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絕望

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作者:武志紅  頁數(shù):274  
Tag標簽:無  

前言

富士康深圳園區(qū)發(fā)生了十幾連跳的慘劇后,我看了上百篇相關(guān)網(wǎng)文,其中一些自稱是富土康前員工們多一致談到,他們會頭痛。例如,一名自稱在富土康工作僅半年后來又移民加拿大的網(wǎng)友說,這種在富士康工作期間產(chǎn)生的頭疼多年來一直揮之不去。他們的這種頭疼,可以稱之為神經(jīng)性頭疼,主要是心理因素引起的。他們?yōu)槭裁磿^疼呢?這可以在好萊塢系列影片《諜影重重》中找到答案。這部影片中,一些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特工們?yōu)榱恕氨Wo美國”,甘愿接受洗腦。將自己的記憶全部抹去,并接受特殊訓練,最后成為價值3000萬美元的超級殺手。但這些超級殺手會有情緒不穩(wěn)定的因素,所以需要監(jiān)督,而影片中的男主人公杰森·伯恩(馬特·達蒙飾),就在一次暗殺行動失敗后徹底失去了記憶。此后,一方面cIA要將其殺人滅口,另一方面伯恩要找回失去的記憶,而這也意味著他還將要找回被洗腦前的記憶。他們情緒不穩(wěn)定的表現(xiàn)中,就有“頭疼”。在我的理解中,這種頭疼,是因為別人的意志強行插入到自己頭腦中,甚至貌似都成為了自己的自我意識的一部分,但真實的自我意識會對這種外來的東西進行抵制,而這種強行插入的和抵制的斗爭,就成了頭疼。杰森·伯恩是為了“保護美國”,而甘愿舍棄自我意志,這意味著,他是主動讓別人的意志——主要是領(lǐng)導(dǎo)的意志——插入到自己頭腦中。那么,那些富士康的前員工們又是為了什么呢?表面上,是因為生存壓力,很多人覺得,得到富士康這樣一份工作不易,為了保住這份工作,不得不接受富士康過于嚴格的管理體系。譬如,一位記者對我說,他和富士康員工們的7個QQ群有聯(lián)系,他們均透露,在富士康,下級要絕對服從上級,并且不可越級反映問題。絕對服從,就意味著要接受別人的意志強行插入自己頭腦。根本上,是因為在我們文化下,我們習慣了讓別人的意志強行插入到自己頭腦中。、《諜影重重》和富士康十幾連跳所不同的是,杰森·伯恩要不惜一切代價找回自我,而我們那些可憐的年輕人,他們選擇了自殺。前者是抗爭,后者是無助地認命。這個不同之處的關(guān)鍵在于,西方文化鼓勵自由與獨立,而東方文化鼓勵順從權(quán)威。用鼓勵這個詞還遠遠不夠,更合適的詞是美化。CIA是一個體系,富士康也是一個體系,這兩個體系都龐大而成功。面對這樣一個體系,普通人是缺乏底氣的。但是,因美國鼓勵自由與獨立,所以杰森·伯恩們底氣變得多了一些,而我們的文化鼓勵順從,所以我們那些年輕人的底氣弱了很多。如此一來,當沖突出現(xiàn)時,杰森·伯恩們會更容易懷疑體系自身的問題,而我們那些年輕人會更容易懷疑自己。

內(nèi)容概要

  《解讀絕望:自殺與殺人背后的心理分析》精選了武志紅發(fā)表在《廣州日報》、《心理月刊》等報刊及個人博客上的精彩文章,從一個心理學家的角度對當前社會上發(fā)生的一些自殺或殺人等生命逝去的悲劇事件進行了透徹的分析。這些事件表面上是因為個人心理脆弱造成的,實際上卻都有著深刻的家庭或社會根源。作者犀利又不乏溫暖的文字,不僅讓讀者重新認識這些事件的本質(zhì),也讓讀者在警醒之余,更加地珍視生命,善待他人,防止此類悲劇事件的重演,促進社會的和諧。

作者簡介

武志紅,著名心理學者,咨詢師,培訓師,心理暢銷書作家,《廣州日報》“健康□心理”專欄作家。1992年考入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師從著名心理學家錢銘怡教授,2001年研究生畢業(yè)后進入《廣州日報》社任國際新聞記者,2005年擔任“健康□心理”專欄作家。是國內(nèi)把專業(yè)心理學知識

書籍目錄

生命為何脆弱(自序)
那些化為碎片的年輕人
胡益華被捕時為何微笑?
人沒有威脅別人的自由
用權(quán)力感追求親密感
富二代們?yōu)楹螘允В?br />鄭民生為何向孩子揮起屠刀?
殺幼案反思:我們必須直面真相
誰殺死了女大學生劉偉?
付成勵弒師是在轉(zhuǎn)嫁失戀的痛苦
示范高中為何會吃人?
董玉飛之死的警示
寬容,但不是和稀泥
劉德華完美的真相是什么?
誰逼死了楊元元?
怎樣擺脫病態(tài)的糾纏關(guān)系?
深圳富翁為何殺妻?
大興滅門案:暴富的詛咒
大興滅門案的心理分析
六歲女孩為何自斷手指?
女人,請善待你的女性親人
強建周為何想轟動全國?
你是哪個單位的——金牌內(nèi)定門的權(quán)力邏輯和專業(yè)邏輯
比網(wǎng)癮更可怕的是什么?
天津貴族女緣何嫁北川農(nóng)民?
中國不高興:自己活,也讓別人活
我的柔情,你可以不懂——悼陳琳
韓國明星為何頻頻自殺?
盧武鉉:被自己的生存策略殺死
他們?yōu)楹纬蔀樾@殺手?
他們?yōu)楹螠S為獸父幫兇?

章節(jié)摘錄

文裕章父親病危時,為了插輸氧管而曾被割開喉嚨,但他不久后還是死去?,F(xiàn)在,這一宿命要再次在妻子身上重演,一樣也是病危,一樣也是為了插輸氧管而割開喉嚨,一樣也是沒有多少希望。2月16日上午,醫(yī)生再次告訴文裕章,胡菁的病情沒有多少希望??紤]到這一切,如果你是文裕章,你會怎么做?核心或是生存邏輯的沖突回答這個問題并不容易。因為,當我說“如果你是文裕章”時,你更可能會用自己的邏輯去套文裕章,而不會去理解文裕章自己的邏輯。那些在被嚴重控制的家庭中長大的乖寶寶,多數(shù)是抑郁的,他們會有強烈的無能為力感,很容易看到事情的悲觀一面。所以,如果真的能站在文裕章立場上,也許會明白他匪夷所思的做法中的道理。但是,胡菁不僅是他的妻子,也是媽媽的女兒和姐姐的妹妹。并且,她們的世界觀,顯然與他大有不同。她們是積極取向的,她們認為,只要還有一絲希望,就絕不能放棄。并且,這種邏輯中,也有著與命運的抗爭。此前,胡菁父親在深圳病逝,而且病因是血管疾病,現(xiàn)在醫(yī)生又說,胡菁的病情可能和父親一樣是遺傳性的血管疾病。這種命運的兩次重復(fù),對于胡菁媽媽和姐姐這種持有積極邏輯的人來說,又如何能承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邏輯,而且越到危急關(guān)頭,我們對這一套邏輯就越容易執(zhí)著。胡菁病危,是一個危急關(guān)頭。在這個危急關(guān)頭,文裕章會更沖動也更悲觀,而胡菁的媽媽和姐姐則可能會更積極更執(zhí)著。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波蘭著名導(dǎo)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說過:"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會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會明白別人的生活。"我堅信自己的文章能幫助讀者,是因為我一直在鍥而不合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渲炯t專業(yè)的心理學原理與概念在作者筆下變得如此生動鮮活,足以被所有普通人理解和接受。  ——《科學時報》武老師就是一個溫暖的過客,好像是上天安排的使者。如果沒有您的文章,也許自己永遠也走不出家庭的束縛,做回真正的自己。  ——新浪網(wǎng)友作者武志紅不僅是一個心理學者,更是一名傳媒工作者和專欄作家,因此成功煉就了一手犀利又不乏溫暖的文字,讓人警醒之余,又心生感動?!  拱昃W(wǎng)友 緋色小劍

編輯推薦

《解讀“絕望”:自殺與殺人背后的心理分析》:富士康12名年輕員工先后跳樓身亡。女研究生楊元元用一條毛巾痛苦地結(jié)束一生。韓國前總統(tǒng)盧武鉉在家鄉(xiāng)跳崖自盡。李磊將自己全家“滅門”,慘絕人寰?!撬麄儽撑蚜思彝ズ蜕鐣_€是被逼走上絕路。從“瘋狂”到“絕望”。也許只有一步之遙?!诉@一輩子,最難的事情之一就是做一份自己熱愛的職業(yè)。我算是幸運,找到了心理學,現(xiàn)在深信,這就是我要做的事。這樣寫的時候,還能感受到自己內(nèi)心的一點使命感。但走到現(xiàn)在,也是一波三折。先是考大學。我是1992年考上北大的,因為是高考暴發(fā)戶,成績不足以被錄入北大最熱門的專業(yè),最終被撥到心理學系來。當時,信誓旦旦要進入北大后轉(zhuǎn)系。不過,讀了一個月的心理學書,我就對自己說:這才是我真正想學的。到了大二,已看了不少心理學著作,越發(fā)喜歡,于是立下志向:做一名最好的心理學者。但2001年研究生畢業(yè)時,這個志向已嚴重動搖了,最后鬼使神差地進入了《廣州日報》社,做起了國際新聞。我這人做一行愛一行,國際新聞越做越投入,最終開始夢想成為一名國際問題專家。剩下的就是第三折了。2005年,因為諸多因素,我又回到心理學的道路上來,開始主持《廣州日報》的“健康·心理”專欄。雖然做國際新聞的感覺不錯,但回到自己理想的道路上的感覺更好!感謝這個專欄,它可以讓我無比投入地工作,并享受工作。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解讀絕望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5條)

 
 

  •   武志紅的書寫得淺顯易懂,通過分析社會上的一些熱門自殺和殺人事件,揭示個人內(nèi)心的沖突導(dǎo)致這些悲劇的發(fā)生,所以心理健康很重要啦!
  •   讀武志紅一個系列最深的感悟是他在成長,從最初的心理分析、整合,到對咨詢者的深刻反思、提點,再到這一本對整個社會乃至國家的人文關(guān)懷。
    我們總自詡自己是正義的、講道理的,多數(shù)人卻害怕看到真正黑暗,要么一邊倒的去聲討,要么就沉默著輕嘆,還有無視、回避者甚多。但無論是蜘蛛著的偵探小說,還是武志紅這本對于生活中一些瘋狂的舉動,都在告訴我們要學會面對。
    “恐怖”、“瘋子”、“變態(tài)”,這些駭人的字眼并非紙上談兵,而是切實發(fā)生在我們所處社會。如何持有自身的“正常”看似容易,其實那些“不正常”恰恰就在再正常不過的人身上發(fā)生了。
    印象最深的是6歲女童為了澄清自己是清白的,沒有拿媽媽職責中提到的“偷了5毛錢”,就用菜刀割下自己的手指,而且,醫(yī)生認為對于小女孩來說她需要砍6刀才能成功。震驚之余,細細去看作者分析,才了然,家庭、關(guān)系模式、自我,是如何重要。
    就自己而言,非常感謝有這樣的作者,勇于做自己、善于鉆研并在內(nèi)心充滿慈悲。
    心理學正是在一部分有著這樣職業(yè)道德的作者中漸漸趨于成熟,人們也從最初的用心理學界定一個人是“瘋了”還是“有精神病”,到后來的心理健康,再到現(xiàn)在上升為從心理看人的行為、價值、關(guān)系、社會責任等等層面。
    也許,仍有很多需要探討,但現(xiàn)在的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學習,并與學來的只是交融,與自己對話。這,算不算是人類的新型進化呢。
  •   武志紅的文章在廣州日報周六的心理版都有發(fā)表,
    但是他的合集,我還是想買,這是武志紅的第五本書,期待下一部。
  •   武志紅講的心理分析比較淺顯易懂,沒有其他心理學書上看到的讓人似懂非懂莫名其妙的專業(yè)術(shù)語
  •   最近在看心理方面的書,看到了武志紅老師的作品,大受啟發(fā),真的很好!
  •   武志紅的書 講的很實用 跟國內(nèi)情況接軌 超推薦的
  •   武志紅值得推薦,真心不錯!適合夜讀
  •   武志紅的書我基本都買了,計劃把他的簽名書買一套,沒看呢,應(yīng)該不錯
  •   一直就很喜歡武志紅的書很實用
  •   買了武志紅的其他書,還不錯,這本還沒看,看了再來反饋
  •   不錯,細致的心理分析。
  •   之前看到殺人的新聞,就很奇怪他們到底是怎么了,看了這本書,才知道和兒時的生活經(jīng)歷有關(guān)。作為一個4歲孩子的媽媽,我希望能吸取教訓,給孩子一個自由美好的童年。我也有一些人格障礙,幸好只是很輕微的一點點,所以我有信心讓孩子也只是輕微一點點。
  •   多了解人的心理。不過感覺沒有其他系列的好看
  •   心理學的解讀
  •   我是因為好奇,也是對心理學感興趣才買的,不錯
  •   對于想了解心理學的人,專業(yè)的心理學工作者都很有幫助!
  •   喜歡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從書中可以看到我平時一直思考但都疑惑不解的問題
  •   很好的心理學作品,受益匪淺
  •   每個人都會產(chǎn)生過絕望的念頭,讀了此書就懂了自己。
  •   了解絕望
  •   從心里角度看事情。
  •   非常喜歡武教師的書,很好看,推薦
  •   武老師的書都很好,值得一看。
  •   對這些問題感興趣的人,可以看看,挺好的
  •   這個應(yīng)該看看,然后教育孩子,塑造孩子的人格
  •   不知道怎么了,只要是武老師的書,我必定要看的,看他的書呀,既不累,也很有趣,而且還有一份好奇心,總有對人深深的關(guān)懷和包容
  •   書剛收到,內(nèi)容還沒看
  •   很好,獨到見解一針見血
  •   昨天下午下的單子,今天中午就到了,速度真的沒話說,書也很好,下次還來這里買書,值得信賴!
  •   因為喜歡其他的書,所以也買了這本,相信也會很好看的。
  •   幫人代購,無破損,完好,很滿意。
  •   武老師的書,本本都值得看。頂!
  •   醍醐灌頂?shù)母杏X,很受益的書哦。
  •   我想《為什么家會傷人》當時給了3個星給少了,其實不是這些書看完了會讓人覺得是個人 就有病,是因為我們身處在一個到處剝奪他人意志的原本就是病態(tài)的社會里!我從那本書到這本書漸漸的讀懂了一個30多年前自殺的親人渴望被人聽到卻無人聽到的內(nèi)心,可惜,我來的有點晚,到現(xiàn)在才聽到她的絕望..我的家族親戚圈子,充斥著各種道德自戀“有愛”的知識分子,或者一些身份體面職業(yè)的人,他們用各種“愛”,傷害著很多的人。而堅決抵制他們的各種洗腦和思想強加的我,就是傳說中那個從小有問題的孩子哈哈哈哈,不過孝和精神活著,我 選擇了后者
  •   可以說是很不錯的書,有時間一定看一下
  •   武老師的書很喜歡,以后會經(jīng)常拿出來讀,很流暢。。。
  •   這本書里頭的部分文章在武志紅的BLOG里頭已經(jīng)先看過了,再看還是有收獲的。但是遠遠不及讀他最開始那幾本《為何家會傷人》《七個心理寓言》《七種心理武器》來著好,因為他的論點幾本已經(jīng)在前幾本書闡述得很清晰了,姑且不論是否承襲國外的心理學家的論調(diào),但是深入淺出很適合初初接觸心理學的人。而后來這幾本更多的只是在分析案例,將一些新聞類的事件用他的心理學角度進行分析。
  •   讓讀者在警醒之余,更加地珍視生命,善待他人,防止此類悲劇事件的重演,促進社會的和諧
  •   看過武老師四五本書,對生活中的很多現(xiàn)象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購買這本書也是慕名而來。書中針對近幾年社會當中發(fā)生的一些自殺與他殺的案例分析向讀者展現(xiàn)了事情背后當事人的心理狀態(tài),讓我們從日益繁雜的媒體報道中理性的去識別事情的真相。只不過書中很多案例都是在諸如為何家會傷人,為何越愛越孤獨,七個心理寓言等著作中引用多次,所以震撼性會相對減弱。但總體來講還是有一定的啟發(fā)性,對日常生活也有一定的指導(dǎo)意義,比方說“要選擇和善于表達自己的人建立關(guān)系”,不要欺負沉默的老好人,因為那些內(nèi)向的老好人已經(jīng)將自己對外的底線設(shè)置的很低了,如果一味的去觸犯他的底線,當憤怒最終爆發(fā)時會像火山爆發(fā)一樣具有很大的殺傷力,最后傷害自己和他人。
  •   看了武志紅的幾本書,覺得不錯,能夠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對邊緣人的心理分析的很透徹
  •   還沒看,武志紅的書,應(yīng)該還不錯
  •   喜歡,對心理學就很感興趣,特別是比較特別的例如精神病和自殺之類的,所以很喜歡,
  •   之前有看過,分析到位且淺顯易懂。
  •   錯字很多啊,正版書都這么多錯字。作者的有些觀點不贊同。
  •   還蠻好的,可以看看,關(guān)于內(nèi)在的平衡關(guān)系
  •   直面生活,真情實感。
  •   還沒看,但是覺得還可以吧
  •   還沒看,看完再補評論
  •   朋友推薦的,覺著還可以
  •   超級喜歡這本書,讓我有勇氣去面對心里的陰暗角落。
  •   一點都不悶的心里書籍,好看,可以受到很大的啟發(fā)
  •   喜歡武老師的文章
  •   這本書和武志紅其他的書一樣,都是專欄或博客中的文章集結(jié),題為“解讀絕望”,應(yīng)該是一個好名字,但對于我這幾年的“問題自己”,其實最明顯的感覺是粘滯的“無望”。連續(xù)讀了幾年的武志紅的博客和書(當然還有別人的啦,但就心理學讀物而言,他的文字是最干凈最有力量的),同時調(diào)整著身體的狀態(tài),從頭腦到心靈的改變漸漸展開,從去年開始,我知道,我已穿越這種無望的感覺,進入明亮的世界了,我仿佛更改了我的內(nèi)置設(shè)置,那些已經(jīng)銹了的僵化的對于外界的反應(yīng)機制開始潤滑。 以前曾認為武志紅是中國的斯科特派克,現(xiàn)在覺得他的功力其實已經(jīng)超越了派克,雖然名氣還沒有走向世界。之所以這么說,是從派克的書中提到的沖繩女子自殺的案例中,竟然看到他在某些問題上回避了“自我覺察”,也許因為覺察雖最終會帶領(lǐng)人前行,但先到來的是劇烈的痛苦。相對于派克,武志紅在冷靜地分析一個個案例的時候(包括他的來訪者),從未喪失過對自己的覺察。也因此,這是我最喜愛的心理學作家。以往看到的大多數(shù)心理學通俗讀物(不通俗的看不懂),作者寫著寫著就具有了某種身份感,或勸導(dǎo)、或自得、或炫技,這就沖淡我繼續(xù)閱讀的興趣,作家的小我已經(jīng)開始當家了。最怕在心理分析中看到“應(yīng)該”二字,誰還不知道啥叫“應(yīng)該”啊。 對于像我這樣的急性子,第一遍都是看故事啦,真是非常精彩,沒有絲毫的說教,也沒有“應(yīng)該”,只有冷靜的觀者,冷靜的覺者,在看了那么多極端的...非極端的絕望的案例之后,回到現(xiàn)實,我發(fā)現(xiàn),在我們只攜帶著一種或幾種生存模式的情況下,我們的確容易感到絕望,也因此,通過自己不斷的、細微的覺察,放棄或調(diào)整一個又一個生存的模式,當我們放棄所有的模式時,自由就到來了,穿越絕望將不那么困難啦。 昨晚看了很久這本書,不管是多么極端的案例,我都能從主角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推薦曾絕望、正絕望的人,能看看這本書,當你抬起頭來的時候,會覺得自己的世界又大又明亮。 現(xiàn)推薦幾篇令我頗感震動的:誰殺死了女大學生劉偉/如何拜托病態(tài)的糾纏關(guān)系/寬容,但不是和稀泥誰逼死了楊元元/盧武鉉:被自己的生存策略殺死/示范高中為何會吃人? 特別是寫盧武鉉的文章,以前就看過,現(xiàn)在重讀,仍能被深深地震動。模式,模式,原來我們都穿著模式的橡皮衣,而從未真正感受過自己和別人。 你會發(fā)現(xiàn),那么多人,他們帶著你的某種特質(zhì),某種模式,在戲劇化的沖突中活到了終點,而你多么幸運,在他們永遠倒下的地方還有站起來的機會,修改自己的模式,繼續(xù)前行。 算是有感而發(fā)的廣告吧。 閱讀更多 ›
  •   一直很喜歡武志紅的文章。特別針對這本書。我們只有去了解慘劇背后的因素,才會避免慘劇的發(fā)生。越回避越絕望。很多變態(tài)者的行為,其實都是我們不了解那看不見的內(nèi)在原因,正是內(nèi)在原因的推動,使得他們做出來常人難以理解的事情。其實,每一個變態(tài)者都有一個被極度壓抑或者扭曲的靈魂,找到原因,給靈魂松綁,而不是簡單看現(xiàn)象,才是真實的解決。新書,寒假的時候會讀。
  •   武志紅的書沒的說,就一個字"好",值得一讀
  •   沒有書名寫得那么系統(tǒng)科學,主要是評析各種社會重大案例。
  •   書里寫的挺好的,雖然實力比較久遠,但是說的很真實,通俗易懂,其實每個人都會有這些心理吧
  •   沒大讀過心理方面的書籍,所以沒有對比,個人感覺還不錯
  •   作者懷著悲憫分析了一個個悲劇故事主人公的心態(tài),探索深層原因,對于我來說是一種救贖。
  •   珍惜生命,也請善待別人的生命。一個人的人格尊嚴是不容踐踏的,時刻謹記!
  •   武志紅的書買了好幾本,本本精華,值得購買。
  •   解開了我很多想不通的事情,大贊
  •   不錯的書,外觀與圖片相符,書本完好。
  •   書送來的很快,到了以后就馬上迫不及待的拆封了,武老師對很多事件的評點都很精彩,看完以后感覺到獲益良多感覺這本書買的很值
  •   武志紅的書我基本上都很喜歡
  •   看了網(wǎng)上的評論買對,看完可以了解一些心理學的知識,不錯。
  •   書中通過分析一些轟動的社會事件背后的心理因素,這個方向非常貼近生活,也提到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識。但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作者的分析顯得太過主觀,而且事件沒有系統(tǒng)的分析,只是蜻蜓點水,點到即止。還混雜了社會學方面的分析,顯得事件分析不到位。這本書通俗易懂,可以作為心理學愛好者的入門讀物,但如果是主修心理學的朋友,就不大推薦了。
  •   武老師必讀的書!大愛。
  •   書的內(nèi)容很不錯,但需要比較堅強的內(nèi)心,否則容易悲春傷秋,但對人性的洞察和厲害哦
  •   好書-關(guān)于生命
  •   很好的書~!~~
  •   我的讀書感言解讀絕望自殺與殺人背后的心理分析
  •   侄子買來隨便看看
  •   解讀“絕望”:自殺與殺人背后的心理分析
  •   覺得不錯的書,看著是正品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