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黃鴻春 頁數:195
內容概要
歷史記載在文獻里,保存在傳統當中,也存在于我們的傳承之中。北京師范大學的九位年輕博士通力協作,編成《四書五經史話》,以新世紀青年人的視角和體會來詮釋和介紹《四書五經》,“信則傳信,疑則存疑”,文風樸實簡約,行文流暢易懂,以幫助廣大讀者更好地閱讀和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
作者簡介
黃鴻春,1968年3月生,瑤族,廣西鐘山縣人。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2011屆博士,廣西師范學院政法學院副教授。
書籍目錄
前言
《大學》
一 《大學》成書經過及古本與章句本的差異
二 《大學》的內容
三 《大學》的影響及價值
四 讀法及參考書
《中庸》
一 《中庸》及其篇名含義
二 《中庸》源流及其經典化過程
三 《中庸》的內容和思想
四 《中庸》學研究的幾個問題
五 “中庸”思想與當代社會
《論語》
一 《論語》與孔子
二 《論語》的成書與版本
三 《論語》的注釋與真?zhèn)?br /> 四 《論語》的主要思想
《孟子》
一 孟子其人其書
二 《孟子》的篇章內容與思想
三 《孟子》精言妙語
《周易》
一 《周易》的成書和編撰
二 《周易》題解
三 《周易》的內容
四 《周易》經傳的流傳和演變
《尚書》
一 《尚書》的由來
二 《尚書》的內容
三 往代學者對《尚書》的研究
四 《尚書》的歷史文化意義
《詩經》
一 題解
二 《詩經》的體例和分類
三 《詩經》的思想內容
四 《詩經》的藝術特點
五 《詩經》的影響
《春秋》
一 《春秋》的名稱、內容和作者
二 怎樣讀《春秋》
三 《春秋》在古代中國的地位和影響
四 閱讀《春秋》及三傳的參考文獻
《禮記》
一 《禮記》概說
二 《禮記》的禮學思想
三 政治理想與禮樂治世
四 教育思想與修身之道
五 因人情以制禮的原則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在第四段對話中,梁惠王向孟子請教,孟子指出國君以政殺人無異于“以梃與刃”殺人。作為一國之君,應該心存百姓,不能自己“庖有肥肉,廄有肥馬”,而讓“民有饑色”、“野有餓莩”?! 〉谖宥螌υ捴?,孟子勸梁惠王施行仁政,從根本處增強國力,使老百姓“富而后教”,既要“省刑罰,薄稅斂”以解決人們生活之憂,又要使“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們品德敦厚,在國家有難時,自然會誓死保衛(wèi)國家?! 〉诹螌υ捠敲献优c梁襄王展開的。梁襄王問孟子如何實現天下安定。孟子回答說只有天下統一了才能安定,而只有“不嗜殺人”的君主才能統一天下,因為君主關愛百姓,百姓才會“悅而歸之,如水之就下”?! ×合逋跫次徊痪煤?,孟子便離開魏國到齊國,當時齊宣王剛剛即位。孟子見到齊宣王時,宣王問的第一句話就是齊桓晉文是如何稱霸的,孟子有意躲避轉而向宣王講述統一天下的王道,以齊宣王以羊易牛釁鐘的故事肯定宣王有“不忍”和“保民”之心。進而指出宣王不該“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其不是“不能”“保民而王”,而是“不為”。在此之上,孟子建議宣王施行“推恩”的仁政,即把愛禽獸之心推廣到百姓身上,對百姓施之以“養(yǎng)”和“教”?!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