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作者:(美)薩爾瓦多?米紐慶 等著,高雋 譯 頁數:367 譯者:高雋
Tag標簽:無
前言
本書是一個裝滿了治療工具的聚寶盆。在本書的第一部分,薩爾瓦多·米紐慶以他獨特的視角審視了家庭治療大師們的主要理念,并從那些旨在幫助陷入困境的家庭的概念性工具和臨床實踐工具中,選取了最激動人心的一部分呈現在我們眼前。對于家庭治療領域,這無疑是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在第二部分,我們將聆聽八位接受督導的治療師的心聲,在其督導精巧指引下,通過不斷的努力,讓他們自己和他們所關注的家庭發(fā)生了蛻變。我們會看到:他們如何在臨床干預的復雜性和準確性上曰漸精進,他們如何學會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目標,他們如何利用米紐慶那些點石成金的反應。同時,我們也會分享他們在磨練技巧和形成風格的過程中所體驗到的苦與樂。在閱讀本書時,無論是講述各個治療師的治療故事本身,還是米紐慶對治療的評點,都會讓我們有親臨大師課堂的感覺。我們能同時從老師和學生的視角來觀察,看他們如何相互影響,并且看這些視角如何影響治療。就診斷學的多樣性和案例的難度而言,顯然,本書所涉及的案例讓人油生敬意,這也讓本書顯得令人嘆服。對于希望為那些乍看來僅源于個體本身的問題尋找新的解決途徑的新手來說, 《掌握家庭治療:家庭的成長與轉變之路》無疑是一處異常豐富的資源。而對于那些希望發(fā)掘新方法來放大分歧、挑戰(zhàn)常規(guī)的有經驗的治療師來說,本書必然是異常豐富的收獲。
內容概要
十年臨床案例經驗基礎上的最新版本! 在家庭治療的理論和實踐中,很少有人的影響力會超過薩爾瓦多·米紐慶(Salvador Minuchin)。正如—位評論家所說:“他對經典案例的回憶,已經成為治療師用來對比自己最佳案例水平的標準.”本書就為初學者和有經驗的治療師提供了這樣—個絕佳的機會,讓他們在這位先鋒式的臨床工作者和導師的門下學習家庭治療的科學與藝術。 米紐慶和他的同事李維榕(Wai—Yung Lee)、喬治·西蒙(George Simon),以及八位高徒—起,用—場優(yōu)雅的臨床共舞,為下列這些關鍵的問題提供了解答: ·怎樣才能掌握家庭治療這門技術? ·如何才能創(chuàng)造—種有效的個人風格? ·如何成為促使受困擾的家庭成長的“工具”? 本書的特色: ·對本領域的新流派和模式進行回顧和點評,尤其是實證取向的家庭治療流派和模式。 ·增加了新的臨床材料以凸顯社會背景對家庭所造成的影響. ·米紐慶提出了家庭評估四步過程模型,其中包括歷史如何對家庭的現有功能造成影響。
作者簡介
薩爾瓦多·米紐慶,結構式家庭治療的始祖,享譽國際的家庭治療大師。撰寫、出版家庭治療領域的多部經典教材及眾多其他著作,曾任費城兒童指導中心主任、家庭研究所所長,并在紐約大學擔任精神病學教授。他及其弟子的工作使結構式家庭治療在其前沿領域中一直保持領導地位。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家庭與家庭治療 第一章 家庭治療:一種理論上的對立 第二章 家庭的特異性:家家皆不同 第三章 家庭的普遍性:每個家庭都有相似之處 第四章 家庭治療:臨床實踐與督導 第五章 當代風潮:家庭治療百態(tài) 第六章 心之相會:治療會談第二部分 督導的故事 第七章 對治療會談的督導 第八章 女性主義者與結構派老師 第九章 一個腦袋與許多頂帽子 第十章 詩人與鼓手 第十一章 重訪“俄狄浦斯之子” 第十二章 投身于熔爐之中 第十三章 男人與依賴:一對同性伴侶的治療 第十四章 涂抹烘糞便的畫者 第十五章 填滿一條空船:安迪·肖爾的故事、結語
章節(jié)摘錄
母親(急切地):你想告訴他你做了些什么嗎?大衛(wèi):嗯,沒錯,我的眼睛,我揉了一下眼睛。其實我沒有必要去揉眼睛。那股勁一會兒就過去了。吉爾(柔和地):大衛(wèi),在你那股勁上來之前,你的爸爸媽媽在哪兒?他們在干什么?周三的課堂上,全班正全神貫注地注視著單向玻璃后,看吉爾如何竭盡全力與大衛(wèi)一家“搏斗”。在過去的一年,24歲的大衛(wèi)都待在精神科病房里。因為強迫揉眼睛的行為很可能導致他失明,除了將他送往醫(yī)院,似乎已沒有其他的選擇。吉爾起初是大衛(wèi)的個人治療師,但是在過去的四個月里,他一直都在和大衛(wèi)及其父母一同進行著治療工作。在這四個月里,吉爾一直都把治療的錄像呈現給整個小組看。今天,是我們第一次“現場”觀看家庭治療的會談。我們自覺已經很了解他們,對父母親全方位關注大衛(wèi)的方式也已經十分熟悉。他行為的每一細節(jié)都被賦予意義,都成了父母關注的焦點。他實在無法閃躲。白發(fā)蒼蒼的父親似乎總是猶猶豫豫,十分想把自己表現得很有用。母親那熱情善良的圓臉龐似乎總是離大衛(wèi)很近,在我們小組成員看來,簡直有些太近了。大衛(wèi)結結巴巴的解釋平分給他們兩人,先是試圖讓母親滿意,接下來是試圖讓父親滿意。顯然,他的任務便是讓人滿意。吉爾是土生土長于美國南方的心理學家,在和人打交道的時候傾向于保持一種禮貌的距離。作為治療師,他偏好用輕柔而溫和的聲音進行解釋。米紐慶(督導,對小組說):我想吉爾是在告訴他們,母親接近大衛(wèi)的行為激發(fā)了大衛(wèi)揉眼睛的舉動。吉爾實在是很尊重語言的力量,他認為這一家子明白他的意思。但是,他們并沒有用同一波段交流。吉爾需要學會大聲喊出他的意思,這樣他們才會聽到他在講什么。年初,我便和吉爾就他在此次家庭治療中所使用的風格這一問題進行了探討。盡管他已經意識到其風格的局限性,并且也似乎在努力拓展他的工作方式,但他仍保持了其狹窄的認知焦點,仍依賴其用輕柔的語調說出的解釋。我決定進入單向玻璃后的房間,作為一個督導/聯(lián)合治療師和吉爾一起工作一會兒。當我進入診室的時候,吉爾只是簡單地說了一句:“米紐慶博士?!蔽易讼聛?。這個家庭知道,過去的幾個月里我一直都在督導治療。米紐慶(對父親說):如果你想幫助你的兒子,你必須讓你的妻子不再用現在這樣的方式對待他。和你的妻子談談吧。父親:我做不到,和她談不通。米紐慶(對大衛(wèi)說):那么,你就得繼續(xù)綁住你自己了。大衛(wèi):我不想綁住我自己。米紐慶:為什么不呢?好孩子會為他們的父母做這些讓人舒心的事情。你的父親說他無法應付你的母親。你的母親又孤獨又寂寞。你決定做一個替人療傷的人。所以,你愿意綁住自己的手腳,給她一個一輩子的工作,做一個母親。在后面的第十一章 ,吉爾會詳細描述他在這個案例中接受督導的體驗。在對這章的介紹部分和之后的點評部分,我會描述是什么樣的考慮和想法導致我以剛才提到的方式在咨詢會談中進行干預。大衛(wèi)及其家庭的案例十分吸引人,我們可能會很想在此時就繼續(xù)深入研究我對這個案例的督導。但是,在開始這種對家庭治療督導的探索之前,必須提到一個更為普遍的觀點。我在咨詢中做干預的方式——事實上也是我通常進行督導的方式——是植根于我對治療會談的見解。這是基于對人本身,對他們?yōu)楹螘绱诵惺?,對他們是如何改變的,以及對何種背景會引發(fā)改變的一種特定的理解。這種個人的治療見解與其進行督導、培訓方式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并不僅限于結構派家庭治療。自家庭治療這一領域開創(chuàng)伊始,在每個所謂的家庭治療“學派”中,一個人如何做督導取決于他/她如何看待治療。
編輯推薦
《掌握家庭治療:家庭的成長與轉變之路(第2版)》:結構式家庭治療的始祖,薩爾瓦多·米紐慶,風靡家庭治療領域數十年的大師級教程,在十年臨床案例經驗基礎上的最新版本。與先鋒式的臨床工作者和導師米紐慶,學習家庭治療的科學與藝術,分享一場優(yōu)雅的臨床共舞,成為家庭成長與轉變的“工具”。結構式家庭治療始祖大師級經典著作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