是否該有所針對"之類..只能留待以后英語水平上來看原著了..
  •   很好。放心,學歷史的好東西
  •   外國人的書就是貴啊,不過內(nèi)容新穎。很不錯
  •   本書作者兼通史學和哲學,從多個視角向讀者展示歷史的研究方法,對歷史愛好者,或?qū)I(yè)從事歷史研究的專業(yè)人士,都會很有啟發(fā)。推薦購買。
  •   還沒有時間看,不過應該是一本歷史學的入門級教材!
  •   讀高中的時候就已經(jīng)厭倦了歷史課本里面的BlahBlahBlah,所以本人實際上對歷史書還是挺抵制的——但并不抵制歷史。... 閱讀更多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