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5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王軍 頁數:252 字數:255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冷戰(zhàn)結束以來中國的民族主義——基于關系實在論的探索》將關系實在論引入民族與民族主義研究議題,旨在與建構論和原生論的民族、民族主義觀展開辯論。在此基礎上,結合民族主義的類型學(政治民族主義、文化民族主義)以及民族主義主體的類型學(官方、知識界和大眾),作為分析后冷戰(zhàn)時期中國民族主義的基本框架。為應對后冷戰(zhàn)時期國際和國內的變遷與壓力,中國官方的政治與文化民族主義顯得頗為務實、理性與具有防守性,而中國知識界和大眾的政治、文化民族主義思潮和運動則具有多元性。整體上,后冷戰(zhàn)時期中國的民族主義是在“革命”與“救亡”主題消退的背景下展開的,它更多地體現了中國的再建構的特征,即從“拯救性”焦慮轉變?yōu)椤皠?chuàng)造性”焦慮?!皠?chuàng)造性”焦慮將是后冷戰(zhàn)時期中國民族主義長期的核心特點?!独鋺?zhàn)結束以來中國的民族主義——基于關系實在論的探索》由王軍所著。
作者簡介
王軍,1975年生,湖南望城人,副教授?! ?997年畢業(yè)于湖南師范大學歷史系,獲史學學士學位;2000年畢業(yè)于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獲史學碩士學位;2000~2005年任教于中南大學政治學與行政管理學院;2002-2005年就學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系,專業(yè)為國際關系學,獲法學博士學位;2005-2007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博士后流動站做博士后,主要研究社會理論與民族主義理論;2007年9月調入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研究院?! ∧壳爸饕芯糠较蚴敲褡逯髁x與民族沖突管理、網絡政治與外交、國際關系理論。著有《網絡民族主義與中國外交》、《中國國際關系研究四十年》、《民族主義與國際關系》等書,譯著有《中國大戰(zhàn)略與國際安全》,在《民族研究》、《世界經濟與政治》、《外交評論》、《社會理論》等刊物上發(fā)表文章40余篇。主持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部委課題三項,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項目、福特基金課題、部委課題多項。
書籍目錄
緒論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研究綜述
三 本書的研究思路
理論篇·多種范式與關系實在論
第一章 民族的詮釋
一 詞源和語義學視角
二 原生論的民族觀
三 后設原則論的民族觀
四 邊界論的民族觀
第二章 民族主義的內涵和分析視角
一 民族主義的界定
二 民族主義是歷史現象還是現代現象
第三章 民族主義持續(xù)存在及其分析進路
一 表現論的民族主義
二 工具論的民族主義
三 結構功能主義的民族主義
第四章 關系實在論視野下的民族和民族主義
一 社會科學中實體論與關系實在論
二 實體論和關系實在論的民族觀
三 關系實在論視角下的民族“自我”與他者
四 其他分析視角與問題意識
現象篇之一·政治民族主義在中國
第五章 政治民族的競爭與共生:國家民族主義、族群民族主義和公民民族主義
一 政治民族:流動性、過程性與競爭性
二 “國族”是主導性的“政治民族”
三 國族與族群的共生與沖突
四 國族與公民民族的共生與沖突
第六章 后冷戰(zhàn)時期中國官方的政治民族主義
一 中國官方政治民族主義面臨的問題性
二 政治民族的認同危機與后冷戰(zhàn)時期的愛國主義塑造
三 中國崛起、國際身份與官方的政治民族主義
第七章 中國知識界的政治民族主義
一 事件刺激與知識界的政治民族主義
二 中國崛起與知識界的政治民族主義
第八章 中國大眾的政治民族主義
一 網絡民族主義:現象、內涵與原因
二 網絡政治民族主義中的大眾:意識與行為
三 網絡中的大眾政治民族主義、網絡市民社會與中國外交
小結
現象篇之二·文化民族主義在中國
第九章 文化民族主義:概念、類型與研究進路
一 文化民族主義的類型
二 文化民族主義的命題與研究進路
第十章 官方的文化民族主義
一 傳統(tǒng)文化熱與官方文化民族主義
二 理解與解釋官方文化民族主義:規(guī)范論與工具論
三 進一步思考與初步結論
第十一章 中國知識界的文化民族主義
一 知識界文化民族主義的表現
二 中國文化本位的方案
三 文化自覺:溫和的文化民族主義方案
四 如何理解知識界的文化民族主義
第十二章 中國的大眾文化民族主義
一 漢服運動:定義、緣起和表現
二 漢服運動所涉及的主要議題與分析視角
本書結論
參考文獻
一 英文文獻
二 中文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綜上所述,后設原則論的民族觀否認民族是內生的、給定的客觀實體,認為民族是被民族主義建構的、主觀性的實體,后設原則論者的民族觀由是顯示了鮮明的建構主義特點,不過要注意的是,他們強調的是民族主義建構民族,而不是其他觀念或意識形態(tài)建構民族。在后設原則的民族觀這一知識譜系中,最為強調民族主觀性的論點將走向唯意志論(volun-tarism)民族觀?! ≡跉v史觀上,后設原則論者認為民族是現代現象,而非遠古就有的。在民族成員與民族的關系上,后設原則論者多持個體主義論,他們認為,界定民族應該從個體的主觀意志角度著手,個體的同意(意愿)是民族形成的前提條件(民族是遵循民族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觀念性實體),①這樣的研究進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民族研究的集體主義視角,為近年來勃發(fā)的自由主義的民族主義在邏輯上做好了鋪墊工作,而且也為工具主義的民族論打開方便之門(后文將詳細討論)。這是因為,建構民族感知與民族圖式的力量不僅包括具有濃厚集體特性的政府、官方媒體力量,也包括個體力量,因為個體具有自我選擇和認知的能力,而不是局限于被動地接受集體的塑造,被動地民族化?! ≡谧晕遗c他者的關系上,后設原則論也潛含了民族自我相對于他者的特性,只不過它不是從客觀標準上來尋找和辨識出這樣的自我,而是以主觀形態(tài)為基礎來辨識自我與他者,是想象的自我與想象的他者的區(qū)別。當然,在霍布斯鮑姆的思想中,自我與他者的關系并不是很明確、很穩(wěn)定的;在安德森的理論框架中,民族自我與他者的差別的本體論色彩弱化了,因為其邏輯中暗含的是對民族的想象方式的差別。 后設原則論強調民族的主觀屬性以及民族主義對民族的塑造作用,這是其分析特長,但它同原生論一樣走向極端(即放大了民族的主觀屬性),且落入從民族主義與民族兩者的關系中界定民族的窠臼。 ……
編輯推薦
王軍所著的《冷戰(zhàn)結束以來中國的民族主義——基于關系實在論的探索》梳理和探討了民族和民族主義研究的主要范式,并引入了關系實在論的分析視角,將關系實在論視角引入民族和民族主義分析,旨在彌補流行的民族原生論和安德森、霍布斯鮑姆等人倡導的民族建構論的不足。書中主要分析后冷戰(zhàn)時期中國大陸上的政治民族主義和文化民族主義,并闡釋了官方、知識界和大眾在上述兩個領域中的表現。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