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中國大革命

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馬勇  頁數(shù):336  字數(shù):316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這個事件的意義是結束了兩千年的帝制,趕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現(xiàn)代化的起點,是現(xiàn)代民族國家重建的開始。
  辛亥革命的目標是刻意模仿美利堅合眾國,是要建立美國式的政治架構;辛亥革命的政治手段,是刻意模仿一百二十年前的法國大革命,是要以暴力手段打碎一個舊世界,建設一個新中國。
  辛亥革命的前半場確實是按照法國大革命的劇本在演出,孫中山等先行者經(jīng)過十幾年艱辛奮斗,終于將“一個人的革命”演化成全民族覺醒,只是當武昌起義爆發(fā)后,特別是當清政府陣前換將,啟用袁世凱職掌朝政,南北對峙一下子由滿漢之間的種族沖突變成了漢人之間的對決。辛亥革命后半場放棄了法國大革命的老套,在經(jīng)過短暫和談后,南北握手言歡,清帝退位,五族共和。
  對于辛亥革命這個結果,見仁見智,許多人覺得這場革命在列強和資產(chǎn)階級介入后變質,革命歸于失敗。辛亥革命其實是對法國大革命的超越,不僅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而且避免了一場內戰(zhàn)一場血腥,這是中國智慧的最高體現(xiàn),是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完勝,既合乎國際社會的期待,也合乎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者簡介

  馬勇,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現(xiàn)代文化學會副會長及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書籍目錄

小引
第一章 革命改良二重唱
 一個人的革命
 革命與改良賽跑
 革命暫時領先
 立憲反超革命
第二章 構建現(xiàn)代政治文明
 邁出憲政第一步
 一個時代開始
 重建中央與地方權力系統(tǒng)
 以政治改革反制革命
 構筑現(xiàn)代政治文明的根基
第三章 民主政治的春天
 后威權時代:攝政王和他的嫂子
 放虎歸山:袁世凱歸隱
 民主初步的亂象與秩序
 街頭政治:國會請愿的后果
第四章 革命在危機中
 孫中山:浪跡天涯
 章太炎:彈盡糧絕
 那一撥回歸主流的人
 黃花崗:背水一戰(zhàn)
第五章 得意忘形中決策
 責任內閣弄成了皇族內閣
 鐵路干線國有引發(fā)國進民退
 人心思亂:紳民對抗國有化
 一批愚蠢的明白人
 官逼民反:同志軍與哥老會
第六章 樹未倒而猢猻已散
 為什么是新軍
 立憲黨人閃身而退
 黎元洪和湖北軍政府
 袁世凱重出江湖
 南北六省相繼獨立
第七章南北僵持
 袁世凱:絕對君憲主義者
 灤州兵諫:清廷喪失最后機會
 黃興來了
 袁世凱拋來橄欖枝
 吳祿貞壯志未酬
第八章和比戰(zhàn)難:錯綜復雜的多方博弈
 君憲主義不必再提
 將袁世凱從清廷中拉出來
 滿洲人在背后狠推了一把
 東南光復
第九章從君主到民主:一個艱辛的談判
 和平仍未到絕望時候
 整合獨立各省
 終于可以坐下來談談了
 君主立憲抑或民主共和
 清廷終于同意由國民大會決定政體了
第十章帝制終結:紫禁城的黃昏
 惜陰堂高人高招
 建府開基:一個不得不出的狠招
 紅臉與白臉:孫中山與袁世凱
 最后一擊:段祺瑞和那些北洋將領們
 一個王朝的尊嚴與瀟灑

章節(jié)摘錄

  革命運動,改革立憲的動力。 在晚清最后十年,革命與改革確實處在一個蹺蹺板狀態(tài)。革命增長了 ,一定是改良遇到了問題;改?進入順境了,革命就一定遇到障礙。 開缺袁世凱,中國失去了一次振興機會。一百年后重新觀察,袁世凱 開缺另有原因,且中國失去了與美德結盟振興中國的機會。 武昌首義,立憲派走向武力革命榜樣。武昌起義的主體或者說惟一的 力量是湖北新軍,而湖北新軍是張之洞一手訓練出來的,但國家意識淡薄 。在湖北新軍和湖北咨議局示范下,各省立憲黨人和新軍相互配合,在不 太長的時間里相繼宣布獨立宣布光復,棄暗投明,由大清國的統(tǒng)治基礎一 變而成為民國元勛。 1911年的武力革命,成為和平?命的先導。革命派模仿法國大革命,要 用武力流血殺人推翻皇權,實現(xiàn)民權,但掀起的中國大革命,從南北對決 走向南北議和,繼而握手言歡,清帝退位,五族共和。 武人提倡和解,王朝贏得尊重。介入政治的湖北新軍成了反政府反體 制的力量,前往武昌前線鎮(zhèn)壓湖北新軍的北洋新軍成了中國政治的中堅。 段祺瑞、馮國璋等將領轉向革命,放棄抵抗,接受共和。清廷顧全大局, 和平隱退,贏得國人的敬意。

編輯推薦

  作者馬勇研究中國近代史三十年,頗有心得,發(fā)表著述甚豐,其中的《1898年中國故事》、《1900年中國尷尬》與這本《1911年中國大革命》屬于把象牙塔的學問普及民眾之作。書稿內容豐富,深入淺出,文字曉暢而有個性,較好地將學理性故事性融為一體。該書出版后,相信會對民眾進一步客觀認識辛亥革命、辛亥人物及中國近代史有所助益?! ”緯莫毺刂幵谟谝浴按鷥r”談“意義”。作將這場革命的“歷史意義”與其耗費的“歷史代價”進行比較,指出它是多種政治勢力互相妥協(xié)的結果,無論是革命派還是立憲派,袁世凱還是清王朝權貴,都有自己的堅持和自己的讓步,最后以和平的方式實現(xiàn)了清王朝消亡,共和國成立?!爸袊蟾锩币宰钚〉拇鷥r成就了中國近代史中重要的轉折點,開啟中華民族重建現(xiàn)代化的探索歷程,對這個“和局”的再審視無疑對后人有重要的借鑒和啟發(fā)意義。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1911年中國大革命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6條)

 
 

  •   政治角度看辛亥

    偷愛警/文

    社科出版的書,多是以社會政治層面,為觀察點,進行的實證文體。本書依舊如此,作者匯集充沛的資料和個性觀點,論述了晚清政府與革命軍之間的歷史矛盾,講述了革命軍在歷史過程發(fā)揮的作用。

    作者的描述方式,通過歷史的原貌,評議政局的變化,實際本書,是一出關于政治立場與政治較量的重新排序。作者用大量的論述材料,透過政治角度,著眼清政府的效仿功力,雖然立憲計劃受阻,但另一方的革命軍沒閑著,為改革而生死一搏,堅定奉行的抵制運動。使得兩方勢力,日子都不好過。作為兩方勢力的領跑者,孫中山與李鴻章,實際都有著私欲的政治意圖,只是每個人的私欲,得到的擁護聲與反對浪潮,互成為不可調停的掠奪。

    由于清政府幕僚的昏庸,政局局面的非明朗化,給本來就搖擺不定的中國時局,蒙上了更加懸疑的陰影。袁世凱、載灃、溥儀,都是晚清末路上的清政府大員,每個人物在晚清衰落時期,都起到了決定性的轉折作用。相對于革命軍的黃興、吳樾、宋教仁、汪精衛(wèi)等等,更多的革命人物,使得晚清格局,更加撲朔迷離,使歷史變數(shù)多次異變。可以觀察到,革命軍勢力的內部結構,松散而不規(guī)范,但能夠借用多次的內部調整,逐步的走向整編之路。使革命隊伍不斷的壯大和進發(fā)。

    用政治有限性,來定位本書比較恰當,歷史細末中的陳述與對話,有點乏味,好在作者加入個人的分析,使得文字不像學術研究報告。與張鳴《辛亥》相比,張鳴的作品,更多是在用百姓未知的辛亥內容,肢解著歷史的身軀,讓觀者透過肢解的過程,看到其中的纖維和細胞構造。而本書利用政局有限的政治硬件,講述著革命軍與清政府的軟件。軟件內部的病毒細胞,在擴散和潛伏,而治療革命軍與清政府的良藥,則是完成革命與反革命的掙扎過程。

    偶然中的必然結果,全憑個人的力量,推動或者推翻長達200多年的朝代,是需要勇氣和智慧的。影響幕僚政治仕途的危機,挫敗著公務員對前景的展望,作為政府官員,必然要通過政治渠道和手段,來遏制個人威力的爆發(fā)。實際清府是在用手中的權利,來掠奪著民眾的最后防線。晚清落敗的下場,是日積月累的政治摩擦,絕非幾位革命者所能左右的結局。

    本書的題目突出“中國”二字,如果準確來講,用晚清大革命更具有直觀印象。辛亥之所以特殊,在于社會政治格局的推動與演變,不是中國專有的革命形勢。革命軍只是效仿法國運動,從中找謀劃曲線救國的路徑,為了轉型國家形勢分配,而奮起抗爭。特殊的階段性的對話,在晚清時期一并激發(fā)。顯現(xiàn)出晚清大革命這個題目更貼切,而選擇“中國”一詞,無非馬勇先生想要證明中國社會大革命,是一次集體性和普遍性的混戰(zhàn)革命,時間長而復雜的過程,成為中國的標志。“中國”二字,包含的時間跨度過大,無法呼應文題內部的全部內容,但可以突出說明,中國政治研究的區(qū)域性。

    本書特點在于,人物的依次出場,加深了政治與歷史的關聯(lián),將人物地位與社會時期重則,清晰地提煉出來,人物的改革思辨,是政治的靈魂之本,馬勇先生巧妙的將兩者連接到一起。
  •   1911年中國大革命(全新解讀1911辛亥革命,重構大革命的來龍去脈)
  •   1911年,辛亥革命書寫了中國歷史的全新一頁,千年帝制從此推翻。然而,百年之后,當我們重新盤點這一標志性事件時,卻發(fā)現(xiàn),我們對它其實并不完全了解,還有太多的東西,值得我們追憶,需要我們反思。
      
      馬勇老師的這部力作,為我們展現(xiàn)了更多視角,與以往充滿教條的相關書籍對比,它是如此豐富,如此鮮活。
      
  •   辛亥革命在中國歷史進程中舉足輕重,從歷史事件中究竟領悟到了什么,確需見仁見智!
  •   讀了這本書,讓我對中國辛亥革命那段歷史了解得更多,了解了更多平時不為人知的歷史事實。我覺得收獲很大,推薦大家閱讀,可以更全面地去看待晚晴政府以及同盟會
  •   與歷史教材不同,詳細深刻的從另一面還原歷史的面貌,對辛亥革命及孫中山重新認識,對探索歷史真相的人值得讀!
  •   于辛亥革命百年之際讀此書,似重回百年前那段風起云涌、風雨欲來的日子,革命黨,?;庶h,立憲派,軍人武夫,文人政客,一一登上歷史的舞臺,或如流星轉瞬即逝,或如日月同輝,流芳百世。
  •   了解辛亥革命的好書 要是想對辛亥革命有所了解 買這本書就行了
    希望作者把 辛亥革命以后到北伐戰(zhàn)爭寫寫 成個系列
  •   辛亥革命真實的樣子是怎樣的?書中有很多史實是我原本不知道的,也是歷史課本里沒有的。
  •   之前在微薄上了解他 他關于辛亥革命的研究非常值得去看看
  •   在歷史轉折的關頭,兩大陣營能夠以國家和民族為重,使中國避免了內戰(zhàn),在憲政的軌道上解決了革命的問題,如果后來仍能如此堅持下去,則中國何幸!新成果,新觀點,支持馬勇老師!
  •   南大馬老師的新作,很好的一種詮釋革命的爆發(fā),強調了偶然性,值得收藏
  •   與雷頤,張鳴的同代人相比,高下立判。

    除了政治的智慧、歷史的傳承,還有中國文明文化的溫情。其中有著中國民族的大信以及立足全球化國際化的胸襟和視野。
  •   那是多重權力角逐的年代,多重政治勢力在中國角逐,本書讓我們耳目一新
  •   史料豐富,評價公正。特別是對孫中山和袁世凱的評價讓我們有了新的認識。
  •   看完后能夠清楚地認識到當前中國改革中已步入深水區(qū),對當前的改革充滿了擔憂與無奈。
  •   對清政府和袁世凱政府過于溫情了。許多觀點是第一次看到。
  •   對民國很多事件和人物有了比較新的解讀,給人感覺更符合常識。
  •   了解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一個好向導
  •   我感覺寫得很客觀,能夠超越之前所以觀點。
    和作者之前的歷史書一脈相承
  •   介于嚴謹?shù)膶W術著作與通俗紀實之間。歷史背景、人物交待得比較清楚。
  •   看過以后我對袁世凱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   終于在雙十節(jié)前讀完。受益匪淺??傮w感覺對于關鍵性歷史人物都是比較善意的描寫和評價。
  •   該書是馬勇寫的通俗讀物,不過是大專家寫小書
  •   史料詳盡,人物眾多,對那段歷史有了新的認識。
  •   首先書拿到手就感覺挺不錯得,我喜歡封面的那個舊時代的報紙的感覺,而且書的紙張質量、文字大小都很好;
    作者可以說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上清晰的、公正的表述出當時的情形,很客觀,不錯;
    整本書看下來讓我對先前不了解的東西理清了思路,而且現(xiàn)在我越來越對這一塊感興趣了
  •   歷史總是被勝利者書寫,從相對客觀的角度看待那個年代
  •   不錯,,,,不錯。。暫時沒發(fā)現(xiàn)有什么缺點!~客觀反映歷史真實,具有收藏價值!~
  •   確實很不錯,很客觀
  •   馬勇老師銷量最好的書,言之有物
  •   馬勇的書還是很值得看看的。
  •   100年過去了,對1911年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像本書作者一樣,站在相對公允的立場去解讀
  •   對了解歷史大有裨益,推薦
  •   一口氣讀完,原來歷史可以這樣書寫。
  •   了解歷史,增強文化責任感
  •   價格再低點就好了,不過可以理解,這類題材今年不賣個好價格,明年就難了。
  •   好書。期待讀
  •   語言平實客觀,有置身其中的感受
  •   應該好,正在我的閱讀書目中排隊
  •   書非常好,絕對值得讀。
  •   書的質量很好,正版沒問題。后續(xù)評論,讀后再說。
  •   內容資料很詳實,能了解當年的很多細節(jié)
  •   書本身裝幀普通,但內容讀起來很過癮。
  •   內容沒的說,非常喜歡。遺憾就是有點錯別字,可能是借用史料的時候沒注意銜接造成的。居然封面上也能找出錯字,真不應該。
  •   非常好的一本書,強力推薦購買擁有。
  •   還在看,了解了一些不為人知的情況
  •   百年已過,是否記得?是否重來?
  •   不錯,值得讀!
  •   很細膩、深刻。
  •   很耐讀,不艱澀
  •   挺值這個價錢……
  •   寫的好不錯,希望更深入一點
  •   長知識 開拓視野
  •   非常精彩!喜歡書的紙張,而且大小合適,拿起來不錯!
  •   了解各方。
  •   好書,看的很過癮。
  •   國內不多的深度作品 贊 強烈呼吁國人每人都來一本
  •   1911年,一個王朝就要終結了,消逝了,這個王朝并不是沒有一點兒反抗的力量,但這個王朝的主流順應潮流,放棄抵抗,為中華民族重生贏得了契機,實現(xiàn)了國家權力的和平交接。1911年中國革命,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是現(xiàn)代化中國的開始。
  •   看了之后才覺得歷史是這樣的,很多的內容與以前課本上的完全不一樣呢,很好
  •   書質量很好,不像盜版。看書了解歷史。
  •   很多史料都是之前所不知的,很受啟發(fā)。但是表述上,有點羅嗦,可能作者要表述的東西太多了
  •   希望能了解一下那時候的歷史。
  •   很多細節(jié)描繪很生動,但在宏觀架構上沒有什么亮點
  •   很有作者自己的觀點,值得一看
  •   朋友推薦的這本書,不錯!
  •   這本書好看得很
  •   本書的視角不錯
  •   對了解100年前的事情有幫助 ,可讀。
  •   還不錯的深入探討
  •   馬老師的書收一本
  •   大略翻看了一邊,不錯的書。
  •   讀來有親切感
  •   看者有意思,可以消磨時光!
  •   haohahoaoahoashu
  •   不錯 適合外行看看
  •   起初是看《南風窗》上面有一篇就這本新書對作者馬勇教授的采訪報道。就買來看看。
    最近看完了這本書,我覺得寫的過于簡單,主要就是大篇幅講歷史故事,看不見更多作者自己的東西。并且書中提出的有些觀點不是那么實在。比如作者說,辛亥革命一直模仿法國大革命,但它體現(xiàn)了中國人特有的智慧,在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之際,斗爭雙方都盡力避免戰(zhàn)爭可能帶來的破壞,積極尋求和平解決——主張談判。還特意表揚了袁世凱在這種民族危難之際的開明與大義,積極主張南北和談。 看看后來的歷史,馬勇教授的這個觀點更本就站不住腳,袁世凱主張談判是真,擁護革命和民主共和是假。革命黨人主張談,更多的也還是基于自己準備不足和力量弱小。戰(zhàn)爭不是避免了,只是推遲了。后來國民黨還是組織了北伐等一系列軍事行動,把國家權力從眾軍閥手中奪回。
    不可能像書所宣傳的“在這里讀懂什么中國、民主、革命”。只是一本普通的歷史讀物,甚至算不上一本很優(yōu)秀的歷史讀物。
  •   不贊同作者的觀點 也覺得作者在書中沒有提供足夠多的支持自己觀點的史料 也沒有提供足以推翻我對辛亥革命以前認識的東西 只是讓我了解了作者的一家之言 也許評價有點低 也許是因為不喜歡作者的觀點才如此吧
  •   有點牽強吧,以反思歷史為名提出的觀點是不是有待商榷,晚清政府就那么值得同情!正在讀,打算讀完看看
  •   還流暢
  •   一本寫得沒什么意思的翻案書,不明白為什么那么多人推薦介紹.
  •   基本上是一本通俗讀物,沒有什么學術性!
  •   絮絮叨叨,拖沓冗長,很多觀點用主觀證明主觀。
  •   好書,值得用心學習
  •   不錯,請多多加油??!
  •   不錯的書籍值得購買值得閱讀
  •   對1911的研究越來越多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