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2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作者:(美)拉姆利 等著,王英 譯 頁數(shù):118 字數(shù):160000 譯者:王英
內容概要
Philip
Lumley等主編的《臨床實用牙髓病學——牙科最新進展》兼顧了生物概念和新技術,對疾病的病程做了較完整的闡釋,介紹了許多用于解決這些生物性問題的新技術。
本書并未試圖包羅萬象,因而適于基層牙醫(yī)、牙科住院醫(yī)師和牙科學學生使用。借助作者們自己的病例對疾病、技術等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釋,并在每章的最后給出了需要進一步閱讀的文獻。討論了包括病因、臨床特征、處理在內的牙髓病諸多的臨床要點,并提供了初次治療、再治療和根尖周外科的重要關注點。
作者簡介
譯者:王英 編者:(美國)拉姆利(Philip Lumley) (美國)Nick Adams (美國)Phillip Tomson 合著者:余擎 倪龍興
書籍目錄
第1章 牙髓感染治療的科學基礎
細菌參與牙髓感染的確定
細菌類別
宿主防御反應
治療
參考文獻
第2章 疾病過程
牙髓疾病
根尖周疾病的分類
參考文獻
第3章 病史、診斷、病例選擇和治療計劃
病史
臨床檢查
診斷
病例選擇
治療計劃
參考文獻
第4章 根管解剖及開髓入口
髓室
根管
根尖解剖
根管形態(tài)的分類
開髓入口及其應用解剖
上頜磨牙
下頜磨牙
開髓入口
開髓入口的預備步驟
參考文獻
第5章 根管預備——目標和器械
目的
清潔和成形器械
旋轉鎳鈦器械
參考文獻
第6章 根管清理與成形
開髓和初期冠方預備
根尖1/3(apiealthird)的疏通、根管通暢和工作長度
根管預備的完成
ProFile
ProTaper
參考文獻
第7章 根管充填
根管充填前的要求
根管充填材料的種類
牙膠尖充填技術
冠部的封閉
參考文獻
第8章 根管再治療
根管再治療的步驟
斷裂器械的處理
重新擴通根管
穿孔
抗菌處理
參考文獻
第9章 根管外科
緊急手術——切開和引流
根尖周手術
術前評估
術后管理
矯正外科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細菌參與牙髓感染的確定長期以來,人們都認識到微生物(圖1.1)參與了牙髓及根周病的發(fā)病過程。1894年Miller描述了髓腔和根管中的細菌,并提出根管內的細菌不同于髓腔中的細菌。但是直到1966年,Kakehashi等通過無菌鼠和常規(guī)鼠的實驗,才最終明確細菌可以引起牙髓壞死和根尖周炎。暴露42天后,無菌鼠的牙髓愈合,而常規(guī)鼠的牙髓發(fā)生壞死并形成膿腫(圖1.2)。1966年,Moller描述了可使細菌樣本在實驗室中得以生存并持續(xù)培養(yǎng)的技術,此技術的出現(xiàn)導致后來對厭氧菌參與牙髓感染的確定。細菌侵入牙髓當細菌侵入到距牙髓1.1 mm的深度時牙髓發(fā)生輕微的變化,當細菌侵入到距牙髓0.5 mm的深度時牙髓就發(fā)生不可逆的損害。進一步臨床研究表明:因外傷導致的髓腔完整的死髓牙,只有能分離出細菌的牙齒才會形成根尖周炎癥。Trowbridge和Stevens認為細菌可能通過以下途徑進入牙髓:·深齲損害;·修復過程中牙本質小管或牙髓暴露;·牙齒折斷導致的牙髓暴露;·深牙周袋導致的副根管暴露。其他侵入途徑包括通過牙齦和牙周韌帶的血液交通或攝菌作用。牙本質細菌(主要是厭氧菌)能夠侵入牙髓壞死的牙齒根管牙本質中,大多局限于前期牙本質,對硬組織的侵入較少。很多研究使用光鏡和電鏡檢測了根管中細菌的分布。Nair及其同事等證明,細菌密集地填充在根管壁的Howship陷窩中,如果管腔中充滿液體,細菌也可懸浮其中。桿狀菌占據(jù)了根管菌落的主體,也可見到球菌、絲狀菌和螺旋菌,其中球菌和絲狀菌形成“玉米芯”樣結構,并像牙菌斑一樣沉積在根管內壁。細菌侵入牙本質小管的深度在10~150m之間。
編輯推薦
《臨床實用牙髓病學:牙科最新進展》是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