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世界圖書 作者:王維亞 頁數:18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此刻,一個乍暖還寒的時節(jié),一個清明新亮的早晨。行人尋夢的腳步匆匆,車輛奔走的聲響隆隆,清澈的鴿群一遍遍掠過大東門箭樓的上空,滯重的城墻逶迤遠去融入群峰壁立的樓宇。
作者簡介
王維亞,男,1960年5月生,河南西平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陜西省作家協會陜西文學院副院長。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涉入文學創(chuàng)作,主要作品有抒情詩集《童話島》,散文集《云中的紅月亮》等多部。幼承家教,兼習書法,讀書寫作之余臨池不輟。近年致力于中國碑林系列文化隨筆的寫作,結集出版有述說我國北朝刻石重要聚集地陜西耀縣碑林的《鐫刻石頭》等。
書籍目錄
我們從來都應該認為她是無比珍貴的
喜歡他們的人會有事可做的
一張張稚嫩富有生氣的笑臉蜂涌而出,頓時叫人心也爛漫
看來樂天詩人對這一帶的生活不陌生
無論大小的孔廟當然都是要坐南朝北的
歷經了近千年的春云夏月,秋雨冬雪
玄宗皇帝的書法很是不錯
這些書寫尚停留在一般功夫寫手的層面
向人們傳達了積極向上的精神意趣
秦始皇帝有尊重知識分子的先進事跡
用筆就是內在的規(guī)律性的東西
像一個貪玩走失而被找回的孩子,緘默不語
敦厚而不失風雅的秦人為自己這些珍貴的刻石起了一個動人的名字
我們的前人為什么要給后之來者一個珍貴的遺贈呢
真正寫出晉人倜儻風流時代精神的,是獻之
當然任何書家之間也都是可以比較的
模仿無疑會讓叢帖中晉之書法呈現出習慣性的一致
這無疑是西安碑林所藏王氏家族書法的又一通珍刻石
他把漢字正楷從用筆到結體都嚴肅到了極致
歐陽通的身上也并不缺乏創(chuàng)造的遺傳因子
向人們傳達出了靜穆深沉的內在精神力量
關鍵是他們的心永遠年輕啊
北朝爛漫多姿的刻字不能不讓求知欲正旺的他們動心
用筆的輕重有時是一種虛與實的表現方法
只要書寫有價值,我們只管學習就是了
這種恢弘奇異的書寫與盛唐的氣象相合拍
……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刊石刻經是中國古代印刷術發(fā)明之前保存經書典籍最為高明和有效的手段。士子之間的相互傳抄久之難免差錯,相互攻訐,難有定論。石經便為讀經者確立了一個校勘的標準,這樣,經典就可以正確地流傳下來。東漢已開始有石經出現,曹魏問有《三體石經》,而這些刊刻都早已成為了身首異處的殘存。宋時以及清季都曾刊刻石經,但一千余年的開成石經能相對完好地保存下來,其價值非它輩能敵。而今,這些被鋼鐵及玻璃護罩著的經石像滄桑老者,向我們無聲地敘述過去,給我們以光明的昭示。那斷裂、那殘缺是它們曾經的傷心,那彌合、那修補是先人辛勤的心血。徜徉期間,我們像游走在歷史的隧道里,我們真的感到無力翻動這一部大書。我也曾近距離仔細端詳過石上的書寫。這六十五萬余字是由艾居晦、陳玢等人完成的,麻錢大小的字個個工工整整,入規(guī)入矩,充分體現出了唐人楷法的特點。但這些書寫尚停留在一般功夫寫手的層面,結字無甚特點,線條干枯僵硬。唐楷真正能脫出來的,還是歐、虞、褚、顏、柳之輩,人人法度謹嚴,個性鮮明,生發(fā)著無窮的藝術魅力,讓人沉醉著迷。
編輯推薦
《悟對西安碑林》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