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5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榮維木 頁數:170 字數:111000
內容概要
《中國史話》旨在為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較為完整、準確地介紹中國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的普及類系列叢書,從而使生活在信息時代的人們尤其是青少年能夠了解自己祖先的歷史。
榮維木所著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史話》為《中國史話》系列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史話》包括人民軍隊的誕生、十年風雨中的工農紅軍、抗日烽火中的八路軍和新四軍、為建立新中國而奮戰(zhàn)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大部分,使讀者較為清晰的了解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
作者簡介
榮維木,男,1952年北京出生,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戰(zhàn)爭研究》執(zhí)行主編;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史學會秘書長,中國口述史研究會副秘書長。主要著作有:《炮火下的覺醒——盧溝橋事變》《中國人民解放軍史話》《日本教科書問題評析》(合著)《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合著)《抗日戰(zhàn)爭熱點問題聚焦》(合著)等,發(fā)表論文五十余篇,其中《誰在制造諾言——評日本右翼的軍國主義史觀》,獲中宣部第八屆“五個一工程”理論文章人選獎。
書籍目錄
一 人民軍隊的誕生
1 南昌起義的槍聲
2 湘贛邊界舞紅旗
3 廣州起義失敗
4 三灣改編井岡會師
二 十年風雨中的工農紅軍
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 破敵“圍剿”四奏凱歌
3 紅軍不怕遠征難
4 三軍會師旗鼓重整
三 抗日烽火中的八路軍和新四軍
1 改編出師初戰(zhàn)告捷
2 艱苦卓絕的敵后游擊戰(zhàn)爭
3 戰(zhàn)勝困難堅持抗戰(zhàn)
4 打敗日本侵略者
四 為建立新中國而奮戰(zhàn)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1 爭取和平準備自衛(wèi)
2 從戰(zhàn)略防御到戰(zhàn)略反攻
3 偉大的戰(zhàn)略決戰(zhàn)
4 風雨下鐘山解放全中國
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南昌起義的槍聲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公開叛變革命,在上海向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舉起了屠刀;7月15日,汪精衛(wèi)步蔣介石后塵,在武漢樹起反共旗幟,提出“寧可枉殺千人,不使一人漏網”的口號。蔣、汪發(fā)動的反革命政變,標志著國共兩黨以打倒北洋軍閥為目標的第一次合作徹底破裂。帝國主義扶植的國民黨新軍閥,利用手中掌握的軍隊,逐步取代了氣數已盡的北洋軍閥,控制了中國的政治、經濟,建立起新的反動統(tǒng)治秩序。 國民黨新軍閥登臺后,到處收編反動武裝,擴充實力,搶占地盤,對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實行最瘋狂最野蠻的血腥屠殺。據不完全統(tǒng)計,僅1927年,就有10萬名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慘死在反動派的屠刀之下。共產黨員由6萬人驟減到1萬人,中共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曾經蓬勃發(fā)展的工農運動遭到嚴重摧殘。中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由高潮轉入了低潮,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 ≌斨袊锩幱谖<标P頭,中國共產黨毅然肩負起領導中國人民繼續(xù)完成民主革命任務的重擔。大革命失敗的嚴重教訓,使得共產黨人深刻地認識到:以革命的武裝反對反革命的武裝,這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必然,“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于是,中國共產黨開始了創(chuàng)建獨立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活動?! ?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決定首先在南昌發(fā)動起義,委派周恩來為前敵委員會書記,負責領導這次起義。當時,在國民革命軍中,中國共產黨掌握和影響的軍隊主要有:葉挺指揮的第二方面軍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駐扎九江地區(qū);賀龍指揮的第二方面軍第二十軍,駐扎九江地區(qū);朱德指揮的第五方面軍第三軍軍官教導團和南昌公安局的兩個保安隊,駐扎南昌市;以原葉挺獨立團為骨干擴編的第二方面軍第四軍第二十五師,駐扎南潯馬回嶺地區(qū)。此外,盧德銘指揮的國民政府警衛(wèi)團和陳毅領導的中央軍政學校武漢分校學員,正由武漢向南昌集中。合到一起約有2萬人。與共產黨相比,國民黨在南昌地區(qū)的力量薄弱,駐守南昌的朱培德部隊,大部分兵力在吉安、進賢一帶,南昌城內只有6個團的兵力,加上留守機關,也只有1萬余人。在南昌出現了有利于起義的條件?! ≌斈喜鹆x的準備工作秘密進行的時候,汪精衛(wèi)似乎嗅出了空氣中的火藥味,他于7月24日匆忙跑到廬山,與孫科、朱培德、張發(fā)奎等人密謀策劃,企圖誘騙賀龍、葉挺上廬山參加軍事會議,趁機解除他們的兵權。這一陰謀,被擔任第二方面軍第四軍參謀長的秘密共產黨員葉劍英得知,他立即趕到九江,與賀龍、葉挺在星子縣鄱陽湖的一只小船上商討對策。最后決定,不理睬張發(fā)奎要部隊集結德安的命令,立即由賀、葉分頭率部迅速開赴南昌,隨時準備發(fā)動起義。 7月27日,賀龍、葉挺率領的隊伍乘火車向南昌挺進。南昌群眾張燈結彩,燃放鞭炮,熱烈歡迎革命軍隊的到來。同一天,周恩來在陳賡的陪伴下,從漢口到達南昌,住在花園角2號(現花園角4號)朱德在南昌的住宅。此時先后到達南昌的中共領導人還有劉伯承、彭湃、聶榮臻、惲代英、吳玉章、林伯渠、廖乾吾、徐特立等人。周恩來到達南昌的當天,立即成立了以他為書記,李立三、惲代英、彭湃為委員的起義前敵委員會,并在江西大旅社(原址現改為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主持了前敵委員會會議。會議分析了敵我力量對比情況,縝密地籌劃了起義的各項準備工作,最后決定成立武裝起義總指揮部,預定于7月30日發(fā)動起義?! ?月28日,南昌起義總指揮部在江西大旅社成立,委任賀龍為起義總指揮,葉挺任前敵總指揮,劉伯承任參謀長?! ?月29日,南昌起義的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這時汪精衛(wèi)等人悍然下令在張發(fā)奎的第二方面軍實行“清共”,并嚴令賀龍、葉挺部限期從南昌撤回九江。在這形勢驟然緊迫,革命與反革命即將展開生死搏斗的緊急關頭,張國燾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從九江向南昌前敵委員會接連發(fā)出兩封密電,稱“暴動宜慎重,無論如何候我到再決定”,妄圖阻撓起義?! ?月30日,張國燾從九江趕到了南昌。當天,前敵委員會召開緊急會議。會上,張國燾提出:起義需征得張發(fā)奎的同意,否則不能進行。張國燾的發(fā)言,立即引起了激烈爭論。前敵委員紛紛表示:起義不能推遲,更不能停止;張發(fā)奎已經受到汪精衛(wèi)的影響,絕木會同意我們的起義計劃;起義必須由我黨領導,絕不能依賴軍閥。張國燾見大家都反對自己的意見,便抬出“國際代表”的招牌來嚇人。這時,周恩來再也無法抑制心中的憤怒,拍著桌子說道:“國際代表和中央給我的任務是叫我來主持這個運動,現在給你的命令又是如此,我不能負責了,我即刻回漢口去吧!”由于張國燾是中央代表,會議不能以表決的方式否定他的意見,只好暫時休會,原來準備30日起義的計劃,也隨之不能執(zhí)行了。張國燾對起義的干涉,引起了人們的普遍不滿,有人提議將他綁起來,但這個提議被周恩來制止了。第二天早晨繼續(xù)開會,又爭論了幾個小時,最后張國燾終于屈服,于是前委會決定:8月1日凌晨4時發(fā)動起義。 7月31日下午,起義總指揮部以賀龍的名義下達了起義命令。周恩來、賀龍、葉挺等人分別到起義軍各部隊,召集團以上干部開會,做起義前的最后動員,明確戰(zhàn)斗任務和行動方案?!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