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0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日本]網(wǎng)野善彥 頁數(shù):354 字數(shù):329000 譯者:劉軍,饒雪梅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日本社會的歷史(修訂版)》講述的既不是“日本國”的歷史,也不是“日本人”的歷史,而是日本列島上人類社會的歷史。上溯遠古文明明確列島的自然與社會的關系,特別是從其出發(fā)點開始追問其大約1300年間持續(xù)不斷、至今仍影響著“日本國”的實際作用,以更為根本的依據(jù)批判明治以來的政府所選擇的道路即“大日本帝國”的歷程。
作者簡介
網(wǎng)野善彥,日本著名史學家,在日本學界被譽為網(wǎng)野的中世社會史學或網(wǎng)野史學,影響相當深遠。
書籍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原始的列島與人類社會
第一節(jié) 日本列島的形成和人類的登場
第二節(jié) 捕撈的開始和狩獵、采集生活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繩紋時代的終結(jié)和農(nóng)耕的開始
第二章 眾首領的時代
第一節(jié) 彌生文化的形成和眾首領的登場
第二節(jié) 首領制的展開和古墳的出現(xiàn)
第三節(jié) 走向統(tǒng)合的近畿和九州
第四節(jié) 近畿的巨大古墳和各地區(qū)首領制的發(fā)展
第三章 走向國家形成的道路
第一節(jié) 近畿的大王與首領之間的對抗
第二節(jié) 部民制與國造制
第三節(jié) 古墳的蛻變和6世紀的社會
第四節(jié) 東亞的動蕩和大和政權的動向
第四章 “日本國”的成立與列島社會
第一節(jié) 從大化政變到壬申之亂
第二節(jié) “日本國”的出現(xiàn)——藤原京和大寶律令
第三節(jié) 列島社會和律令制度
第五章 古代小帝國日本國的矛盾和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古代日本國的矛盾和8世紀的政治
第二節(jié) 8世紀的列島社會
第三節(jié) 新王朝的創(chuàng)始和平安京
第四節(jié) 都市貴族世界——弘仁、貞觀期的政治和文化
第五節(jié) 9世紀的列島社會和亞洲
第六章 古代日本國的蛻變與地方勢力的胎動
第一節(jié) 寬平、延喜的國制改革
第二節(jié) 東國國家的建立和“海賊”對瀨戶內(nèi)海的統(tǒng)治——天慶之亂
第三節(jié) 10世紀的社會和政治
第四節(jié) 地區(qū)社會的活躍和11世紀中葉的國制改革
第五節(jié) 11世紀后半期到12世紀前半期的社會和政治
第七章 東國王權的出現(xiàn)與王朝文化的變化
第一節(jié) 12世紀后半期的社會和政治
第二節(jié) 東國的王權——鐮倉幕府的建立
第三節(jié) 東國西國戰(zhàn)爭——東國王權的確立
第四節(jié) 13世紀的社會與文化
第八章 東西王權的并存與糾葛
第一節(jié) 相互合作的東西王權
第二節(jié) 蒙古來襲和13世紀后半期的社會
第三節(jié) 13世紀后半期到14世紀前半期的社會
第四節(jié) 東國“國家”的崩潰
第九章 動亂的時代與列島社會的轉(zhuǎn)型
第一節(jié) 由天皇實現(xiàn)的國家統(tǒng)一及其崩潰
第二節(jié) 動亂和四分五裂的王權
第三節(jié) “日本國王”室町將軍和地方諸勢力
第四節(jié) 列島社會的文明史、民族史的轉(zhuǎn)變——14世紀后半期到
15世紀前半期的社會
第十章 地方小國家的分立和抗爭
第一節(jié) 社會的急劇變動及動亂向全域蔓延—— 一揆和應仁之亂
第二節(jié) 分立的地方小國家
第三節(jié) 16世紀的社會
第十一章 重新統(tǒng)一的日本國與琉球王國、阿伊努社會
第一節(jié) 日本國再次實現(xiàn)統(tǒng)一及其對朝鮮的侵略
第二節(jié) 統(tǒng)一國家的確立
第三節(jié) 17世紀前半期的社會和國家
第十二章 展望——17世紀后半期到現(xiàn)代
第一節(jié) 17世紀后半期
第二節(jié) 18世紀至19世紀前半期
第三節(jié) 19世紀后半期到20世紀后半期
參考文獻
代結(jié)束語
譯者后記
補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派往各地的總領和大宰依照“改新之詔”,在分割、統(tǒng)合各地大首領——國造的統(tǒng)治區(qū)域的同時,推進新型行政組織的設置。3月,中大兄宣布將自己統(tǒng)治下的部民和屯倉(即人民和土地)充歸國有,向眾首領發(fā)布禁止建造古墳的“薄葬令”。8月,新政府提出全面廢止部民制的新方針,將包括大王在內(nèi)的各首領所統(tǒng)治的部民變?yōu)椤皣抑瘛保⒈娛最I定位為新國家機構(gòu)的官僚。 實際上,在畿內(nèi)及其周邊地區(qū),雖然方墳和圓墳那樣的首領古墳整個7世紀都在建造,但小古墳群在7世紀中期就銷聲匿跡了。古墳時代逐漸走向終結(jié),這在考古學上也得到證實。新政府的方針雖然并未能直線式地順利落實,但確實逐漸滲透到了各地。 雖說如此,自古以來的首領對土地和人民的獨自統(tǒng)治依然延續(xù)著,地方行政制度的改編也有賴國造推進,國家的方針并未能輕易貫徹。但是,中大兄他們意欲強制推行既定方針,647年,制定了旨在將眾首領作為大王的官員進行排序的冠位十三階,規(guī)定了朝參儀式,要求被授予冠位的有位者清晨聚集到“朝庭”,參拜大王、辦理公務。然而,當年年底,中大兄的宮殿起火。這一事件突出反映了中大兄的政治遭到反對,眾首領對改革的抵觸可謂根深蒂固。 649年,冠位由十三階增加至十九階,國博士開始調(diào)整官職體系,評制(后來的郡制)也在這時真正付諸施行。然而,這一年,左大臣阿倍內(nèi)麻呂剛?cè)ナ溃惆l(fā)生了右大臣自殺事件——突然被指涉嫌謀反的蘇我倉山田石川麻呂在山田寺自殺,政府內(nèi)部圍繞改革產(chǎn)生的對立凸顯出來。653年,中大兄他們派出遣唐使,以求恢復與唐朝的關系。這一年僧人曼死去后,孝德大王與中大兄之間的對立也公開化了,中大兄與其妹即孝德的大后間人王女把孝德留在難波,帶著所有官員轉(zhuǎn)移至飛鳥。連妻子也叛離自己,翌年即645年,孝德大王便在難波孤獨地死去。 東亞的古代小帝國 如此一來,大化政變后登場之人似乎都已銷聲匿跡,而中大兄的獨裁體制卻形成了。而且,唐朝的正式進攻在即,高句麗和百濟的使者向畿內(nèi)政權尋求援助。作為應對,畿內(nèi)這一年派出了高向玄理及其他遣唐使(不過玄理客死于唐),而中大兄則重新將自己的住所移至大和。
編輯推薦
《閱讀日本書系:日本社會的歷史(修訂版)》是閱讀日本書系叢書之一,由日本網(wǎng)野善彥著。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