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安全機制構建

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李志斐  頁數(shù):195  

內容概要

  東亞是中國最為關鍵的周邊板塊和世界主要大國的利益交匯之地,如何認識其內部的權力分配和安全結構狀況、如何建構促進地區(qū)和平的安全機制已經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東亞地區(qū)的安全問題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地區(qū)性公共問題,地區(qū)安全合作的、目的是要滿足各國的安全性公共產品需求。在東亞地區(qū)安全領域,共存有三種公共產品提供模式,東亞地區(qū)復合型安全結構和安全困境的形成與之有密切關系。對于如何更好地解決公共產品提供不足的問題,《東亞安全機制構建——國際公共產品提供與地區(qū)合作》作者李志斐博士認為,在現(xiàn)實相互依賴背景下,國際性的制度化安排是公共產品得以有效提供的有力保證,建構復合型的安全合作機制是東亞國家尋求安全與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東亞安全機制構建——國際公共產品提供與地區(qū)合作》適合政府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國際關系學特別是從事東亞地區(qū)安全研究的科研人員,大專院校相關專業(yè)師生等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李志斐,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80年生于河北省石家莊市,2009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2007~2008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學亞太研究院訪問學習。目前主要從事東亞安全合作、亞太地區(qū)非傳統(tǒng)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在《當代亞太》、《太平洋學報》、《教學與研究》等學術刊物發(fā)表論文1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和《新華文摘》全文轉載或摘錄。代表性文章有《東亞安全,合作模式與結構》、《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的跨國界河流問題之分析》等。

書籍目錄

第1章?導論
 1.1?問題的提出與概念的界定
 1.2?研究現(xiàn)狀和文獻綜述
 1.3?本書框架與創(chuàng)新之處
第2章?國際公共產品提供與地區(qū)合作
 2.1?國際公共產品的理論內涵
 2.2?國際合作與國際公共產品
 2.3?小結
第3章?東亞地區(qū)安全合作中的公共產品
 3.1?東亞地區(qū)安全合作與公共產品
 3.2?東亞地區(qū)安全合作中的公共產品:東亞和平
 3.3?東亞地區(qū)安全合作中的公共產品:東亞安全
 3.4?小結
第4章?公共產品的霸權式提供:美國主導的東亞聯(lián)盟體系式安全合作
 4.1?美國主導提供公共產品的動力分析
 4.2?美國主導提供公共產品的手段及內容
 4.3?美國重返亞洲戰(zhàn)略與公共產品提供霸權性的增強
 4.4?小結
第5章?公共產品的地區(qū)主義式提供:東盟框架內的地區(qū)安全合作
 5.1?東盟:一種公共產品
 5.2?東盟的合作安全觀理念
 5.3?東盟地區(qū)安全論壇:合作安全觀的官方實踐
 5.4?第二軌道外交:合作安全觀的非官方實踐
 5.5?小結
第6章?公共產品的協(xié)作式提供:中國倡行的協(xié)治式安全合作
 6.1?中國提供公共產品的動力性與必要性分析
 6.2?中國公共產品的提供內容
 6.3?小結
第7章?東亞地區(qū)安全結構及困境與公共產品
 7.1?公共產品提供方式的結構性影響:東亞復合型安全結構
 7.2?公共產品提供不足與東亞安全困境
 7.3?小結
第8章?東亞復合型安全機制構建與公共產品提供
 8.1?東亞復合型安全機制構建的核心原則:多邊主義
 8.2?東亞復合型安全機制構建的基礎:信任機制
 8.3?東亞復合型安全機制構建的主要內容:合作安全機制
 8.4?小結
第9章?案例分析:朝核問題及解決路徑分析——從國際公共產品的理論角度分析
 9.1?朝核問題的由來和實質
 9.2?朝核問題現(xiàn)有解決路徑——“六方會談”機制評析
 9.3?朝鮮半島和平機制的構建
 9.4?小結
第10章?結語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也要注重外部環(huán)境的考量。在國際相互依賴這種現(xiàn)實存在的前提之下,處于相互依賴關系之中的各個行為主體必然會存在著權利與義務的關系,相互依賴的雙方必須在共存中承擔一定的義務和代價,這是行為主體生存與發(fā)展的前提,也是現(xiàn)實國際生活的必然。義務和代價的存在決定了相互依賴的存在,“當交往產生需要有關各方付出代價的相互影響時(這些影響并不必然是對等的),相互依賴便出現(xiàn)了。如果交往并沒有帶來顯著需要各方都付出代價的結果,則它不過是相互聯(lián)系而已,這種區(qū)別對我們理解相互依賴政治至關重要”?! ∠嗷ヒ蕾嚨膰H現(xiàn)實狀態(tài)決定了國際行為體在國際互動時會產生國際公共問題,國際公共問題的最重要特征在于它的非排他性和外部性,即公共問題的產生和存在會對所有國家行為體產生消極或者積極的影響,每一個置身其中的行為體都會被動或者主動地受到制約。所以說,國際公共問題本身就成為一種國際公共產品,國際公共問題的“公共性”決定了它的解決需要的不僅僅是單邊的力量,還需要國際行為體的多邊聯(lián)合行動,這就涉及國際公共產品的提供問題?! ×硗?,由于相互依賴的普遍及其中存在權利和代價的關系,國際行為主體在與外部環(huán)境互動時自身的自由行動權利會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被動制約,同時也會對外界產生作用,當國家行為體對他者產生的是消極外部影響時,利益的相關方就會產生權利和責任的沖突問題。由于國家在相互依賴的國際體系背景下,開展國際交往是基于利益最大化的功利主義原則來進行選擇、決策和行動的。因此,為了避免為沖突付出過高代價,使相互依賴關系穩(wěn)定在一個相對信任的階段,保證相關行為體安全持久地獲益,國家行為體在不同程度上就會創(chuàng)造、遵守各種各樣的國際規(guī)則和準則,也就是遵守和享用國際社會中存在的國際公共產品。那么,怎樣在國際相互依賴的大背景下,提供足夠的有益于各個國家行為體的公共產品呢?這就成為我們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pre>

編輯推薦

李志斐博士編著的《東亞安全機制構建——國際公共產品提供與地區(qū)合作》在對東亞安全合作原因進行剖析的基礎上,借重于經濟學中的公共產品理論來系統(tǒng)分析東亞地區(qū)安全合作中產生并持續(xù)存在的兩種公共產品——東亞和平與地區(qū)安全的提供情況。在詳細研究了目前三個主要提供者的提供方式、手段和提供內容之后,揭示出東亞地區(qū)安全結構和安全困境形成的根本動因,并據(jù)此探求獲取東亞地區(qū)安全與和平的途徑和方法。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東亞安全機制構建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一直期待有這個領域的專業(yè)書,結果皇天不負有心人,等到了。購之,速讀之。新形勢下,中國如何在東亞地區(qū)提供國際公共產品,他國的經驗給了一些啟示。
  •   這本書和剛才的那本一樣,也是對公共產品理論應用到國際政治領域的一個創(chuàng)新專著。值得一讀。推薦給朋友們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