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梁景和 主編 頁數(shù):328
內容概要
《婚姻·家庭·性別研究》是以婚姻·家庭·性別問題為研究重點的學術輯刊,預計每年出一輯。它的編輯出版有如下特征:一是錄用研究性學術論文;二是論文篇幅長短不限,可以收錄長篇幅的學術論文,亦不棄短篇幅的學術論文;三是以發(fā)表20世紀婚姻·家庭·性別問題的學術論文為主,兼及其他歷史時期。該輯刊既可在推進中國社會文化史研究,特別是中國婚姻.家庭。性別研究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同時也可為今天和未來的生活提供借鑒和啟發(fā),鼓勵人們去創(chuàng)造新的生活方式,因而也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
書籍目錄
新中國婚姻文化的變革(1949~1966)
一 婚姻觀念的變化
二 婚姻禮俗的變革
三 新式婚姻生活及其局限
四 婚姻文化嬗變的特征及其歷史分析
新中國家庭文化的演變(1949~1966)
一 前言
二 家庭結構的變化
三 國家對生育的指導及家庭的自我選擇
四 家庭婦女角色的變化
五 結語
新中國女性的社會角色和女性性別形象(1949~1966)
一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男女平等觀
二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女性社會角色
三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女性性別形象
新中國的性倫文化研究(1949~1978)
一 性倫文化中觀念與行為的誤區(qū)
二 性倫文化的政治批判與文化圍剿
三 成立30年的性教育
四 男女社交與貞操文化的演變及歷史局限
五 結語
延安時期的婦女生活
一 新舊交替時的延安婦女生活
二 延安時期的婦女教育
三 延安時期的婦女婚姻
四 延安時期的婦女社會參與
五 結語
新文化運動時期的裸體模特之爭與文化沖突
一 文藝新氛圍與裸體模特寫生的引入
二 關于裸體模特的論爭
三 裸體模特論爭緣由的歷史考察
四 論爭的歷史意義及影響
五 結語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正如錢穆先生指出的“一部中國文化史,正如聽一場歌唱,不外一和字”,“中和”的宇宙是一個以現(xiàn)實政治和人倫社會為中心的整體和諧的宇宙,而對和諧的重視,則把中國人的審美心理引向了“吟詠情性”方面,這同樣影響并制約了我們民族對人體藝術觀點的形成與發(fā)展。道家美學以自然之道為基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人、地、天中的一切都要以道為規(guī)則,而道則以自然的狀態(tài)為規(guī)則,認為只有順應自然之道,從人與自然的統(tǒng)一中,人才能獲得自己、找到美。道家美學認為藝術活動與審美要統(tǒng)一于自然之道中,是不為外物束縛的超功利的自由活動,這是道家美學對審美和藝術創(chuàng)造的一般規(guī)律的“深刻把握”。道家重視道、重視自然,正是中國藝術重神不重形的哲學依據,中國歷代畫論中關于“神”、“形”之辨無不以神似作為繪畫的最高要求,中國肖像畫不叫“寫形”、“寫貌”,而稱“傳神”、“寫真”、“寫心”,就是這個道理。而這種重傳神不重形似的美學主張,勢必導致對物質實體和事物形體的輕視,因此,中國的藝術及中醫(yī)學都不太重視人體解剖。此外,在道家看來,藝術除來源于大自然的深層原理法度之中,還來源于道德精神,而無論是道德精神還是自然品格,都要“通過高品位的人格感悟才能夠得到”。其中更以道德完美優(yōu)于形體美丑,這在莊子《德充符》中的許多寓言中大加宣揚過。
編輯推薦
《婚姻?家庭?性別研究(第1輯)》是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